八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
昨天對三角形全等進行復習,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靈活運用“SSS”、“SAS”、“ASA”、“AAS”和“HL”來判定三角形全等;體會文字命題轉化為數學符號語言的過程,掌握文字命題的證明。
對于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學生很容易掌握,但是,與單純的知識內容相比,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知識內容解決問題。因此,本課的復習就是重在證明題的分析方法上。
這一課的教學案設計是這樣的,預習導學部分安排復習了定義、性質、判定方法;安排復習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思路;安排復習找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經常見到的隱含條件;三個對應相等的條件不能使三角形全等的情況及其反例。前置學習第二部分的三個選擇題,有效地復習了“對應相等”、“兩邊夾角”、“邊邊角”和“角角角”不能的注意點。又安排了兩次全等的證明題,并由命題的證明歸納文字命題:“等腰三角形底邊的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為學習文字命題的證明作好了準備,也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前置學習的基礎上,我讓學生上臺敘述例題1的證明思路,并由兩條題目的分析思路的'探究體會怎樣分析和總結證題時常有的合理聯想,如“由垂直想互余,互余多了自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由角平分線想折疊”等等。接著學習例2和練習學習文字命題的證明步驟:根據題意畫圖形,結合圖形寫“已知”和“求證”,認真分析得“證明”。
這一課復習安排的內容比較多,學生思維訓練很充分,證明和分析方法體會得不少,學生動手寫證明的全過程偏少,文字命題的訓練占全課的比重較小。
收獲:利用學生主動的探究,學生對三角形判定和性質掌握比較好,而且由于學生對每一個判定和性質都進行了數學語言和符號語言的書寫練習,因此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習題課上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寫出比較完整的證明過程。
不足:1、學生識別圖形的能力差、如:“ASA”與“AAS”“HL”判別不清。
2、幾何證明題一直是學生的一個弱點。學生存在會分析,但是書寫不規范的情況。
3、構造三角形全等的能力不足。如:適當添加輔助線解決問題。
4、從復雜圖形中抽出基本圖形的能力不足,導致問題解決不了等。這些在今后的學習中是一個需要改變和提高部分
【八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11-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12-18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08-29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08-1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學反思07-30
八年級數學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學反思10-10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學反思范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