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2-09-14 10:50:5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關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精選18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精選18篇)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的教學課題是“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是一節計算教學課。計算課給人感覺總是與“枯燥”相連,其實只要合理安排也是一種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在計算教學這一塊,我認為不是以簡單的教學計算方法為主,而強調的是從算理到算法的建構過程。因此,計算教學應該注重算理的教學。要讓學習借助直觀教具或者其他來逐步完成建構。課的一開始,我首先改變了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課件展示“參觀博物館”畫面,把靜態的情境化,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這個環節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整節課下來,我感覺有以下三方面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鑒。

  一、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應盡可能地貼近學生豐富的現實生活。因此,在新課的導入這個環節時,我創設情境,根據課本的主題圖內容,自制課件。由生活中的乘車問題導入新課,提出“四個班只有兩輛車怎么辦?”、“如果每輛車準乘70人,你認為哪兩個班能合乘一輛車?”。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我在這里也滲透了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不能乘坐超載車輛。最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感覺本環節的教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在快樂的氛圍中學會了解決問題。

  二、突破教學難點的關鍵在于理解算理。

  從事多年的數學教學,我認為在計算教學方面必須給學生弄清算理,才能夠牢固掌握計算方法。如何突破“個位滿十,就向十位進1”這一知識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時我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通過把10根小棒湊成1捆的過程,直觀地說明了“個位上的數相加滿一個十就向十位進1”這個算理,使抽象的“進位”得到了形象化、具體化,學生較好地理解了為什么要進位,怎樣進位的道理。最后通過練習,學生進一步學會列豎式計算進位加的方法。并且能熟練地進行了計算。

  三、善于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

  課前,我借鑒自己的教學經驗,預想學生在本節課中可能出現的錯誤。例如有忘記“滿十進一”的、或者有忘記加上進位上來的“1”、還有“個位不滿十就向十位進1”的等現象。教學中我就有意識地觀察學生是否有這樣的錯誤。然后我在練習設計中,把學生出現的錯誤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自己來發現、來改正。通過這樣的練習設計,學生在課堂中既有正面的指導,也可以通過反面的錯例的借鑒,學生學到的知識將會更加地牢固。

  反思自己的本節課教學,也有不足之處。例如讓學生自己探索算理時,我包辦太多,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自己思考、去探索解決問題。課堂上沒有能夠照顧全體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輔導。

  總之,今后要多加注意這些不足。要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并不斷實踐,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2

  根據班上孩子們的實際知識能力起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主要任務定位在2個地方:1是,通過集體操作和討論一些問題,讓孩子感知“滿十進一”的具體含義;2是規范地書寫豎式。

  在實物操作中,我從較為容易的計數器開始,請學生上來撥一撥,說一說。在第一個平行班里,一個較好的孩子撥好第一個數34后,繼續加撥第2個數16,當撥好十位上的1后,他直接把個位上的4去掉,在十位上又添了一個算珠。跳過了我想展現的“滿十進一”的過程。我急忙問:“別急,你明明是添6個算珠,你為什么反而去掉4個呢?”孩子說:“4加6等于10了,所以去掉4個,十位添一個。”然后,我說:“別急,是這樣嗎?忙我們慢動作看一看”。于是,又領著孩子按照“滿十進一”的經歷了一次。接下來,問了2個問題“為什么,可以把個位上的10個算珠去掉,在十位添一個?”“這十位上多的一個算珠是哪里來的?”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滿十進一”的道理和需要。接下來的擺小棒,讓學生說說34和16分別用小棒擺好后,你打算怎樣加小棒。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是著重感受“滿十進一”。

  在規范書寫豎式的教學中,剛好一個被叫起來說怎么寫豎式的孩子是從十位算起的,所以的孩子都說他不對。這是,我沒有否定他,而是帶著孩子們經歷了一次從十位算起,孩子感受到還要擦掉十位上的數字重新寫,很麻煩。于是學生們切實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確是好的方法。

