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學案例及反思
一、教學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通過“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訴我們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課后思考練習的要求,應當把教學重點確立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變化,讀懂爸爸的話。基于上述認識,我在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感知全文內容,了解行文順序和認識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啟發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第二課時轉入深究課文內容,以梳理出的學生的疑點為線索,解決教學重點;第三課時安排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練習,有單項的、綜合的,口頭的、書面的,必做的、選做的……以達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加深的目的,并讓全體學生都有所得。
下面對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做進一步說明。這課時有四個大的教學步驟:
1.復習回憶,再現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讀議,理解小妹妹受老爺爺鼓舞登山的過程;
(這是扶,實際上是學生體會小妹妹會從老爺爺身上汲取力量,解決教學的第一個重點。)
3.啟發想象,理解老爺爺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過程;
(這是放,實際上是讓學生體會老爺爺會從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總結全文,體會爸爸說的話。
(在前兩步基礎上,學生理解爸爸說的“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難了,教學的第二個重點也順勢解決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把讀的訓練放在首位,在讀書中教給學習的方法。
在本課設計中,讀書貫穿了教學活動的始終,并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設計了包括自讀、默讀、試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理解,最終達到感情朗讀,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弄清“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時,設計了幾個相關問題:(1)小妹妹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見了老爺爺,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來,她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讓學生靜下心來一邊讀一邊想。
課文第六自然段講的是“我”受老爺爺精神鼓舞,不怕困難,奮力向峰頂攀登。為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奮力”一詞,首先,指名讀本節,其余學生感受“我”是怎樣不怕困難爬天都峰的;再讓學生自讀,找出體現我“奮力”爬的詞句,并理解這些詞句;最后,讓學生結合生活感受,帶著自身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以指導學生讀書為主線組織閱讀教學活動。
2.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主體潛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教師不再用自己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去取代學生自身的主體感受,而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在學生活動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全班學習這一形式,而是以個體的獨立學習為主,加強同桌及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機地把各種方式恰當地安排、組合,從而使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現出雙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學生們始終有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
3.挖掘教材的創造性教育因素,啟發學生合理想象,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課文沒有直接、明顯地寫出老爺爺爬天都峰的思想變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體過程,但學生們可以憑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爺爺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認識,在自己頭腦中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的形象來。而且如前所述,老爺爺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終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體會爸爸說的“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個方面,因此這里可以作為一個啟發想象的訓練點。設計了一組想象思考題:
(1)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去塑造老爺爺奮力登山的生動形象,從而對他們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二、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生:爬天都峰。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樣子的呢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這個問題已經解答了。讓我們來回憶一下,請翻開書,一起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齊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好。(多媒體出示天都峰畫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頂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級和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通過引讀課文、觀察課件畫面和教師語言描述相結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生動地再現。這樣的開講緊扣課題,承前啟后,顯得較為干凈利落。]
師:但是,小妹妹、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學們,上節課你們還提出了他們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們爬上天都峰的呢這些問題提得很好,這也是這堂課我們共同學習要解答的主要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妹妹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請你們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聽一聽小妹妹是怎么說的。
(生自由讀,師巡視檢查。)
[簡潔的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疑中提出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又從問題自然引入具體語言文字,切入簡捷,起點恰當,內容具體。]
師:小妹妹說了什么
(指名讀小妹妹的話)
師:好,請坐。小妹妹說她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讀小妹妹的話)
師:她說她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請你說。
生:是因為她爬上的時候,她……
師:她怎么樣啊
[再提示學生聯系寫天都峰“陡”的語句去深入體會小妹妹的感受,切實、具體、全面,使學生的體會自然、貼切。]
師:來到天都峰腳下,小妹妹猶豫了。那當她看到老爺爺時,心里又怎么想呢請你來說。
生:她看到老爺爺的時候,她應該想,我這么小的年紀,來爬天都峰,會害怕。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還要來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應該鼓起勇氣來爬上天都峰。
師:你是說老爺爺的勇氣鼓舞了小妹妹。她還會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見老爺爺,是這樣想的,她想老爺爺那么大年紀了,還來爬天都峰啊!
