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9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1
新一輪教材改革之后,認識鐘表這一知識點在教材中有了較大的調整,人教版第一冊安排了認識正點半點,第二冊繼續學習了幾時幾分。抽象的時間概念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擾。
上完了第一課時認識幾時5分之后,學生掌握得不盡理想。從作業情況看,學生對離整點缺5分或10分的鐘面最難識別。總是要多看一個小時。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一上課,我就一臉嚴肅。告知本節課的任務后,就打算開始題海戰術了。
我出示了一個鐘面模型,撥到7:55,讓學生仔細觀察后用水彩筆記錄在白紙上。盡管我苦口婆心提醒他們慎重,看清鐘面再寫。大部分孩子還是不假思索地舉了起來。我一看。失望!全班47人,正確的不到20人。
唉!怎么辦?公布答案,然后再反反復復的讓他們陳述先看時針超過幾再說幾點多了嗎?有用嗎?看看那些錯誤的孩子的表情,他們渾然不知自己錯了,還是一副勝利者的姿態。我忽然心念一轉。何不給他們一個解釋的機會呢?對!就來個正反兩方辯論賽吧!看看這群小不點怎么強詞奪理,自圓其說。
我在黑板上貼了兩張學生的答案紙7:55和8:55。“咱們來舉手表決吧。同意7:55的小朋友舉左手,同意8:55的小朋友舉右手。”這時,孩子們興奮的出手了。我特意關注了一下趨勢:一向比較自信張揚的孩子在第一時間高高舉起了手;一些成績中等平時不常發言的孩子環顧了一下四周才舉起來,很明顯他們在求得同伴的贊同;而那些平時老是出錯的孩子呢,把目光集中到了班中最活躍的學生身上,平時他們總是隨波逐流的一群,總相信別人多于相信自己。而今天他們犯難了,因為那些他們公認的尖子生們各持兩派。所以他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一片混亂之后,正反兩方小辯手上臺了。我客串主持,首先讓反方先闡述觀點。
反方一號辯手是班中思維最活躍的女孩沈怡婷,伶牙俐齒,就是比較馬大哈。她的發言振振有辭:我們早就知道看時間要先看時針走到哪里了,這里走到8就是8點到了,再看分針走到11就是55分了,連起來就是8:55分了!”
下面好多學生聽了點頭,那些支持者們更是興奮的鼓掌。正方辯手顯得很激動,頭搖的象撥浪鼓,連說不是這樣的。我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開口了,“現在聽聽正方有什么理由吧!”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了。
正方一號是班長顧維,平時說話很有權威:“不對的,現在8點還沒到,你看時針是在8那里,可你要仔細看,其實它還沒到8,要分針到12,它才會真的到8點,所以現在是7:55。你們說對吧?”
(很有煽動色彩。可今天的話有點虛,下面的學生不以為然。關鍵時刻還真不賣她的帳)
正方二號甜甜急了,拉開顧維,上前一步,指著鐘面說:“喏,你們看,我們說的7:55就是快到8點了,這個鐘面就是快8點了。如果是8:55的話,那就是快9點了,這里到9點了嗎?不是啊。差遠了!”
(嘿!真行!居然還能用這一招!)再看下面眾人的反應,有的認真的點頭,還拿起筆改了,有的還是無動于衷。)
這時反方一號直盯著鐘面不說話,好象在進行著一番思想斗爭,而二號陳雷明,一個很穩重很執著的男孩還不肯認輸,“我覺得還是我們對,因為老師說過,時針在7和8中間才是7點多,可這里已經到8了,所以應該是8點55分。”
這時,正方一號顧維在一旁急得直跺腳,忽然,她一個箭步沖到自己的座位上拿了自己的學具小鬧鐘然后又飛跑回來,大聲喊道:“你們看著,我撥給你們看好了!”