  在課堂上大量的練習中,發現,主要的問題有2點。進位的小1,有時孩子會忘記標;當加1位數時,個別孩子放到了十位上,但是仍然按在個位上加。當理解到1位數是在個位上就好多了。還有,孩子們是愛偷懶的,有的解決問題,題目沒有要求孩子寫豎式,孩子就直接口算,這樣準確率不高。還是要強調,當進位加時一定用豎式算一算,這樣才不容易錯。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3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加法。由于孩子的基礎較好,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得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課堂出現了如預設那樣的擺小棒、撥計數器、口算和豎式計算的多種方法。

  這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并能正確進行筆算加法。整個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在講解你想怎么算34+16的時候,分別請擺小棒的和撥計數器的學生上展臺演示,在他們操作的過程中并適時提問“為什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為什么把個位上的10顆珠子撥回去在十位上添1顆珠子呢?”學生即刻回憶出以前的舊知——10個一就是1個十,也蘊含了滿十進一的算理。整堂課將算法思維、算法多樣滲透于“創設情景——引發計算心理;自我探究——體驗計算方法;深化探究——整合優化——實踐運用”這三大環節中。體現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教學理念。一節課結束,全班計算正確率較高而且整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我還設計了讀兒歌的環節讓學生記憶筆算進位加法的注意點,我發現:單純地死記硬背不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形式多樣的、令學生感興趣的兒歌、童謠等卻讓孩子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課后我就發現孩子們有的就把教的兒歌當成順口溜樣掛在嘴邊,真是“不記住都難”。

  筆算進位加的重點和難點是掌握滿十進一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我在這堂課上反復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我利用低年級孩子愛說、想說的心理設計了自己說,同桌說,一起說,匯報說等形式多樣的教學環節,達到教學目標。

  但是整堂課上完后我覺得還有些不足:

  1、教師角色的轉變。我善于和學生溝通,但有時卻急于達成預設目標而強行把學生牽引到我想要的答案上來,后來想一想,這樣做并不合適,我應該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說不定學生會有不一樣的出色答案,因為“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2、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要加強訓練!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痹诮裉斓恼n堂上,擺小棒這一過程顯得有些快,學生展示出的是一個結果而忽略了算的過程,這時我若引導他清楚地擺兩個加數時,或許孩子會擺得更好,也會很好地為下面講解滿十進一地算理做鋪墊。

  筆算進位加地第一課時應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應反復強調突出重難點,作為新老師,教學必然還有許多要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想的再細致一些。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這節課的備課過程中,我注重關注學生的興趣,打破了教材中的呈現方式,用請學生當上老師來講解如何進行豎式計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本節課我利用信息窗小朋友趕海的情境為背景,借助學生喜歡大海的心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在交流算法時,我注重了算法的多樣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利用學生當小老師給大家講講如何進行豎式計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26+12時,我先讓學生們交流自己的算法,再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出用豎式計算,在交流豎式計算時,我發現班上很多孩子都會用豎式計算,而且一個個胸有成竹似的.于時我就借機讓學生當小老師上臺給學生們講一講自己的方法。學生們一聽要當小老師了,一下子有了興趣,雖然還有個別孩子因害羞不敢舉起小手,但一聽到當小老師給大家講題學生的興致特別濃厚。不會兒,就有許多小老師舉起手來,孫之涵老師第一個上臺,她邊寫豎式邊說說:“先寫26,再寫12,加號寫在12的前面,然后個位和個位加,十位和十位加,所以得38!薄靶±蠋熣f得好嗎?”“你聽明白了嗎?”“你有問題要問小老師嗎?”“誰還能和剛才的小老師一樣棒再給大家講講呢?“聽了小老師的講解,你能說說寫豎式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嗎?”……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把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當小老師交流講解計算方法,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總結出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礎上,我再加以總結,評價。經過最后的測試,我發現孩子出錯的機率較以前學生的學習錯誤率少了很多。

  這堂課我自已感覺很成功,同時我也發現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呈現知識,并把展示的機會都給了學生,會使原本枯燥的計算課變的鮮活起來,再加上適時的表揚和鼓勵,適時的引導和板書,突出了重點,也真正的實現了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計算方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4

  這部分知識是學生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口算和兩位數的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前面的教學我了解到本班學生對進位口算和不進位筆算掌握較好。在新授課時心里上就放松了,課后就發現學生對今天所學知識掌握度不理想和預設效果有所偏差。總體上我認為在本節課上存在以下不足:

