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社會教案1
動因與背景:
這些年全球地震頻發,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我國四川省汶川和青海省玉樹分別發生了大地震,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小朋友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接收了很多關于地震的信息,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孩子們獲取的關于地震的信息具有零散性和片段性。我們充分意識幼兒園課程中需要納入關于地震的教學活動,因此,我們以汶川和玉樹地震為背景,創編了大班社會活動《地震》,旨在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提煉、加工接收到的地震信息,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地震和地震的危害,初步學習地震發生時在不同場所逃生的方法,激發幼兒關愛地震災區人民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地震及地震的危害,了解地震時在四個不同場所(學校、商店、戶外、家庭)中的逃生方法。
2、感受地震災難的傷痛,激發幼兒關愛災區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了解汶川大地震的一些信息,收集地震中逃生方法的資料。
2、地震發生時的視頻資料、地震破壞性情景照片、本園師幼愛心捐款活動的影像資料。
3、幼兒座位成馬蹄形,每位幼兒椅子后有一個資料袋;電腦、電視機、音響、錄音機。
活動流程:
1、直接導入話題,回憶汶川、玉樹地震。
(1)、導語:小朋友,你們還記得這兩年我國發生的兩次大地震嗎?2008年,汶川發生強烈的地震,今年,玉樹又發生了大地震,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地球媽媽生病了,在汶川、玉樹兩次大地震中,很多很多的人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很多很多的人失去了爸爸、媽媽、孩子、兄弟姐妹,很多很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失去了學校這個近年來規模最大、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給中國的汶川畫上了濃濃的黑色。
提示:教師的語言應該比較緩慢且帶有傷感,引導幼兒回憶汶川、玉樹地震的已有信息,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
2、感受地震現場,了解地震發生時的特點。
(1)、提問:人們怎樣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知道發生了地震,地震發生時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123
(2)、引導幼兒仔細觀看地震發生時的視頻資料。
(3)、看視頻后提問:在地震現場你看到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心里感覺怎么樣?
圍繞視頻資料討論后,引導幼兒形成地震發生時,山崩地裂、天昏地暗,大地、房屋和物品都會劇烈地搖晃,如果地震強烈,東西就會在搖晃中倒塌、陷落的認識。
3、通過照片解讀,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壞。
(1)、提問:在短短的時間內,這場大地震帶來了多大的破壞呢?
(2)、邊播放地震后不同場景的破壞性照片,邊組織幼兒討論。
根據幼兒的討論情況,教師出示相應的`照片,和幼兒一起通過照片的解讀去了解地震造成的各種破壞。
通過觀看、討論照片內容,知道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交通、通訊癱瘓,水、電不通,很多的人被壓在廢墟中,也有很多的人失去生命等破壞。
4、通過資料討論,學習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1)、根據幼兒收集的地震中逃生資料的種類,將幼兒分成學校、商場、戶外、家庭四組。
(2)、請幼兒交流地震中如何逃生的資料,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引導幼兒深入討論,并分析、提煉,幫助孩子們得出比較科學的地震中的逃生方法。
(3)、一分鐘逃生模擬:根據上課教室所在的具體樓層,請幼兒運用討論到的地震逃生方法模擬逃生。
提示:
①、一分鐘逃生模擬時,根據幼兒上課教室所在的樓層進行模擬逃生。如果是一樓可以組織幼兒迅速撤離現場去空曠的地方,如果在二、三樓,幼兒可以抱頭、彎曲身體躲在桌子下。
②、除模擬在學校的逃生方法以外,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在其它場所的逃生動作進行模擬。
5、愛心延伸,懂得用實際行動去幫助災區的人們。
(1)、觀看錄像,回憶本園師幼為災區人民捐款的愛心行動。
(2)、引導幼兒討論:人們除了捐款以外,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去幫助災區人民。
幫助幼兒了解捐款、送衣服、送食物、送祝福、獻血、爭當志愿者、接受災區的學生來學習、接受災區的重癥病人來治病等方式都是幫助災區人民的好方法。
123
提示:觀看錄像時,可以選取恰當的背景音樂,如《愛的奉獻》,充分烘托大家和災區人民心手相連,共度難關的大愛氛圍,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體驗。
成效與反思:
本活動環節設置流暢而有邏輯性。有效的課堂教學一定能環環相扣的。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體現為教學中學習邏輯的層層遞進。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直接導入話題,回憶汶川、玉樹地震感受地震現場,了解地震發生時的特點通過照片解讀,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壞過程資料討論,學習地震中逃生的方法愛心延伸,懂得用實際行動去幫助災區的人們。這些環節在難度上不斷提高,在思維上逐步推進,使整個教學活動由淺入深,有序地開展,保證了活動的流暢。
