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情境化《三個兒子》的個人教學反思
自課程改革以來,情境化的教學設計成了數學課堂的殺手锏。教師們根據知識特點,選擇一個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問題情境,往往能盡快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自主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么高效的環節設計,怎么就不能在語文課堂上大顯身手呢?在教學《兒子們》一課時,我嘗試創設了一個懸念橫生的故事情境,課堂效果顯著。
一開始,我是這樣導入的:
這節課,老師想給大家講個故事,喜歡聽故事的同學請認真聽:有一位國王,他沒有兒子,當他上了年紀以后,他就想找一個真正孝敬父母的年輕人做他的干兒子,將來就讓他來繼承王位。于是,有一天,老國王化裝成一個白胡子老爺爺,來到了民間。那么,老國王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孝敬父母的干兒子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頁,自己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有了這樣一個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做開頭,他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學生們急于知道選皇子的結果,都迫不及待地讀起書來,對于生字的認識也就在讀書的`過程中迎刃而解。
接下來,我又一環緊扣一環地設計了幾個與情境有關的問題:
1、老國王來到民間,正好遇到了誰?
(三個正在談論自己兒子的媽媽)
機不可失,老國王可要好好聽聽。
2、三個媽媽都說了些什么?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我簡單提示: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語氣?
3、聽了三個媽媽的話,如果你是老國王,你會選擇誰做干兒子?為什么?
這時,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選第一個,有的說選第二個,卻很少有說選第三個的,為什么呢?學生說:因為他的媽媽說,他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于是我說:到底該選誰呢?老國王犯難了。正好,這時候三個兒子都從遠處跑了過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是來看看他們各自的表現吧。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三個兒子表現的句子,大聲朗讀。
4、為什么明明有三個兒子,老國王卻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他看見的又是哪一個兒子呢?
這時,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馬上給他們一個小組討論的機會,接下來的交流,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有的同學說:因為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提了水桶,所以老國王就看見了他。還有的同學說:
前面兩個兒子雖然表現也很好,但只有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減輕了負擔,所以只有他是一個真正的兒子。
是啊,只有關心媽媽、體貼媽媽、心疼媽媽,肯幫媽媽做事的人,才是真正孝敬媽媽的人。我適時做了小結。那么現在你猜,老國王到底會選擇誰做干兒子呢?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第三個兒子!
5、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個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呢?
今后,你準備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
一節課就在這個情境化的故事中結束了,從母親節大家給媽媽所送的禮物中,能夠明顯的看出,同學們已經知道,真正愛媽媽,就應該多幫媽媽做實事,多為媽媽的健康、心情考慮,而不只是講一兩句空話。這真讓人感動。
所以我想,貫穿始終的故事情境,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引導作用,它像一條飄逸的紅絲帶,牽引著同學們走入課文深處,走入心靈大門。
【語文課堂情境化《三個兒子》的個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7-05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6-13
《三個兒子》的教學反思06-11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5-24
三個兒子的教學反思06-30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7-25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8-30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6-13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