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師教學反思
這首詩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別詩,從題目中可以解讀出,它的中心詞是“送”可是,看破這二十八個字,卻難以找到一點送別時的氣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課前也瀏覽了網友的一些相關的帖子,有的說是寫景是為了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依戀之情,有的更離奇,說是楊萬里這是話中有話,明擺著是暗中教林子方平步青去之術,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眾說紛紜,究竟應該把哪種解讀,帶給學生,思前想后,我覺得還是應該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來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課文而得來的問題,還是讓學生到課文里去找吧?
在教授這首詩時,按照常規教學,從詩題入手,先解讀詩題,找出題目的中心詞“送”,確定它是一首送別詩,由送別開始回憶、復習曾經學過的送別詩,學生盡數了所學過的所有送別詩如《贈汪淪》、《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接著再讓學生設疑,眼明手快的同學就提出問題:老師,既然是一首送別詩,為什么它和我們剛才背誦的一些不同呢,從中找不到一點送別的場景和情感?我沒有馬上順著她的思路展開,而是先肯定她的提問,鼓勵學生好好學學這首詩,理解了字詞,理解了詩意,品出詩情了,再來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教學最后,我把剛才學生提問拎了出來,既然是送別詩,為什么找不到送別的氣息呢?
理解了詩意,學生開始議論開來:
生一:我想詩人一定是想讓林子方再看看這西湖美景,“接天蓮葉”、“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這西湖邊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邊有他的老朋友,記得常來觀景敘舊。
生二:我覺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邊的美景,來表達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感同樣美好。
生三:我也覺得是借景抒情,西湖邊的荷葉多美啊,映日荷花,別樣紅,接天蓮葉,無窮一碧,好花還得綠葉配,沒有綠葉,花就顯得孤單,沒有花,光有葉也顯得單調,詩人與友人的關系就像花和葉的`關系,彼此是相互依戀,相互陪襯。
……
看著學生侃侃而談,我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荷花和蓮葉他們想到映襯才體現出了沒有,眼前的荷花是美麗了,“無窮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麗的,因為有荷葉在映襯,詩人與友人的關系,就似這蓮葉與荷花,無論是眼前還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會因為距離的改變而疏談,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一堂課最后以同學的解疑而結束,雖然我們的答案可能會有所牽強,但課堂本生就是一個思想的迸發的場所,沒有好與不好,只有想與不想,只要學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維得到啟迪與鍛煉,也就完成了這堂課的任務。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07-0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學反思11-25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01-07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09-27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07-12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01-2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說課稿11-26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01-2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課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