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一:《我愛我家》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從愛自己的家、愛父母,體驗家庭生活 的歡樂開始。逐步發展對他人、對集體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通過活動體驗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大的房屋圖片
2、學生每人準備依仗全家福的照片,了解并記住父母的生日。
3、教師準備投影儀,磁帶、彩色紙板、氣球。
4、邀請即將過生日的學生家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大的房屋圖,以我們半是一個大家庭,而每一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引入活動。
2、介紹我的家(活動一)
(1)、讓學生上臺自主介紹,教師在介紹中給予肯定與指導。
(2)、由組長負責,輪流介紹自己的家人。
(3)、對于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并發給一枚小星星。
(4)、小組合作將照片貼在大房屋的小方框中。
(5)、欣賞與評價。
3、伏案休息欣賞音樂《可愛的家》。
4、我為父母過生日(活動二)
(1)、說說父母的生日。對能記住家人生日的孩子給予肯定,鼓勵關心了解自己的父母,記住他們的生日。
(2)、放課件:小記者采訪家長“當你的孩子過生日時你們是怎樣做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無私的。
(3)、我為媽媽過生日:把家長請上臺,孩子獻上親手制作的禮物,對媽媽說:“媽媽,祝你生日快樂”全班唱生日歌。家長和孩子玩踩氣球的游戲。
(4)、請家長發言。
(5)、你的爸爸媽媽過生日時你打算怎么做呢?
教師給予評價
小結:
課后反思:這堂研討課總體來說比較順利,教學設計得到了聽課者的一致好評。
成功之處有:
一、人人參與,在教學中我盡量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人,采取全班介紹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齊動手將一個個照片貼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貼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著自己的創作,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
二、從兒童現實生活出發,通過照片來介紹家人,親切、直接,讓學生感受家的溫馨。
三、請家長參加,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課堂效果好。 在我為媽媽過生日這一環節中把家長請上臺,孩子獻上親手準備的禮物,全班唱起了《生日歌》時,家長激動的哭了。在這樣的氣氛中,孩子們親身體驗到了自己的一點孝心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欣慰,從而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顆孝敬的種子;當父母生日時,我也要表表心意!
四、照顧個別,在介紹我的家時,我發現有四張是兩個人的是父母離異,為了不傷害孩子的心,我特意為他們準備了幾枚獎章,并表揚他們體諒父母,學習認真。
不足之處有;
一、照片貼好后,學生很興奮,我卻沒有意識到應該組織大家欣賞與評價,也沒有進一步進行挖掘教育,引導孩子愛父母就是愛家的表現。
二、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評價語言單調、過于重復,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
三、由于教學常規好,學生守紀律,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最后多了三分鐘,提前下課了,缺乏課堂機智,如果唱首歌或游戲時間再多一些就完美了。關鍵在于自己要調整心態,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的思考:這節課表面看來很順利,其實設想與實際之間有較大的距離,有幾處地方學生可以答的豐富多彩,實際上卻很單一,尋找原因,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學生。再有,教研員一再告訴我們在課堂上別牽著孩子的鼻子走,可實際教學中卻很難做到,總怕孩子說不到位。所以我想,一節好課,應該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游刃有余地進行,這就需要教師有更高的教學水平,靈活多變的機智。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讓自己在課改的征途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篇二:我愛我家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與父母家人和諧相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尤其是在夸夸父母的游戲活動中使學生深有感觸,深深地感受到:世上的多種愛中,至深至純的愛、無私的愛、永恒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是母愛和父愛。還有在最后的課堂延伸活動中,在感謝父母撫養的基礎上,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寫出來。同學們能有感而發,發自內心的感謝父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得到了提升。
不足之處:
1、在案例分析——“丟丟的故事”時,問題的設定“丟丟有家嗎?”思考不周,使學生存在歧義,因此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應考慮的更加全面一些。
2、各環節時間安排出現了前松后緊的現象。以至于當堂訓練這個環節沒有完成。所以在備課時要注意安排各環節的時間。
篇三:《我愛我家》教學反思
圍繞“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人物造型能力”這一主題。針對平時上課常遇到的一些評價方面的問題,教學中重點解決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欣賞美術繪畫作品的能力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要熱愛自己的家,珍惜每一份親情,懂得表達對全家人的愛。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二年級的教學要求,圍繞要解決的問題,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以下幾點:
1、利用課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展開回憶,說一說自己家的物品及其擺放的樣子,或自己的家人及其生活的某個場景,并試著用線描把它畫出來;2、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會恰當選材,掌握構圖的基本方法與要求,表現出畫的美;3、通過說一說、賞一賞、畫一畫、展一展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家人愛生活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不斷探索、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在每一次反思中記錄下自己成長的足跡。在“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的這樣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創作部分,留給時間,讓學生畫一畫時,我使畫面不斷出示優秀的學生作品,并播放歌曲讓學生沉浸于家庭世界中,能有感而發,表現家的美好。
評價環節中,我搭建平臺 讓學生展一展。挑選了一些
作品讓學生互動評價,有意識的從最差的作品中讓孩子們說起,再不斷地改進,激勵,最后利用較優秀的作品拓展延伸;并進行了導行思想教育,使學生能進一步愛家、愛家人,行成感恩的心理。
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和導入新課前后呼應,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讓本課進一步升華。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件展示人物線描動態的環節,每個環節停留的時間不夠長,如果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慢慢欣賞,效果會更好。
2.欣賞家居環境圖、評議繪畫作品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說一些繪畫性的語言,比如:構圖的大小,色彩的運用、線條的組織等。多啟發引導學生用美術專業語言,對提高學生欣賞繪畫作品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展示評議學生作業時,應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再開始評論,展示好的作品是為了啟發其他的學生畫得更好,如何更好的激勵性的評價,值得深思.
