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年有四季》優秀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非常有難度的課。難度主要表示在:1、資料準備難度大,成本高。2、同學前概念知識根深蒂固,糾正起來困難。正像教參考所說,同學對四季的成因有著錯誤的認識,普遍的觀點認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過程中,離太陽近時是夏季,離太陽遠時是冬季。在幾個班教學中,反映的情況也基本如此,還有一局部同學對成因的解釋幾乎是空白。
第一局部介紹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時,我引導同學回憶觀察太陽鐘時的發現,一天當中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進而讓同學研討古人的觀測的科學性,讓同學明白古人方法中其實已經蘊涵著許多智慧結晶,他們已經有效控制了實驗中的變量,非常注意科學研究的方法。通過簡單分析:從古人的研究中至少可以得出:研究時間要統一,物體長度和位置要統一,觀察時間要長,至少一年。從圖示中,同學可以明顯看到不同季節太陽照射到物體上的角度和影子長度發生了變化。
模擬實驗的局部,雖說難度不大,但苦于缺乏必要的演示資料,效果不明顯。我利用一個充電手電筒和兩個地球儀,將地球儀放置在教室對應的兩個位置,并在地球儀上用橡皮泥固定了一根鐵棒。實驗前,我要求同學閱讀教材上實驗說明,讓他們小組討論:模擬實驗需要觀察的對象?實驗時地球儀的位置應該怎么放?引導同學進一步明確實驗的.要求和需要關注的對象。依照書本上介紹的方法,我用強光照射著地球儀,讓同學觀察光線照射在地球儀上的變化和鐵棒影子的變化,并要求同學做好記錄。最后同學僅僅能觀察到影子長度和地球儀上光線照射到的范圍在有規律的變化,至于影子的長度具體變化我只能讓每個點上的同學用一根細線量出來告訴大家,完成記錄表。
模擬實驗的結果,同學發現隨著地球公轉到不同的角度,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照射到的范圍在不時發生變化,光線從北半球慢慢移至赤道和近而后又慢慢接近南半球,而此時北半球似乎有一些地方不能被照到。當然這個模擬實驗的效果其實和資料、儀器關系很大。接著我有給同學演示了同行們做的精美課件,更精細地觀察隨著地球公轉,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變化。此時同學似乎有點覺察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了,只是此時還不會完整的表達出來。一些同學認為有些地方處在黑暗處(即太陽沒有被照到的地球是冬天,被照亮局部是夏天,顯然這個推論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同學觀察到太陽照射到的影子位置在發生變化,我即引導同學回憶一天當中影子的變化和溫度之間建立關系。當太陽直射下來(即正午時,溫度最高,當然實際生活中由于云層反射等原因,最高溫度需要推遲一些。)而到了黃昏太陽光線斜射過來,溫度就逐漸降低。引導同學將直射點位置的變化與溫度建立聯系,從而解釋四季形成的原因。
同學初步理解后,再來考慮更實質的因素,為什么在地球上會出現太陽直射點的變化?有哪些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同學們此時基天性說出公轉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地軸始終堅持固定的傾斜角度還需要老師稍加引導,同學才干明白,最后讓同學對結論進行總結,并且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作業本第2大題。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學反思11-23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學反思范文07-04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課堂教學反思11-05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學設計07-01
《壺蓋為什么會動》優秀教學反思10-09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說課稿02-18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說課稿10-31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教案11-26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說課稿范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