除此之外,活動精心設計環節,力爭給孩子營造一個真實的環境,但是在活動過程中孩子的情感渲染還沒有完全到位,建議教師可以以情感為第二主線,以情動情。
對話與解讀:
活動利用汶川、玉樹地震這兩個國內的災難事件,圍繞地震時的特點、地震產生的破壞、地震時的逃生方法、用實際行動關愛災區人民四個方面通過資料的分析、師幼和幼幼的討論、情境模擬、情感渲染等手段使孩子們融入到活動情境和地震事件中,充分調動已有信息、積極展開討論和實踐,形成比較科學、完整的相關知識。同時,貫穿活動始終的憂傷、焦急、關愛的情感線使每一位孩子感同身受,經受了一次比較深刻的感受災難傷痛、關愛災區人民的情感的經歷。
活動充分激發了幼兒對地震及災區人民的關注,因此,教師應抓住時機,進一步引導幼兒收集人們關心災區人民的感人故事,將活動對幼兒的社會性教育意義放大、延伸。
大班社會教案2
設計思想:一天,劉逸豪小朋友帶來了一張交通標志圖,我把圖片貼在了益智區的墻上。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發現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對圖上的標志進行討論。“這是什么標志?是不是向右轉?”“這個標志我在幼兒園門口看見過。”“這個標志和那個標志圖案一樣,怎么顏色不同呢?”我們認為這一興趣點是個很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們開展了標志的共構活動,孩子們通過發現、觀察、認識、比較各種交通標志,開闊了眼界和視野,激發了幼兒探究發現的興趣,促進了他們的觀察比較、語言表達、創作、遵守規則等各方面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教學詳案
教學備注
[課時建議] 2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知道在生活中標志的作用。
2.能夠遷移對各種標志認識的經驗,進行大膽地設計。
[活動準備]
1.在此活動之前幼兒已對交通標志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2.孩子們收集的各種與生活有關的標志的圖形、照片、繪畫作品及實物。水彩筆、白紙若干。投影儀一臺。
在活動室內的墻上張貼交通標志圖;教室內可以懸掛各種孩子們自己制作的交通標志。
[活動過程]
一、對收集的生活標志進行分享。
師: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了很多標志,請小朋友們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找到的生活標志。先請幼兒和鄰座的小朋友交流自己所找到的標志。然后再請個別幼兒用投影儀將自己發現的生活標志展示給大家看。(收集的標志:小心滑倒、小心觸電、請將垃圾投入箱中、公用電話、靜等標志)
教師以一個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兒當中,和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發現,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交流和分享。
二、對生活標志作用的討論。
師:這么多標志有什么用處呢?請幼兒討論后個別回答。讓孩子
們知道標志的作用有警告、提醒、提示的作用。標志是無聲的語言。
鼓勵幼兒自己發現生活標志的作用,教師可針對具體的標志作出引導。
三、對幼兒園中我們生活的環節進行討論,找出需要提示、提醒的地方。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呢。比如在洗手的時候?請幼兒討論后回答。教師對進餐、喝水、解便、睡覺的環節都提出問題,讓孩子討論后同答。
教師應當有預先的考慮。在幼兒談到環節中具體需要的標志設計時,才能有意識地進行指導。
四、設計標志。
師:你會設計什么樣的標志來提醒大家在洗手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呢?警告的標志是什么樣的'?(三角形、黃邊)禁止的標志是怎樣的?(紅圈、斜杠)提示的標志是怎樣的呢?(正方形、藍邊)現在我們就開始設計吧。
幼兒進行設計,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教師在了解了幼兒的設計意圖后,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標志。
五、交流與分享。
繪制完畢后,請孩子們進行交流,然后將所設計的標志貼到教室里的相應位置上。在貼上孩子們設計的標志以后,鼓勵孩子們按照標志改變自己的行為,并及時做出評價。
【活動延伸】
1.鼓勵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有關的標志,督
促家庭成員執行。
2.將孩子在家庭中的設計圖收集后進行分享和交流。
3.對公共場所所需要的生活標志進行設計并到公共場所中進行宣傳、張貼自己的生活標志。
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常見的幾種自然災害。
2、讓幼兒了解自然災害對人類傷害的程度。
3、讓幼兒掌握基本的避險應急措施。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抗震救災視頻資料,升國旗的flash動畫、大型圖片上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每個幼兒一面紅旗,一顆大五角星,四顆小五角星里漿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地震嗎?發生地震后大地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幼兒說出各種不同的地震現象后,接著觀看錄像,發生地震的那一瞬間以及地震后大地那慘不忍睹的場面。
師:剛才你們都看了錄像,你們明白什么是地震了嗎?對了,地震屬于一種自然災害,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可大了,房子在一瞬間倒塌,大地即刻變成一片廢墟,人們在頃刻間變得無家可歸,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命將不存在;為了抗震救災、,那些戰斗在一線的解放軍叔叔,白衣戰士和志愿者都將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為他們時刻會遭到余震的襲擊。
師;他們為什么不怕危險,還幫助那些受災的人們呢?
