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蒙氏教學反思
中班蒙氏教學反思如何寫?寫一些什么內容呢?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中班蒙氏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中班蒙氏教學反思(1)
一、教師方面
1、為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的區角活動環境。
區角活動的設置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結果,我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在設置區域時能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1)區角的數量。數量的多少主要依據活動空間和幼兒人數而定,這學期我們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又新增加了而個區。
(2)區角的分隔。按照蒙臺梭利理念,區角分隔科學、合理,有序,有利于形成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但是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有限,還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若空間沒有適當的分隔,則容易使幼兒感到雜亂無序,從而產生不穩定的情緒。如果區隔物過高,則不僅會影響幼兒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兒產生單調、沉悶的感覺。為此我們在設計區角活動的空間時,力求為幼兒創設一個安靜有序的環境。首先設置了大小不等的空間間隔,比較適合不同人數小組的活動。最小的空間可供幼兒所設的安靜區或隱蔽區,如:“書房”。稍大一些的空間適合幼兒在小組群中活動,通過在活動中協商、競爭等行為,學會和別人分享,保護自己等社會行為,如“手工坊”。
2、選擇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材料,優化區角活動。
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區角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不同興趣的幼兒提供適于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我們在區角活動中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注意提供材料難度的不同,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另外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更便于老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二、幼兒方面
1、提高了幼兒的角色意識和進行區角活動的能力。
本學期,我們引導幼兒學會各區角之間的串聯。如在“娃娃家”中,主人既要學會招待客人,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還可以去手工坊親自動手制作一些、點心、工藝品等,這樣既發展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孩子的社會群體性。
2、區角活動與主題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理解問題的能力比較差,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對比較抽象的問題不宜接受。于是,我們在區角里,專門為他們創設了數學操作區角,讓他們在實際材料的操作中來理解、來感知。在他們操作的過程中我們給于指導。記得有一次教學活動中,有一部分小朋友對物體一一對應的'點數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于是我們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區角活動中為他們設計了“篩子”的教具,來激發小朋友對數的學習興趣,并在玩的過程中我們及時給與小朋友具體的指導與幫助。通過一段時間的區角游戲活動,幼兒果然對數產生了興趣,對一一對應的正確點數物體的數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常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學期中,孩子歸放玩具的能力提高了很多,不再亂扔亂放了。我們嘗試讓幼兒自己布置娃娃家、超市、書房等主題的環境,孩子在這些區角里得到了很大的快樂,在情感上也得到了滿足。
4、提高了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小班孩子喜歡獨自進行活動較多,他們不會很好的進行合作,在區角活動中,我們充分引導孩子與同伴合作游戲,并與同伴友好商量自己的主題與角色,本學期下來,孩子在這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
5、注重觀察,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
在觀察中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對區角活動往往是興致很高,每次到活動結束時,仍有許多幼兒玩得樂此不疲,總是要求老師在玩一會兒,這就表明幼兒對區角活動充滿興趣。當幼兒對某一事物充滿興趣的同時,他們就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就是吸取養料,而這種學是積極的學,主動的學,快樂的學。區角活動屬自由的游戲活動,幼兒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動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熟練、靈活地運用技巧來解決問題。
中班蒙氏教學反思(2)
在這火熱的季節里,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回想這學期的點點滴滴,讓我感到很欣慰。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都傾注了老師的心血,當然更離不開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看著孩子們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并沒有白費。我班是開展《蒙氏數學》教學的實驗班,對于我這個實驗班的老師來說壓力好大,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去大膽的嘗試、通過反復實踐、探索來獲取經驗。下面我就本學期的《蒙氏數學》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結合《新綱要》,明確指導思想。
學習靈活運用《蒙氏數學》教具、教法的科學原則;充分利用《蒙氏數學》和《主題式教學》相結合;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展。
二、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工作。
活動前制定了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目標,要求及工作計劃(如: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為主);逐步摸索《蒙氏數學》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據其原則配備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設立了《蒙氏數學》操作區角;讓幼兒自由選擇教具操作,教師進行分組及個別指導。
三、制作和投放了豐富的活動材料。
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與老師共同制作一些適合幼兒的操作需要和感興趣的教具。制作時可選擇一些廢舊材料,圍繞以樸實、干凈、明亮的色調為主,材料具備目的性,有規則、步驟和順序;在設計時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讓操作更靈活!
四、形式要多樣化。
活動形式主要分為集體活動和分組活動,在集體活動時教師要有明確的目的、計劃、組織、連續性,突出集體意識,培養合作精神;在分組活動時能按幼兒的興趣、愛好、意愿進行選擇性的活動,并結合幼兒的能力進行。
五、實踐的效果與體會。
本學期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的到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幼兒對事物感知的靈敏度提高了,觀察更細致了,無論是生活能力,還是學習習慣,都有很強的順序性。同時,他們更愛動腦筋,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欲。不足之處:孩子們之間的差距較大,存在兩極分化,如何更好地拉近他們之間的差離,將是我下學期的努力的方向。為了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將不斷的努力學習新的知識,力求自己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