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法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數乘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1
小數乘法這個單元的知識是在三、四年級整數乘法和小數的基本認識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我在教學中本以為學生會輕而易舉的掌握知識,可是教學下來學生做題的情況卻令我出乎意料?偨Y起來學生出現問題的情況大致有兩種:
1、方法上的錯誤:不會對位;計算過程出錯。小數乘法的對位與小數加減法的對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對齊。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花樣百出的現象較多,如在豎式計算過程中小數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積還得去點上小數點,兩次積相加又要去對齊小數點等。
2、計算上的失誤:做題馬虎、不仔細?闯烧麛党朔ㄋ愫煤,忘加小數點;或小數點打錯位置;或直接寫出得數(如2.15×2.1的豎式下直接寫出4.515,無計算的過程),做完豎式,不寫橫式的得數等。
面對這種嚴峻的情況,使我不得不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并對此深刻的進行了反思:
一、教師主導性太強在學生做題中出現錯誤時,我總是急于給同學分析做錯的情況,而沒有讓同學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讓他們先想想小數乘法的法則,然后再跟錯題比較一下,這時候有的同學可能自己找出錯題的原因,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題時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或者還可以把學生所有的錯題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讓學生自己“會診”,找出錯因。
二、新授前相關復習不夠到位對于學生的學習起點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學生的基礎掌握不好的情況下,就應該先為學生作好鋪墊,提前讓學生作好整數乘法和小數初步認識的復習,而不應該急于按教學計劃開課。如果在開始教學新知識時就把好計算關,給學生夯實基礎的話,就不致于出現正確率較低的現象。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多加強口算題的訓練,以提高計算正確率。
四、忽視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根本區別。小數加減法和小數的乘法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小數點的位置情況,在開課之前我沒能作出預料,可是在學生的做題中,我卻發現了好多同學在學完小數乘法的末位對齊后,加減法就忘記了小數點對齊。
我想如果我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預設,在課上作好強調,學生的出錯率也會降低。經過此教學,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學提了一個醒,使我越來越認識到: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沒有了反思,就沒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遠成不了具有自己鮮明個性的教師。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2
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教材這樣歸納: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學生根據前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遷移歸納成: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是幾位小數。這兩種說法實際上是一致的,都可由積的變化規律得出。因此,小數乘小數是第一單元的一個復習重點。說算理對于學生計算方法的掌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說理,忽視學生對算理的感悟,則有害而無益,形式化說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據,推理嚴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礎上,因而難以使學生對算理真正內化,難以使學生理解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因此復習中要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真正做到查漏補缺。在講算理的同時,重視計算技能的培養,細化類型,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正確的理解和掌握計算的方法,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在學生做題中出現錯誤時,我總是急于給學生分析做錯的情況,而沒有讓學生自己找找原因,如果我讓他們先想想小數乘法的法則,然后再跟錯題比較一下,這時候有的同學可能自己找出錯題的原因,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題時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在我班計算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口算能力差,所以我應該首先從口算能力著手,每天堅持進行口算練習。
從今天的失敗中,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學提了一個醒,也使我越來越認識到: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3
通過小數乘法的教學,學生明白了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即:先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得出積,再看兩個因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積的位數不夠,要在積前用0補足后再點小數點。
這時有一道判斷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道題是判斷“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對于這道題,大家眾說紛紜,結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學認為是對的,意見歸納如下:
書中關于小數乘法計算法則說:“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兩個因數一共有4位小數,那么積肯定是四位小數。
有的同學認為是錯的,意見歸納如下:
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如果積的末尾有0,那積就不是四位小數,如0.125×0.8的積本來是0.1000,但因小數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積為0.1,于是就出現了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不一定是四位小數的情況!