  1、板書不及時。課中在總結筆算加法的注意點時,學生說了很多,但都是比較零散的。這時我沒有及時歸納并板書:“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造成學生知識形成的不系統化,學生容易忘記。

  2、比較計算順序時,我空講了。在講這部分知識時,我看到有些同學是從十位算起的,所以為了突出從個位算起,我沒有拿出具體例子來講也就是說沒有拿出那個同學的作業本,其他同學沒看到,他們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沒記牢。在后面的鞏固作業中,還有部分同學出現類似的錯誤。

  3、關注學生面不夠。作為教師在教學時總有一個通病:關注優生,忽略學困生。在教學中我沒有關注學生的需求,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的需求是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我并沒有針對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予以滿足,所以在整節課中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大的缺憾。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應允許個性的存在,允許孩子發表不同的見解,應俯下身來和孩子一起感悟、學習。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5

  一、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時,創設適合的情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讓學生盡快地融入到教學中來。因此,我創設兩位小朋友買玩具的情景,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交流,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

  交流是學生的天性,學生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與別人一起分享。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取長補短,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在相互交流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本課練習的設計緊扣重點、難點,在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后,又設計了一系列的鞏固練習,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鞏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練習中,先通過對比練習題分清進位與不進位兩種情況,提高口算正確率,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再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運用數學。

  不足與改進: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并結合教學時的實際教學情況,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本節課我對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評價不太到位,應多給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生說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后,說的不到位的應教師給予補充,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口算方法。

  三、學生不善于利用估算來對口算結果進行檢驗,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錯誤主要在口算進位加法時,會將個位向十位的進一忘記加,是學生出現的主要錯誤,如果引導學生將估計與精算結合起來,將會有效地提高口算的正確率。而且我發現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重視精算,忽略估算。學生總是習慣以精算結果去解題。只有當題目提出明確要求要“估一估”時,學生才會以估算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不難看出,學生欠缺的是估算意識,一種能根據實際情境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6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也可以是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由于學生腦海中對筆算的思路比較熟悉,所以本課首先要幫助學生跳出單一的筆算思路,激活學生潛意識中兩位數加整十數口算的那根弦,打開口算的思路便成為上好本課的關鍵之一。為此,我設計時充分運用遷移規律,在出示例題口算43+21前,有意復習口算43+20,讓學生在43+21與43+20的比較中,把學生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相關經驗充分激活,同時把這樣的方法遷移到口算43+21中。

  但從本節課的實施情況與設計預案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本堂課的原意是讓學生在已經能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掌握一種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看做“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兩種情況的組合,并且在口算過程中體會其優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這一方法。但教學下來,學生似乎對這一新方法并不感興趣,仍然執著地使用筆算這一方法,哪怕我在課前已預料到這種情況的發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對較多的時間;蛟S筆算的方法在學生頭腦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習慣于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本節課在體現算法多樣的同時,最大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一種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數學思維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種新的算法并非輕而易舉的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以為學生憑一已之力很難達到算法的多樣化,顯然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往往感性地認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并喜歡使用這些方法計算?磥,預設再充分,也絕不可能考慮到教學生成的全部內容,因此,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培養教學機智,能迅速、靈活、高效地判斷和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引領學生的思維。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7

  《兩位數加減兩位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掌握,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我們知道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雖然口算的結果是外顯的,但口算的思維過程即是內隱的。也正因為口算過程的內隱性,所以也就有了口算方法的多樣性。新課程標準里也提到:“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币虼耍谶@節課的設計上,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一、“23+31”教學片斷(1)

  師:你是怎樣計算23+31的?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所以23+31=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所以23+31=54。

  生3(按捺不。豪蠋,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1=51,再算51+3=54,所以23+31=54。

  生4:我先算30+30=60,再算60-7=53,最后算53+1=54,所以23+31=54。

  分析:倡導算法多樣化是基于原來的計算教學中“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技能的發展、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等問題提出來的,主要著眼于讓學生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適當引導學生:“你是怎樣算的?”從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自主交流,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算法,這也為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注重算法的多樣化,但并不是像解決問題一樣“一題多解”,算法越多越好,這也是很多人對算法多樣化產生的一個誤區,就像上面所曾顯得學生算法,雖然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不難看出,有些算法過于繁瑣,或是思維層次由高到低,其實這與算法多樣性目的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后,我又加強了學生對算法優化的學習。

