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負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這就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從學生出發去導入新課。
“負數”這一概念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且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并不是一無所知。通過天氣預報節目,學生對它已有了認知基礎。再加上教材又提供了大量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原本的設想是從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節目中引入負數,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為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再通過設計大量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再從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的活動中,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
但是從問了幾個學生后發現學生對于負數的書寫與讀法并不是本課的難點,反而在溫度計上看數據的認識與讀出正確的數據,出現了問題,我想首先在教學課件與教材的不統一,特別是不同學生書本上每一小格所表示的2攝氏度,半格與一格的區分比較模糊。
我發現需要自己對將開始的教學進行調整,同時帶來了影響整個過程中的連貫性的。首先來源于自己對教材認識的不同見解。第一的不同:教學引入的不同,一開始是應在學生回家認識溫度計的前提下進行,(出示:溫度計)讓學生介紹一番對溫度計,以此引出攝氏度與華氏度的認識,并及時進行引導設疑:那你知道在我國是用什么單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攝氏度表示的溫度。并與學生一起來認識一大格表示10℃,每一小格表示2℃,舉例鞏固的前提下進行教學例一的過
程。這樣的引入,對于學生來說,是有用的,分散了教學實際的難點,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的安排,學生反應的效果比較好,學生的表現是樂于于此,讓學生充當課堂教學的.重點。于是教學引入,想以北師大(四年級下)中的“生活中的負數”為開頭,首先從詞語入手,理解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的舉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引出教學例1的過程,要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多樣化的生活素材中,感知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具體數量的意義是相反的,體會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通過引進負數來進行簡潔的表示。但學生的反應沒有自己預設的出彩,自己的教學語言還需加強以及學生的常規練習。
自己的教學想法在于讓學生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語言的表述例1三個城市的溫度,引出用數學的符號來表示更加簡潔,形成一定的數學知識內需。自己設計了但從效果來看,學生并沒有如此的需求,如果把練習一第三題提前到教學例2的教學內容中,可能效果更好:先寫正數與負數——分類——引出概念——0的新認識。課堂上采取的方式多樣,有回顧新知,有用手勢表示是否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還平面。反正新的教材還有許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研究學習的地方。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2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單元教學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正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在教學中,我重點注意以下方面:
1、聯系生活,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負數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密聯系生活,通過向學生提問“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負數?”和PPT課件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對負數既感到熟悉,又獲得了基于自身經驗的直觀理解。
接下來,通過讓學生對于零上16攝氏度和零下16攝氏度的記錄,讓學生體會16和—16是兩個不同的數,在“16”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號,是因為兩個“16攝氏度”具有不同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對負數和正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能清楚的認識到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2、借助數軸,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數軸上表示負數時,學生出現了一種錯誤現象:把負數像正數排列規律那樣進行排列,即:從左至右排為—1,—2,—3,……。這時,我拋出問題“為什么表示正數要從左往右看;而表示負數卻要從右往左看?”讓學生展開討論,最后引導學生聯系正、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兩個量進行理解。讓學生初步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從而形成數的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為后面學習“比較正、負數的大小”時,能夠借助數軸、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突破“負數和負數比較大小”這一難點奠定了基礎。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3
負數的認識是數的概念的進一步拓展,是學生學習有理數的啟蒙階段。在小學階段中所指的負數,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可以直接感受的`負數。學生在認識負數的過程中,能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數學的價值。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存在著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精心地去捕捉“生活現象”,采用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服務。