她用稚嫩的小手用力的轉動后面的發條,把時間轉到了7點“你們看,現在是7點對吧,我讓分針轉下去轉下去就到7點半了,然后再轉上來上來就到11這里了,現在就是7點55分了,再過5分才到8點。”
這時,我激動地一一去看孩子們的表情,反方的小女孩在咬手指,嘴里在說“我看錯了”,陳雷明漲紅了臉難為情的看著我。再看下面,那群勝利者們比剛才多了一份驕傲,其他的人也心無城府得叫著:“7點55,7點55!”
我顫抖著嗓子宣布:“今天的4個辯手都很精彩!辯論的結果是:7點55分的為勝!”頓時,教室里一片沸騰。顧維和甜甜激動的擁抱在一起。
………
整堂課,孩子們的表現讓我震撼。許多的話語和行動讓我汗顏。從來不知道他們還有這樣理智成熟的一面。一個響亮的聲音在說:“相信學生!他們身上有無窮的潛力。”靜下來反思,那天的行為從理論的角度說,是在延長學生自我調整過程。由此,讓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舍得花時間給學生自我調整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課程目標應包含“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這三方面目標是有機結合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認識幾時幾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認知難點,產生這樣的錯誤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站在成人的立場去思考,以教師的傳授代替學生的經歷,缺了學生習得的過程,其結果一定是機械死板、缺乏生命活力的。本堂課經歷了暴露學生錯誤、反思錯誤原因、追尋時鐘轉動規律的過程。通過觀察鐘面從7點到7點55分的動態過程從而正確揭示鐘面顯示時間的表面現象所隱藏的本質規律,學生充分的體驗,積極的反思,形成了主動的建構,真正內化了知識,才有了最后尋得真理的歡呼雀躍。體現了“過程”的價值。雖然在這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只認清了一個“7:55”,卻實現了更大價值的遷移。我相信學生內化了方法,就會順利的辨認“1:55”、“2:55”等等諸如此類的時間了。
二、以學生群體為主體,生生互動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被大力推崇的今天,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種最具生命力的教學方式,然而,生生互動是教學系統中尚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約翰遜(D.W.J。hnson)曾指出:“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為,都是發生在學生與同伴群體關系的環境之中的。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對學生學習的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但課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兒童健康的認知發展和社會化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事實上,與同伴的社會相互作用是兒童身心發展和社會化賴以實現的基本關系”。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的過程是通過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流、互相切磋、自學探究的過程。這是構建在和諧課堂生態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在本堂課中,教師把交流、討論、質疑、論證的權利和空間毫不吝嗇的交給學生。讓他們從同伴中求同,然后站在同一戰線,齊心協力為駁倒對方而出謀劃策,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這樣的過程對正確的一方就是一個知識的鞏固加深的過程;而對反方就是經歷了一個解剖自己、對知識重新建構的體驗。這種體驗又是在學生主動的、積極的狀態下進行的。學生兒童化的語言,兒童化的思維方式是同伴們親切的、容易理解的,因此比教師的教學語言更具說服力。在生生互動中,每個學生都處于一種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不用擔心說錯,也特別容易激活思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機會;在互動中,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結果和思維方法,可以有效的拓展思維空間,培養思維能力;“石與石的碰撞,能產金色的火花”,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發了爭論,在爭論中激活思維,認識越辯越清晰,思維越辯越敏捷,學習越辯越成功。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2
這兩周學習了第七單元《認識時間》。本單元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面和整時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與幾時半,同時學會合理地推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時間。這單元的具體內容分為3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認識時間單位“分”,學會從鐘面上讀出“多少分”,并認識時和分的關系;
第二層次是認識幾時幾分和幾時半,重在掌握讀寫幾時幾分和幾時半的方法;
第三個層次是讓學生借助推理解決關于時間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時間是很抽象的概念,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將時間的學習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時間聯系在一起,利用動感直觀的課件和鐘表模型讓學生在時間觀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識。教學時與分的關系時難在1時=60分的推導,采取讓學生觀察課件與自己動手撥鐘面模型的方法相結合,認真觀察分針按順時針方向轉動一圈又回到12,時針有什么變化?學生很快就會發現在相同的時間里,分針轉了一圈,時針走了1大格。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鐘走一圈是60分。讓學生自己發現1時=60分,即加深了學生的認識,突破了重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例2時。4:45是“幾時差幾分”的認識,我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這時時針非常接近5時,是4時45分。通過直觀撥動表針,學生觀察時針、分針的運動方向,明確時針在轉動時是先經過幾,再到幾,確定是“幾時多”,再“5分5分”地數出分針所指的是多少分。也可以“幾時半”為分界線,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分針在鐘面左右兩個半側時時針位置的不同,啟發學生思考,引起學生思維的沖突。