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意見,我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我提醒同學們,數學講究嚴密性,處理后的積不能與原來的原始積混為一談。做1.25×0.08時,我們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數當中一共有4位小數,于是就從積的右面起數出4位點上小數點!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數位數!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點上積的小數點時就已經確定了一點:積是四位數!雖然為了書寫簡便,在不影響積的大小的情況下,我們根據小數的性質將小數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沒有。我們在判斷小數乘法的積是幾位小數時,要根據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對原始的積進行判斷,所以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4
今天是學生學習小數乘法的第一課時,雖然進入課堂之前我已經思考了很久,并且為此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但總朦朦朧朧地覺得我的目標定位有問題。就在鈴響的一剎那間,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我禁不住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今天這堂課我到底要學生學什么?是教會學生做小數乘法嗎?還是通過小數乘法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顯然,后者比前者更能體現學科的數學價值。抱定這樣的目標之后,我那“精心”的教學設計也受到了徹底的顛覆。
在課的開始,提供了一組題:
。1)125×3=375
。2)12.5×3=37.5
(3)1.25×3=3.75
(4)0.125×3=0.375
請學生比較第(2)(3)(4)題與第(1)題之間有什么聯系?旨在滲透積的變化規律,并試圖溝通小數乘法時與整數乘法之間的聯系。然后在談話中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一本數學本的價格是0.52元,每位同學開學的時候都發到了4本數學本,請你算算每個人一共要多少錢?提出要求:怎樣列式?為什么可以這樣列?(0.52+0.52+0.52+0.520.52×4或4×0.52)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而后,我提出挑戰:你能算出0.52×4或4×0.52結果是多少嗎?請你來動筆算一算。學生開始嘗試計算,先做好的上來板演,下面的同學如果有與黑板上的不一致,也可以上來把你的過程展示出來。一個接著一個上來,看來情況真的很復雜,列舉一下:略
在我巡視的過程中,發現主要就是這三種做法。接下來就讓學生陳述理由。
生1:我們剛剛學過的小數加減法就是相同數位對齊,我就把4和0對齊,然后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計算。
師:那積里面怎么會有一個小數點呢?
生1:我把0.52看成了52,擴大了100倍,所以積要縮小100倍,這樣才能保證積的大小不變。
生2:我把0.52元擴大100倍后成了52分,52分×4=208分,再改寫成用元作單位,就要縮小100倍,得到2.08元。
話音剛落。一生馬上補充:她的單位名稱錯了,前兩道的單位名稱應該是分,不是元。其他同學根據學生的補充也發現了問題,對于她的發言,同學們露出了信任的神情。
生3:(大概是聽了前面的同學說得振振有辭,顯得很緊張,發言時含糊不清,極不肯定。)
我想描述一下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生1的口才很好,平時對數學總有自己的見解,想要駁倒他還真不容易;生2的問題好解決;生3的想法最符合意思,可偏偏又講不清楚,真是不湊巧。∥议_始著急了,覺得要收不回來了,怎么辦?我積極地尋找對策,先點評了生2的做法,肯定其想法,然后我就指著生1和生3的做法說,他們現在兩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你準備支持哪一方的.做法呢?請說出你的理由來。學生思考了片刻,陸陸續續開始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經過一系列的辯論之后,學生開始明確,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是把小數乘法轉化成了整數乘法,既然按照整數乘法計算,就要遵守整數乘法的法則,4自然要和2對齊。課堂上生1帶著他的部隊開始主動向生3部隊靠攏,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三層次,我延續情境:剛才我們已經算出每個人需要2.08元錢,那你能算一算我們班50個人一共需要多少錢嗎?其實今天的敗筆也在此,這一層次的練習應該將班級人數擬定為51人,這樣的話更有利于今天的小數乘法學習,50最終還是歸納為一位數,不能很好地暴露問題,因此在今后的練習設計中要注意問題的全面性與合理性。
今天的課堂也給了我很多的思考:根據“新基礎教育”的思想,當課堂上我們把問題“放”下去之后,面對“收”時真有點不知所措,這里有很多的因素困擾著我們:該怎么“收”?收到什么樣的度?資源怎樣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所用?思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專業素養不夠,今后需要不斷提高。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5
小數乘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原本我以為這一單元學生已有了整數乘法為基礎,只要重點掌握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學起來應該是比較輕松的,可事實的情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每節新知教學后的練習中,學生的正確率都不容樂觀。造成錯誤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計算上的失誤:
看成整數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數點;列完豎式,不寫橫式的得數;計算過程中字跡不清或丟三落四現象。
二、方法上的錯誤:
不會對位,常常把小數點對齊進行計算。
面對學生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使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審視我的學生,并對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加強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既是筆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率以及加強學生口算的速度,對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一定會幫助。
二、重視學生的作業習慣培養。
我把學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現的錯誤,都簡單的歸罪于“馬虎”,其實加強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習慣不但能一改學生“馬虎”的毛病,它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需要我們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激勵。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6
本周我們繼續進行小數乘法的學習,同時還有積的近似值,解決問題等內容。 小數乘法
它的內容有:小數乘整數;小數點搬家;小數乘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以及整數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課的開始,出示“超市購物”的情境,使學生了解到其中幾種商品的價格信息,并提出鉛筆1.8元/支,買三支鉛筆要花多少錢?的問題,學生一下子就列出了算式1.8 ×3,我問:1.8 ×3表示什么?然后逐漸開展課堂教學。
