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多彩的課間生活》教學反思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余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愿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于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為。我原本以為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么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于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小學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小學,對于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小學新生對于小學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著對小學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小學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小學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著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品德與社會《多彩的課間生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8-01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反思09-11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反思08-13
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06-18
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06-02
小學教師《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反思07-03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5
品德與社會《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教學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