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花》的教學反思
《荷蘭的花》這篇課文乍一看在文字上比較淺顯,沒有什么多大的語言障礙,可是深入地研究下去,卻可以發現文章的語言優美,值得積累的、品味的好詞、好句不少,值得學習的寫作結構和方法也非常突出,尤其是文章所要體現的荷蘭人對生活的熱愛的這種思想感情是值得我們的學生去感悟的。可以說,這些也正是我這堂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也為了把汪老師在我們五年級語文教研活動時所提出的“加強基礎,培養習慣,內外聯系,讀寫結合”的教學思想落實到實處,因此,在教材的處理上,在方法和手段的設計和運用上,都動了一些腦筋,想了些辦法。我想最主要的是要體現以下的一些方面:
一、加強基礎教學
五年級了,雖然教學的任務比較緊張,而且即將面臨升學畢業考試,但是還是要扎扎實實的上好每一篇課文,尤其是要挖掘一些訓練的點,來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把課堂教學和考試結合起來,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因此,在這節課中,很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抓字、詞、句的教學。從字音、字形、字義、詞義到仿句仿段,讓我們的學生學得扎實,學得牢固。所以,在本堂課中,有意識地挖掘了文本中的一些字、詞、句,設計了一些練習,如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就非常明確地提出這樣的要求:輕聲讀課文,把易讀錯的、易寫錯的、不易理解的字、詞劃出來,并想辦法加以解決,然后設計兩個相應的練習加以反饋。又如重點學習了“總分”關系的段落后,讓學生模仿總起句說句,在此基礎上再仿段,這樣就使“總起句”“總分”關系的段落這種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二、重視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體驗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有通過朗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從模糊到清晰。從讀、品、悟到再讀、再品、再悟,無論是什么方式的朗讀,都是要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讀,讀出自己的感覺、體驗。[小學教學設計網=www.xxjxSJ.cn
比如第一節和第五節,都是在學生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自己來說出感受,哪怕是最膚淺的,我覺得都很重要。因為,每讀一遍書,你必須要有所得、有所感,這是一種學習的好習慣。
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指導
課外搜集信息并能篩選信息,從而獲取有效的資料,這也是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體現。因此,課前在學生預習課文時,就有意識地讓他們從地勢、環境、特點等方面去了解荷蘭,目的是為學生的體驗和感悟,特別是對荷蘭人對土地的熱愛,對美的追求的感悟有一個很好的鋪墊。
雖然在課前作了很多的準備,包括課件的制作,但是,在課堂中還是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對學生發言中不夠準確的地方老師沒有及時的加以指出和更正;朗讀的指導還不到位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學當中要不斷加以提高和改進。
【《荷蘭的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荷蘭的花教學反思11-14
關于荷蘭的花教學反思07-09
《荷蘭的花》教學設計07-06
荷蘭的花教學設計01-29
《荷蘭的花》教學設計范文07-03
荷蘭的花優秀教學設計06-29
《荷蘭風車》教學反思范文03-30
《荷蘭的花》閱讀答案09-21
閱讀答案《荷蘭的花》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