  二、“23+31”教學片斷(2)

  師:剛才這幾種算法中,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1:我喜歡用第一種方法。

  生2:我喜歡用第二種方法。

  生3:我喜歡用第三種方法。

  生4:我喜歡用第四種方法。

  師小結: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第三種方法在算理上和第二種是一樣的,F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然后用這些方法來做下面各題。

  分析:在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算法有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算法。在這節課中,學生之前所說的方法較多,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3是同一類,方法4在計算思路比較麻煩,因此我適時引導學生選擇運用普遍口算方法,其實也是幫助學生優化算法,正是教師的有效引領,讓學生經歷了從多樣化到優化的過程,學生擇善而從之,這是“優化”帶來的反應,是學生“選擇”的結果。

  新課標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它的目的其實也就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尊重,有利于培養學生高水平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具體地分析具體情況”的意識。但是我認為算法多樣化不是沒有目的性的將所有算法堆砌在一起,因此在這節課設計中,我不僅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還要引導學生優化算法,在多中選優,真正學會普遍使用的計算方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8

  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同時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相對于其他學習內容來說,計算教學顯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計算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起學生興趣,如何在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探討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本堂課的一個特點,是努力反映學生身邊的數學。教師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數的加法,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教師出示里程圖,形象地創設情境,注重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還注意了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在學生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當學生中出現了不同的計算方法時,教師也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部分。我個人認為本課在使計算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進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努力。

  當然這一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學生的活動面還不夠廣,可以進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9

  這節課是前幾冊100以內口算的延伸,是在100以內口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整十數)和100以內筆算基礎上教學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學生已經具備從圖中發現數學信息,并具備一定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在100以內)的計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的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本節課通過讓學生感受春天,提供了乘船去鳥島春游的生活情境,同時充分利用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激起學生急于解決問題的欲望。

  2、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體現算法多樣化

  在學生運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解決實際問題時,由于學生生活背景、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口算的方法也必然多樣化。在實際教學中,我就尊重學生,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在交流中體驗算法多樣化,并努力使學生內化、完善自己的計算方法。如在解決乘船問題的過程中,當學生列出算式23+31、32+39時,問學生:你是怎么算的?還有其他算法嗎?每種算法,通過指名幾個學生說口算方法,同時又讓學生選擇一種喜歡的方法說給同桌聽,使每個學生體驗到算法多樣化,并內化、完善自己的計算方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0

  “兩位數加兩位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如果只要求正確計算得數并不難,但是要求學生又快又準地用最恰當的方法計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覺得本節課的難點是: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優化算法。算法多樣化不是一題多解,而是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體現。我們的學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識經驗不同,所以對于相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這時學生便需要教師的肯定、激勵和引導。最后讓學生自主地去比較、選擇和完善自我。

  這讓我們不難想到,學生不也經常在交流中出現思維的碰撞,在相互啟發時閃現創新的火花嗎?因此在探索36+35的計算方法時,我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后,鼓勵學生充分交流。那么是不是只有學生間的交流就可以了?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事實證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必不可少。

  在課堂上,我曾經“真正”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想一種方法后,我開始讓小組交流,可是我們的學生更喜歡向老師匯報,更多的時間便由每名學生向老師和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方法,課上氣氛活躍,爭取發言的'小手此起彼伏。我還是第一次上了這么受學生歡迎的課。作為一位教師我當時的興奮不言而喻。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但是在學生的不同中,也存在著共同之處,認識到每個學生學習的普遍性和規律性不容忽視。并且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永遠進步。所以在這節課上,當學生間交流時,我特別提出“會說不如會聽”的觀點,要求學生在聽中補充,聽后評價。尤其要比較自己的方法與誰的方法相似,從而按照思維方式將多種方法歸類,還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哪種方法適合做哪種類型的題。這時學生對于多種計算方法的認識才清晰而有條理,算法的優化才在學生的心里得到內化。學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題策略。

