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手》教學反思
《一雙手》這篇課文選自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語言細膩,情感真摯。為大家分享了《一雙手》的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一雙手》教學反思1
3月21日,我承擔了市級高校課堂實驗評估驗收公開課《一雙手》。這節課設計的初衷是結合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以及四年級應試的要求來解讀文本、訓練能力,一堂課下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現就這堂課進行總結和反思:
一、三單設計質量高。
“一案三單”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課堂上學生自學課文的效果。在上課前,我就細致研究教材,在生成單上設計了四個問題:“這雙手的特點”“這雙手怎樣形成的”“那些數字給你留下了印象”“通過這雙手表達了什么”。問題的階梯度把握很好,逐步深入,涉及重難點。
二學生敢于追問。
語文課堂學習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生成單上的四個問題遠遠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培養學生的追問能力。課堂上學生的這一能力極大地得到展示。敢問是一種能力,要循序漸進地去培養。
三、教師調控能力強
這樣的課堂雖然說回歸到學生的手里,但是老師的調控能力是不可少的。一節課所要完成的任務,達到的教學目標老師最清楚,所以需要調控,其次,課堂中學生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生成問題,而這些生成問題,學生不一定都能解決,所以需要老師來點撥。
不足之處:
1、評價不能隨時隨地,應該在適合評價的時候,及時給予評價,這樣會大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參與,自由發表意見。
2、時間的把握還要加強,整體而言,課堂上前緊后松。
3、學生自主追問能力還要加強培養,。時學生在愿意追問的基礎上,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以上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如能堅持,我想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解題能力必然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
《一雙手》教學反思2
三月十二日,我講了《一雙手》這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從手的角度寫張迎善的巨大貢獻,贊美普通勞動者勤勞堅韌、敬業的高尚品質。這節課設計的初衷是結合學生認知實際以及四年級考試的要求來解讀文本、訓練能力,一堂課下來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迅速把學生引入課堂。本文是第四單元的第二課,我延續第一課的知識向學生提出了問題,“孩子們,手能傳遞親情,傳遞友愛,手還能做什么?”學生自由發言,營造了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接著我話鋒一轉說,有一雙與眾不同的手,你想知道主人用它干了什么嗎?順理成章的就把學生引進了課文的學習。
二、大膽質疑,本文繼續練習用“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提問?初讀課文后學生大膽質疑,針對主要人物提出了不同的問題“這是誰的一雙手?這是怎樣的.一雙手?他的手為什么會似半截老松木?......”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看到孩子能夠大膽質疑我心中竊喜,知道孩子們學會了思考,我們帶著問題學習就有了動力。
三、教學板塊清晰,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多維訓練。這篇課文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淺顯,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分了三大板塊:1、整體感知,認識一雙手;2、細讀課文,解讀一雙手;3、情感升華,贊美一雙手。這一教學設計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另外也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加深對課文內容和主旨的理解。在這三個板塊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緊扣文本進行教學,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始的整體感知和細讀課文部分,注重聽、讀和說,后面的情感升華部分,注重讀和寫,這堂課聽說讀寫貫穿始終,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四、解題方法指導到位,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在本堂課教學的三大環節中,每一個訓練點教師都有明確的方法指導,稍微難一點的都有示例配合講解,這樣使學生能有章可循,明確一類題的解答方法。例如,在“細讀課文,解讀一雙手”這一環節中,要求⑴找出具體描寫張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語句,并在書上做出適當的圈點和評注。⑵說說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可以用“這是一雙 的手,你看: ”的句式交流。(方法:先運用文中的關鍵詞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寫句印證。)
如:這是一雙天下第一號大手,你看:它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
這里既有方法的提示,又有例句的參照,指向性特別明確。也便于學生操作,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緊扣文本提煉內容,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表達能力。
五、抓住標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文章最后有一個省略號,我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你還看到了什么?學生續寫的還好,比如“我看到了一座座翠綠的山,藍天白云,清澈的溪水在林中流淌,小鹿在河邊散步......”本環節升華了主題,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張迎善植樹的意義,在心里也更加敬佩這名林業工人了。幫學生確立了真確的價值導向。
以上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如能堅持,我想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解題能力必然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
《一雙手》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盡管樸實無華,但對于學生來說,要透過一雙手,體會出林業工人張迎善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平凡之中的偉大,并產生敬佩之情實屬不易。
圍繞這幾個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有效的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認識一雙手
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手”的外形,說說這雙手給你的整體印象是什么?
