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時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蘊含著三個基本信念: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是發展中的個體;教師是研究者。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并把反思看做是優化課堂教學,實現教師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舉措。如果說備課、說課、上課等基本教學是元研究的話,那么撰寫教學案例,開展教學反思就是次研究。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領域不斷取得進步。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一、教學反思的基本流程
教學反思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實踐的內容和結果,分析其背后隱含的理論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并在實踐中檢驗假設,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教師對教學經驗和實踐的反思可分為四個環節,其基本流程為:
1. 提出問題。教學反思的起點是教學問題,這個階段主要是確定反思的內容,發展教師的問題意識。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通過對實際教學的感受,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不僅想知道自己教學的結果,而且要對結果及有關原因等進行反思,并產生研究這些問題的欲望。這里的問題類型,有的來自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兩難問題,有的來自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困惑,還有的來自自己想改變現狀的愿望。
2. 觀察分析。反思的問題一旦確定,就要進入觀察分析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既是各種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靜的批判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描述者。通過觀察分析,將會為下一階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與新策略奠定基礎。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有的課從表面上看學生是動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也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可當你仔細品味的時候,總覺得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
新課程給老師創造了活動的舞臺,同時,也把各種問題暴露和顯現出來:為了追求課堂的“活”,大量的形式活動充斥了課堂,在“形似”和“神似”的較量中,教師們不自覺地選擇了“形似”;然后圍繞所要反思的問題,通過與學生交談等形式廣泛地收集信息;接著,以批判的眼光反思教學實踐,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和在新課程實施中的經驗與教訓。
3. 重新概括。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中所依據的理論,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訂新的實施方案,力圖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 實際驗證。這一階段是將以上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付之于教學實踐,并根據實踐的結果驗證上階段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將從驗證中發現的新問題作為新一輪教學反思的內容,如此反復,直至問題的解決。
由此可見,教學反思過程既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師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更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經歷的過程。
二、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
教學反思是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兩個學會”為目標,以增強教師的“道德感”為突破口,以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為實質,它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根據教師常規的`教學進程,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
1. 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
這種類型的反思主要是在課前準備的備課階段,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有助于發展教師的智慧技能。教師在備課時,可對過去的教學經驗和教訓進行反思,再寫出教案。反思的內容有:
(1)自己或他人以前在執教這一教學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曾遇到過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決的?其效果如何?
(2)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生在學習這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的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2.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
課前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否合理,還需要經過課堂教學實踐的驗證。教學實踐中的反思,主要指課堂教學,主要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這些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是難以預料的,但可以列舉諸如以下幾方面內容:
(1)學生在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時,出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你是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的?
(2)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爭議時,你將如何處理?
(3)當提問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該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時,你將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
(4)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某一問題時,思維異常活躍,如果讓學生繼續討論下去就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針對這種情況,你將如何進行有效的調控?
3.教學實踐活動后的反思
這一類型的反思主要是課后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過程進行思考性回憶。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反思的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學目標是否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
(2)教學內容是否科學合理?
(3)教學方法是否以學生為主體?
(4)教學是否體現新課程理念?
當然,在反思教學時,既可以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可以反思成功之處、教學機智和學生創新之處。
寫教學反思,特別是課后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思促教,堅持不懈,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三、反思的途徑
1,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生時時刻刻用眼睛和心靈觀察和思考著教師,從學生的行為,思想狀態,學習成績及學生對老師的期待都會反映我們的教學狀況.如一次我在上初三(1)班政治課的過程中發現,原來上課一直認真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個別同學精神狀態大不如以前,課堂紀律也有些松散,上完課后我經過反復思考總結,原來由于某一些知識點在課前準備不充分,使得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另外本節課由于理論性強,教學方法不靈活,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造成這種狀況。
2,從教師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從教師的角度來對我們自己的教學觀念,行為,設計理念進行深刻審視,要抓關鍵事件,從而捕捉住發展自己的機會.例如從本人前一階段的反思可以看出:本人基本功扎實,基礎知識厚實,善于學習,責任心強,但執教以來教學還處于模仿階段,教學的關注點是學生的考試能力及考試成績,教學觀念還比較陳舊落后,沒有什么創新(除公開課外),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尋找原因:思想懶惰,接觸范圍狹窄(只限于本校教師),教育文獻讀的太少,與同行或專家交流不夠.及時尋求對策制定個人發展計劃;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用理論武裝自己;拓寬與充實學科知識;注重改革與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對外交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盡快適應課程改革需要。
3,通過邀請同行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反思教學。
邀請同行或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與他們交流和對話及自己的潛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學實踐.會使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過閱讀教育文獻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習教育教學文獻,可以幫助我們接受新的信息,觀點,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和案例與自己的做法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觀念,行為是否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