幼兒發表不同的意見。
總結:這些來自全國的叔叔阿姨不怕困難,不怕危險,戰斗在抗震救災的一線;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都是一家人,在家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危險,、甚至付出生命。
二、進入主題,了解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性
1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屬于自然災害嗎?
2小朋友互相討論,最后列舉:水災、火災、雷電等,老師補充,海哮、臺風等都屬于自然災害。
3觀看錄像:洪水淹沒村莊、大火無情的燒毀房屋、樹木、森林,雷電燒傷人等。
4 總結:小朋友看到的這些都屬于自然災害,它是人們控制不了的`,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曉得,所以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怎樣避險自救,掌握基本的應急避險知識以及自救能力、要知道,我們的生命是很寶貴的,我們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保護別人的生命。
三、災難來臨時我們應該采取那些應急措施
1小朋友,自然災害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學會應急避險知識,掌握應急自救技能,我們就不會被這些災難嚇倒,那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呢?
2分組討論后請幼兒踴躍發言。
3總結: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注意先找地方躲避,最好是先躲在桌子底下,或是彎曲身子靠在墻角,再找機會逃出去,發生余震的時候要蹲在開闊的地方,不要呆在建筑物底下;當洪水來臨時,我們應該往高處跑,土房屋頂上千萬不能呆,在十分情急時,可以把床、板凳等扎成木伐子,大樹上還可以栓繩子,可以救命用、當火災來臨時,我們應該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這樣濃煙就熏不到我們,如果身上有火的話,就在地上打滾,這樣火就會熄滅、不要從樓上往下跳,栓住繩子后往下滑、當雷電天氣發生時,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離鐵的東西和電線桿遠點,以免人觸電燒傷;在打雷的時候,家里的電器開關全部拔掉,窗戶要關閉,以免屋里起火發生火災、小朋友要掌握這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識,在災難來臨時我們不要慌張,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自己解救出去、同時利用所學的知識還要幫助別人、還有很多災害我們這里是不可能發生的,像海哮、臺風等,但是我們也要了解他們的性質和應急方法。
四、面對困難,堅持不懈
1小朋友,當我們遇到一些其他困難和災難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2出示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的一組圖片,小姑娘是如何自救的,邊看邊講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姑娘掉進天坑里昏睡了幾天幾夜,當她醒來的時候,是又冷又餓又黑又怕,但是她在想辦法爬出去,可是坑壁懸崖峭壁,爬了無數次就掉了無數次、就這樣又過了幾天幾夜,她實在沒力氣了就休息一會,等有精神了,她就用手在坑壁上鑿洞做往上爬的石梯,就這樣她堅持了7天7夜爬出了天坑,當她爬到坑附近的同學家里時,她一頭栽倒在同學的家里,最后經過搶救,終于小姑娘得救了。
3討論,小姑娘是怎樣自救的,在災難面前,她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4 總結:小姑娘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生命的最后依然不放棄,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活下去,活下去……一定想辦法爬出去、就是她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她堅持到最后,戰勝了困難。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觀看升國旗的flash動畫,讓幼兒知道自己出生在中國、五星紅旗代表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從小多學本領,長大后要建設自己的祖國、美工活動:幼兒粘貼五星紅旗,注意五角星的位置。
活動反思:
本節課之前,我充分閱讀教材、教學用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備課比較充分、另外,我將錄播室的座次改成了有助于小組討論的形式,這樣,一是方便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探討;二是我在小組討論環節可以巡回指導,關注到每一個小組,每一位學生。
導入環節,通過播放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入本課的學習、
探究一體現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程性質、本環節選擇學生真實的生活片段“體育課劇烈運動后”及對學生起外號的反應作為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知道該如何從小事上愛護自己的身體、
探究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經驗,從而在以往的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總結,生生質疑,生生互助,生長出新的更成體系的安全知識與技能、
探究三通過正反兩個材料的鮮明對比,凸顯出精神發育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追求精神發育,重視精神發育,守護好自己的心靈,追求真善美、
探究四也是從學生實際生活著手,讓學生暢談精神的來處,并反思這些精神到底是什么,從而引出我國民族精神的精髓,并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經典等活動,守護好精神家園,傳承民族精神、
大班社會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許多小朋友不會排輩分,家里來了客人和親戚不知道應該怎么稱呼,該活動以兒歌的形式幫助小朋友學習排輩分。
活動目標
1、學習中英文輩分的稱呼以及人物關系。
2、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記憶效果。
3、感受親情和家庭的'溫暖。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人物關系,能正確排輩分。
難點:間接人物關系的正確理解和排輩。
活動準備
描繪人物關系的卡通墻飾,中英文人物稱謂卡片,鋼琴。
活動過程
1、提問的方式:小朋友們知道爺爺的女兒我們應該叫什么嗎?引出活動主題《輩分歌》。
