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課《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走下課堂,我覺得閱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為本”的教育思路,讓孩子門在讀中進行感知、感悟、積累、體驗,還要在讀中訓練學生的語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在這節課的教學當中,我以讀為主線進行設計。我是這樣組織的教學的:
一、整體感知,自主選讀
閱讀課文,應該讓學生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和情感出發,抓住重點選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閱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的權利充分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沒有指令性的語言,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并告訴學生在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在再進行點撥、引導,從而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也要讀出來”。“讀進去”就是在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在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點撥。就比如說本課教學時,我這樣引導:“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說湖水很美麗,我反問:“假如說你到這個地方去游覽,你會不會把垃圾丟進湖里呢?”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思維引向課文的深層含義。有人會問,這不是老師的指令嗎?表面看來是,但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的,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學生想到。教師和學生就是合作伙伴的關系,這才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三、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的時候,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系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有達到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再次深入課文情境。比如,我這樣創設情境:“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那你們能在讀的時候也讓老師體會到這種美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紐帶。
四、讀后互評
評后再讀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重要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啟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鑒。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比如剛剛提到的“你們能在讀的時候也讓老師體會到這種美嗎?”我指名學生讀,后滲入評價信息,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通過學生個體間,學生個體與群體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麗。
【二十七課《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07-04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07-24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04-01
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精選14篇)06-02
《清澈的湖水》的說課設計08-12
清澈的湖水教學課件03-25
《清澈的湖水》教學設計02-18
《清澈的湖水》的教學設計08-23
《清澈的湖水》優秀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