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的教學反思
篇一: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當年李白被迫離開長安已達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由此寄情山水,抒發自己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怎么樣幫助上課的學生不膽怯,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又為下面的教學服務?這無疑是值得探究的課堂教學智慧。所以,在開課之初,我沒有過多的語言渲染,繁瑣的導入設計,師生間的對話一直緊緊地圍繞著“李白”。老師從作者入手,讓學生回憶李白背一背李白的詩,使學生多角度、重新認識了李白。使學生知道李白是個非常豐滿的人物:鄉愁滿懷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有情有義的李白,既而非常自然地帶領學生去認識更豐滿的李白,去了解李白的內心深處。這樣開課,既鞏固了所學,又豐富了對李白的認識,也為學習李白的新詩《獨坐敬亭山》定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學習這首古詩,我帶領學生緊緊抓住“獨”字,從而一步一步去深入體會作者那份孤獨寂寞之情。
首先通過交流大概了解敬亭山的知識,接著我請同學讀詩題,強調敬亭山前有兩個字“獨坐”,讓學生用“獨”組一個詞,學生組了很多,如“獨自”、“單獨”、“孤獨”等等,從而理解詩題的意思。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這兩句詩中寫鳥飛云去只有李白孤獨一人坐在敬亭山上,在對比中越發顯出作者的“獨”。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此時李白的眼里只有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此時能懂李白,我設計了一個寫話練習,“1、李白深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說:——;2(轉載于: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敬亭山深情地看著李白,輕輕地說:——”讓學生在本子上寫,然后全班交流,學生在寫話中把體會到的作者孤獨之情用文字表現出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文學習中情感的體會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吧。
《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表達詩人遭貶流放后的孤寂、愁楚。在教學結束時,補充李白晚年的作品《秋浦歌》,以詩解詩,引領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孤寂心情。這里運用對比的教學方法:同一詩人,同一主題對比。以李白詩導入教學,又以李白詩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致,給課堂教學畫上完整的句號。
課堂教學是遺憾的。在課堂上,學生朗讀的充分,但詩文韻味不是很足,節奏不夠清晰,語速快了一點。我覺得學生通過品讀詞句感受到了詩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但對漢語言的音律之美領悟不夠,當然朗讀詩文有技巧,這也與學生的年齡有關。我想,聽錄音,師示范,讓學生感知古詩文的朗讀技巧,此時是比較有效的吧;或通過課堂朗讀評價,有針對性地指導,以點帶面,讀出個性,也不錯吧。
反觀全課,情感的基調奠定的是不錯,學生的'課堂表現也很積極,讀得也很好,如果說就學生本節課的發言來說,應該是有不少很精彩的,但畢竟這是日常課,我覺得這節課在面向全體時做得不夠,有部分學生始終參與不到課堂學習中來,對詩的情感體會也不到位。這也是我的日常課堂經常出現的問題,總是被好生的表現迷惑了我的雙眼,以為歌舞升平,一切大好,但細想之下,還有一部分學生我拽了他他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踏了幾下,并沒有前行。
篇二:《獨坐敬亭山》課后反思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資料后,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
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于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匯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后,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眾鳥高飛盡”的“盡”字,“孤云獨去閑”的“孤”和“獨” 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為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著表揚了發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
這時,有一位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眾鳥’和‘閑’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著。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閑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勵其他同學今后和要這樣發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篇三:《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資料后,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于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匯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后,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眾鳥高飛盡”的“盡”字,“孤云獨去閑”的“孤”和“獨” 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為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著表揚了發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眾鳥’和‘閑’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著。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閑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勵其他同學今后和要這樣發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篇四: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理解李白的孤獨寂寞,我讓倆個學生分別扮作李白、敬亭山,講臺擁抱,對話,引導李白傾訴歡樂、自由自在的鳥兒及云朵離他而去的孤獨寂寞,更顯示出敬亭山對他的厚愛,并想像敬亭山看著他會說些什么!也許他會說,李白呀,你不要憂傷,也不要寂寞,更不要為懷才不遇而難過,你可知道你的詩篇會成為后世的寶貴文化財富,中國會因你而驕傲!你的詩篇將穿越千年的風雨,為后世子孫所喜愛和傳揚,這就夠了!李白聞聽此言,熱淚盈眶,激動的手舞足蹈,大喊著罷罷罷!從此不再一蹶不振,而是用大半生去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祖國的山山水水,有時候在特定的環境中,會變得有生命力,激發著李白的詩情猶如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滔滔不絕,千古不息。
引導方法:設想敬亭山預知千年以后的現實,運用超越時空的告白,讓學生理解山是李白的知己,李白的才華橫溢卻懷才不遇,而自己的安慰讓他的心靈得到了寧靜,這種心的寧靜與山中的寂靜達成了完美的和諧統一。愛山之情就油然而生!
不足:對于學生簡單的發言有點惱火,他們組織不起語句來,總是單崩一個字、一個詞、或幾個詞,也有一些思想火花,但是發言不流暢,而我今天鼓勵性評價較少。中途接手這個差班,很是費勁!孩子們是可愛的,他們也想表現好點,以前的差也就算了,至少現在要努力,絕對不能懶散自卑。哎,明天注意不要發火,再耐心一點,多鼓勵,多等幾分,應該會更好一點。
分享:
篇五: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理解李白的孤獨寂寞,我讓倆個學生分別扮作李白、敬亭山,講臺擁抱,對話,引導李白傾訴歡樂、自由自在的鳥兒及云朵離他而去的孤獨寂寞,更顯示出敬亭山對他的厚愛,并想像敬亭山看著他會說些什么!也許他會說,李白呀,你不要憂傷,也不要寂寞,更不要為懷才不遇而難過,你可知道你的詩篇會成為后世的寶貴文化財富,中國會因你而驕傲!你的詩篇將穿越千年的風雨,為后世子孫所喜愛和傳揚,這就夠了!李白聞聽此言,熱淚盈眶,激動的手舞足蹈,大喊著罷罷罷!從此不再一蹶不振,而是用大半生去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祖國的山山水水,有時候在特定的環境中,會變得有生命力,激發著李白的詩情猶如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滔滔不絕,千古不息。
引導方法:設想敬亭山預知千年以后的現實,運用超越時空的告白,讓學生理解山是李白的知己,李白的才華橫溢卻懷才不遇,而自己的安慰讓他的心靈得到了寧靜,這種心的寧靜與山中的寂靜達成了完美的和諧統一。愛山之情就油然而生!
不足:對于學生簡單的發言有點惱火,他們組織不起語句來,總是單崩一個字、一個詞、或幾個詞,也有一些思想火花,但是發言不流暢,而我今天鼓勵性評價較少。中途接手這個差班,很是費勁!孩子們是可愛的,他們也想表現好點,以前的差也就
算了,至少現在要努力,絕對不能懶散自卑。哎,明天注意不要發火,再耐心一點,多鼓勵,多等幾分,應該會更好一點。
【獨坐敬亭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07-29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03-29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10-03
《獨坐敬亭山》的教學反思11-05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05-12
吟誦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07-04
有關《獨坐敬亭山》的教學反思10-31
關于《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10-31
獨坐敬亭山教學反思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