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的教學反思四篇
篇一: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圣誕節前夕,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文章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這堂課的典型特色是具有濃濃的語文味。人物心理細膩的變化,是這個文本的特點。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是從“快樂”一詞去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認為什么是快樂的,很多學生談到“過年了,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紅包,可以穿新衣服”“六一兒童節,也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感到很快樂”??我抓住他們回答中的“得到”說“得到確實是讓人快樂的”可是今天學習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予為什么是快樂的呢?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課文,在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后,引導學生如何抓能表現小男孩的內心世界的語句,通過朗讀和感悟,引導學生走進小男孩的心靈深處。學生的理解就此走向豐滿而深刻。最后,在學生充分感受了保羅和兄弟倆相互的給予和關愛之后,再一次回到“快樂”一詞上,現在,你認為什么是快樂的呢?很多學生談到了“幫助別人,別人快樂我也快樂”“幫助媽媽做家務也很快樂”“別人傷心時去關心安慰他人,為別人分解憂愁自己快樂”??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捕捉教學的資源,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學生對快樂已經由簡單的“得到是快樂的”上升到“給予他人也是一種快樂”上,感情升成自然,達到心靈的共鳴。
當然,本節課是一節閱讀課的教學,因此,對閱讀課上教的深與淺我把握得還是不夠,整堂課下來,課堂上提問的問題過于細碎,沒有完全體現出閱讀課教學“放”的特點,這是今后自己需注意的地方。
由此,我想到,對文本的解讀和捕捉關鍵詞、關鍵句的能力,對于一個語文教師來說是多么重要!語文教師理應憑著自己對語言獨特的感受,帶領學生走進語言的精微隱秘的深處,指點學生發現并欣賞琳瑯滿目的語言世界,進而將自己的言語睿智傳遞給他們,喚醒他們沉睡的言語感覺,點燃他們的言語悟性和靈性,使他們逐漸獲得言語領悟能力和創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說的“語文教學是一種言語感覺和言語智慧的傳遞,是用教師的言語感悟和言語睿智,喚醒鴻蒙未啟的學生的言語靈性和悟性。一個缺乏言語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師,是無法敲開學生的言語心智法門的。”
篇二:《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圣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并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欲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么理解?然后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后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系語境,探究詞句意蘊
由于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里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蘊。如在課文
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我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復地品讀,想想這里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么,意在讓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著自己敏銳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著……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通過學生反復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
四、熟讀深思,探究文本內涵
由于本文思想內涵較為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為什么說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通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升華。
五、實踐運用,探究文本外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讓學生在讀
書中探究文本內涵以外,還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適當地讓學生學會運用,學會實踐,在運用和實踐中擴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課的結尾,我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格言,以及讓學生課后用心靈去完成一次作業,意在讓學生在運用語言和生活實踐中真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
篇三:《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圣誕節前夕,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文章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是從“快樂”一詞去導入,讓學生說說自己快樂的經歷,很多學生談到“過生日,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紅包,可以買新衣服”;“六一兒童節,也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感到很快樂”“考試得了高分,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和同學們的稱贊”……我抓住他們回答中的“得到”說“得到確實是讓人快樂的”,可是今天學習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予為什么是快樂的呢?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課文,在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后,讓學生說說保羅兩次出乎意料的是什么,再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有感情的讀讀,并說說為什么而感動。學生多數都能抓住小男孩的話來談出自己感動的地方;在提出問題的環節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起來有三個:1、保羅為什么眼睛濕潤了?2、保羅為什么要把小男孩的弟弟也抱進車?3、保羅為什么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我覺得學生這些問題很有價值,就讓他們在小組里進行討論,而且這三個問題是緊密聯系的,弄清了第一個,后面的就能迎刃而解,所以我又把問題拋回給學生,讓他們討論,學生說保羅因為被小男孩的話所感動,我繼續往下“僅僅是那些話嗎?還是小男孩那顆善良的心,那對弟弟的無限關愛感動保羅?”學生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表面上了。緊接著下來的第二個問題,學生就很容易解決了,他們說:因為保羅被小男孩的一心想讓弟弟快樂的心所感動,他要幫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實現他們的愿望,讓他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然后我還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說“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學生在回答保羅為什么難忘時,已經把課文的最后一段也解決了。最后,讓學生閱讀《給,永遠比拿愉快》。
上完這一課,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學生這一寶貴的學習資源,根據學生的.回答來捕
捉教學的資源,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達到心靈的共鳴,效果比較好。
篇四:《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圣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地體會到了“ 給予是快樂的”。總體來說教學這課的優點是: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故事性強,文中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多很明顯,但我并沒有以“幾個出乎意料”來組織教學。因為我覺得文章很美很感人,是重在讓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靈的,并從中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情感體驗。再說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應該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因此,我從學生的學習情感和體驗出發,抓住“小男孩最令人感動的兩處話”,展開教學過程。通過“找出最令你感動的話語”,讓學生總體感知文本內容并引發感動情緒;然后給足時間,在學生潛心會文后交流“為什么小男孩的話深深地感動了你?”讓他們在情感上與文本產生共鳴,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小男孩一心關愛弟弟的美好心靈。最后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寫下來,,引導學生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感受。這樣的流程既體現了教學過程的簡潔與整體性,又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較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這樣簡簡單單地教語文,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讀到文字里去,也能讀出濃濃的語文味。
在教學過程設計方面,我以愛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課堂一開始,我就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情能夠讓你感到快樂呢?”學生談到的大多數是得到別人的幫助、受到別人的獎勵是快樂的,以這個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為學習起點和重組學習內容的主線,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維。
接著我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采用“自測互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默讀課文做自測題,然后進行匯報,抓住文中令人感動的句子來體會給予是令人快樂的,通過對全文人物的鏈接,達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根據交流情況進行板書,提綱挈領,突現教學目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導行作用,以此引出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中有那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來進行討論。
最后拓展升華,深化主題。我問學生“你有過因幫助別人或被他人幫助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學生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有話可說,打開了思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談,體會給予別人、幫助別人的快樂,充分明白要學會給予、學會奉獻自己的愛心,明白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教學策略方面,我通過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進而引導學生透過字詞感受語言,從語言中品味出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使訓練情境的創設比較自然。
這節課也有遺憾,那就是由于以上這個環節花費的時間較多,以致原來設想的“拓展延伸,升華主題:讀《給,永遠比拿愉快》及有關‘給予’與‘施’的名言名句,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給,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這一環節沒有落實好,在朗讀方面也讀得不充分, 今后的課堂教學要進一步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加強訓練的意識,語文學科要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不能談化語言訓練。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教學設計考慮到了學生怎樣學,課堂上做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每節課上心中都要有學生,注重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有人說教育永遠是一項遺憾的藝術,的確這樣,正因為有遺憾,我們才會積極地尋求對策,相信在自己不斷地努力下,教學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給予是快樂的》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10-19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2-08
《給予是快樂的》的教學反思09-13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6-06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2-20
給予是快樂教學反思05-15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5-10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7-04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01-14
語文《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