教學中,要創設有利于認識負數的情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符號感。正、負數是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義的量是學生學習負數的已有經驗。課開始我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負數,電梯按鈕,微信賬單,存折存取款,食品凈含量。學生基于自身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教師敘述的意義。有的用語言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列表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用數的方式進行記錄。通過展示,學生對不同的記錄方式進行融合與比較,在此過程中初步體會了負數的意義,同時對用數字符號表達信息的簡潔性有了不同的體驗。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4
在<<正負數>>這節課中我能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精心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考空間,創設了多個貼近學生認知規律且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生成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的: 在第一個環節我是這樣做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記錄數據,請同學們來記錄下面三組數據。要求記錄時做到準確、簡捷、快速”這樣開放性的活動,以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為研究素材,呈現出了四種不同的記錄結果,透視出學生的原認知狀態,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新問題的研究,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又能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為實施有效的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教學中,我運用了多種活動方式。從天氣預報中聽一聽;在存折上認一認;根據各地的`氣溫讀一讀;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節課我充分利用溫度計這個教具“做足文章”,從溫度計上讀出溫度;嘗試寫出溫度-5℃、-20℃;在溫度計上撥出指定溫度;把溫度計橫放后抽象出數軸,這些都為學生認識正、負數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據,學生學習起來有具體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整節課中我緊緊圍繞兩個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接觸、認識、研究,最后才有了課的結尾學生感悟到的:“前進后退可以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增加減少可以用正負數”“意義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這樣一些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我認為我們老師研究問題時要比較深、透,視角開闊,不要局限于教材設定的一個局部空間內,而是要廣集資源,充分研發,為我所用。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5
“負數”這一概念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并不是一無所知。學生經常會從收看到天
氣預報、溫度的信息中看到負數,所以上課時注意了幾個方面:
1、將“生活化”和“數學化”融合在一起。從學生熟知運進、運出的生活情景入手,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感受正負數的意義,理解了抽象的負數。
2、精心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創設了尋找生活中意義相反的量、天氣預報、溫度等貼近學生的教學情境,從生活的情境中展開對問題的探究,這些都為學生認識正、負數提供了形象的依據。讓學生體會正負數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然后認識到溫度、海拔也可以用正負數表示后。正負數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正”也就談不上“負”,通過大量實例去體會:從學校向東走20米,可以表示為+20米,那么從學校向西走20米,可以表示為-20米,足球賽:進球3個,丟球2個怎樣表示?轉來12人,轉走8人;車到站點,9人上車,5人下車。通過這些例子,讓學生深刻體會了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聯系生活,舉出了很多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生在尋找生活中的相反意義的量這個環節表現很好。
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明確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讓學生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希望自己的課堂能讓學生越來越投入,開開心心地完成學習任務。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6
上完本節課,感受很多:本課采用情境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面向全體學生,并給他們充分觀察、比較和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去說,去解決問題。較成功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
能夠利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來進一步體會正負數的意義。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從而來學習新課,并且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2、融入多種學習方式,促進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給學生充足時間去嘗試,交流方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到學生間的思想溝通,集思廣益,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思維的多樣化,個性化。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班交流,共同學習。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材中用兩個班的比賽作為例子,為了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我創設了“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情境,讓學生用正負數計分,根據生活經驗得出正負數可以相互抵消。這樣的`安排,更自然,更真實,更開放。
4、練習貼近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應用。
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習,如“學生舉例”、“抽查味精的質量問題”、“太空游戲”、“溫度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又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當然,還有許多不成功的地方:對學生“放手”不夠,應該多留給學生自己和小組研討的時間、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自主獲得知識,滿足學生的成功感。