2、識記兒歌中生疏的中英文詞匯;朗讀熟悉歌詞;教學兒歌;以問答形式了解幼兒對人物稱謂與人物關系的理解情況;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并嵌入生活細節,使幼兒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之情。
3、用卡片給英文稱謂與對應的中文稱謂配對。
4、布置作業:唱兒歌給爸爸媽媽聽。
大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激發愛護蜻蜓、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2、樹立保護有益昆蟲的社會意識,能為保護蜻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知道蜻蜓是益蟲,了解蜻蜓的基本特征、生活習性以及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蜻蜓,懂得一些有關蜻蜓的知識。
物質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謎語:頭上兩只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一雙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領。(謎底:蜻蜓)
2、引導幼兒觀看PPT課件,了解蜻蜓的相關知識。
引導幼兒觀察PPT“蜻蜓”,感知蜻蜓的外形特征。
引導幼兒觀察PPT畫面中蜻蜓的生活環境,了解蜻蜓的生活習性。
提問:我們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蜻蜓?(蜻蜓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比如稻田邊、水壩邊)為什么?(蜻蜓的繁殖離不開水,同時,這些地方有比較多的害蟲,如蚊子、蒼蠅和其他小昆蟲等,利于捕捉到食物)
引導幼兒了解蜻蜓能捕捉害蟲,與人類的生活關系密切。
組織幼兒自由討論蜻蜓的益處以及蜻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小結:蜻蜓是捕捉害蟲的小能手,它把蚊子、蒼蠅和其他小昆蟲作為食物,這不但對人們的.健康有好處,對農作物的豐產也有很大的作用。蜻蜓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3、組織幼兒制作保護蜻蜓的宣傳畫。
討論:蜻蜓是益蟲,我們可以做什么來保護它呢?(可以制作保護蜻蜓的宣傳畫,呼吁大家都來愛護蜻蜓)
幼兒用圖畫加文字的形式制作愛護蜻蜓的宣傳畫。
將作品粘貼在班級宣傳欄中,相互展示、欣賞。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大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小麥的一生》課件一盤:小麥的生長過程;兒歌《大饅頭,哪里來》。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桿工藝品。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并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
1、提問: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么樣?(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里;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并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開始收麥,叫夏收。
二、出示各種麥制品,了解麥子的用途。
1、出示各種麥制品,引導幼兒了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2、引導幼兒了解麥子的用途:麥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面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墻皮。
3、游戲“麥爺爺找孩子”——請一個幼兒帶上小麥頭飾,當麥爺爺。其余小朋友當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圖片掛在幼兒胸前)。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兒依次說:“我是面包,是麥爺爺的孩子。”“我是餅干,是麥爺爺的孩子.”
三、聯想活動:小麥是夏季里成熟的糧食作物,你在夏季里還見過哪些糧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四、教育幼兒愛惜糧食。通過兒歌《大饅頭,哪里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附兒歌:《大饅頭,哪里來》
大大的饅頭哪里來?白白的面粉做出來,白白的面粉哪里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黃黃的小麥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伯伯阿姨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創造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從而體現了《綱要》中所規定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例如,認識小麥時,先讓幼兒主動去觀察;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麥的生長過程時也充分尊重幼兒個體獨特的表現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該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內容靈活的運用。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內容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積極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親身體驗、游戲、課件等教學形式組織活動,使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說說、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麥子的生長過程,懂得了珍惜糧食。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非常好。
大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ppt課件)
2、防火安全標志。
3、濕毛巾
活動過程
一、看“火”的圖片,以提問方式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看下這是什么?(火的圖片)那你們在哪里看到過火,火有什么用處,它能干什么?