  如果是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注重學生自主探討和交流得出計算的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總結得出。另外,加強豎式的演算,完全是學生自己批改,由學生指出錯誤,讓學生做個“小老師”,讓學生體現成功的樂趣,使學生更喜愛數學。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1

  學期臨近結束,一年的新教師培訓考核也隨之而來,本次考核分為課堂考核和綜合考核兩部分。其中課堂考核是兩位新教師為一組,由教師進修學校的老師以100分值來評定。

  正由于臨近期末的原因,數學教學內容只剩下一個單元“統計”,接下去都是總復習了。爭取了指導師的意見后,把二年級上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筆算”這一內容作為課堂考核的課。定下課題,我就集中精力,查閱網絡上的資料,用心設計教學流程,必要時也找同事商量討論。接著進行了兩次磨課,在指導師的細心的引導下,不斷補充、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一篇相對來說比較完整的教學設計。

  很快就迎來了5月24日——課堂考核的日子,一起床就繃著筋,一鼓作氣,在緊張與期待中上完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皩胄抡n,簡潔有效;新課展開,環環相扣;練習設計,層層遞進;語言表達,輕重緩急,非常優美……”考核老師給的這些詞,雖是簡短幾字,但給我了極大地鼓勵,是對我作為一名新教師的極大肯定,欣喜若狂。

  但其中肯定還存在種種不足,考核老師也一一指出,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要及時進行知識之間的必要溝通。本節課先拋出算式36+30=,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出來的。這道題學生用了①口算。先算30+30=60,再算60+6=66。②擺小棒。先擺好3捆6根,再在3捆的下面擺好3捆,最后是6捆6根,就是66。③列豎式。先寫36,再在3的下面寫好“3”,在6的下面寫好“0”,結果是66。教師先肯定這三種方法都行,接著讓學生用自己認為又快又對的方法做下一題:35+34,結果發現列豎式計算是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這樣學生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列豎式計算。但是已經學習的口算和擺小棒與這節課的新知豎式計算是不是一樣呢?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學生在知識的認知結構中,還不能建立舊知與新知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設計一個讓學生去找找這三種不同算法的共同點是什么的環節。經過討論交流,發現“相同數位對齊”是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這樣一個比較、發現的過程,有利于學生促進對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于建構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有利于減輕學生的頭腦負擔。

  (二)要懂得利用學生的錯誤進行有效的教學。在基礎練習中,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6+42=。這課是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豎式計算,學生可能會認為6+4=10,所以6肯定寫在2的下面,學生的錯誤率相對降低。但細細一想,這并不是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的算理,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算理,最好把題目改為:5+42=。這樣就可以提供一個讓學生去犯錯的機會,便可抓住錯誤進行辨析教學,明白相同數位對齊的算理。讓學生在認知沖突的地方進行突破,可提高課堂效率。特別是作為新教師的我們,有時很害怕課堂上學生的“答非所問”,最好學生一步步順著教學設計走,使課堂行云流水。但有時可以利用教學機智,及時捕捉學生的有用信息,利用課堂上生成的進行教學,可以事半功倍。說到這,對某些老師說的“課堂上只怕學生不出錯誤!庇辛死斫。

  (三)要加強學科本體知識的學習。在基礎練習之后,我設計了一個情境,先讓學生提出加法問題,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列出橫式和豎式進行計算。我的情境是這樣的:動物園里有4只老虎,44只鳥,40只猴子。學生就可以很容易提出:老虎和鳥一共有多少只?老虎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鳥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這個環節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仔細想想這三個加法問題,缺乏現實性。老虎加鳥等于幾只,算出來的答案是老虎的數量呢,還是鳥的數量呢?如果題目改成“小老虎和大老虎一共有幾只?”這樣算出來就很確切是老虎的數量。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加強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僅要理解知識,還要考慮知識的現實意義。

  磨課促使我進步,望以后爭取機會,多多鍛煉。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2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教學反思因為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所以設計這節課時,我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一、根據學生的特點,選用學生感興趣的素材

  。一開始,我就創設同學們一起觀賞魚的情境,這不僅是舊知的復習和回顧,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個位上的數相加滿10了,怎么辦呢?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理:通過擺小棒,滿了十根捆成一捆;又通過撥計數器,個位滿了10個珠子,撥去,在十位上撥1個,找到計算這道題的關鍵。最后通過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層層遞進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豎式計算進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學生的“錯誤”資源。

