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船長》教學反思
一、前言
在9月16日,我們六備舉行了一次網絡集體備課,并形成了集體教案,我就利用這教案,在9月21日下午,上了一節示范課,現在把上這課的一些反思與感受寫下來。
二、如何把握這個集體共案的原則。 集體形成認為的教案還是個大框架,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還有很大的“空白”,這需要每個實施者去補充,去創新,去發展,去讓它有血有肉,豐滿。 這處理這個教案時,我本著以下幾個原則:
1、真真實實地本著“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的南京培訓會之精神,引領自己處理好教案,上好這節課。
2、始終注意著走簡潔高效之路了,突出語文的語言性,用語言獨有的魅力去熏陶學生,感動學生,形成豐富的語感。始終注意著讓語言產生魅力,有樂趣,讓學生樂于品味語言,感受語言。還要善于從語言中品味到人文思想。
3、教學中強調“對話”。在課堂中,師生對話也比較重要,只有通過有針對性的對話,才能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通過有效的對話才能引領學生一步一步走入到文本的深層,感知到文本的思路,學生到文本的精神內涵。所以在課堂中一來一去的簡短有力對話是確少不了的。
三、實施集體共案的優點之處
1、從各位聽課老師的反映,效果還是可以的。注意抓住了重點語言(前兩次的命令),引導學生盡可能入情入境地朗讀,并從朗讀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出船長的偉大。
2、我的導入一環節較好,在導入時,我用前兩節作為導入語言,第一節稍加改編,用口述的方式。第二節用錄音的方式放給學生聽,因為錄音的效果特別好,特別容易引導學生進入境界。當第二節的錄音放完后,然后說“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而開始……”,接著就直接進入課文的第二部分教學。對于一二兩節在教學第一個命令時,調用了描寫亂的情景。除此就沒有讓學生直接讀,否則會產生面面俱到,凌亂的感覺。
3、學生讀書比較到位,能讀得確確實實地帶上個人的情感,有感染力。特別是船長的那些簡短有力的對話,我采取開火車讀,效果比分角色讀更好,這樣更能再現那時的亂的情境。
四、實施共案的不足之處
1、本課的小節很多,由于一環節扣一環節,所以需要的過渡語言就非常多,這是上課的一個難點,我感覺這方面我還沒有完全磨合好自己的銜接過渡語言。
2、每個學生讀書都有不同的特點,這有一定的隨意性,在課堂上,我并沒有處理好對學生讀書的評價。感覺自己的評價語言還不夠有針對性,準確性,感染性。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注意訓練這一基本功。
3、由于集體產生的共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當然是很出色的教案,可是這需要實施者完全把它融化成自己的.語言,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在上課時,自己還無法擺脫看教案,看步驟。所以自己的目光于學生交流的機會肯定就會少,這樣,就不利于突出“以人為本”。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教案應爛記于心,在上課的時候應把更多的精神集中到學生的身上。
五、引發的爭議
在處理以下深化題目時,有點小爭議: “(自由選擇下題中的任一個角色)
A一位得救的懷抱嬰兒的婦女 說:船長啊,船長,…………
B還是個孩子的水手克萊芒 說:船長啊,船長,………… ” 我們班有個同學說:“……你真不該死呀……”這個問題提得好,我隨勢追問:“到底該不該死?船長能不能不死?”
學生1答:“恐怕他怕時間不夠,小艇上人太多,他為了其他人的脫險,就隨著輪船沉入深淵了。” 對于這個問題,也能突出船長的偉大精神,可我以為與事實有點違背,就含糊一帶而過,沒有進行深化。而其他的老師認為得深化一下。
學生2答:“船在人在,船已經不在了,船長認為自己活著就沒有價值了。”(類似這樣說) 針對這個回答,我感覺能深化主題,所以就深化處理一下。可聽課教師覺得仍不夠深入,并且希望能再引入其他的相關資料。由于目前的語文教學提倡“倡簡、求本、務實,有度”,再加上課文的語言文字較多,內涵較深,所以就沒敢引入其他的材料,怕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使本有的任務完成不了。
六、形成新的教案建議
我感覺原來的共案已經不錯了,所以新的教案與原案變化不大。我就大致說一說需要修補的地方。
1、導入部分就用前兩節作為導入語言,第一節稍加改編,用口述的方式。第二節用錄音的方式放給學生聽,因為錄音的效果特別好,特別容易引導學生進入境界。當第二節的錄音放完后,然后說“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而開始……”,接著就直接進入課文的第二部分教學。
2、在引導學生讀那段對話部分,先讓學生自己練讀,再采用開火車讀,即一個接著一個去讀,讀完一遍后,教師采取總結指導方式,讓他們再這樣讀一次,這樣的效果很好,能較好地再現當時的場面,比分角色要好得多,建議大家采取。
3、最后兩段教學時,建議大家先采用放錄音方式,讓大家先聽,因為聽這錄音后確實能讓學生感動。然后再引導他們讀效果就更好。
4、對于最后一個“布置作業”部分,我們可以讓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去有感情讀,有感情背。但對于這個環節,如何時間不夠,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