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精選20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
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面積都相等。在學生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是什么,當發現學生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體現了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法的多樣化。在鞏固環節中,我讓學生應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七巧板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圖形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課堂氣氛活躍。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2
《比較圖形的面積》一課,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第九冊的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任務就是要使學生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同時,教會學生運用合理、簡單的方法,幫助學生體會到剪拼、轉化的方法是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并體會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這節課整體感覺流暢,一氣呵成。從判斷簡單圖形面積的大小,到判斷復雜圖形面積的大小,再到圖形面積的比較。環環相扣,節奏鮮明,層次清晰。
1.利用多媒體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課件可展示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工具。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尤其是比較圖形的'面積時,小組內學生有很多的猜想,在產生疑問后,進行猜測、實驗、驗證、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大多能表述出自己比較的方法,從而對比較圖形的方法有更充分的感悟和認識。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探索學習。本節課預先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無處不在,激發學生比較簡單圖形面積的興趣。通過比較簡單圖形的面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并總結出進行簡單圖形的比較的方法,使學生體驗圖形的等積變換。在探索學習過程中收獲新知,積累方法。
3.開放的問題要求促進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在導入新課后,我出示了書中的“觀察與比較”欄目,提出:下面個圖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的要求。由于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有的用數方格的方法(基礎較差的學生);有的用平移的方法或旋轉的方法(學習不錯的學生);還有的用剪拼的方法(能力較高的學生)。不一會兒,大家便發現了各個圖形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開放的問題,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在交流中學生比較清晰的理解了面積大小比較的幾種方法,程度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有趣的是學生在說出這些不同方法時竟配合了相應的動作,對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掌握很透徹,可喜可賀,這無疑是本課的亮點所在。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3
這節課先回顧學生已有的舊知,通過學生說一說已經學過的基本平面圖形,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和周長,比一比兩個圖形的大小,激發學生比較圖形面積的興趣,學生產生了一些疑問,究竟是否一樣呢?開始自己的思考,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尤其是比較圖形的面積時,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素材,并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適時點撥學生運用數學符號來記錄數學結果,讓學生進行猜測、實驗、驗證、討論、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動后,學生紛紛說出自己比較的.方法,從而對比較圖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認識。接著在把握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
遺憾之處: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各個環節中的配合與運用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4
比較圖形的面積主要還是讓孩子學會觀察 ,數格子是一種方法,但在數之前也應該找出兩個圖或一個圖的特征,再采用較為簡單快捷的方法進行比較,這樣既快又不容易出錯。
本節我設計了,說一說、想一想、練一練、三個教學環節。重點是想一想,讓孩子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以輕松的話題引入主題,通過多媒體課件調動孩子的探索欲望。
重點讓孩子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是什么,當發現孩子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但在在找面積關系時,圖形面積間的關系是相當地多,使得孩子匯報了多種情況,甚至在教師喊停后,有些孩子還意猶未盡,孩子會說很好,但這樣顯得有些混亂,使一些不愛思考的同學聽得云里霧里,針對一情況,有些困惑,怎樣采能讓各層次的孩子都積極參與進來,從而達到教學的有效。
本節課重點是讓孩子掌握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孩子掌握比較
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面積都相等。
在孩子交流時,重點讓孩子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是什么,當發現孩子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給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間,體現了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法的多樣化。在鞏固環節中,我讓孩子應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孩子動手操作七巧板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圖形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同時培養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學習興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課堂氣氛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如練一練時,對習題缺乏沿深,假如能對習題加以沿深這樣即可以突出練習的目的。又可以為還沒有掌握的孩子提供再一次學習的機會。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把教學工作搞的更好。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5
一、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