  教學中我善于發現錯誤背后隱含的教育價值,引領學生從錯中求知,從錯中探究,充分利用這一“錯誤”資源。練習中,我把學生出現的錯誤一一展現出來,讓學生自己來發現、改正。我想,這樣的課堂才更真實。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3

  上完這節課,感觸很多,關于學生的、自身的和新課程標準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簡單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生活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獲取知識、追求和探索新問題、發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而對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最好的激發是誘發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在這節課上,通過創設一個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鮮的話題,美麗的風景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為學生的學習研究搭建良好的平臺。

  關于范老師提到的此類情景創設有欺騙學生之嫌的問題,在設計課時,我也考慮到了,但只是覺得這樣創設情境不太合適,并沒有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樣的情境對于天真、愛幻想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勉強奏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的增加,會漸漸對此類假設性的情境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這一點也是有待于改進的地方。

  二、重視基礎知識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學目標落在實處。

  一節課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是永恒的主題。在課改過程中,我們既要體現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繼承過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達到基本教學目標。這節課中,展開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結合,以用促算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如:首先電腦出示學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熱鬧場景,給出每個班的人數和船的限乘人數,引出本節課內容,讓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充分把握學生,提出多種預設。

  “算法多樣化”是課改倡導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課前我把學生可能會用的口算方法列出來,這樣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和引導。如在教學“37+38”的口算方法時,由于學生方法比較單一,我又補充一種我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方法“37+40-2”,學生又類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這對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還有一些問題是我沒有預想到的,如:在計算一年級兩個班、二年級兩班的總數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設問:那我們該怎么乘船呢?我以為學生會重新設計方案,但一部分學生馬上說從二年級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級坐同一條船。學生能想到這種方法有點出乎意料,我覺得提出這種方法的學生比較善于動腦思考問題。

  這節課上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外,還有一些問題,如:沒有根據學生的思維及時調整教學預案,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學習、研究等。我覺得這些與自身素質有關,有待于今后繼續努力,不斷提高。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會正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教學重點是正確口算,根據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

  本節課我能根據學生的基礎準確確定教學目標。體現在對教學情境的分層把握上。

  教學參考上是把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作為一個課時來教學的。我從本班學生現有的基礎出發,只學習和不超過100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這就要對教材上的教學情境圖進行和理的分配,分層次展開教學。教材第91頁的情境圖為引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供了現實背景,為了只完成加法教學,我先放手讓學生從圖中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并把四個班的人數和一條船限乘68人板書到黑板上,鼓勵學生提一些和乘船有關的數學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板書到黑板上,如四個班一共有多少人?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人?二三班和二四班一共有多少人?對這些問題學生列式解答比較簡單,可以把時間和重點放到計算方法教學上。再帶領學生解決較深層次的問題,就是一條船坐兩個班的學生行不行的問題。這樣學生通過計算不同的兩個班的人數和來選擇同時坐兩個班的幾種方法,增加了訓練題目,鞏固訓練了加法。再組織學生討論這四個班怎樣搭配兩條船就行了的問題,學生不知不覺又計算了一遍,看看哪兩個班的和是比68小的就行了。至于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二一班和二二班坐一條船還有多少個座位,需要從二三班調多少人剛好坐滿第一條船,同時二三班調走了一部分人以后,還有多少人,這些減法問題則讓學生在本節課上思考就行了。

  課后感覺學生在本節課上學有所獲,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口算加法,也能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加法問題,不足的是把情境圖意分割開來,不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完整。但能照顧全體學生,可以說是失有所補。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5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設計,力爭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始終在情境中進行學習?v觀這一節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和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內容,創設參觀博物館這樣一個情境。

  二、引導學生由學數學轉向做數學。

  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學生學習新知過程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具進行操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驗證“14+28”結果到底是三十多,還是四十多。學生動腦想一想,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切實感悟小棒滿十捆成一捆,木塊滿十排成一排。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進位加法,老師再組織學生討論:是先從個位加起比較方便,還是先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通過討論交流,班內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先從個位加起,因為學生從比較中已經能明顯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優越性是不會把個位進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話,就很容易把個位進的1漏加。

