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水滴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會寫生字“世”“界”“把”“們”“汽”。
2.理解生詞“世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知道小水滴的旅行過程。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板書:旅行
借助拼音,誰來讀讀這個詞。同學們,喜歡旅行嗎?說說,平時都跟誰到哪兒旅行過?
2.板書:小水滴
有一個小水滴,也和小朋友們一樣熱愛旅行。它常常對小伙伴說――
出示:我是一個旅行家,到過地球上許多地方。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猜一猜,小水滴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時候,什么心情?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句話。
3.小水滴都會到哪兒去旅行呢?今天,我們就跟著小水滴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4.指導朗讀課題。(輕松、歡快)
二、朗讀課文,學習詞句
1.輕輕地打開課本,仔細看,認真聽老師讀。(師范讀)
2.我知道,小朋友都想讀課文了。接下來,請自由朗讀,注意把每個字音讀正確,不會讀的地方用鉛筆畫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好,開始!(生練,師巡視輔導,隨時糾正學生的讀書姿勢)
3.大家讀書本領真強,敢不敢展示一下?
4.先來看這個詞語:世界
世界指的是哪里呢?說說你們的理解。(出示世界地圖和各國地圖)這才叫世界呀!
5.學習寫好“世”和“界”。
世:第二、三筆都是豎,第四筆是短橫,最后一筆是豎折。
“世”書寫口訣:左低右高是長橫,豎畫高低有不同,距離相等要均勻。
“界”書寫口訣:田字扁扁,八字舒展,撇豎站穩。
6.在小水滴的眼中,這個世界是美麗而神奇的。屏幕依次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山峰、大海、草原、公園。
7.要想欣賞到世界的美麗風光,可不容易,先要闖過詞語關。自己先練一練。開火車讀,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讀得對,就跟讀一遍;讀得不對,我們要幫助他們。
8.其中,這個“峰”是本課的生字,注意是后鼻音,跟老師讀一遍。
9.細心的小朋友一定發現了這四個詞藏著一個秘密。對,就是小水滴到過的地方。(此卡貼在黑板上)想不想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風景?睜大眼睛,一起跟著小水滴去看看。播放幻燈片。
10.小水滴還帶來了一些詞語寶寶,你們能認識嗎?老師建議男生讀一個,女生讀一個,一起跟著水滴去旅行。
11.小朋友真會學習,詞語都讀準了,那課文能讀順嗎?自己練練,注意標點和停頓,特別是長句子的停頓。每人至少讀兩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1)出示句子:我去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風把我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
指導朗讀:這個句子比較難,誰來讀?老師有個建議,如果你能注意一下停頓,就能把句子意思清楚地告訴別人了。再試試。
(2)出示句子:我去過寬廣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圍嬉戲。
指導朗讀:這句話很長,先練一練,注意停頓哦。誰來展示一下?
評價朗讀:真是朗讀高手,聽他這么一讀,我們就知道了小水滴此時的心情怎么樣?從哪個詞語聽出來的?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些地方。
(3)小水滴還去過哪些地方?接讀句子:我還去過青青的草原,落在駿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指導朗讀:多美的世界啊!請小朋友相互之間練一練,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誰讀得好,就伸出大拇指稱贊一下他。
(4)昨晚,一場雨把小水滴帶到一個公園里。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誰來讀?出示:我和伙伴們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水洼。早晨,太陽出來了,水洼倒映在天空和云朵。時間一點點過去,氣溫越來越高,我又要變成水汽,開始我新的旅行。
指導讀通讀順。
三、引導探究,指導寫字
1.下面我們一起來寫字。詞卡出示生字“把”“們”“汽”,生認讀。
2.仔細觀察,這三個生字都有什么共同點?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認真觀察字形,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一邊描,一邊想這三個字怎么記,怎么寫。
4.老師也想寫這三個字,誰來教教我?