今后,我將大膽嘗試,更加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索獲取知識,讓其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而不是知識的接受者。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7
《認識負數》一單元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生活中的負數,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讓學生借助數軸,學會比較負數的大小。負數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密聯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親切。關于本內容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聯系生活實際教學,以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負數。
天氣預報是學生熟悉的東西,記錄城市的天氣情況,學生感到新鮮,隨著不同城市氣溫的變化,負數也逐漸出現,自然而然引入到課堂,使學習的難度降低,而學生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溫度如何記錄?我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講解,學生有種豁然貫通的感覺,讓學生體會+ 4和- 4是兩個不同的數,在“4”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號,是因為兩個“4攝氏度”具有不同的意義。課堂中我引導學生把各個正數、負數都回歸到原來的情境中去,體會正數是零上的.溫度或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是以前已經認識的比0大的數。負數是零下的溫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是比0小的數。這樣的回歸,能清楚地了解負數的意義,懂得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二、讓學生去探索,讓學生去體驗。
學生是富有個性的生命體。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極富獨特性與創造性。對于負數的認識,有的可能是第一次聽說,而有的已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教學中我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運用比較認識的方法,組織開展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確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所具有的相反意義,領悟出零度是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拓寬了學生對數的概念認識范圍,并為學生將正數、負數、零整合到一個新的概念框架(有理數)之中打好了基礎。對于練習題的運用,我力求創設一個開放的合作研究氛圍,讓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同桌交流,除了得出正數都大于0 大,負數都小于0,在反饋的信息中獲知,學生收獲多多,探究熱情高漲。
這節課的思路是清晰的,各個環節聯系的也十分緊密。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獲取了新知識。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了解不深,有些問題設計的過淺,沒有價值。致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8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熟悉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思考空間,創設貼近學生認知規律且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正、負數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在教學的時候,我著重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對比研究,從而能使學生更好地明晰正、負數的意義。正、負數與0的關系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并且認清零在正、負數之間所處的位置是學生正確認識正、負數的關鍵。在這個知識的講解上我有點忽視,尤其是0所處位置的重要性沒有很明確的點出。
本節課的情境內容源于實際生活,由此深入展開對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同時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明確正、負數表示兩個正好相反的意義,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出正數可以表示零上、增多、高于等意義,負數可以表示零下、減少、低于的意義。
對于知識背后折射出的數學思想、方法忽視,只是注重于知識的傳授和講解。生活中的負數這個內容如果把握不好極易片面理解,單單強調負數而忽略另一方面。客觀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正”也就談不上“負”,事物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這是辨證法的基本觀點。通過這個教學內容可以傳遞給學生的`也是這樣一種思想,可以提到這樣一個高度上來認識。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缺少和孩子之間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沒有讓孩子感覺到老師的親近感,過于嚴肅,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注意和孩子交流,融入其中,讓課堂更加的生動活潑。
通過這次的上課,可以看出我自身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9
今天上了第二節課,對教材的理解可能更深了一點,第二節課與第一節課的區別應該在于,第一節課中有比較明確的“0”,正負表示的量相對較固定,而第二節課的“0”可能并不確定,同時正負表示的量是人為規定的,可以規定向東走為正,也可以規定向西走為正,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并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只有在準確理解正負的相對關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運用。因此在課始又強調了“零度”、“海拔”等。還有特別重要的0。不論是數軸上的0還是溫度計上的0,甚至是海拔上的“0”,都要讓學生充分理解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這樣學生才不至于犯錯。
在教學中有這個一節細節,練習一第10題,表示上下車人數時,有學生回答,上車+8人,下車—3人,是否說明他們并沒有真正理解正負數表示的意義呢?+8的正實際上就表示了上車的意思,他們理解了嗎?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首先讓他們觀察哪些數據表示上車人數,哪些表示下車人數,再讓他們說說怎么看出來的,結果細心的學生發現起點站+21人肯定是上車的.,終點站—21人肯定是下車的,得出了正數表示上車的人數,負數表示下車的人數,這樣再做下面的題目就會好一點。從后面的效果來看還可以。