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力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親身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生比較圖形面積的時候,把課本上用一張方格紙呈現的各種平面圖形剪下來。每位同學一份。自己獨立思考5分鐘:下面哪些圖形的面積一樣大?哪兩個圖形的面積之和等于另外的圖形?哪些圖形可以改變形狀變為熟悉的圖形……在學生自己思考的5分鐘內,幾乎每一個同都能找到很多的發現,并且小組交流時,小組內的討論很好。最后全班匯報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是什么,當發現學生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間,體現了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法的多樣化。然后小組交流內交流你的想法,最后全班匯報。我設計的是多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去體驗。在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全班同學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很好的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別人合作的能力,觀察能力,總結概括能力等。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提升。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教學方法,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小組內學生有很多的假想,在產生疑問后,進行猜測、實驗、驗證、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后,學生紛紛說出并用實物演示出自己比較的方法,從而對比較圖形的方法有充分的感悟和認識。
二、注重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和數學思想的培養。
1、本節課設計的實踐活動環節,突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操作中體驗,在操作中提升。深刻體會數學中的一些思想。如轉化思想(割補法、旋轉、平移等)、辨證思想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探索學習。本節課預先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無處不在,激發學生比較簡單圖形面積的興趣。通過比較簡單圖形的面積,不足之處:由于活動多,學生準備的學具不是很充分,個別學生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對這些同學的關注。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6
這一課時是以學生已經學習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圖形面積計算為基礎,結合實際情境和具體的圖形來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能夠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 我注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較反思等活動,使學生利用轉化思想,理解和探索組合圖形面積,在發展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注重利用已有學習經驗,為探究新知做鋪墊。為了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我首先復習已經學過的幾種平面圖形,為后面探索組合圖形面積做好鋪墊。
2. 自主探索,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探索活動一定是在學生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在探索計算方法時,我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客廳平面圖上畫一畫,寫一寫。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思維活躍的學生想出了三、四種不同的方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也會有一種自己的方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真正意義上的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新課程理念強調:人人在數學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人人都能得到發展。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整節課我發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學生有較大的空間發表自己的想法,在認識了組合圖形的概念后,我讓學生先在課堂上試著找出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然后在六人小組內充分地交流,再在全班反饋。學生踴躍發言,想法多種多樣,超出了我的預料,我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了適當地點撥,從找出方法提升到討論分割的合理性,整個過程輕松自然,學生發言非常精彩。整個新授過程,我都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結論,體現了濃濃的探究氛圍。同時,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解題方法的指導,在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情境,啟發學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層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價值的分割方法,讓學生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培養發散思維,體驗成功的愉悅
4. 比較反思、逐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多種方法,我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去掌握,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組合圖形面積,并闡述理由。學生通過比較,選擇了比較簡單的分割方法計算了,我順勢引導,為什么你們選擇了這些方法計算(簡單分割成2個基本圖形的),而不選擇哪些方法呢(分割復雜的方法)學生總結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對于分割的方法,分割圖形越簡潔,其解題方法也將越簡單。我再次加以強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轉化的越簡單,越好。讓學生意識到要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
5.通過拓展練習,進一步轉化其他轉化方法。學生經過前面的探究知道了利用分割法和添補法可以把組合圖形轉化為學過的基本圖形,來計算面積。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我設計了通過割補和平移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在這節課上,學生不但學會了用轉化的思想計算組合圖形面積在數學思想和方法上有收獲。學會了如何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做到“舉一反三”。
當然也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教師語言的精練度,學生操作的方式,以及匯報的形式等等,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以完善。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7
《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這些基本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并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結合具體題例,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在有效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主動性,培養熱愛數學的思想感情。
整體教學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注重探究過程,培養發散思維
