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聰明的烏龜教學課后反思
最近我們大班教研組正在開展語言課研討活動。分別由一位教師進行行為跟進式研討,活動的目標是圍繞著“小班化背景下教師回應的有效性研究。這次正好輪到我執(zhí)教,我選擇了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這是一個寓意很強,角色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只烏龜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戰(zhàn)勝狐貍的過程。通過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幽默感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故事畫面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故事中內容情節(jié)性較強,適于幼兒猜測,孩子們也一定會非常喜歡,也正因為此我選擇了這節(jié)課作為研討課。
活動設計反思:在第一次執(zhí)教時我就開始認真研讀文本。把活動的目標定為:
1.理解故事內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貍的。
2.學習用語言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表現作品所蘊含的幽默感。故事的前半部分自己認為比較適合幼兒猜測表達,而在對話環(huán)節(jié)怕幼兒難以理解,所以打算還是用傳統(tǒng)的理解故事的形式,教師生動的講述,讓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從而理解故事中對話的內容,同時還加上了讓幼兒表演角色對話環(huán)節(jié)。因為要表演所以要讓孩子們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通過師生表演,生生表演等形式。由于太過注重學說表演反而輕視了活動目標2的達成。經過兩次的執(zhí)教之后也使問題更加凸顯了,盡管在第二次的執(zhí)教時已經淡化了學說的過程,但感覺還是對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貍有些欠缺。所以還是覺得是否可以嘗試讓幼兒從頭到尾都讓他們自己來猜測表達對作品的理解,這樣可能會更好的達成目標。于是便準備第三次的繼續(xù)執(zhí)教。在活動之前我又把圖片進行了處理,讓圖片的內容能更適合于幼兒講述。在完整傾聽故事環(huán)節(jié)我還通過動畫與視聽相結合的方式更吸引幼兒,同時也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多媒體教學的便捷與高效。
活動有效回應反思:
“不舉手的`孩子”和“舉手的孩子”都需要回應
集體活動中老師和孩子的互動提問后,有一些孩子愿意積極舉手回應老師的提問,這些孩子一般開朗、外向、喜歡舉手、善于用語言表達,所以這些孩子發(fā)出的信號教師能及時捕捉,并樂此不疲地與其進行交流互動;但也會有一些孩子內向、文靜、膽小、很少舉手,這樣的孩子教師比較容易忽視,其實不舉手、不愛說話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回應。所以在這幾次的研討中我始終關注這每一位孩子,讓每一位孩子都來說一說,哪怕是不舉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也經常會因為老師的忽視而游離于課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更多幾絲目光的停留,選擇回答對象時,對不愛舉手的孩子說:“我想請一個沒有舉手,但一定知道的人來說。”“不舉手的孩子我也會請得。”鼓勵他們積極舉手。
當然對那些愛舉手,能積極回應老師的孩子,我們也要鼓勵、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他們說“你特別棒,每個問題都舉手,機會讓給別的小朋友吧。”“讓他先說,你來補充好嘛。”教師只有秉承平等回應的觀念,每一個孩子才能和老師有積極的互動。
站在一個高度拎中心
在師幼互動中我始終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重要思想,集體活動中老師拋出問題之后,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法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針對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和當前課堂情境進行靈活調整,接不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對幼兒的回答缺乏正確的回應。所以我們要善于把握中心目標,站在一個相對于高一點的位置回應、引領幼兒。
比如:在孩子們猜測大灰狼指著天上說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孩子們自己想想大灰狼會說什么?當孩子們回答的不夠正確時,及時提醒幼兒還有別的想法嘛?這樣也給了孩子一個信息,你的回答還不夠正確,繼續(xù)思考。當孩子們的回答正確時,我馬上接著說恭喜你,猜出了大灰狼的想法,這樣的回答也使前后起到了過渡的作用,接著便是我自己的講述。同樣當孩子們猜出了烏龜的回答時,我馬上便接著:“你真聰明,和烏龜的想法是一樣的。” 一邊肯定了孩子一邊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在活動中我始終不會因為幼兒的回答不符合“標準答案”而不作回應 。在觀察狐貍摔烏龜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都說烏龜是因為不怕摔所以才說是想到天上去玩玩,正好和故事的意思相反,于是我便拎出一個中心,“孩子們,思考一下,烏龜到底怕不怕摔?”
多種策略應對回應“瓶頸”
當幼兒回答問題有困難時, 我便耐心期待并積極設法促成轉機。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分解難度、化難為易”、“轉換角度、另辟蹊徑”、“適當提示、給予線索”等方法。而不是采用干巴巴的語言讓幼兒繼續(xù)或“你再想想、你再想想”一遍一遍地“逼”問,這樣做不但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兒,反而可能讓幼兒覺得老師在給自己施加壓力。
教師回應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技能,有效回應是為了讓教師的“教”更有意義,也讓兒童的“學”更有價值。一百個孩子回應方式,讓我們一起從研讀孩子開始,認同孩子所有的聲音,讓每個孩子不對交流產生畏懼,讓每個孩子喜歡表達,讓每個孩子從教師的回應中有所得,有所獲!這也是我們開展此次研討活動的真正目的。
【大班語言聰明的烏龜教學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聰明的烏龜》教學反思05-24
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教學反思09-23
大班語言:聰明的烏龜01-11
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教學反思示例11-21
大班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01-09
大班語言《聰明的烏龜》教案04-08
大班語言活動:聰明的烏龜03-02
大班語言《聰明的阿凡提》教學反思11-24
聰明的烏龜教學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