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二、觀看火災視頻及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
師:可是火也有它的壞處火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你們想想是什么引起火災的發生呢?(小孩玩火、亂丟煙頭、用電不當、燃放煙花爆竹等)
2、、那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火災的發生呢?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火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去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⑤要正確使用電。
3、出示防火安全標志圖片及播放警報聲,引導幼兒認識并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4、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里著火了怎么辦?
師:如果著火了,情況緊急時,我們要打火警電話119給消防叔叔,讓他們來幫助我們。
5、那著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讓幼兒自己思考并說出自救辦法
師小結: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打火警電話119給消防叔叔,讓他們來幫助我們。如果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彎著腰有秩序的從安全出口離開,不能推不能擠…….
四、演練:"安全防火自救"游戲。幼兒聽到火警聲迅速有序拿濕毛巾捂住鼻嘴彎腰,找安全通道離開。通過游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五、活動延伸:
認識標志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投入程度是相當高的,表現在能積極大膽的發言,連一些平時比較膽小的孩子也積極投入其中,因此,孩子們是在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識,遇到火災該怎么辦。逃生演習使孩子們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記憶也就更深刻了,并培養了孩子的應變能力。
大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5月的第二個周日就是母親節
2、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知道母親的辛苦,知道感恩母親。
3、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讓幼兒了解母親節的意義。
2、讓幼兒學習說:“祝媽媽母親節快樂!媽媽您辛苦了”
3、練習舞蹈《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
4、準備氣球
5、音樂《讓愛住我家》《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燭光里的媽媽》《我的好媽媽》
活動進程:
1、先安排各班幼兒家長按班級在戶外場坐好。
2、時組織幼兒在幼兒園一樓排好隊,并給幼兒發放氣球。
3、當《讓愛住我家》的音樂響起的時候各班教師按學、大、中、小的班級依次慢慢的把所有的媽媽圍在中間,(要求教師安排幼兒自己找到自己的媽媽或家人)
4、把手中的氣球獻給媽媽、擁抱媽媽、或親吻媽媽、給媽媽說一句
貼心的話。
5、讓媽媽欣賞舞蹈《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 》
6、活動結束
注意事項:
1、如遇天氣不好的情況地點變動為( )
2、幼兒先把家長們圍到教師再安排幼兒找到自己的家人
3、活動當天一定要通知家長到位(以免有個別幼兒沒有家長陪同做活動),如有特殊情況家長未到得幼兒教師要安排好幼兒在自己的身邊,告訴他先把禮物收到等媽媽到了再送給他。
4、活動結束后一定要注意家長未到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開展的慶祝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刻地體會到媽媽工作很辛苦,要從內心去體諒媽媽,理解媽媽的付出,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也是讓孩子體會愛、接受愛,讓孩子更多的去愛他人,從小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主動參與此類活動的主動性。我們感受到德育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家庭抓起,讓孩子從小懂得關愛、懂得回報.....讓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學習中!讓家長漸漸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大班社會教案9
目標:
1、知道我是人群中的一個,體驗和大家做朋友的快樂。
2、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學習根據同伴的表情調節自己的行為。
設計思路:
近段時間,我們正在進行“我與別人不一樣”這個小主題,孩子們已經都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孩或女孩,有初步的性別認同,在自主游戲中也有明顯的角色穩定性。進入大班以來,我發現一個與小班、中班完全不同的現象,就是男孩子會聚成一圈,女孩也聚成一圈,各玩各的,甚至互不干擾。男孩、女孩的興趣完全不同,這樣的現象表明大班的孩子的個性特征在逐步地發展,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也在增強。我們老師針對這樣的情況設計了關于男孩女孩的各種活動,讓幼兒不僅感受到男女在生理特征、心理角色、喜好能力上有所不同,從關注自己到關注他人,學會互相欣賞,從而促進其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內容:男孩女孩
目的:
1、進一步幫助幼兒建立性別認同,了解男孩女孩在各個方面的不同特征。
2、激發幼兒互相欣賞男孩女孩不同的優秀品質,增強自信心,初步促進其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準備:照片、圖片、泡沫板、自制娃娃、錄象、小冊子、詩歌一首
設計:
1、引出:
出示兩張小毛頭的照片,讓幼兒看看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幼兒說說)
再出示他們現在的照片,他們長大了,現在你們知道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了吧。
原來,在嬰兒的時候,光從外表上是很難看出男孩還是女孩的,長大后就容易分辨出了。
2、經驗交流(游戲形式)
幼兒分男女坐成兩排。玩一個“搶板板”的游戲,說說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從男孩女孩的外表到內在的不同特征上來分析,并抓住幼兒生成的有價值的`東西)
看錄象:瀏島營地騎馬的情景
他在干什么?哦!男孩子真勇敢,敢騎馬,那女孩子行嗎?(幼兒說說)
繼續看錄象:原來男孩女孩都是一樣勇敢的。
3、情感延伸:
陸老師真是太喜歡我們班的男孩和女孩了,我寫了一首詩歌送給你們,想聽嗎?