起初看了教材覺得知識很簡單,因為前面學習了乘法口訣,進行幾時幾分和幾時半的教學應該學生很容易掌握。但是想象中和實際的教學卻存在著千差萬別,我用了兩周的時間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不好。分析了原因:
第一、時間的教學比較抽象,教學中自己的預估不足,準備不夠充分而且沒有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第二、孩子們年齡小,時間雖然生活中有接觸但是那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卻非常少。學生平時在家看時鐘的機會不多,而在學校形成學生時間觀念的并不是掛在墻上的鐘表,而是響在耳邊的鈴聲。
總之,對于抽象知識的教學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做到有備而來,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另外還要進行分層教學,重點放在掌握慢的孩子身上,讓他們多說,多動手操作,相信這樣會大大提高今后的教學效率。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3
今天學習《認識時間》本節課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的,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同時為以后學習時、分、秒及相關的計算打下基礎的。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先帶領孩子復習了整時,幾時過一點,快幾時了,然后認識分,重新認識鐘表,知道鐘表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鐘,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小時。本節課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在撥一撥中學習幾時幾分。
但本節課存在著不足:
1.在教學本節課時有些孩子5個5個的數也不夠熟練,是依靠手指來完成這一過程的。所以對這些學生的教學很難,在認識鐘表的時間時出現了困難。
2.還有一些孩子在數大格時,由于手和嘴在數的時候不一致,往往出現多數5分或少數5分。
3.部分學生在讀時間時往往容易讀錯,例如7時45分、4時55分這樣的時間對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時針靠近大數,學生容易取大數,看成8時45分、5時55分。這可能受之前學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的思維的限制。還有的學生是分針指著數字3,就說是3分鐘,指著數字8就說是8分鐘等。
第二節課,我又復習鞏固了認識時間,讓學生自己撥鐘表,觀察分鐘轉動時,時針的變化,尤其對比觀察半時前后時針的位置變化,讓孩子撥一撥8時45分,接著讓分針繼續前進15分,到9時,觀察這兩個時刻時針的位置都指向9。但第一個時刻時針指向9,分針指向9,還沒到9時,再過15分鐘才到9時,所以雖然時針指向9但并不表示9時。
我重點讓孩子動手撥一撥,同桌一個人撥鐘表,另一個人認時間。過一會兒,同桌調換。然后,讓一個孩子上臺撥鐘表,全班同學說時間。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認真備課,多方位了解學生,做好預設,讓我的課堂在追求生動活潑的同時,追求實效性。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4
1、讓自己的課堂更真實。
所謂的真實,應該是面對學生的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真實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我們不能無視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不能把學生當成白紙和容器。隨意刻畫和灌輸。更不能死抱教案一問一答。牽著學生鼻子走,這樣我們會把“人”教“死”了,這也是為什么對我們備課提出備學生的要求,第二次嘗試雖然沒明顯的復習痕跡,但其實也都是建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與知識基礎上的,承認他們的知識功底,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2、要讓自己的課堂動起來。
這里是指“互動”。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好的數學老師應該營造一種生動的數學情境,一種平等的對話情境。在這種討論或交流中,我們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與知識互換,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在第二節課中我就采用的是生活的,對話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課堂更體現了活力。
3、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耐心與智慧。
其實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與復制的生命歷程。我們應該讓孩子對你的課堂印象深刻。所以課前教學設計成為重要。備課要全、深、細。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和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沒有課堂上的游刃有余。我們只能運用教師的智慧與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
4、也是最深的體會。情境的選擇與應用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
它是促使和引導學生積極置身于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創設可能只不過是一幅供學生欣賞的美麗圖畫而已,無法點燃學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如說做法一中的情境圖。只是單純的呈現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而且可能很被動。新課標指出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而對于處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小學生來說,現實的含義又是不同的。對低年級而言,它就更多意味著與他們直接相關的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或物,顏色,聲音。動畫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內容,所以我選擇了幻燈片的教學手段,并且以現代感極強、時下最轟動的動畫片為餌,以激起他們內心主動探究的愿望。
所以說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產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給予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還學生一個新奇、美麗、富有童真和靈性的數學課堂.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5