在“創設情景—運用資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下,由美麗房子引入新課,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五個基本圖形。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解題方法與策略的指導。學生由動手操作,在圖形上畫分割線,繼而探索出多種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分割法、割補法、添補法等,明白了只要能把圖形分割成我們學過的幾個基本圖形,通過計算基本圖形的面積后,通過加減就能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在投影上可以實現同時展示多種方法,讓學生得到很好的鍛煉機會,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全班交流時,在平臺把學生的各種做法在同一個頁面上顯示出來,學生可以在這上面進行討論各種方法的優劣,對方法進行優化,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二、注意學習的策略,掌握方法
本節課并不是只教會學生求幾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而是讓學生體會到割補、轉化的方法。策略、方法的掌握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學生掌握了策略方法后,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所以在計算兩個組合圖形的時候,并沒有馬上讓學生進行面積計算,而是經過討論后對方法有了選擇后在進行計算,這樣即節省時間學習效果又好,學生思維得到提高。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說這節課我是在學生已掌握基本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課堂上盡量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課堂上,思維活躍的好幾名學生能說清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思路,配合較好,但是,本節課上部分學生計算時列式不正確,因為組合圖形中的一些數據不是直接給出的,需指導學生寫清計算過程,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把單位搞錯,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好習慣。在探究客廳面積的計算方法時,采用了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引導學生有策略地選擇比較好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白組合圖形轉化成基本圖形需要優化,有時也會把簡單的圖形復雜化,注意要讓學生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建構數學知識,教師不能替代學生的思考和體驗,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應該放手給學生去思考去探索。最后,要加強基本訓練,及時鞏固學生當堂學習的內容,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8
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這五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公式學習之后,進行的一種由形象到抽象的學習。解題的基本理念是將組合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進行計算,需要發散學生的思維,會分析圖形的.構成,能夠正確分析圖形的隱含數據條件,鼓勵學生一題多解。
學情分析
在三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本冊的第二單元,學生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所以學習的基礎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如何將組合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基本圖形,一般來說,將組合圖形的難度控制在通過一次割或補就能轉化為兩個基本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能運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學習方法來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能力目標:能根據同伴所提供的數據來完成一份面積統計表,會使用測量工具及計算工具進行圖形面積的計算
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學會互相協作學習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運用電腦來完成測量和計算的過程,以及分工合作時信息的傳遞,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9
《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是新改版的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單元里新增的一個內容,雖然新舊教材里都有相同的教學素材,但教學目標要求明顯不一樣。舊版教材上是作為一個拓展性的實踐活動,而新版教材是作為一個必學的例題來安排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方格的方法估計出不規則圖形面積的大小。
以前接觸較多的'估算教學多數是在數與代數的領域,而今天一課的估算卻出現在圖形領域,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學生在中年級時也曾接觸到一些簡單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算,但那時學的方法就是直接的將不滿一格算成半格,學生的思維深處已經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托。而現在五年級教材上的估算,還要求學生會估圖形面積的上限、下限,知道面積的取值范圍,對學生提高了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數方格是一個難點,由于格數多,學生很容易數錯,在這里我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方法指導,比如大塊由滿格組成的不規則圖形分割成幾個基本簡單圖形,分塊計算,這樣情況應該要好得多。可惜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經太遲了。
這是今天課堂目標缺位的一個方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更豐滿些,不能過多地停留在知識技能的層面,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思考題可以不放在本課研究,因為規律是探索費時費心,在課堂上匆匆而過,反而顯得對學生不負責任。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0
本節課,我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形式,考慮到學生是主體的理念,大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嘗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
成功之處:
1、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沒有強制學生必須選擇最簡便的.方法,而是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使用。
2、小組交流的前提是獨立思考,教師巧妙地運用課前的對話,激發起學生的探索欲望,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解決的策略。
3、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不多,但每次都恰到好處,點撥得當。
不足之處:教師有時忽略學生的想法,課堂教學中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沒能及時捕捉到學生精彩發言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數學思維動態。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1
一.注重發散中的凝聚
本課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再梳理歸納,找出這些方法的相同和不同,最后提升用轉化的思想解決問題。在鞏固練習時,每道題做完,都會讓學生匯報交流用分割怎么做,用添補怎么做?對于此題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讓學生在練習交流中感受對比,從而優化方法。我想,學習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是對于方法的凝聚與優化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解決組合圖形面積這個問題上,如果學生能夠根據圖形的特點,根據圖形中的數據信息直接優化出比較簡單合理的方法,我想那將是思維的更高一個層次!