(邊讓幼兒欣賞詩歌配套的小冊子邊朗誦詩歌)
附:詩歌〈〈男孩女孩〉〉
有這樣一個男孩
特別關心老師
當張老師回江西考試了
他總在問
張老師什么時候才回來呀
猜猜他是誰
有這樣一個女孩
小手特別靈巧
在教師節的時候
會自己做小花送給老師
猜猜她是誰
我們班的男孩呀
在操場上跑呀跳呀
就象一匹駿馬
我們班的女孩呀
在小舞臺上唱呀跳呀
就象一只蝴蝶
男孩
你們
還象太陽
帶來的是溫暖和健康
女孩
你們
還象鮮花
帶來的是微笑和美麗
機智勇敢的男孩
聰明伶俐的女孩
我們在同一片天空下
生活、游戲
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共同成長
大班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細微之處,嘗試大膽猜測。
2.初步感受“為什么我不能...像...”的句式。
3.體驗繪本閱讀和想象、提問帶來的快樂。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自主閱讀過《為什么我不能》小書。
物質準備:
1.大書《為什么我不能》;小書人手一本。
2.PPT課件、動畫視頻
3.書架、書袋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和整體動物圖,激發興趣
(一)介紹封面及氣球框、問號
1.師:寶貝們,今天倪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本圖畫書。這是封面。你們看,這是誰呀?
2.觀察氣球框和問號
師:小魚的頭頂上有一個像氣球一樣的框,它有什么用處?
師:它叫氣球框,我們可以把要說的話裝在里面。這個氣球框的小尾巴對著誰,就表示誰在說話。現在是誰在說話?小魚說了什么?問號是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當我們有問題要問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問號來表示。
3.封面上還有哪里有問號?
(二)觀察整體動物圖
師:那到底有哪些動物也有問題要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看到了誰?它在干什么?(個別學做動作)
小結:有這么多小動物都在這里玩兒,那他們玩兒的時候會問什么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閱讀繪本,尋找、猜想小動物的提問
(一)師幼共讀
1.小鳥疑問圖:
師:這一頁上有誰?那這一頁上有誰?誰在說話?完整講述:小鳥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鴨那樣
2.小鴨疑問圖:師:接下來又有誰要提問了呢?小鴨看到貓咪在干什么啊?
師:小鴨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抓蝴蝶,像貓咪那樣。
3.貓咪疑問圖:
師:接下來誰又有問題要問媽媽了呢?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
師:貓咪看到了什么?誰愛吃紅蘿卜?
那貓咪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你來猜一猜。
解密:貓咪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吃紅蘿卜,像小兔那樣。
4.小兔疑問圖:
誰又有問題要問呢?小兔看到小狗在干什么呢?她會問媽媽什么問題?
師:小兔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汪汪叫,像小狗那樣。
(二)自由閱讀
師:請你去書里找找答案,還有哪些小動物提問了,它們向媽媽提了一個什么問題。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把書放在書袋里面(教師個別指導)
(三)集體分享PPT(繪本后半部分內容)
師:小兔問了媽媽問題之后,誰又有問題了呢?
1.小狗疑問圖:
師:小狗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狗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吹泡泡,像小魚那樣。
2.小魚疑問圖:
接下來,誰會問問題?小魚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魚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踩泥巴,像小牛那樣。
3.小牛疑問圖:
師:小魚的問題之后,誰有問題要問了?它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師:小牛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飛上天,像小鳥那樣。
(三)完整閱讀大書
小動物們都很愛動腦筋,問了媽媽很多問題。那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呢?我們再來看一看圖畫書找找答案吧。
(畫面停留在媽媽疑問圖)媽媽們有沒有回答?原來媽媽們也沒有回答,(哎呀呀,媽媽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
完整講述故事
(四)完整觀看繪本視頻
三.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想問的問題
我們寶貝們想一想,平時有什么問題問過媽媽呢?
小結:當我們有不懂得問題時,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老師和小朋友,也可以去書中找找答案哦!
