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的教學反思
1、細讀課文,抓住詞語,體會豪情
本篇課文中“巾幗英雄、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赫赫戰功和英勇善戰”是幾個重點詞語。在揭示課題后,我先要求學生說說你所了解的花木蘭。當有學生回答:“花木蘭是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時,我出示“巾幗英雄”讓學生自學“巾幗英雄”這個詞。并借助圖片知道“巾幗”的意思。再出示課文第一小節,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文第一小節。在看同步閱讀的基礎上,我出示填空:課文講了花木蘭( )、( )的故事。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要求學生學習的重點生字新詞“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指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運用組詞的方法理解“扮”和“替”的意思,這一環節還幫助學生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年齡”和“年幼”兩個詞語則在學習課文第三節時,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學習。
2、讀中體會,激發感情,訓練說話
從學生們學習時的反映可以看出,由于充分運用了多媒體,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幾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聽他們的朗讀,讓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渾身是膽的花木蘭馳騁在沙場上,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升華。在朗朗書聲中鞏固語言,理解語言,從而學會運用語言。
【《花木蘭》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花木蘭教學反思10-26
《花木蘭》教學反思范本06-12
《花木蘭》教學設計01-11
花木蘭教學課件03-24
《花木蘭》教學設計12-03
《花木蘭》教學設計07-08
《花木蘭》的教學設計01-26
花木蘭教學計劃06-19
花木蘭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