篇四:《我愛我家》教學反思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新課標對語文學習的要求。當我承擔了開設一堂“我愛我家”語文活動公開課的任務后,我在設置活動課的幾個環節時,就力求進行一次新的探索。首先每個環節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從活動中去品嘗語文學習的樂趣。就拿朗誦組的同學來說吧,他們事先要查找有關“家”的詩文,這就是一件浩大而又細致的工作。據我所知,他們每個人分擔查找 2-3 篇詩文的任務。有的同學翻箱倒柜,把家里所有的散文、詩歌集都翻了個遍;有的上網查找,用去了幾個晚上的時間;有的跑圖書館,一泡就是大半天;有的甚至發動了全家,讓家人和他一起查找,查找完后,大家便一起商議哪些刪去哪些保留。接著怎么安排朗誦,他們也反復斟酌了好久。在活動課上,她們的朗誦形式、朗誦效果贏來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個人能力的發揮,集體智慧的碰撞,讓同學們在得到一次充分鍛煉的`同時,也得到一次愉悅的身心享受。過去有的同學參與意識不強,但此次因活動前,人人皆有任務,這些同學便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也參與了進去。經過個人準備、集體討論、探究幾個環節后,這些同學的參與熱情也漸漸高漲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開啟學生學習興趣之門的那把鑰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學習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生的情感熏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潛移默化慢慢地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這次“我愛我家”語文活動課幾個環節的設計,便是想通過層層遞升,營造出一種濃郁的“愛”的氛圍,讓學生在活動課中去感受、理解、分享親情。一封信、一幅畫、一張賀卡 ?? 其間包含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一張張老相片里傳遞出的家的溫情和快樂也讓人無限感動。同學們講述的故事各個不同,但流淌在故事中的那份情感卻是相同的。這份情感在他們的真情表達,深情朗誦,至情歌唱中得到了宣泄。大家在活動中都受到了一次愛的教育,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與升華。
學會與人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新時期對我們每個人提出的要求。如果一個孩子能從小學會與家人相處,那么將來走進社會,也一定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完成好這個人生的大課題,也便為人生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是語文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次“我愛我家”語文活動課采用的形式便是想通過活動課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講自己身邊有趣的故事、感人的故事、難忘的故事等,要求學生懂得提煉材料,抓住要點,細膩生動地敘述;而要學生現場說出一句話,目的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形象、生動、凝練的品質。整個活動課,貫穿其中的都是說和聽,每個學生既要當好一個聽眾,學會傾聽別人的談話,也要做好一個“演說家”,講好一個故事或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等。這一點正體現了新課標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的要求。應該說,本次活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訓練。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多種能力的訓練和提高,是語文教學常抓不懈的幾個重要方面。語文活動課的設置,正好能夠成為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一個切入點,認真對待,的確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次公開課形式的多樣,學生感情的投入等,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課后,我就本次活動課的過程仔細回顧時,也發現了一些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一是老師談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是否太多,初一的孩子能否完全理解。二是活動課能否有更多的授課形式,而不僅僅局限于課下準備,課上展示成果的模式。
篇五:我愛我家 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情感,,認識家庭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鍛煉學生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鍛煉學生運用知識和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父母撫養我們的辛苦。認識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并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增強學生熱愛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父母的愛心與親情,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教學難點:
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如何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
收集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準備自己與家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教學法法,討論學習教學法,點撥指導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每個人永遠依戀的的地方,那么我們愛自己的家嗎?
學生回答:我愛我家
老師板書課題《我愛我家》
活動一:我講我家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家又是不一樣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家里都發生了那些讓你難忘的事呢?請同學們互相分享一下。
(找幾個有不同家庭狀況的學生講自己家里發生過的故事,這樣更具有代表性) 聽了幾個同學家里的故事,我們每個同學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更愛自己的家了呢?對家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呢?
學生發言交流。得出家庭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
老師總結:家是一個港灣,是第一所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使我們盡情享受親情和溫暖。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講述與傾聽的結合來感受家庭的快樂和趣味
活動二:愛的無悔
播放韓紅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并講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聽了這一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感想?
(學生討論,老師提問,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
老師總結:父愛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不計回報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聽音樂和聽音樂背后的故事,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活動三:聽“丟丟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下面我們聽丟丟的故事。
播放故事內容,老師提出問題
1、你認為丟丟有家嗎?
2、丟丟的媽媽愛他嗎?
(聽了這個故事,先由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再回答)
老師總結:愛一種責任,父母撫養孩子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讓學生認識愛是什么?愛是一種責任
活動四:說說我的責任
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對家庭又有哪些責任呢?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老師總結:我們要理解父母,熱愛父母,和父母共同努力創造我們幸福的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在相互交流中,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 小結
我們今天的題目是《我愛我家》,通過學習,我們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過丟丟的故事感受了“愛”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教學反思:本節教學內容較簡單,學生以理解,學生參與性較強,討論激勵,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感受家的溫暖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與家人溝通的能力。通過故事的講解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了家的含義和家人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課堂語言組織不夠規范,課堂活動把握的不夠好,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我愛我家》教學設計與反思06-29
《讓愛天天住我家》教學反思07-12
《我愛我家》教學反思02-10
《我愛我家》教學反思09-03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01-17
關于讓愛駐我家教學設計05-27
《談談父母對我的愛》的教學課程設計與反思07-06
《我愛我家》音樂教學反思06-29
《我愛我家》教學反思范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