二.注重大問題下的細節問題
本課的兩大部分教學設計用兩大問題引導,第一部分探究方法,用一個生活中的問題情景“給客廳鋪上地板,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板?”第一部分就圍繞這樣一個問題展開了,學生就在解決這個問題中尋找各種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第二部分應用方法實踐練習“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組合圖形面積的問題呢?”圍繞生活中的問題展開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小問題。然而,僅有大問題是不夠的,在第一部分中,學生匯報期間,我會注重細節問題的處理,如:學生匯報把組合圖形分成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時,我會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你怎么知道這是正方形呢?”我還會特意強調“這個3是怎么來的`啊,誰聽懂了?”,在練習題中,我會追問:“怎么三角形中的5cm沒有用到呢?”大問題將我們的課堂模塊化,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而交流中的小問題,可以讓我們的知識點落實到位,掃清學生做題易錯題目的障礙。
三.注重全面發展中的個性發展
本課教學我設計了三道練習題,其中一星題目全班都做,作為基礎練習,二星題目和三星題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做。這幾道題我巧妙的改變了書中的題目,圖看著像,卻有著細小的差別,給孩子們帶來的感悟也將不同。其中,一星題,在三角形中多給了一個條件,一來可以復習下三角形中面積中的對應高乘對應底邊問題,二來可以培養學生的選擇數學信息的能力,要根據你分割或添補的圖形特點來合理的選擇數據。二星題目的是想學生感受在做組合圖形題目時,你選擇分割還是添補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數據是否能求出答案來合理的選擇方法。三星題是逆向思維的訓練,知道了需要哪幾個數據其實內心中自然有了分割和添補的方法。在每道練習題中都讓孩子充分的對比優化總結方法,談做題的感悟,談談遇到此題目時應注意什么,把每道題挖到深處,出好每一道題,用好每一道題。兩題同時展示給學會,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去選擇題目,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學要注重教學語言和教學激情
每一節數學課,我都想能像語文課那樣讓每個環節過渡的自然隨意,語言能像語文一樣具有美感具有感染力,我努力的嘗試著從過渡語上,從大問題的精細語言上,從對學生的鼓勵表揚上,去發揮數學語言的魅力。如“我們能夠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固然重要,如果能從這些方法中總結出一些經驗,那將更有價值!”一下子將我們剛才的探究活動過渡到總結提煉的環節,也可以讓學生感受接下來的經驗總結很關鍵很重要,魅力的語言對學生有提醒的作用有鼓勵的作用。
本課我又回顧了下整個視頻,覺得教態比較親切自然,但個別時候會有多余的語言和小動作,偶爾還會有重復和說的不精致的教學語言,還有整節課我的激情似乎不夠,給孩子們了足夠的探索時間和思考的時間,但整潔課下來學生好像思考的多了玩的少了,課堂氣氛展現出來的并不是很活躍很熱烈,這是我值得該思考的地方,是我的激情不夠?語言沒有感染力?還是課的教學設計上還需要繼續調整?
我想課結束了,我們思考仍在繼續……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2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次的校內公開課,讓我感受頗深。對于本節課,《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認識學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這是面積知識的提升和發展。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提高學生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針對本節課,我有以下反思:
一、自主拼圖,建立組合圖形模型
課前安排學生利用七巧板制作自己喜歡的圖案,課上展示,這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的。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明白組合圖形是由多種平面圖形組成的,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組合方法等。這樣做不但使學生熱情高漲,興趣濃厚,而且增加了神秘感,也具有挑戰性,同時,使學生在頭腦中對組合圖形產生感性認識,更為下一步探究組合圖形面積做好鋪墊。
二、聯系生活,體會組合圖形必要性
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組合圖形:從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可以找到組合圖形。讓孩子們感受學習組合圖形的必要性,也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各個問題,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問題。
三、探究方法,尋求解決問題最優化
在學生解決組合圖形面積時,重視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暴露出來,讓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培養了能力。為每個學生提供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尋找最簡單的方法,實現方法的比較,同時也是反思自己的方法和學習別人方法的一個很好時機,通過學生的探索、交流、討論、優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通過小組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學會了別人的方法;最后,從這些方法中,比較、反思、知道最簡便的方法。
四、總結全課,學習解決問題方法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進行回顧,引導讓學生在總結上有所提升,在知識方面,還有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方面都應該有收獲的。
對于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1.各環節時間的分配。本節課在各環節的`分配上有所欠缺。
2..組合圖形方法優化上。雖然引導孩子們質疑可以使學生明白在組合圖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據所給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分割,可以達到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但由于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相處更多的方法,從而忽略個后進生,也忽略了孩子們想表現自我的心理,導致出現個各個相同分割的方法。本節課沒有在最后引導孩子們達到“分割的圖形越簡潔,計算起來越簡便”也是本節課的一大不足。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3
