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造房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造房子教學反思1
近期我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教學專題研討》的活動。在活動中我不僅觀摩了各地優秀教師科學領域和數學領域課堂教學風采,也聽到了上海和深圳名師帶來的繪聲繪色、圖文并茂的學科講座,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受了很多的啟發。其中張玫紅老師上的一次大班數學活動《造房子》讓我記憶深刻。
的這節簡單、清晰、明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說它“簡單”是因為從活動準備上來看十分簡單,意圖8張、6筐積木、操作板若干,沒有動用任何復雜的設備,從材料可以說是極簡的,但是在老師的組織下,卻將蘊藏在這些幾何體積木的數學知識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其次“清晰”是說活動目標把握的準確,活動的第一條目標是:嘗試用語言描述示意圖中幾何體的特征,并根據指令造房子。目標的難點就落實在“語言”二字上,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用幾何體積木大房子,那是再拿手不過的了,可是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把重點放了語言表達上,用語言來表達房子中每一塊積木的空間位置,這對大班幼兒來說是一個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到”的挑戰。對于教學活動的難度設置充分體現出教師對教學的把握能力,也說明了教師心中清晰的了解大班孩子數學能力發現水平。
在后“明了”二字則體現在數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上的聯結和遞進;顒又械谝淮魏献鞯碾y度最低,只要幼兒看著示意圖來搭建,并說說用到了那些積木,但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卻為第二個環節的講述做好了鋪墊。接下來的第二次合作,是聽指令進行搭建,首先是聽教師指令造房子,在幼兒熟悉規則后,再請個別幼兒來說指令。有了這樣的過渡和示范,幼兒也能夠較為順利的進行語言表達。第三次合作,要求兩個幼兒進行合作,一人說指令,一人搭建,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好幾次說指令的幼兒動手來幫忙的現象,足以說明這次合作的難度是最高的。但是從整個活動幼兒的表現來看,一開始只有兩三個人愿意講述,到最后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小手,都想來介紹自己搭的房子,而且表述空間位置的用于十分精確。
造房子教學反思2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城市里的老房子如今大多已拆除翻新了。家鄉的老房子對現代的學生來說已是很陌生的概念了。課前通過課前查找資料,盡可能多地提供給學生可供參考的直觀資料。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評述、分析不同時期的老房子及運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表現老房子。
主要是用線條繪畫法來表現老房子目的為了突顯出古鎮“老房子”古樸素淡的意境美感,也讓學生初步掌握鉛筆繪畫工具的不同表現手法并能快速地表現畫面,體會老房子建筑的審美情趣。不足之處,學生因為缺少對老房子近距離的觀察,在表現老房子時缺少多樣性和代表性,對于形的把握還欠火候,對于線描畫的表現還少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若能帶領孩子走進生活,觀察寫生,教學效果就更好了。還應更多地注意平實性的寫生教學。
造房子教學反思3
五年級美術課《高高低低的房子》一課,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上節課已經學習了一點透視的繪畫方法,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不是太難。關鍵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房子的透視規律,學習用線描進行繪畫,進一步提高線描造型能力。
這一課經過幾次試講,才確定了教學形式。不可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嘗試永遠也發現不了不足,嘗試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的過程,平時上課也是這樣,最后一個班的課往往比前面的幾節令人滿意,教學效果也好。
就像這一課的導課,先是讓學生通過欣賞一組具有鮮明透視效果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來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但因為缺少直觀的對比,沒有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地認識,取得的效果并不如預想的好。
隨后出示了一個房屋模型,用房子的模型來展示不同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從房屋的位置改變來發現房屋的大小的變化,學生很容易得就總結出了“近大遠小”的規律。這樣似乎已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但學生的作業交來后,我發現他們的表現對象僅限于近距離的前后關系,或是書上的內容,并沒有拓展開來。 接著通過做游戲:貼樓房(讓一生到黑板上把貼樓房圖片貼在路兩邊)使學生明白:樓房應垂直于畫面,注意樓和樓的遮擋關系。這一環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隨后我在黑板示范3種角度樓房畫法,來鞏固透視知識,這一環節內容講的有點偏深,學生不太容易接受,以后盡量的把理論知識簡單化,通俗易懂才能容易接受。
最后點評環節,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學生很踴躍,能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但是重視讓學生在學中收獲,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思考,因此,我要設計不同的活動,引領著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美的規律。
造房子教學反思4
通過這個學期的數學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應操縱或控制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有意義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
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F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取、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
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盡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后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后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為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后盡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造房子教學反思5