我以為這一單元學生已有了整數乘法為基礎,只要重點掌握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第三步,學起來應該是比較輕松的。 但在每節新知教學后的練習中,學生的正確率都不容樂觀。出現方法上的錯誤、計算上的失誤錯誤現象
面對學生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使我懂得課堂既要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講清算理,又要突出積的變化規律、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突出因數中小數的位數與積中小數的位數的關系。
積的近似值:
這節課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學生對于前面學過的球小數的近似值的方法已完全忘記了,而教學新課前我有沒有復習這方面的知識,因此這節課上的不是很順利,因為在發現問題后,我有在新課的教學中穿插了對求小數近似值的復習,所以課不僅不順利,而且沒講完,看來,數學課新授前的復習不管在什么課上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決問題:
我的課前設計是將學生已學知識“整數的簡便運算”與新接觸的小數乘法的知識相聯系,從而遷移到小數的.簡便運算內容上來。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本想注重培養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實踐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同時培養學生正確地書寫習慣和較快的計算速度。但是對于數學課而言,我對學生的估計過高,如在聽算時缺少策略所以耽
誤了很多時間。同時復習題的針對不強,應把第二道改成一個運用乘法結合律的復習題。對整節課的教學就更有幫助了。還有應及時發現學生共性的問題板書出來,讓學生自己糾正,錯過并改過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就會更深刻,對問題的理解也就會更透徹。說明自己在教學中還要學習很多東西,更要結合新課程的標準深鉆教材,不斷總結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意識和觀念,認真實踐,努力創新更好的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7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的方法和思路和以前的整數乘法簡便方法有著同樣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一主線,開放學生的'自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我沒有直截告訴學生這一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在過去的經驗基礎上猜想,在猜想基礎上進一步驗證,從而順利地把舊知遷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運算定律拓展的過程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體會與理解,為學生下一步探究提供基礎,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因此,在課后的小結中我還追問學生還學了哪些數,能否也能運用,給學生留下探索的空間。為今后分數乘法的簡便運算留下了伏筆!這節課圍繞三個問題來展開:
1、怎么算?
2、你是怎么想到這樣算?(運用什么運算定律)
3、這樣做有什么作用?
在課堂中,我讓學生運用運算定律掌握小數乘法的簡便計算.總的來說,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本節課教學的重點:
一看,二想,三計算.
首先讓學生學會看這些可以簡便的數字,掌握數據的特征.對這一類型的數字有一定的記憶,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性.接著,就是思考用湊整的思想以及運用乘法運算定律來解決問題.最后就要仔細進行計算,使得簡便后的計算結果和原來題目的計算結果一樣.總的來說,這一節課還是上得比較順利,感覺上課學生的配合比較融洽.而且難點學生們都暴露出來了,上課中也及時的得到了解決.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8
小數乘法教學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計算:把小數當成整數計算,再點上小數點。但是對于為什么要這樣算,豎式如何寫?還是有些模糊和不理解。如是在教學中,我就著重突出了以下幾點:
1、口算
口算由于數字比較小,計算快捷。我就要求學生學生多做口算題。做完題目之后也用口算來驗算。并且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做法,加深對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的理解。
2、積的變化規律
積的變化規律是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但是學生的記憶卻不是很深,如是我也按照新課內容設計了一下,讓學生自己來發現規律。充分的利用規律進行計算。
3、豎式數學格式
第一節課時我并沒有注意到這個內容,結果部分學生習慣性的把數位對齊,后來我就抓住小數點為什么不對齊來講:我們進行計算時是把小數當成了整數,所以相當于是末尾對齊了。
4、小數的位數
我采用了了幾個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一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在豎式中去點小數點。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9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復習積變化的規律,通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知道當成整數計算,然后點上小數點,但對于為什么要這么算,豎式的寫法還很模糊這一現象,于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律是復習,我在教學中卻將當它是新知,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縮。┒嗌俦,積就會擴大(縮。┫嗤谋稊怠R龑W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計算出0.3×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進行驗證,感受規律的正確性。
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面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3.85×59時,學生不再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說出為什么這么寫,部分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數點為什么不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3.85擴大100倍,計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而不是小數乘法了,最后還得將積縮小100倍。
4、突出小數的位數的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我為這個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判斷小數的位數,在判斷小數的位數后選擇了兩題讓學生計算,認識到并不是積的小數的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積極的思考,運用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覺得困惑的是,在前面這一部分我讓學生發現規律,運用規律去口算,然后去筆算,教學的過程是流暢的,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是很好的。
但過多的暗示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不鋪墊,直接出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好些?
