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試題的一般解題方法化學教學反思
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的,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它既是新課標理念實施中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也是九年級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科學探究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能讓學生學會從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中或從化學問題的實際情景中,發現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科學探究活動可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因而科學探究能力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中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但不少同學對于科學探究類試題,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實際上該類問題一般來說是在同學們已有
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計的,只要基礎扎實,掌握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可以說并不難解,本文結合近幾年典型探究類中考題,從科學探究的步驟出發,剖析該類試題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參考。
一、要在已學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敢于和大膽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設
實際上科學探究試題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平時學習時已學過的,或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關鍵問題是很多同學做題時聯想不到,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同學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注意從化學的視角去觀察思考學習和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能根據自己已有的化學知識和經驗對問題做出有意義的猜想和假設。
例1.甲同學在某食品包裝袋內,發現有一個裝有白色顆粒狀固體A的小紙袋,上面寫著“生石灰干燥劑,請勿食用”。甲同學隨手將小紙袋拿出來放在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后,發現紙袋內的白色顆粒粘在一起成為塊狀固體B。請你與甲同學一起對塊狀固體B進行探究。
(1)猜想一:塊狀固體B中除氧化鈣外還可能有:、。
寫出白色顆粒狀固體A在空氣中轉化為塊狀固體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猜想二:塊狀固體B溶于水可能有現象(填“放熱”或“吸熱”)。
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這一猜想(至少寫出兩種方案,如果寫出三種正確方案獎勵1分):
①;②;③。
(3)取適量塊狀固體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試管中,振蕩、靜置、過濾,得到少量白色固體C。就白色固體C的成分,甲同學與乙同學進行討論,一起猜想。
甲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氫氧化鈣;乙同學認為,白色固體C可能是:碳酸鈣;你認為,白色固體C還可能是:。
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填寫下表):
方案
現象和結論
[思路點撥]本題是一道較為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題,它的命題緊扣課標和各版本的教材,同時又對學生們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思維能力、實驗設計能力、探究能力及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它以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食品干燥劑生石灰作為試題的情景,通過分析生石灰放在空氣中變成塊狀固體的原因進行猜想和探究。事實上本題考查的仍然是知識的應用,考查的是相關物質的性質。解題的關鍵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鈣及其在空氣中變質后一系列物質的性質(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同時放出熱;而氫氧化鈣是堿,水溶液顯堿性,并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一旦做到這一點,思維就很通暢,解題就很順手,所有設置的探究性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這也就平時一再強調雙基重要性的原因,也是“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的原因之所在。
[規范解題]⑴Ca(OH)2;CaCO3(填物質名稱同樣對)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⑵放熱;①取適量塊狀固體B放入燒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觸摸燒杯外壁。②取適量塊狀固體B放入燒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溫度計測定溶液溫度的變化。③在試管中加入適量塊狀固體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同時將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放出。④在試管中加入適量塊狀固體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試管口套上一只癟氣球,觀察氣球體積的變化。(只要寫出其中的正確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方案
現象和結論
步驟①:將所得固體C加入到試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蕩,再向其中滴入兩滴酚酞試液;
步驟②:再向試管中滴入稀鹽酸。
①若溶液變紅,則白色固體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變紅,則白色固體C中不含有Ca(OH)2
②若有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C中含有CaCO3
若無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C中不含有CaCO3
【科學探究試題的一般解題方法化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學探究的教學反思08-18
化學單元探究的教學反思06-29
中考化學探究試題03-31
科學探究考察試題03-26
物理新課程科學探究教學反思07-28
政治科學解題方法總結12-09
化學科學探究的方案實施09-11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03-17
在解題方法優化處反思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