另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學生的負擔越減越重,是否也與數學課堂中其他的知識太多有關?例如這部分內容剛開始就出示溫度計(只有攝氏度),讓學生自己讀讀,說說表示的意義,學生是否會學得輕松一點。在練習中所接觸的那些具體的情境,究竟有多少教師能記得:月球表面的最低氣溫是—183攝氏度,又何況學生呢?現在的數學課對數學老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不僅要有扎實的數學基本功還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0
《負數》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通過教學,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負數”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的范圍的第一次擴充,是“小中”數學的銜接與過渡,因此教學的側重點、教學的方式非常重要。
第一節課的重點是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難點是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在設計預案與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也成為此次教學實踐留給我的最大收獲。
在預習中,學生對課本上的零上4攝氏度記作+4℃,零下4攝氏度記作—4℃,這樣的問題理解很容易,但在練習中很多孩子都不會寫出溫度計上的溫度,詢問原因,原來他們根本就不會看溫度計,所以課堂上我就重點指導認識溫度計,然后再指導根據溫度在溫度計上表示認識負數,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使學生真正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
通過例2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明白用正負數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從而讓學生體驗負數產生的原因。我接著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如:收入5000元用+5000元來表示,支出5000元則用-5000來表示;小紅向東走了20米用+20米來表示,向西走20米則用-20米來表示。再次讓學生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這種生活化、經驗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激發學生自覺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這節課的思路是清晰的,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1
《負數的認識》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數學新課程標準》這方面的教學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根據這一目標和個人對此教材的理解設計了本課,通過實踐有以下體會:
一、 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切入點,降低學習難度。
課的到入環節,以學生喜愛的游戲方式,說反義詞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如: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等等。這些相反意義現象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為學生認識負數構建了平臺。。接著采用學生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有關氣溫方面的信息,在天氣預報中也經常看到負數,他們已經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數是用來表示零下溫度的。這一生活經驗,六年級的學生已相當熟悉,以這些生活經驗為學習切入點,展開負數的教學,此“時”此“境”引入負數,更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負數的具體含義,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學習起點把握不準,預設不夠貼切。
以前的數學教材中,“數與代數”領域已有較多內容,學生已能熟練地利用正數來表達、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由于當前大量媒體的介入,在生活中,對與負數學生也偶爾接觸過,并幾乎每天都接觸到有關氣溫方面的信息,在天氣預報中也經常看到負數,其實他們已經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數是用來表示零下溫度的。對于這些本人預設教案時有所考慮,但課堂上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比想象的知道的要多得多。特別是展開環節用溫度切入教學時還安排詳細的認識溫度計環節,課中才發現學生其實在科學課早已會熟練的應用溫度計了,完全沒有必要安排這樣的學習環節。再如我讓學生舉例:在生活中,在那里還見過象這樣負幾的數時,學生竟然舉到電池的正、負,盡管這一現象也很好解釋,并不產生對本課學習的困擾,但也實實在在是我課前完全沒有想到的。可見,課前的預設還要多方面了解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三、自身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
如在教學中,發現了預設的過于詳細,學生的學習起點定位過低,還有上面所提的認識溫度計內容學生已經掌握等,顯然應該要調整一下教學的進度內容。可是在課中并沒有進行調整,顯得課堂學習安排過于簡單,時間也比較松散。課后反思,在課中加入攝氏度和華氏度的互化比較合適。首先,西方國家當前就使用華氏度,對面向世界當代孩子來說,這也將成為必備知識。其次,溫度計上就有攝氏度和華氏度兩種刻度,課堂上又有時間,方便穿插這一內容的學習,同時也增強了課外知識,也能拓寬孩子的視野。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2
教學片斷:
(1)師出示:四個城市氣溫圖:哈爾濱:-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師:有負數嗎?讀出來。北京-5℃和5℃一樣嗎?
零上的溫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溫度用什么表示?0呢?
師:0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2)溫度計。(教具:表示水銀的位置可挪動)
師:每格代表1℃,請生拔出5℃。
拔-5℃。為什么拔不出來?
要先找到什么溫度?
生:先找到0℃,這是分界點。
師:將溫度計上的數揭開,越往上溫度就越……
生:高。
師:再拿一個溫度計請該生再拔-5℃。
拔-15℃。
比較兩個溫度(-5℃和-15℃)哪個更冷?怎么能說明-15℃比-5℃更冷了?
生:溫度計上有表示。
生:-15℃在-5℃下面。
師:用你的動作和表情告訴我-15℃時的感覺。
我國新疆地區最冷時溫度達到-40℃,大概在溫度計的哪兒?
生:比劃。
師:你能說幾個正數和負數嗎?
生:-10、-11。
師:一對一對說。
生1:+10、-20。
師:說得完嗎?用省略號表示。
所有正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
所有負數和0比,有什么關系?(板書:負數正數)
用一個圈把所有正數圈出來,用一個圈把所有的負數圈出來。
學生圈出了板書的正數和負數。
生:不同意,因為還有很多正、負數。要把省略號圈進去。
師:0,正數不要,負數不要。怎么辦?
生:0是分界點。
六人小組討論:0算正數嗎?算負數嗎?
