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年級下冊最后一篇課文,是篇脫離拼音的的看圖學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
由于本班學生是農村孩子,對蝌蚪并不陌生。教學本課我直接導入,問:你們誰見過蝌蚪,在哪里見過,長成什么樣子?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觸發他們的生活實踐,激起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導入后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副圖,猜猜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課文以對話為主,我以朗讀為主。本課文沒有注音,學生朗讀有一定難度,我以教師范讀形式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內容。設計問題:小蝌蚪有什么特征?它們是怎么找到媽媽的?小蝌蚪找媽媽分別遇到了誰?它們的媽媽是誰?有什么特征?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圍繞問題圖文對照展開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男女生讀、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等。并要求學生拿起手中的筆找找、劃劃做記號,養成讀書留下記號的好習慣。學生在讀中了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提高了讀的質量。課文第二、三小節寫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我先指名讀這兩小節,讓學生思考小蝌蚪先碰到了誰,又碰到了誰,在這個過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變化,理清了文章脈絡。然后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急。
最后,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表演,進一步體會。朗讀不僅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情感在讀中得到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朗讀自主學習,同桌或小組內共同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06-20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07-17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08-11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07-17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反思01-04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1-21
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范文07-02
人教版《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07-23
《小蝌蚪找媽媽》優秀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