  三、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1、個位滿十進一,有的學生雖然進一了,但十位相加時卻忘了加一。

  2、學生20以內的加法沒學好,個位相加結果出錯。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6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教學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同時,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由需要進位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口算類推出相應的整百數加整百數的口算。還適當要求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由于學生有筆算的基礎和豐富的經驗,學生對于筆算有很大的依賴性。如果引入新課后直接出示例題進行教學,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用筆算的方法進行計算,想不到用簡便的方法直接口算,這樣就完全失去了本課的意義。于是我在教學新知前設計了練習在其中滲透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為學生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做好鋪墊。在設計這些練習時,我希望學生能從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中探索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了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學生間的引領,找出不同解決的方法。既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取長補短,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在相互補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組交流時,盡量讓學生來交流總結,并適時進行引導。

  本課練習的設計緊扣重點、難點,在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后,又設計了一系列的鞏固練習,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鞏固了口算方法,深入挖掘教材自身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下面的練習中,先通過對比題、小游戲、編口算等進行基本訓練,分清進位與不進位兩種情況,提高口算正確率,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再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運用數學。

  由于設計的內容很充實,課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探究發現、討論方法用掉了太多的時間,使得最后一個環節未完成的時候下課鈴已經響了,所以上課還需更緊湊一些。還有一點是,課堂上的語言不夠精煉,不能做到一針進血,在講解口算方法的時候有點啰嗦,不夠簡潔。為此,今后要多多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7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是以參觀博物館為主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使枯燥的計算變得富有情趣與生命力。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較好地貫徹了課改的新思想,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單純的計算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為此,我根據課本主題圖創設學生郊游乘車活動的實際情景,提出“四個班只有兩輛車怎么辦?”“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合坐一輛車?”,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并把這個情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練習設計改變了枯燥的數字計算,創設了“我是小醫生”、“我最棒、我能全做對”的闖關活動,使學生感到有趣、有挑戰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課學生都能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中。學生幫助解決了乘車問題,使他們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使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只是變換了一種書寫的方法,不會太難。因此我在引導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嘗試。在嘗試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討論兩位數加兩位數時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培養了他們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通過獨立嘗試和小組討論學習后,學生完全能獨立把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說出來。因此,我想我們教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可以充分發展的環境,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

  這節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例如,在教學例1時就要強調從個位加起。由于這個討論進行的太晚,導致有些學困生接受新知太慢。

  在教學設計中我遵循了教材的編排,以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能力為根本,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學習數學的情感。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 篇18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的第2個教學例題,要求學生在學完這節課之后,要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地進行計算。

  在學習這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教學內容,并能夠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本節課,我便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

  1、規范課堂常規,做好習慣培養。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學年的課堂常規培養,已經初步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了上課要做到五到:口到、手到、眼到、耳到、心到,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在教學中,通過表揚做的好的學生影響其他學生,共同做到規范課堂學習。

  2、注重對學生傾聽習慣培養。

  低年級學生注重表現自己,他們在老師提問題的同時總是迫不及待地搶著回答。這樣做以后,往往回答的結果答非所問。所以,我要求學生先認真傾聽老師提出的問題再仔細思考,最后再回答。與我初帶這個年級相比,學生們在傾聽方面已經進步不少。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兩點:

  一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我組織學生擺小棒,在操作活動中理解算理。但是,在擺小棒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不懂得合作。有些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帶來小棒,在活動時便沒有學具可供操作。我一再提出要求,讓學生同桌互相幫助。但是,有部分孩子還是不懂得分享與合作。

  2、擺小棒之前沒有明確活動目的,有些同學沒有聽清擺小棒要探究的活動內容,擺小棒變成了玩小棒。鑒于這種情況,要注意培養學生分享與合作的意識。還要在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時,讓學生明確活動目的及要求。

  二是整堂課的時間劃分不合理。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以后,沒有安排充足的練習時間。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認真研讀教師教學用書,做好教學內容安排,設計適合班級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06-28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04-14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教學反思06-22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學反思06-19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學反思07-12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范文01-27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教學反思范文06-28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的教學反思06-10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教學反思10-03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