學生匯報
生1:0算是自然數。
生2:0是正負數。
生3:它一個不是,是特殊的數。
師:正數比0?(大)負數比0?(小)0比0小嗎?(0不是)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分界點。
教后反思:
本案例教學以“學生”為本,體現數學是生活所需,實際所需,從而產生要學數學,要學有用的數學;體現數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反映數學的'價值觀而設計的,我覺得數學教學要超越生活,數學知識雖然源于生活,但與現實的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畢竟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高度嚴密的學科。當數學教學找到了與生活的連接點,把數學現象規律用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表現時,數學知識的學習就變的“通俗易懂”了。如本案例教學中從溫度計認識與動手操作展開教學,教師先出示了各地的溫度情況,接著引導學生認識溫度計上的0刻度,然后進行0上和0下的溫度讀數教學。充分體現由整體認識到局部探索的教學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學生認識與探索的難點。總之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將原有的生活經驗數學化,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展到抽象地認識負數,進一步體驗到正數與負數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3
《負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通過教學,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向學生滲透“對立統一”、“實踐第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負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算術數之后數的范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到了高一年級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
這節課的思路是清晰的,各個環節聯系的也十分緊密。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獲取了新知識。
不足之處:一是我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了解不深,有些問題設計的過淺,沒有價值。致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二是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非常有限,降低了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三是課件的制作還不夠精細。在有就是語言還不夠準確、精練。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4
本堂課是認識負數的第二教時,主要教學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理解用正負數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從而進一步理解和體驗負數的意義。本堂課我在幾個環節的處理上感覺挺不錯:
1.如何讓學生理解正負數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
教學例3后學生已經理解了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我又適時把P5練一練數據呈現給大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負數、正數的意義。引導學生比較盈利、虧損是一對反義詞,收入支出是一對反義詞,正負數也是一對反義詞。“那你還能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嗎?”同學們受到鼓舞,說到例如“上升、下降”,“存入、支出”,“上漲、下跌”等常見的生活現象,體驗了負數在生活中的`運用,理解了正負數在生活中表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
“上升,盈利等可用正數,也就是+〈 〉,下降、虧損用—〈 〉表示,一種是用文字表示,一種是用符號表示,你認為那種方法更簡單明了。突出符號簡化的思想。
2.—5cm是下降—5cm嗎?
學生在學習正負數后,上升用正數表示,下降用負數表示的方法已掌握,這種概念性的理解產生了負遷移,有一部分的同學認為—5cm就是下降—5cm。于是我還得從負數的意義跟學生進行糾正,—5cm表示什么意思?下降5cm,那么下降—5cm便成了下降下降5cm,這種說法正確嗎?大家都笑了,有同學說:不正確,犯了重復的毛病。在后來的練一練中很少有同學再犯這樣的錯誤。
用正負數表示方向問題是我這堂課的敗筆,需要好好再思考一下。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5
《認識負數》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內容。負數的認識是數概念的進一步拓展,是學生學習有理數的啟蒙階段。本階段中所指的負數,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可以直接感受的負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從教材出發,聯系生活,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熟悉而又覺得有趣味的教學過程。
一、從游戲出發,引出課題
課的開始從“反著說”的游戲入手,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為學好負數的意義做好鋪墊。學生玩得很開心,在玩的過程中,學生首先建立一個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意識。接下來,我又設計了讓學生根據信息記錄相反意思的量,從而引出了負數的意義,并要求學生讀、寫負數,讓學生感受到正數、負數都有無數個,就有了負數的集合,這樣抓住了負數與過去所學的數之間的聯系,感受了數的發展。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增進對負數的了解
初步認識負數以后,我讓學生結合生活的經驗,說說負數在生活中的表現,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匯報。學生將負數置于具體的生活經驗之中。這一過程分兩個階段完成:首先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負數?其次結合你自己的理解,舉一些可用負數表示的例子。通過上述兩個階段的活動,學生對負數獲得了基于自身經驗的不同理解。如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坐電梯到地下的樓層應按哪個數字鍵?冰箱里的魚、水中的魚、剛燒熟的魚該與哪個溫度相連?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測量,又如何表示?東、西方向的數軸是怎么回事?這部分內容的安排通過借助生活實例讓學生對負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使學生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三、巧妙利用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這節課上,在對學生進行負數產生史介紹時,讓學生感受到 了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增加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這節課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四、引導反思錯誤原因,解決問題
在本課的教學中有一個難點應該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溫度計上表示—11度”,對于這一溫度的表示,學生經常會錯誤地表示成—9。對于這一表示錯誤我讓學生進行反思,查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學生領會用負數表示時的思考方法。首先要確定觀察的方向,其次確定數的表示位置。通過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對于“正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這一特征會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