《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這節課的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讀、寫時針和分針指在各數字上所表示的時刻,會5分5分的數,知道1時=60分,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上課開始,我跟學生談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想見見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下就熱鬧起來:想。
我接著出示一個學生常見的鬧鐘,問:它是誰?有什么作用?課堂氣氛進入了高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個滴答滴答在動的鬧鐘,問:看著這個鐘面你都知道些什么?學生再次進入學習的興備狀態,從而對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了很好的了復習。我再用課件生動的演示時和分的關系,讓學生自己發現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走1大格是5分鐘,走一圈是60分鐘,1小時=60分,既加深了學生的認識,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中,當學生學會5分5分的數時間后,我就讓學生說時間,并讓學生上臺利用教具撥時間,或老師說時間學生撥鐘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雖然取得點滴收獲,但失誤更多。
1、本節課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的,同時為以后學習時、分、秒及相關的計算打下基礎的,在教學本節課時有些孩子5個5個地數也不會,是依靠手指來完成這一過程的。所以對這些學生的教學很難。
2、還有一些孩子在數大格時,由于手和嘴在數的時候不一致,往往出現多數5分或少數5分。
3、學生在讀時間時往往容易讀錯,例如7時45分、4時55分這樣的時間對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時針靠近大數,學生容易取大數,看成8時45分、5時55分。還有的是分針指著數字3,就說是3分鐘,指著數字8就說是8分鐘等。
4、另外,認識時間這一內容是非常枯燥而又難以掌握的,自己沒有很好的組織教學,也有幾次因為學生不明白,我多次重復講解,那么使內容顯的更為枯燥了。
5、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太少,只有讓少數學生上臺拔鐘,沒有讓學生利用學具生生互動。
總之,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課件和教具進行教學,直觀性較強,學生學習積級性也很高。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鐘表模型和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等活動探究新知,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
但這節課上下來,我感覺很不滿意,因為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只有一半的學生會讀寫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不過我以后一定會把學生教會的。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6
在“認識鐘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已經有了一些鐘表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看動畫城的時間……雖然這些認識是淺顯的、感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為學生學習“認識鐘表”提供了經驗基礎。
為此,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先讓學生在自帶的小鐘上撥出自己喜歡的時刻,再讓學生對所撥的時刻進行分類,再想一想整時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通過比較,異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的規律。學生依據已有的經驗主動生成了他們自已的數學知識。
2、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
把對時刻的認識與現實有趣的情境結合起來,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嘗試探究學習活動,而且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情境的問題很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學生都能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
3、創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數學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在“認識鐘面”這一環節中,主要通過同桌合作的形式,學生拿出學具鐘,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實際教學中看出,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7
認識時間這一教材內容的編排,是用5分5分的讀取時間,并通過實際操作知道1小時=60分。與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聯系起來看,教材對時間的認識是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來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符合人們認識時間的經驗和習慣。
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60個小格;能夠認識整時和半時,知道認識整時和半時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5分5分的認識時間探討1小時=60分。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時間。例如:利用第二節上課的時間9:30引入,拓展應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時間的安排使學生能夠根據情境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估計時間的范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增強學生認識時間的興趣。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見解,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對學生的生成進行討論、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學8:15分的認識。在教學時運用實物鐘、鐘面模型、多媒體直觀的演示,使學生清晰準確的認識時間。例如在教學5分5分的認識時間時,通過看鐘面上的陰影部分,在教學1小時=60分時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操作,對時分關系一目了然。在認識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5分5分的認讀時間時運用了多媒體的直觀展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在拓展應用中既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又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德育熏陶。
