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半截蠟燭》是一個短小的劇本,講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某城市的故事。在故事中,女主人伯諾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組織的一個聯絡點,為安全起見,伯諾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蠟燭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歡迎閱讀。
【篇一:《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半截蠟燭》這篇文章,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與突然闖入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蠟燭的命運為線索,蠟燭的點燃和熄滅在伯諾德夫人、兒子、女兒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發生逆轉,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為和語言活動的描寫使文章更加生動,為文章注入了活的靈魂。
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學點也很多,例如:用蠟燭藏情報,這種方法好不好?為什么?環境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和行為對突出人物品質和推進故事情節有什么作用?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現說明了什么?如果三個人的方法一致結果會怎樣?為什么最終杰奎琳的借口可以獲得成功?這么多的教學目標要解決,怎樣統整在一起呢?
一、辯一辯,了解故事背景。
上課一開始,我就介紹了伯諾德夫人一家為什么參加傳遞情報的工作,以及選擇用蠟燭藏情報的原因。在初步了解整個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請同學們分別站在正反兩方面辯論一下,論證這種用蠟燭藏情報的方法好還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學生在辯論過程中通過舉例、類比、推理等方式從正反兩方面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認為好,因為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認為不好,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萬一敗露,那時雞飛蛋打,情報毀掉不要緊,連命都斛丟掉,風險太大。在辯論的基礎上,老師順勢指出:正因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這種方法曾經遭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件。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了解故事發生的小背景的過程,為后面理解課文打下了埋伏。
二、劃一劃,理解故事情節。
在學生通過辯論明白了整個故事的背景之后,讓學生讀課文,用找詞語,劃出表示蠟燭變化的句子,體會當時的緊急。在學生找出相關語句之后,讓學生連起來說一說,通過這樣的找、劃、說,對故事情節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但是僅僅知道故事情節還不夠,文中人物的形象還不夠明晰,對文中
中心的領悟還標交膚淺,這是還需要反復品讀句子,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品質。
三、議一議,理解人物品質。
在這個部分,我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對文中的三個主人公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文中的事例、有關語句加以說明。例如,一個學生說:“我認為杰奎琳很會急中生智,在媽媽和哥哥的方法都失敗后,想到了上樓睡覺的招數,因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嬌聲說話,顯得自己很膽小,怕黑,
以此降低德國軍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終獲得了成功,保護了情報。”有的說,他們臨危不懼,在這種危急關頭,每個人都很沉著,沒有顯現出一絲慌亂的樣子,每個人都竭盡全力,想盡一切辦法保護情報,媽媽輕輕地吹熄,兒子從容地抱柴,女兒鎮定地上樓,在這種時候還能保持鎮靜,波瀾不驚,正是他們最后勝利的關鍵,假如有一個人失誤,后果都不堪設想啊!在議論的過程中,是學生組織已有材料進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觀點和認識的一個過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對人物品質認識得更加深入和透徹了。
四、讀一讀,再現故事內容。
朗讀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種表達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寫得非常精彩,比如當時緊張氣氛,燭焰搖曳,德國軍官態度惡劣,計劃一次次失敗的陰影,只有通過讀才能更好地領悟和表達。于是,我通過導語的引導和學生配合著反復讀課文中關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的語句以及環境描寫的部分,讓學生感受情況的萬分緊急,從而進一步領會整個故事內容和人物品質。
不足之處:
整節課我導得太多,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發揮得不夠,其實可以更多地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自主。
【篇二:《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半截蠟燭》是五年級下的課文。課文生動地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兒女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課文可分為四段。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斗,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地相當細膩。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本課在教學時較為成功之處是:一、以題目—半截蠟燭為線索,進行質疑。讀了題目后你有什么疑問嗎?1這半截蠟燭特殊在哪?學生找到有關句子進行解讀;2誰在保護這半截蠟燭?學生馬上說出了三個主要三個主要人物3為什么要保護這半截蠟燭?解決這一問題時適時插入了有關二次大戰時法國的一些信息4怎樣保護這半截蠟燭?具體展開就是把文中對人物的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和環境的描寫(蠟燭)的詞句精選出來進行研讀。
二、運用比較法,體會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拿回這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大兒子杰克和小女兒杰奎琳分別是怎么做的呢?學生找出文中對人物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的有關句子。接著再將描寫三個人物的有關句子進行比較,三個人的語言動作可以調換嗎?為什么?從中感悟到細節描寫要根據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的不同來描寫這樣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遺憾的是當時如果能讓學生能根據自己喜好再來演一演,可能作者的寫作特點會更深入學生的心中,將來會將此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的人會更多!
【篇三:《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1)我認為,任何語文教學的改革都必須遵循母語教學的規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把握母語教育的核心目標(培育孩子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喚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對這兩點的強烈關注和準確把握。因此不管東南西北風,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兩點不放松。
一、深入解讀:憑借文本,悟出自己獨特的體驗。
因為是語文,因為是母語,孩子對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點。像《半截蠟燭》,孩子讀過一兩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教師就應該基于這樣的起點來實施課堂教學。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確與敵人周旋的辦法“這兩塊的處理上,只是想引導孩子準確簡潔地表述內容,反饋孩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教師引導孩子關注“外緊內急”,旨在為孩子個性化體驗人物渲染萬分危急的斗爭背景。基于此,學生對人物的體驗確實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或更豐滿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對整個二戰期間的法國人民的斗爭也有了總體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當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體驗的方法,比如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讀寫結合:依托文本,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語文,語文,我們的閱讀教學一定要讓寫放進來,不一定當堂寫,可以課內說,課外寫。但是寫必須依據文本,加強指導。其實寫的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當然從孩子的寫作中教師也能發現其對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導今后的課程教學。本堂課就作了這方面的嘗試,引導孩子以本課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為引子,創作《半截蠟燭》續篇。遺憾的是,時間的分配上還是顯得倉促。(丹陽市實驗小學徐留軍)
(2)《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這篇課文故事情節生動緊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生成的多向對話過程。為此,教師要認真備好教案,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過人的沉著、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去學習。同學們,你比較欣賞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談著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了解了人物的特點。
【寫《半截蠟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半截蠟燭的教學反思怎么寫06-12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1-29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5-30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1-03
半截蠟燭的教學反思11-13
《半截蠟燭》的教學反思11-09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2-11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2-02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