課的后半部分,學生對計算已經不感興趣了,他們覺得問題太簡單了,就是積的小數位數的問題,只要移動小數點位置就行了,計算沒有什么多大意思,最近學的都是計算,都是討論計算方法,而計算方法的發現有時不需要讓他們經歷發現、探究的過程,更多的是老師的提醒和告訴,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歡被動的接受呢。看來計算的教學還需要教師將練習的形式變的豐富些,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大腦。
存在的不足:每次上課總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教學內容總是完不成,比其他老師要慢半拍;平時作業有學生總也會出現拖拉現象;作業正確率不高;計算性錯誤屢錯屢犯;對于簡便計算中乘法分配率的運用總有學生不明白,總會有人出現把加號改寫成乘號;對于單位的換算這一知識涉及較少,學生遇到時出現錯誤百出的情況。
1、把一部分口算練習放在課堂加上對答案,占用了一定的時間。
2、知識性內容講的過多,應該多些體驗,少些灌輸。
3、課堂教學形式不夠靈活,應使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4、作業一開始沒有全部抓住,有松懈,應該注意規范學生的書寫。
5、對于作業質量沒有嚴抓,使學生感到作業對錯無所謂,錯了改一下也很快,應該讓學生真正理解,弄懂弄會。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10
《小數乘法》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我原本以為這一單元學生已在三、四年級學過了整數乘法,并已經有了基礎,只要重點掌握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學起來應該很輕松的,可事實真的是讓我出乎意料。可能是自己對學生期望太高了,但畢竟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
每次在練習中,學生的正確率都不很理想,全班學生幾乎只有幾個學生可以全部做對,之后我總結出學生出錯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計算方法的錯誤:不會對位,有學生把小數乘法的對位和小數加減的對位相混淆,在列小數乘法豎式時,有的學生是按照小數加減法時對齊了兩個因數的小數點,也有的學生是把兩個因數最前面的數字對齊。
2、計算中確定小數點位置和關于0的問題:有的學生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弄不清楚補上幾個0,在前面補還是在后面補,有的學生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有0 時,先劃掉0再點小數點,還有的學生在遇到因數都是純小數時或者因數中間有0的,還要將0乘一遍。
3、計算過程中出錯:乘法口訣不熟,比如說有的學生三六十八,他還能算成三六二十四,還有的學生把加法算成乘法,減法。
4、計算時粗心:把小數看成整數算好之后,忘記給積點小數點,或者是數錯因數中一共幾個小數而點錯小數點。
5、做完豎式,橫式不寫得數,計算過程中,字跡不清導致自己看錯數字或丟三落四現象。
面對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情況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反思自己的教案,并對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1、學生會出現第一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是沒有抓住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法計算的根本。小數加法和小數的乘法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小數點的位置情況。在開課之前我沒能作出預料,可是在學生的做題中,我卻發現了好多同學在學完小數乘法的末位對齊后,加減法就忘記了小數點對齊。首先,我舉例對比了小數乘法和加法的計算方法,強調小數乘法是末位對齊,而小數加法是相同數位對齊。對于像24+0.24"這樣的題目,我則讓后進生利用小數基本性質先把整數轉化成小數,小數位數同另一個小數加數位數相同,及把24轉化成24.00再與0.24相加。小數減法也使用同樣的方法。不要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其實對于那些后進生,這樣做是十分有必要的。
2、學生會出現第二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是沒能及時提醒學生注意:要數清楚兩個因數中小數的位數,弄清楚位數不夠時應該在前面補0,確定小數點位置時,應先點上小數點,再把小數點末尾的0劃掉,還沒有抓住小數乘法因數數中有0的根本算法,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小數乘法和確定小數點位置屬于計算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在計算因數中間有零的這一位時往往容易沒有錯位或者再把0乘一遍。因此,要加強學生計算的能力培養,多做一些題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得以充分運用。
3、學生會出現第三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是口算能力薄弱,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多加強口算題的訓練,以提高計算正確率。
4、學生會出現第四、五種出錯情況的真正原因是"馬虎",在做練習的時候,還有個別同學在做完把小數看成整數乘完以后,數小數點時把進位時的1看成了小數點。因此,還要重視學生的作業習慣培養,其實加強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習慣不但能改掉學生"馬虎"的毛病,它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它體現在我們平日數學教學的點點滴滴中,需要我們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激勵。
通過這一單元的教學,發現自己也存在了不少的缺點,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 ,我將會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力爭好成績。相信這次反思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乘法的教學反思02-01
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01-20
小數的乘法教學反思11-24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11-25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02-08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10-16
小數乘法的教學反思02-01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通用02-02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15篇)02-01
小數乘法教學反思(精選7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