《造房子》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形狀與結構》單元中的第四課。它以“造房子”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并建造紙房子,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發展,體驗創造的艱辛與成功的快樂。我在第一課時的設計中,只涉及了學生動手卷紙棒和小組合作設計紙房子圖紙的過程,意在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開始,讓學生想像并繪制出古屋的房架結構,是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地進行紙房子的框架結構圖紙設計奠定基礎。
設計歸設計,但在教學實踐中,卻出現了許多紕漏和和不能及時解決的新生成問題。現將我的反思總結如下:希望各位與會老師能夠從中吸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不足。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要在教師有效的控制之下,既要給學生的學習以自主權和主動權,又要加強及時反饋和評價,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留心學生的情緒反應和探究活動的進程,及時加以點評。一個階段性活動結束時應及時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加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與理解。
各位與會的老師也看到了,我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了他評,而沒有注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若說課堂上有學生“自省”的體現,那就只有一處:我讓沒有完成圖紙設計的小組尋找原因。但這在整堂課中,只如海中一粟,渺小得無力,又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八u”總沒有“自省”的效果好,我希望各位與會的老師,要以我為戒,在今后的教學中,多注重學生的“自評”與“自省”。
二、只關注學生探究的結果,而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
學生是學習者。在探究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只關心探究學習本身獲得的結果,而對自己在探究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發展,并不十分關注。這恰恰是需要我們教師關注和引導其正確發展的的地方。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也常常將注意力放在指導學生認識科學探究本身的意義上,忽視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否正向發展也關注不夠,指導不到位。比如今天我講的這節課,幾乎沒有涉及到讓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環節,所以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就沒得到正確的引導,這樣的結果,很容易使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方面出現偏差,更談不上這方面的發展,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科學探究學習的正確認識與理解。因此,我認為,教師在重視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的同時,要關注學生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引導其能夠正向發展。
這節課,在學生展示紙房子圖紙設計的環節中,由于時間關系,有三個小組沒有得到展示設計成果的機會,學生表現出了失望、懊惱、甚至有的學生要責怪同伴動作慢。這時,如果我讓這三個組說一說自己的心情,并找出失去交流機會的原因,就會使這些學生重新找到自信,消除同伴的責怪,也不會在以后的科學探究中失去信心,而產生消極的應付行為。
三、小組同伴的參與率不高。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科學學習活動中,一個人并不能真正完成高效率的探究活動,必須要多人的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各項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價值觀。但今天在課堂上,大家看到了每個小組都有未參與活動的學生,尤其是第五小組匯報時,說他們兩個人完成的圖紙設計,就更證明了這一點。實事求是的講,他們兩人設計的圖紙確實不錯:上面有三角形結構,有拱形結構,而且也非常美觀,基本上用到了前幾課所學的知識。但我們科學課上要講究合作,所以在課上,我建議他們以后要注意小組合作。雖然是這樣,但怎樣能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活動,怎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是個困擾我好長時間的問題,一直也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在我的課堂上,探究課和觀察課,學生參與率還比較高,但拓展創新課和搜集資料課,學生的參與率真的很低。我也希望大家能通過今天的研討交流,把“提高學生參與率”當作一個課題來研究,找到好的辦法,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四、抓不住新的生成,使有效的教學資源流失。
現在的高效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的完美結合。只有周密的預設,才有理想的生成。但再好的預設,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意外的生成,這時,只要我們抓住這些意外的生成,而且巧妙處理,一定會形成課堂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反之,只會使有效的教學資源流失。
這節課,我在課前,我就交給了組長兩個任務:一是為大家服務;二是組織好本組的同學共同研究,共同探討,高效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我本來以為這樣的設計,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但事實上,學生的參與率還是很低。大家也注意到,課堂上有一個稍胖的小男孩最活躍,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但是我沒有抓住,沒能利用他來調動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再者,當有的小組失掉了展示圖紙設計的交流機會時,有的同伴產生了責怪之意,這時,如果我能及時抓住這一生成,讓其尋找原因,交流心情,也會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發展和升華,但這些很好的教學資源,我沒有抓住,白白地流失了,現在反思起來,真的好可惜!
以上是我反思到的不足,在實際中,可能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希望名位與會的老師多多提出批評建議,本人將感激不盡!
【造房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云房子》教學反思15篇03-16
美術家鄉的老房子教學反思【精選】03-24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反思04-01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畫房子》09-22
中班社會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蓋房子》09-23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精選03-16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10-30
造火車說課稿11-24
造霜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