教學中,有需改進的是:本自認為學生對“溫度計”比較熟悉,而經過教學,發現學生不能很快地判斷出氣溫。我想應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或將其放大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我們以0℃為分界點,0℃以上的溫度用正數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數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基準,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負數表示。從中你發現了什么?在此問題基礎上,提出更明確的問題:“0是正數嗎?0是負數嗎?”繼而得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使學生初步借助生活經驗理解0與正負數之間的關系,然后再在數軸上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我想,如果這樣處理會更易于分散難點,學生也會更容易理解。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6
本節課是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描述日常生活中相反意義的量。
1、 練習貼近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有效應用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習,如“分析質量問題,溫度問題。“調查體重”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作用,又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2、這節課可以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一個相對完整的事把溫度、收入支出和海拔三個關鍵詞串在一起。這樣,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會更有興趣。
3、這節課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理解相對意義的量。例如:,出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照片,與海平面比,一高一低。這些都是相對意義的量。有了這些形象的照片,就更有利于學生相對意義的量的理解。
4、 融入多種學習方式,促進有效教學的開展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給學生充足時間去嘗試,交流方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到學生間的思想溝通,集思廣益,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思維的多樣化,個性化。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班交流,共同學習。
5、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安排時間,將知識落到實處?”“交流時,如何選擇個別交流與集體交流?老師的評價怎么才能更到位。”我想這些都是今后我要努力的方向。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7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一步熟悉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精心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考空間,創設了多個貼近學生認知規律且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生成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正、負數是兩個相反的定義,在教學的時候,我著重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對比研究,從而能使學生更好地明晰正、負數的意義。正、負數與0的關系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并且認清零在正、負數之間所處的位置是學生正確認識正、負數的關鍵。我對本節課細細揣摩,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
1.情境內容源于實際生活,由此深入展開對問題的探究。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記錄數據,請同學們來記錄下面兩個班籃要球比賽的得分情況”,以活的真實情境為研究素材,呈現出不同的記錄結果,透視出學生的原認知狀態,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新問題的研究,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又能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為實施有效的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中,我收集生活中的有效素材。從天氣預報中聽一聽;在購物小票上認一認;根據各地的氣溫讀一讀;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明確正、負數表示兩個正好相反的意義,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出正數可以表示增多、高于、正方向等意義,負數可以表示減少、低于、反方向的意義。
本節課我充分利用溫度計這個教具“做足文章”,從溫度計上讀出溫度;嘗試寫出溫度-5℃、-20℃;在溫度計上
撥出指定溫度;把溫度計橫放后抽象出數軸,這些都為學生認識正、負數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據,學生學習起來有具體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沒有忽略自己的主導地位,多次在關鍵處設問“上海(零上4攝氏度)和北京(零下4攝氏度)的溫度相同嗎”“-5℃、-20℃比較誰低,誰高”“+5℃、-5℃之間相差多少度“……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動手做,而且動腦思考問題,再通過交流就能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數學的思想和具體的學習方法,這樣的數學活動實效性就明顯。
3.深挖知識背后折射出的數學思想、方法,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
生活中的負數這個內容如果把握不好極易片面理解,單單強調負數而忽略另一方面。客觀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正”也就談不上“負”,事物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這是辨證法的基本觀點。通過這個教學內容要傳遞給學生的也是這樣一種思想,要提到這樣一個高度上來認識。所以,整節課中教師緊緊圍繞兩個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接觸、認識、研究,最后才有了課的結尾學生感悟到的:“前進后退可以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增加減少可以用正負數”“意義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這樣一些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里面教師的引導功不可沒。
分類是識事物的基本方法,人們在認識周圍事物時大都是先按標準將其分類,然后再辨析,最后獲得對其完整的清晰的認識。在認識正負數時教師也采用了分類的方法,同時重點研究0的問題。分類時學生就把0放在了“說不清”這樣一個位置上,通過辨析與解釋,得出了結論“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以上這些設計視角開闊,不局限于教材設定的一個局部空間內,而是廣集資源,充分研發,為我所用。使概念教學的課堂沉悶一掃而空。但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有點于放手不夠,引導太多,有些可以由學生自行探究、歸納的知識點沒有讓學生自由發揮。我今后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8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一步熟悉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負數”這一概念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且比較抽象,但學生對此并不是一無所知。溫度計學生對它已有了認知基礎,教材又提供了大量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教材以現實生活中的溫度和海拔高度作為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體會引進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正、負數是兩個相反的定義,在教學的時候,我著重讓學生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對比研究,從而能使學生更好地明晰正、負數的意義。我準備了溫度計,讓學生認清零在正、負數之間所處的位置,是學生正確認識正、負數的關鍵。