站在學生的位置,特別是學困生,想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一定是難點,所以給學生灌輸:本節課有挑戰性,學這樣的課才好玩,讓學生一開始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面積計算,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計算方法,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有些學生能分析一個組合圖形是由哪些簡單圖形組成的,但是在找一些相應的條件,這是課堂上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在這節課堂上特別強調圖形需要的條件,也特別強調每個圖形面積的公式。還有藏在線段里的數據,對應在哪兒?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特別是課堂上展示他們的計算方法,對他們的方法給予肯定,也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同時引導學生對各種策略進行分析比較,尋找最簡捷的方法,從而達到算法的優化。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尋找組合圖形的各種圖形不難,列式也不難,可難在了計算,居然是計算過程錯誤很多,這也是值得我反思的:計算依然是學生數學課堂的重點與疏忽點。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4
1、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這些知識的發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
2、上課的時候我一開始設計了復習基本圖形的面積,為下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接著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基本圖形拼出一些美麗的圖案,體會組合圖形的`特點,為引入組合圖形做好了準備,以舊引新順其自然。又認識了生活中的組合圖形,感知數學無處不在,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很順利的進入新知識的探究。
3、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使學生發現、理解、掌握己酸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理解并掌握了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課堂上首先讓學生把圖形分成已學過的簡單圖形,通過畫輔助線表示出來,接著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的分法,學生匯報了不同的分法后,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讓學生匯報展示。從中小結優化出無論分割與添補,圖形越簡單越好,越簡單越便于計算,同時還要考慮到分割或填補的圖形與所給的條件的關系。
本節課也有一些遺憾,如:有的學生觀察組合圖形的方法不夠靈活,有的學生在計算中總是粗心,有的總忘了公式的正確運用方法,這些不足將在以的的學習中不斷改正,使他們能靈活、正確地運用公式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5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較反思等活動,使學生理解和探索組合圖形的面積。在發展空間觀念的同時,滲透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一、借助經驗,理解概念。
學生通過觀察課件生活中物品的圖片,使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許多實物的表面都是有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借助主題圖的演示,從具體的實物抽象出幾何圖形,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組合圖形概念的理解,密切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的聯系。借助學生的介紹,抽象出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這樣通過一系列的直觀感知,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充分。
二、嘗試應用,掌握方法。
以計算小華家客廳面積為例,引導學生觀察圖形,估一估、算一算。通過試做匯報交流、比較觀察。在探索策略前,先安排估算的環節能起到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的作用,同時又能讓學生在估算的時候,潛移默化地運用添補和分割的轉化思想。接著直接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經驗探索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最后讓學生找各種方法的共同點,水到渠成地由學生揭示出轉化思想,進而把轉化思想根植于學生心中;欣賞組合圖形的圖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存在,加強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綜合應用,培養能力。
在應用階段,教師精心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幾個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把組合圖形分成已學過的圖形,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借助較復雜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運用不同分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通過計算隊旗的面積,體現算法多樣性,進而選擇簡便的解決辦法;通過計算一塊硬紙板剪下剪下4個邊長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做成一個沒有蓋子的盒子,算剪后紙板的面積,進行獨立計算、選擇合適數據,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四、總結全課,學習解決問題方法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進行回顧,引導讓學生在總結上有所提升,在知識方面,還有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方面都應該有所收獲。
對于本節課,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各環節時間的分配。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多媒體使用不熟練,本節課在各環節的分配上有所欠缺,需要對各環節有個提前預設,需要適當的引導孩子們在有效的單位時間內進行學習,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課堂進行中,給于人的印象為趕,導致最后一題練習沒辦法完成。
2.語言藝術。在引導孩子們過渡環節以及布置任務的目的性上不明確,導致花費時間在糾正孩子們對于不同的答案的判斷上。
3.在課堂生成上,沒有及時的進行思考,導致一些生成沒有及時的解決,忽略后,孩子們的質疑沒有解決,也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6