活動反思:
我比較關注幼兒語言的發展,盡量幫助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但有的時候對于細節的處理還不是很好。比如出示小貓和胡蘿卜的圖片時,幼兒對于畫面不是很理解,這時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可以將這張較難的圖片放在最后,和孩子進行討論。在語言活動中,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幼兒多說、完整的說,當幼兒說的.很好的時候,老師要及時的給予肯定,當幼兒說的不夠完整時,老師要慢慢的引導,鼓勵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大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4、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活動重點: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
活動難點: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月亮船》、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1)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誰在哭啊?”
2、閱讀圖書感受內容:
(1)幼兒閱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呢?”
3、閱讀理解內容:
(1)幼兒自主閱讀后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有些什么美麗的景物呢?”
(3)師幼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欲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幼兒幫助蒲公英的愿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整個活動中,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啟發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于孩子的回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地提升,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后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后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么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回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為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12
設計意圖: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營養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對于幼兒來說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來源。其中泡菜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這樣香的泡菜是怎樣做出來的呢?通過調查了解孩子們不知道怎樣做出來的'。為此,通過我精心的準備及家長的大力配合,孩子們終于可以親手動手制作泡菜了。
活動目標:
1、喜歡動手操作,感受蔬菜色彩的豐富。
2、會根據設想準備材料,并分層次擺放成“蔬菜彩虹”。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家長為每個幼兒準備好的玻璃瓶。若干塑料刀、四塊大的菜板。
2、請家長為幼兒準備各種不同顏色不同蔬菜若干。
3、制作泡菜的調料(鹽、糖、花椒、八角、料酒、姜等)用四個大的餐盤盛好
4、教師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泡菜,瓶口用彩帶系成蝴蝶結。
5、彩虹課件
6、課前洗凈小手及蔬菜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教師:孩子們你們見到過彩虹嗎?
幼兒:見到過。
教師:在哪兒見到過?
幼兒:書上、電視上。
教師:彩虹都有哪些顏色?
幼兒: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等。
1、教師出示彩虹課件讓幼兒觀察,并再次讓幼兒說說彩虹的顏色。
2、欣賞教師帶來的“蔬菜彩虹”泡菜。
①教師出示泡菜“蔬菜彩虹”,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②教師:請小朋友觀察蔬菜彩虹的泡菜里都有哪些菜。(找個別小朋友回答)
③教師:請小朋友品嘗泡菜的味道。讓小朋友說說吃到嘴巴里什么味道?
教師小結制作泡菜的方法。
二、幼兒制作泡菜
1、幼兒分組做好,觀看今天桌上的蔬菜及調料。
教師:小朋友趕快找一個坐位做好。讓幼兒看看今天桌子上都有哪些菜?
幼兒:(西紅柿、胡蘿卜、芹菜、紅辣椒、卷心菜、等)。
教師:小朋友,制作泡菜的調料都有哪些?
幼兒:(姜、黃酒、花椒、八角鹽、糖等)。
2、幼兒開始制作泡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選擇不同的蔬菜,并分層放入瓶中,教師鼓勵幼兒盡可能制作出“蔬菜彩虹”泡菜。
3、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
教師幫助幼兒放入制作泡菜的調料。擰緊瓶蓋,系上絲帶。
4、欣賞“蔬菜彩虹”,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蔬菜色彩的豐富。
教師:小朋友今天真能干,這么快就做好了泡菜。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們做的“蔬菜彩虹”放到我們班的超市吧!請幼兒評評誰做的最漂亮。
活動延伸:
數天后,請孩子們品嘗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泡菜。
大班社會教案13
【設計意圖】
東海水晶是東海的特產,“東海水晶”文明世界,有“東海水晶之鄉”的美稱,作為東海人我們為之驕傲,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讓幼兒從小了解水晶,了解家鄉的特產,增強幼兒對家鄉的自豪感及熱愛之情,因而我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東海水晶”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講述自己知道的水晶。
2、認識東海的水晶,了解水晶的功用。
3、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課前要求家長帶孩子參觀東海水晶市場。每名幼兒帶一張或多張家長拍攝的水晶制品圖片。
2、課件ppt1,內容包含東海水晶的各種原料、制品。
3、觀看水晶原料的來源、各種水晶制品的加工過程的錄像。
4、欣賞介紹東海水晶市場交易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幼兒講述課前老師要求家長參觀水晶市場所看到的各種水晶制品。可拿著自己帶來的的水晶圖片講。
師:爸爸媽媽已經帶你們參觀了水晶市場,也拍攝了水晶圖片,請你把帶來的的水晶制品圖片,說給大家聽聽好不好?