教學中,運用了多種學習方式:認識溫度計;練習找溫度;得出0的特征以及正負數的'含義;認識海平面,加深對0、正負數的理解。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節課充分利用溫度計這個教具“做足文章”,從溫度計上讀出溫度;嘗試寫出溫度+13℃、-3℃;這些都為學生認識正、負數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據,學生學習起來有具體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
美中不足,如果我還在教材的伸縮面適時拓展一下可能會更好。在讓學生體會負數的產生及溫度計中的負數時,如果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負數的產生是為了更方便于表示,人為產生的一種數。在觀察溫度計時,讓學生進一步發現負數、0、正數的關系,還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感受到負數的大小,體會當溫度越來越往下時,溫度就越來越冷,離0越遠,負數就越來越小;反之,溫度越來越高,正數就越來越大,為認識數軸提前滲透。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19
《認識負數》單元的教學看似簡單,教起來似乎覺得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看似輕松,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卻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
由于正負數表示的是相反意義的量,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的解決實際生活情境下的正負數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在教學中進行思考的問題。由于問題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首先,對教材的`編排作了重新的審視。在教材編排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在學習負數的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經歷“具體情境中的數——解釋數的意義”這樣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認識負數與正數表示相反的意義。教材讓學生在豐富的顯示情境中體會負數的含義后,出現了數軸,這是一個關鍵。因此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要重點讓學生體會數軸上數的排列特點。而這也是想學生利用這一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最好的把手。
其次,如何在教學的后期,彌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嘗試著將數軸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這把尺就是一個數軸。
第二步:確定基準點。根據實際的情境確定每個數在這把“尺”上的位置。
第三步:根據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法。
也就是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試圖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轉化成圖形,借助圖形有效的解決問題。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這種方法,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在反思的過程中越發覺得,如何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學的尺度是新教材對教師的一種挑戰。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20
本課是認識負數的第二課時,主要是教學負數在盈與虧、收與支、升與降、增與減以及朝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等現實情境中的應用,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理解用正負數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從而進一步理解和體驗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源于生活的需要。課前,讓學生去調查、了解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然后在課上討論匯報。學生介紹儲蓄卡、收支記帳本等正負數現象,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親切。認識負數歸根到底就是用正負數來表示一對意義相反的量,教材出現負數的知識更多地是從生活應用的角度出發來引導學生理解的。從例題提供的表格中體會生活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進而探索能清晰地表示出相反意義的量的表達方法。
教學例3后讓學生理解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我又適時把P5練一練數據呈現給大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負數、正數的'意義。引導學生比較盈利、虧損是一對反義詞,再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理解了正負數在生活中表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借助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對負數有進一步的了解,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使學生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課堂上學生能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應該說,孩子對于這些知識還有一個接受過程,雖然大部分孩子作業都完成得不錯,但是,其實掌握得還不是很牢固的,作業中能很好的反應出來一些小問題,補充習題中有一題關于潛水艇和鯊魚的問題,孩子的錯誤率還是比較高的,最主要學生對于題目的不理解和脫離生活實際,以至于出現鯊魚在天上飛等問題。還有思考題中的凈含量問題,學生是根本沒有接觸過,我讓孩子前一天回家問了爸爸,所以情況還稍微好些。但是,少數學生根本不是真的掌握了,這個從后來的練習中再次出現的個別錯誤中可以看出。
總體來說,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不是很牢固的,特別是一些生活實際中接觸不到或接觸比較少的問題,有些解決起來還是有些困難或不熟練的。還有一些習慣問題依舊存在,如題意不看清、單位名稱老是要漏、字跡潦草等。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改進這些問題。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9-17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9-17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2-07
負數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2-28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2-08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6-30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7-28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03-15
《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