在本節課的設計和實施中,我根據新課程的理念,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相信學生的能力,熱情鼓勵學生的'探索活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思維空間。由學生合作探索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肯定學生積極的探究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發展空間,盡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觀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我認為本課時的重點是使學生發現理解掌握計算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學中,重點放在學生思考理解把簡單組合圖形分割或添補成已經學過圖形的方法,明確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思路。本節課教學過程也說明,學生在理解發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時,實現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案例點評
⒈情境引入自然簡潔,貼近學生,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中的美。
⒉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的過程。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幾乎都是由學生發現并通過匯報交流獲取的,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合作學習的參與者。
⒊在鞏固應用時,突出本課時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主要精力是用于觀察、思考計算各種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方法進行計算和解答。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7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認識學習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這是面積知識的提升和發展。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提高學生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三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成就感。針對本節課,我有一下反思:
一、出示實物,建立組合圖形模型
課前教師為學生準備了房屋、小鳥、松樹等學生喜歡的圖案,課上展示,讓學明白生活中有數學知識。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自己想要自己組合圖形。這樣做不但使學生熱情高漲,興趣濃厚,而且增加了神秘感,也具有挑戰性,同時,使學生在頭腦中對組合圖形產生感性認識,更為下一步探究組合圖形面積做好鋪墊。
二、探究方法,尋求解決問題最優化
在學生解決組合圖形面積時,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動手操作,把組合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重視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暴露出來,讓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培養了能力。學生的做法多樣,教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開拓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分析每種方法優缺點,尋找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是反思自己的方法和學習別人方法的一個很好時機,通過學生的探索、交流、討論、優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通過小組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學會了別人的方法;最后,從這些方法中,比較、反思、知道最簡便的方法。
三、總結,學習解決問題方法
課堂內容進行完后,我注重讓學生談做法,學法,談收獲,談感想,學生語言表達流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烘托了課堂氣氛。 對于本節課,暴露出的問題:
1.各環節時間的分配。本節課上完課時延長10分鐘。在各環節的分配上有所欠缺,需要對各環節有個提前預設,需要適當的引導孩子們在有效的單位時間內進行學習,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課堂進行中,給于人的印象零散,這就不能照顧到后進生,導致他們對本節課失去學習興趣。
2.組合圖形方法優化上。雖然引導孩子們質疑可以使學生明白在組合圖形的分割中,需要根據所給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分割,可以達到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但由于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相處更多的方法,從而忽略個后進生,也忽略了孩子們想表現自我的心理,導致出現個各個相同分割的方法。本節課沒有在最后引導孩子們達到“分割的圖形越簡潔,計算起來越簡便”也是本節課的一大不足。
3.在課堂生成上,沒有及時的進行快速思考,導致一些生成沒有及時的解決,忽略后,孩子們的質疑沒有解決,也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
4.孩子們的傾聽上。這需要課堂上,老師時刻關注未回答問題學生的課堂集中度,比如多問些“你們同意嗎?”“和你的觀點相符嗎?”這可以使孩子集中思想,但本節課沒有做到,感到遺憾。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8
《課程標準》對于圖形計算的要求是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位置、大小關系及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過程中,主要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認識組合圖形的形成及其特點,讓學生自主解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問題。
1、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本課一開始我就從介紹學生所熟悉的笑笑和她家的新房入手,進而出示房屋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得出這個圖形是由幾個已學過的圖形組合而成的,接著再出示一組生活中的組合圖形,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探究組合圖形做好鋪墊。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
本節課,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放手讓他們拼畫圖,分割圖,并自行解決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畫一畫,分一分的活動中,初步形成“組合”的概念,從而對“組合圖形”的意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3、比較反思、逐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多種方法,我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去掌握,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組合圖形面積,并闡述理由。學生通過比較,選擇了比較簡單的分割方法計算了,我順勢引導,為什么你們選擇了這些方法計算(簡單分割成2個基本圖形的),而不選擇哪些方法呢(分割復雜的方法)?學生總結出: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對于分割的方法,分割圖形越簡潔,其解題方法也將越簡單。我再次加以強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轉化的越簡單,越好。讓學生意識到要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
