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的教學反思范文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 “永州八記”中的名篇,作者從多角度、多層次描繪了小石潭清幽秀麗的風景,渲染出了小石潭周圍幽深冷寂的氣氛,同時借景抒發了作者被貶永州時孤寂悲涼的情感。全文篇幅短小,卻清晰完整地敘述了作者發現小石潭,欣賞小石潭、離開小石潭的整個過程,并且有詳有略。本文描寫生動細致,富有詩情畫意。40分鐘的一節課,給我總體的感覺是學生預習充分,積極參與課堂、思維活躍,發言踴躍,確實比我預想的課堂效果更好一些。但在整節課中,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回顧這一節的課堂教學,小結下面幾點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1、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難點。沒有明確的課堂目標,沒有重難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顯得凌亂不堪,學生在課堂上就如同無頭蒼蠅,東跌西撞,一會兒便思維中斷,久而久之,神志就游離于課堂之外,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針對本文作為游記散文的特征,結合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為本文設計了三個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整體感知文本;
(2)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結合背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課堂就有的放矢、重點突出了,經過實踐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2、要有清晰的.課堂思路。一節容量大且有效的語文課,必須有清晰的課堂思路,做到課堂環節清晰、嚴謹、層次分明,從而保證學生聽課的連貫性、有效性。本節課教學內容設計為:自學反饋——初學感知——研讀賞析——品讀賞析——質疑探究——總結訓練六大環節,每一個大的環節中又設計若干小的問題,這樣由淺入深,逐層展開,就符合了學生的學習規律,使學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3、重視對文本的解讀,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小石潭記》一文值得探討欣賞的內容很多。在解讀文本時,要教會學生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景物的特征及對景物的描寫方法;二是滲透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在教授本文時,我教給學生欣賞景物描寫的方法(即從正面和側面來描寫)并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這樣既教給學生如何賞景,又教會他們如何寫景。如在讓學生欣賞小石潭周圍的青樹翠蔓時,我本想引導學生去感受青樹翠蔓“蒙絡搖綴”的繁密茂盛,“參差披拂”的動態之美,但偏偏有一個叫黃嫣然的學生抓住了“青樹翠蔓”中的“青”和“翠”兩個字,體會到了景物的色彩美,從而感受到景物的盎然生機。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我當即給予肯定,從而帶動學生各抒己見,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
4、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時時要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這一原則。于是在本節課中我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研讀文本,并在我的組織下讓學生自己去探討本節課的重難點,結果發現效果較好。但也發現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沒有得到充分關照,這也是本節課的遺憾之處。
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俗話說“教無定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方面隨時調整自己的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小石潭記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3-30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3-03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8-21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1-29
《小石潭記》的教學反思09-09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09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6-24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12
《小石潭記》的教學反思11-12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