本堂課的缺點:
1、教學時板書還不夠規范,每個鐘面模型下時間的兩種寫法板書不全。
2、在教學1小時=60分時提問的語言不夠準確,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效果。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8
二年級“認識時間”是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數學知識。它是在一年級認識了整時、幾時半的基礎上學習的。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隨著電子鐘表的廣泛使用,很多學生平時很少被父母賦予認鐘的使命,對以前學過的有關鐘面的知識有所忘記,因此對于認讀鐘面時刻,學生間的差異非常明顯。為此,我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了復習以往舊知的環節:認識鐘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鐘面上共有幾個大格,并復習整時、幾時半,在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后教學幾時幾分的認讀。
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時間。復習整時和半時的時候,借助于孩子們比較熟悉的新聞聯播。后邊練習讀時間的時候也是結合了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場景。
在學習鐘面上12個數字對應的分鐘數的時候,對孩子進行了數數方法的引導,5個5個的數,更快的方法是借助于5的乘法口訣。怎樣看“幾時幾分”的鐘面時刻是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先出示了三個鐘面,只顯示了時針,把分針隱藏了,讓學生觀察時針的位置有什么共同點,讓孩子們發現時針都是在4和我之間,為了便于觀察把時針延長,發現都是4時多,到底是4時多多少了,讓孩子們先估計,再動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學具小組合作探究。由于在探究前我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問題不明確,所以孩子探究的不夠深入具體,很遺憾。
當鐘面時刻剛過幾時或幾時不到一點點時,先 想接近幾時,是幾時多還是幾時不到,然后正確地讀出分針所指的刻度……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老師作適當的點評和補充,最后總結出讀時間的方法: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這一節課是我們整個二年級的數學老師經過,課前最初的研討,經歷了兩次試課的打磨,最后整合成的這么一節課,融入了我們每一個老師的教學思考點,教學設計上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 篇9
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今天齊老師的以猜謎的方式引出時鐘,再根據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為主線進行教學。齊老師制作了一個非常適合低段學生的課件,,通過圖像的閃爍及顏色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這樣會較好地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師注意傾聽學生談話,啟發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認識35分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找到較簡便的方法,學生發現了時針指向6是30分,那么指到7就是35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教學時,齊老師充分給學生說的權利,幾乎每個時間出來后都請學生說說看是怎么看出來的,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己說說時間是怎么看出來的,加深他們的印象。學生的課堂上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很大的特色,從小朋友出色的表達能力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上是很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
課堂中我覺得較為遺憾的是在教學時,教師的課件上有很多時鐘的時針指向是不準確的,雖說一年級的學生看不出來也不懂, 但是數學的嚴謹性向我們提出了要求,應該更細致一點。在教學9時55分,學生已經能夠判斷出分針指著11是55分了,是不是應該重點去解決時針的具體問題呢?
這里我也有一個思考,因為之前已經聽過一堂齊老師的課了,所以知道其實這一堂課很多練習是沒有完成的。之前的那堂課,齊老師留給學生說的時間并不多,也是因為學生很多表達上有困難老師就幫助說了,后來留下的練習時間是增大了,但基礎知識好想落實的不太到位。這一次,齊老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表達,知識落實的扎實了點,但是練習鞏固就缺少了一些。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怎么樣處理好呢?是完成課的完整性還是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需要講到哪算哪里呢?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12-31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1-04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01-15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5-30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05-30
認識時間的教學反思05-30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0-26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11-02
“認識時間”教學反思04-04
認識時間的教學的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