師:她感到怎么樣啊
生: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老爺爺那么大年紀,還來爬,自己那么活躍,怎么沒有膽量爬呢
師:說得真好!對,老爺爺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們是從哪兒看出這是一位年紀很大的老爺爺呢你讀。
生:我從“比我爺爺還大哩”這里看出來這個老爺爺比她爺爺還大。
師:還從哪兒看出老爺爺年紀很大
生:我從“白發蒼蒼”看出來老爺爺的年紀很大。
[組織交流討論時,教師既能及時肯定學生正確的答案,又不斷要求找出“是從哪兒看出”的,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落實到了語言文字上。]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通過讀表現出老爺爺年紀很大。
(生齊讀相關句子)
[通過讀表現理解,增強體會,不失為較低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的好辦法。]
師:你們從哪兒看出這位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從“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和“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
師:你真會讀書。這是她發現的,你又從哪兒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請你讀。
生:我還從“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峰”這里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
師:同學們會學習。你們又從哪兒看出小妹妹這時下定決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從“我不再猶豫”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師:請你把這個句子讀完整,好嗎
(生讀句子,師相機板書:不再猶豫)
師:請你們通過讀讓老師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猶豫了。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小妹妹下定了決心,應該讀得再堅決一點兒,再讀一次。
(生再讀相關句子)
[這段教學始終引導學生抓住對話體會思想變化,突現出語言內涵,達到深入理解,訓練了學生深究語言的能力。]
師:小妹妹看到老爺爺要爬天都峰,不再猶豫,下定了決心爬天都峰。她怎樣爬天都峰的呢在書中去找答案。你來說。
生:她是奮力向峰頂爬去。
(板書:奮力)
師:“奮力”是什么意思你說。
生:“奮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師:拿定主意是不再猶豫的意思。聯系上下文想想“奮力”是什么意思。你說。
生: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
師:對,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想一想,怎樣讀才能表現出體出了全身的力氣呢自己試一試。
(生試讀)
師:請同學們讀。
(生齊讀)
師:我怎樣奮力向峰頂爬去的呢往下讀。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攀著鐵鏈上”。“攀著”是什么意思
生:“攀著”就是緊緊抓住東西使勁爬上去。
師:那“攀著鐵鏈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鐵鏈往上爬。
師:理解得好!那“攀著鐵鏈上”怎么讀。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攀著鐵鏈上”)
師:是使勁兒抓住鐵鏈往上爬。再用點兒力,讀。
(生再讀)
師:讀得好。再讀一次。
(生再讀)
師:她為什么要緊緊抓住鐵鏈往上爬請你說。
生:因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緊緊抓住鐵鏈上,就會掉下來。
師:說得好!她聯系了天都峰的陡來考慮。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緊鐵鏈,她會摔下來的。
師:那“攀著鐵鏈上”該怎么讀,一起讀。
(生齊讀)
師:多險啊!再讀“攀著鐵鏈上”。
(生再讀)
師:讀得好!再讀一次。
(生再讀)
師:真有力氣!那“手腳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說。
生:“手腳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腳一起用力向上爬。
師:說得對!小妹妹為什么要手和腳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為她不手和腳一起用,她就會摔下來。這樣比較安全。
師:這是你的理解。還有嗎
生:因為如果她用兩只腳走的話,有時候腳會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話就比較省
力。
師:有感受。你還怎么想聯系天都峰又高又陡來想想。
生:因為天都峰那兒鐵鏈是直下來的,不“手腳并用向上爬”,只用腳爬,是爬不成的。
師:噢,有道理。那我們來讀“手腳并用向上爬”。
(生齊讀)
師:讀得好。小妹妹就是這樣奮力向峰頂爬去的。(板書:奮力攀登)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個自然段。
(生自由練讀第6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多好啊!我們再一起讀。
(生齊讀第6自然段)
師:小妹妹就這樣奮力向峰頂爬去。下面,老師接著念,同學們看到第7自然段,請注意聽:“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你發現老師念的和書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師少念了個“終于”。
師:那句子中有了“終于”這個詞,讓你感覺到什么呢請你們自己試著讀一讀,體會一下。
(生試讀體會)
[教師有意讀掉“終于”,讓學生去發現,進而體會句子中“終于”這個詞的作用,感知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性與分寸感,把聽力的訓練與語感的訓練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師:你體會到什么
生:我體會到了他們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師:理解得好!還有嗎
生:我體會到他們爬呀爬,最后終于爬上了峰頂,他們感到無比的喜悅!
師:這個詞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體會通過
【爬天都峰教學案例及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爬天都峰經典教學案例及反思07-24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9-07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6-13
《爬天都峰》的教學反思06-11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精選06-11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6-14
爬天都峰的教學反思09-27
《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2-22
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