5.老師學會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請打開習字冊,描紅、仿影、臨寫。不忙,先和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的姿勢美。好,開始。生練字,師巡視指導。
6.實物投影講評生字。
教后反思:
跟著水滴去旅行――我教《水滴的旅行》
【課文再現】
水滴的旅行
我是一個旅行家,到過地球上許多地方。
我去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風把我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我去過寬廣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圍嬉戲。我還去過青青的草原,落在駿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昨晚,一場雨把我帶到一個公園里。我和伙伴們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水洼。早晨,太陽出來了,水洼倒映在天空和云朵。
時間一點點過去,氣溫越來越高,我又要變成水汽,開始我新的旅行。
【文本解讀】
《水滴的旅行》是一篇寓情趣與科學知識于一體的科普小短文。全文采用擬人的寫法,通過旅行家小水滴的自述介紹了大自然中水循環的過程。全文運用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小水滴在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中的有趣的旅行經歷。這篇課文無論是形象的塑造、語言的運用,還是修辭的選擇、情感的表達,都有獨到之處,使兒童能夠情不自禁地閱讀并喜歡上它。
一、形象――可愛
科普類作品主要以科學知識的普及為目的,大多運用淺顯的描述和解釋性語言,直白但不夠形象。而以科普童話的形式來普及科學常識,就必須講究形象的塑造,使讀者能夠在直覺的、心領神會的藝術形象中既體味文字之美,又懂得科學常識。
而本文的題目“水滴的旅行”本身就是一個令兒童浮想聯翩的意象的載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于當下的人們來說,無疑是美好而久遠的期待,更何況是七八歲的兒童呢?這樣的關聯,最易觸動兒童的情感世界。
“我是一個旅行家,到過地球上許多地方。”試想,哪顆童心會不被這樣的身份吸引?這不是對枯燥的知識產生的興趣,而是自然、真切的情感追尋,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小小旅行家”的.自豪之中。
沉浸于這樣的情境之中,學生再帶著好奇繼續往下讀,就會被小水滴有趣的旅行經歷所吸引,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也會在短文的滋潤下自然“生長”。
二、修辭――想象
科普童話,之所以能吸引兒童,除了塑造貼近他們生活的形象之外,就是運用那些富有童趣的修辭方式了。如比喻、擬人、夸張等,它們都是想象力的產物。《水滴的旅行》當然也不例外。
這篇短文從題目到內容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使理性的科學常識變得感性生動,形象豐滿。“我去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風把我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我去過寬廣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圍嬉戲。我還去過青青的草原,落在駿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作者連用三個“去過”,氣候的變化,地點的轉換,不僅寫出了小水滴變化的奇妙,還寫出了小水滴內心的快樂!
如果說,第二自然段呈現的是旅行的歡快,那么第三自然段則是靜美的。讀著這樣的句子,孩子們一定會幻想自己就是小水滴。這樣的修辭和想象符合兒童的表達。愛上這樣的修辭和想象,對于兒童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三、文路――轉換
在這篇課文中,具有豐厚意蘊的兒童言語思維不僅表現在意象和修辭當中,還表現在結構和構思之中。因此,閱讀這篇課文,要體味作者的思路,要重視兒童的自我發現。一是小水滴旅行地點的不斷轉換,從最高的山峰到寬廣的大海,從青青的草原到淺淺的水洼;二是小水滴心情的變化,從旅行中的歡快到旅行結束的不舍。在反反復復的誦讀中,兒童心領神會,欣然而悟。
當然,這篇科普童話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識字學詞是學習的重點之一。識字學詞當然要在讀中識,讀中學。要識的字很多,要學的詞也不少,但只有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課文的題目是“水滴的旅行”,循著這樣的思路,創設“聰明水滴有辦法”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學詞,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一年級下冊水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示例06-11
《小水滴旅行記》教學反思06-18
《小水滴的旅行》教學反思范文07-01
一年級下冊《插秧》的教學反思01-2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2-08
一年級下冊《草》教學反思09-05
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1-21
一年級下冊《阿福的新衣》教學反思06-17
一年級下冊《筷子的傳說》教學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