〈二〉、細讀課文,解讀一雙手
(1) 首先通過抓7個具體描寫張迎善的手的句子,感受雙手的堅硬粗糙,寬大以及傷痕累累。在這個環節中我要求⑴找出具體描寫張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語句,并在書上做出適當的圈點和評注。⑵說說在你的眼中,張迎善的手是一雙什么樣的手?可以用“這是一雙 的手”的句式來交流。重視了學生的自學讓他們在小組交流、討論,進而理解手的特點,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把握了課文的中心。他們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扎室,在無意中體會了文章的中心。通過量我們手的大小,與和張迎善的手相同大小的圖形直接接觸對比,非常形象直觀地體會到這是一雙天下第一號大手。同時,鼓勵孩子把自己對這雙手的體會用個性化的朗讀表達出來,通過個別生讀、想讀的讀、男女生互讀、師范讀生想象后再讀等多樣化的朗讀方式深化學生的內心體驗
(2)通過學習8——19段,在學習中重點通過對“每天載一千多棵樹、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數字的體會,讓孩子自己動手算出張迎善的手與土壤接觸的次數是多么的頻繁,從而達到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由衷地贊嘆這是一雙比鋼鐵還堅硬的手;還抓住“26萬,33坰,44.5坰,1300立方米,3500層積立方米”這些給人深刻印象的數字,鼓勵學生把這些抽象難懂的數字與我們熟悉的學校面積做對比,了解到張迎善造的這33坰林幾乎相當于50個學校那么大;而他所改造的44。5坰跡地林和次生林,也就將近66個學校那么大。他所生產的1300立方米木材,放在我們的教學樓里,要蓋450層!讓學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這雙手所創造的奇跡,此時此刻,學生面對這樣一雙手,對它的認識已經比上課之初深刻了許多,以“你覺得這還是一雙怎樣的手?”這個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在自由表達中重塑對這雙手的情感建構,透過這雙手感受到這位普通勞動者為綠化祖國,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獻的高尚情懷。
〈三〉、情感升華,贊美一雙手
通過課件放映錄象將這種崇敬和贊嘆推向高潮,聯想升情。作者說:看著這雙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孩子們,看著這雙手你還看到了什么?此時透過這雙手學生看到的已經不僅僅是一雙手了,是一車車的木材,是一彎彎的清泉,是一群群的小動物,也可能是張迎善以及和張迎善一樣的勞動者美好的心靈,幸福的笑臉……
〈四〉總結全文,讀寫結合
從課堂的反饋情況來看,這一教學設計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另外也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加深對課文內容和主旨的理解。在這四個板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緊扣文本進行教學,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始的整體感知和細讀課文部分,注重聽、讀和說,后面的情感升華部分,注重讀和寫,這堂課聽說讀寫貫穿始終,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當然在本節課中也有讓我覺得遺憾的地方。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應再多給學生創設情景,必要的時候要給他們進行范讀,在體會到這雙手創造了無限的財富后,再回顧關于手的具體描寫的句子,孩子的體驗不同了,效果可能會更好。
總之,今后我會更加努力是自己做的更棒!
《一雙手》教學反思4
在新課改中,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三維目標,帶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課堂,能夠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一切有效的幫助。我進行了嘗試,從而得出了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力落實三維目標:
一、住文本,讓學生聽起來、讀起來、說起來、寫起來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維度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提高,而知識和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基座穩固了,語文教學的根基才不會產生動搖,上層建筑也才能發展得越高。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起來,這是我們語文教學應完成的一個目標。在語文教學中,要落實的能力目標主要是聽、說、讀、寫。在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了這幾個方面的綜合訓練。讓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這雙手,讓學生用一個固定的句式說一說張迎善有一雙什么樣的手,請同學聽一聽,并且為我們最可愛的人——張迎善致頒獎詞,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角色轉變,讓過程與方法更民主、更自由。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角色作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拿出尺子量自己手的長度、寬度、厚度并且和主人公比一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在為“手建檔案”這一環節,同學們一聽檔案很陌生,非常想知道有關檔案的信息,從而也激發了他們找答案的動力。
三、隨風潛入夜,讓情感教育水到渠成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學具有教育性規律在新課程中的體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真心實意的“教”并且創造有利于學生感受,參與和體驗情感的機會。本節課中,讓學生拿自己的手和主人公的手進行比較,初步感受主人公的獨特之處,再通過仔細分析了“手丑”的原因之后,讓學生談感受,還認為“手丑”么?學生在入情入理的讀書感悟、交流后,學生的情感心弦被撥動,思想變得豐富起來,他們通過一雙手,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雙奇特的手,他們看到了勞動者的美,看到了因為勞動而獲得的財富,看到了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品質,他們由衷地想要去贊美他,所以在頒獎辭這一環節,學生有感而發,讓他們在自然而然中形成個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讓他們由這樣一位普通的勞動者而拓寬開去,看看還有哪些人和張迎善是有一樣品質的,同學們自然會去觀察,會去感恩這些默默無聞奉獻的人。同學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一雙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一雙手》06-12
《一雙手》的教學反思06-20
《一雙手》教學反思范文06-13
一雙手教學反思范文07-07
《一雙手》的教學反思范文02-04
一雙手課后教學反思06-13
《一雙手》教學反思示例11-11
《一雙手》教學反思2篇12-17
我們都有一雙手音樂教學反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