4、通過拓展練習,進一步轉化其他轉化方法。
學生經過前面的探究知道了利用分割法和添補法可以把組合圖形轉化為學過的基本圖形,來計算面積。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我設計了通過割補和平移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始終貫穿著學生的自主參與,我只是輔助學生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學生由探究到發現到總結,思維活躍,興致勃勃。課堂成為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數學知識技能的形成、情感態度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19
《課程標準》對于圖形計算的要求是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位置、大小關系及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基礎是已學的各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在組合圖形中,有的已知條件是隱蔽的,需要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根據圖形特點,先把它找出來或推算出來,再計算面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感受生活中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本節課并不是要教會學生求幾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而是讓學生體會到割補、轉化的`方法是求未知平面圖形面積的重要策略。當學生真正獲得了策略的知識、方法的知識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通過這一堂課的教學,我感受最深的是:課堂教學是由學生、教師和教材組成的整體,只有發揮這個整體中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功能,才能取得最佳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為中心來死搬硬套教材,而應把學生推到學習活動的中心。本堂課創造性地對教材實施了"由靜態的信息變為動態的過程"的再加工重組,較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資源。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幾個組合圖形,再說說分別是由哪幾個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理解什么叫組合圖形。在此基礎上,給出小明家的客廳,然后讓學生想一想、畫一畫,動一動,把這個組合圖形割補成我們學過的幾個基本的圖形。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使學生更寬泛地理解什么是組合圖形,更大限度地激活每個學生尋求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思維動力。然后再緊緊圍繞“最佳求面積的方法”這個思維策略思想,逐步展開有層次的思維訓練。盡管還是課本的內容,但卻演繹出別樣的精彩,學生也在其中品嘗了學習的歡悅和成功。教材在這兒已經完全成為學生駕馭學習的工具和成長的階梯了,真正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這也許就是教材重組的意義所在吧!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20
當我準備上這節課的時候,瑩告訴我,她的孩子們都已經復習過了。不過,她提議,因為是復習課,本來都是已知的知識,再多復習一次也無妨。我想想也是,孩子們復習過一次,權當一次極其充分的備學吧!于是,準備依然上這個課題。
不過,問題來了。本來預設中,一開始讓孩子們回憶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然后建立在備學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回顧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現在,孩子們既然已經復習過一遍了,我依然如初次復習般去上課,豈不怪異?
將這個問題拋出來向大伙兒請教,大家給出兩個觀點:1、改課題;2、演戲。
因為時間緊湊,改課題似乎有點大動干戈,而演戲,應該不是綠樹課堂的真意。
于是,便出現了“這些平面圖形我們都認識,面積公式大家也都學過,只是,這一條一條的線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現在想來,這8條線段還真是具有深意。只是可惜,我在實小上的時候,孩子們反應不是很激烈,我居然當時湊合著混了過去。其實,在這里,學生反應平平,我可以扔些問題的小石子兒,讓他們去思考發表的。比如(如圖):圖中第4條線,可以問學生,這條線有沒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從圓面積推導中蘊含的“化曲為直”去思考。同樣圖中的第2條線也有其別致之處,因為正方形不是通過剪、拼等轉化成長方形后推導面積公式的,而是直接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推導而出。再如,第7、8條線,可以追問學生,這兩條線表示的意義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當學生發現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可以適當進行反問,那是不是每個平行四邊形一定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從多個角度發散學生的思維。
此中有深意,課堂在回顧中,總有許多再一次的認識。暫且記下這一點。
課堂教學,從知識層面,應該真正建立在知識內部聯系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良好的知識網絡;從學生角度,應該讓學生通過前期準備活動,充分挖掘自身優點,展示細密思維的過程,凸顯真實的思維,由此展示綠樹課堂可愛的真切感!
感謝朱玉茹老師給予我這次思考展示的機會,朱瑩老師給我一次次的幫助,還有我親愛的同事袁勤、倪松美、馮桂群為我出謀劃策,為我聽課磨課,感謝!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6-16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3-27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6-12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6篇03-27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18
比較圖形的面積課后教學反思(通用10篇)12-13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3-07
組合圖形面積教學反思05-20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