二、觀看課件ppt1,內容包含東海水晶的各種原料、制品。
師:老師也拍了許多水晶的原料及水晶制品圖片,看看跟你說的有什么不同。
三、觀看水晶原料的來源、各種水晶制品的加工過程的錄像。
師:這些水晶的原料是從哪里來的?又是怎樣加工成各種水晶制品的呢?我們一起來觀看錄像。然后來回答幾個問題:
(1)水晶的原石是從哪里來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2)水晶制品是怎樣加工成的?
(3)水晶有哪些作用?
(4)小結:水晶的原石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東海的地下水晶的藏量非常大,原石比較堅硬,用原石可以制作成很多的`水晶制品,如:項鏈、手鐲,戒指、耳環、眼鏡、景石、水晶雕刻品、按摩靠墊等,不僅有可以裝飾、美化生活,而且還有許多保健作用,東海的水晶文明世界,有“中國東海水晶之鄉”的美稱。毛主席的水晶棺就是我們房山鎮出土的水晶做成的。這是我們東海的驕傲。
四、欣賞介紹東海水晶市場交易的錄像。
師:東海水晶市場是個很大的水晶交易市場,吸引了大量中外顧客前來訂購,特別是集會和水晶節交易更是火爆,現在我們一起來觀看東海水晶交易情況的錄像,看看到底有多火爆。
五、拓展。
1、請小朋友說一說,除了東海水晶是東海的特產,我們東海還有哪些特產?另外還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或有名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平明的大米、山左口的板栗、黃川的草莓、石良河的葡萄、桃林的燒雞等,好玩的有羽山的風景區、西雙湖、李埝狩獵場等,有名的有亞洲第一井、安峰山烈士陵園等)。
2、小結:
我們東海有很多的特產。有好玩的、有好吃的,作為東海人我們感到驕傲,希望小朋友從小認真學好本領,長大后把我們東海打造的更加美麗富饒,好不好?
大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辛苦的勞動與自己的.關系,愛惜媽媽勞動成果。
2、愛媽媽,樂于幫媽媽做力所能及事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觀察媽媽下班回家及雙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2、家庭配合:為媽媽拍照,拍攝作家務照片,布置“好媽媽”園地。
材料準備:紙、筆、錄音機、廢舊材料、手工操作卡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共同欣賞,觀看照片,回憶媽媽的勞動,進行討論,提出問題:
“媽媽下班后或雙休日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這些事情行不行,為什么?”“媽媽趕了這么多活,會怎么樣?”“你是怎樣想的,用什么方法去愛媽媽?”“怎樣讓媽媽知道你愛她,你懂事了?”
2、教師幫助、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如:為媽媽畫畫、制作禮物、寫祝福話、錄音等)
3、相互交流與欣賞,并討論今后自己幫媽媽做什么?”
觀察重點:
1、觀察幼兒在活動對媽媽辛苦勞動態度
2、不同表達方式、技能與情感體現。
活動延伸:
開展媽媽節日親子活動,“夸媽媽”“我幫媽媽做……”主題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引導愛的多種表達方式,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知道為媽媽做事情也是愛媽媽的一種表現。
大班社會教案15
活動過程:
一、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組合成小家庭,介紹家中成員。
2、發工資。介紹家中成員:(教師發給每個家庭一個信封,內有錢幣20元。)師:今天我們每個小家都領到了20元工資。我們的爸爸媽媽每個月也會有工資,他們是怎么花錢的呢?(幼兒根據自己調查的經驗講述。)師:今天我們來當家,我們的工資該怎么花呢?
二、超市購物。
1、師:每個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購買些什么。
2、幼兒在超市購物,并將所購物品記錄下來。
3、購物后討論:
各家買了什么?還剩下多少錢?
三、體驗家庭開支繳水電費
1、請一名教師扮演收水電費的工作人員,報出每家需繳的水電費費用。
2、每個家庭繳納水電費。
討論:為什么每家的'水電費不一樣?
如果不繳水電費會怎樣?
小結:我們要節約用水用電。娃娃入園費。聽錄音(需交娃娃入園費)討論:娃娃上幼兒園重要嗎?
工資不夠花了怎么辦?小結:當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錢買吃的、穿的、用的,原
來還需要支付許多別的費用。
四、交流、小結。
1、今天你當家當得怎樣?
2、如果下次再當家你會怎樣用錢?
3、我們平時可以怎樣節約用錢,合理花錢?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08-16
大班社會教案07-22
大班社會《畢業》教案10-30
大班社會教案06-17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02
大班社會《時間》教案06-05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9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