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成長中反思
導語:課程改革現在中國教育界已經成為了熱門話題,作為一線的老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對其中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去貫徹運用。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在成長中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在成長中反思
著名教授葉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面對的是有鮮明個性的學生,其個體性的差異,教師不可能在教學中面面俱到,肯定會有教學環節設計不合理、點撥不到位等問題出現,怎樣查漏補缺,完成教學任務,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明確失在何處,得在哪里,失之及時整改,完善;得之,予以發揚;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學習。我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工作中的反思:
一、教學設計中的反思
教學設計中的'反思,可以預見自己在設計安排上是否合理,對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一個初步的思考和準備。如我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時,由于這課內容較長,難理解的句子較多,學生學起來難度較大,我反復研讀教材,又搜集李博士的事跡,深深被他的奉獻精神感動。但怎樣才能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撼呢?通過反復讀課文,我設計了問題: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呢?請默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做好批注,大聲朗讀并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一下子抓住重點,學生通過抓重點句子來突破難點。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命橋”的意義,我還從網上搜集近年來大陸與臺灣互幫互助的資料,學生在具體事例中感受到了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二、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在執教《牧童與畫家》時,課堂上的靈機一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牧童與畫家》主要寫了牧童在大畫家戴嵩面前,敢于直言不諱指出畫的缺點和戴嵩虛心好學的品質。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小黑板上重點要講的一個句子竟然發現有一個錯別字,“暖”字寫錯了。這真是教學準備的失誤。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何不見題發揮呢?于是我向學生提問:“文中的牧童很勇敢,發現錯誤大膽指出,我們二(6)班肯定也有像牧童一樣善于發現、敢于指出問題的同學,看看在哪里呢?”果然,一位同學把手高高舉起,大聲說道:“老師,您把“暖”字寫錯了。”所有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像這位同學投來贊許的目光,我乘機引導:“這位同學真是火眼金睛,而且勇于在課堂上給老師提出問題,很了不起,你也像小牧童一樣值得我們學習。”課后老師們都覺得,我把課堂失誤巧妙轉化為教學機智,值得借鑒。
三、教學后的反思
在教后進行反思,吸取別人的教學經驗、理論、設計及思路,常常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我常常借鑒名師和其他老師成功之處,彌補自己教學中的失誤,力求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獲。
最后,我想說的是: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反思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的過程,更是一個促使我們不斷成長的過程。為了學生,為了自己,為了語文教學,我將努力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在教學成長中反思】相關文章:
自我反思在教師成長中的作用02-01
論文:學會在教學反思中成長06-12
讓幼兒教師在教學反思中成長的教學反思06-29
在反思中成長01-07
在反思中成長08-26
游戲實驗在教學中應用的教學反思06-28
教師能夠在教學中自我反思范文07-06
在教學中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