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水東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自然資源,并為之自豪。
2、能運用調查、采訪等方法收集家鄉物產及有關的資料,并能在眾多的物產中找出本地的物產。
3、學會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4、能運用調查、采訪等方法收集家鄉物產及有關的資料,了解一些家鄉的風景名勝。
5、課件演示:教師在課前要了解學生準備資料的情況,事先準備好一些音響、圖片材料做成課件,在學生介紹時給予適當的補充,幫助同學理解。
教學方法:
引導、補學、激學、評學
學習方法:
自學討論
教學準備及手段:
課前收集的有關自己家鄉的資料、實物,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導語: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在上節課中,在同學們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到了你們的家鄉進行參觀。在那里,我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景色,還聽到了動人的傳說故事,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今天這節課,你們還想繼續進行旅行嗎?
二、新授
活動一:我是小導游(目的: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成果。)
1、導語:那好!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坐上時光列車,到你們的家鄉去看一看、瞧一瞧,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產?你們說好不好?可是我們先到那些同學的家鄉呢?誰來做領航員呢?
這樣吧!既然同學們都想當領航員做小導游,我想你們一定做了充分的準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小聲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交流與匯總。然后推選出一名小導游來做領航員。(注: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家鄉的不同,自愿結合成若干小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查找。)
2、學生小組交流。(老師給予及時地引導)
活動二:我的家鄉物產多又多(目的:通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了解一些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自然資源,并為之自豪)
導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出發吧!請同學們注意傾聽,旅行結束后,我們還要評出小導游、智囊團呢?
1、同學代表上來發言:說明并展示自己家鄉物產的照片、圖片、實物等等,如果有同學帶來了家鄉的食品可以請同學們嘗一嘗。最后講一講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這些材料的。
2、當一位同學發言完以后,其他同學可以給以補充。
3、課件演示:教師在課前要了解學生準備資料的情況,事先準備好一些音響、圖片材料做成課件,在學生介紹時給予適當的補充,幫助同學理解。
活動三:心中的贊美。(目的: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形式,抒發一下自己內心地感受,從而進一步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
導語:同學們,你們瞧!我們的水東家鄉不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還有豐富的物產資源。看到這些,你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們想用什么形式來贊美我們的家鄉呢?
1、小組同學討論。(詩歌表演、歌曲表演、贊美的話、簡筆畫……)
2、請同學代表表演。
三、總結:
同學們,短短的旅行即將結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師一樣意猶未盡呢?在這節課上,我們不僅對家鄉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愛,增添了一份自豪。你們那些發自肺腑的言語感動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與同學。今天,我們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希望未來,家鄉為你們的成長感到自豪。最后,讓我們在優美的歌聲中,再一次欣賞一下我們美麗的家鄉。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千年古鎮——生我、養我、愛我、育我美麗的水東家鄉吧!
四、播放課件:課件內容為老師課前收集到的風景、物產、人文圖片資料,并配以《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歌曲伴奏。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體會與他人分享時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愿意與他人分享。
情感目標:培養與人分享快樂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獻出關愛,相互幫助體現了一種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為目標:實際參與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體驗來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
學會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體驗來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學難點:
理解分享是種快樂。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糖果、樹葉、葉貼畫、課件。
2、學生準備:一兩件自己最喜愛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題
1、播放《幸福拍手歌》,師生共享。(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抓住學生心理特點,為營造快樂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做鋪墊,用快樂的歌聲調動學生快樂的情感,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引言揭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展開活動,分享快樂
(一)物質分享的快樂
活動一:我們班的.“分享日”,分享活動,享受物的分享快樂。
1、分享活動建議:
a.你可以向別人介紹你的心愛之物,也可以把你的心愛之物借給同學。 b.你可以與小組內的同學分享,也可以到其它組和其它同學分享。 c.欣賞別人的物品請用心愛護。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其中。
3.交流感受:在剛才的分享活動中,你們A覺得快樂嗎?為什么這么快樂呀?
(設計意圖:在快樂輕松的"活動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分享的快樂。)
4.總結歸納: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
5.體驗升華:將糖果獎給剛剛與人分享最多,給更多人帶來快樂的同學,讓他說說打算如何處理糖果。
(設計意圖:體驗分享,深化理解“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的意思)
活動二:我們共分享,回歸生活,體驗肋人的快樂。
1.生活小故事。情境表演,感受分享就是獻出關愛。
(設計意圖:選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讓學生情境表演,使學生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而分享就是獻出關愛,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覺得快樂。)
2.活動拓展:下雨天,同學們陸續回家了。一個同學站在校門口,焦急地望著天空。這時,小剛同學拿著傘剛要回家,小剛該怎么辦?
情境ABC:小剛把傘借給那個同學,自己冒雨回家。
小剛讓這個同學在學校等他,他回家取傘給他。
小剛把這個同學送回家后再回家。么樣的辦法幫助別人會更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道德智慧,用最好的辦法幫助別人,更好地與人分享,獲得更多的快樂。)
(二)智慧分享的快樂
活動一:大家的智慧多又多,感受合作的快樂
1、葉貼畫的游戲規則:
思想碰碰車:a.先把自己的構思在小組內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別組學習,了解別組的做法
c.小組商量,選擇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動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學生小組活動,老師指導。
3.交流匯報:游戲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4、總結提升: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之后,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設計意圖:各小組自定一個主題,用樹葉創作葉貼畫,做完后進行成果展示,讓學生談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使學生意識到彼此在分享著各自的想法,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
活動二:故事與思考,深化對分享的理解。
小品表演:盲人打手電筒
(設計意圖:用生動的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領會每一個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的分享,我們的生活才會快樂。)
三、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3
學習目標:
1、學會分享,知道謙讓和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能與同伴分享玩具、圖書,并與同伴積極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感受謙讓、分享給別人和自己帶來的快樂,體驗愛的溫馨與美好。學習重點難點:學會分享,知道謙讓和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先帶大家一起來學習《分享真快樂》。
二、學習新課:
(一)分享閱讀更有趣
1.看圖片,講講四幅圖都講了什么?
2.你和好朋友分享過什么?分享后,好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小結:原來分享讓小朋友感到心情愉快,小朋友相互分享可以獲得更多的快樂。
(二)分享的魔力
1.讀兒歌,思考問題?
2.分享還有什么魔力嗎?
(三)快樂地分享
1.播放圖片:看孩子們都在分享什么。
2.小組根據圖合作、討論:我們有什么好方法快樂的"分享。
3.齊讀下面的秘笈。
(四)他是“小氣鬼”嗎
1.播放圖片:看孩子們想分享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
2.小組根據圖合作、討論:我們有什么辦法才能和他人一起分享。
3.展示。
4.小結:在分享的時候,我們要有禮貌,愛惜別人的東西,玩完了及時歸還。
三、鞏固新知:
互相分享自己的玩具或圖書后,這樣就會有更多小朋友能玩到自己喜歡的玩具看到自己喜歡的圖書了。分享不僅能使小朋友得到更多的玩具和圖書,而且能使小朋友感受到更多的分享快樂。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4
知識目標初步形成交往與溝通的能力,從而順利適應社會生活
能力目標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進熱愛社會的情感,更好地與父母、老師、同學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交往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合作及融入社會的能力。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情景劇: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過小明一天的活動,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教師過渡:我們今天就學習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活動。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感受社會生活
(一)豐富的社會生活
活動一:圖片欣賞
(展示圖片)
1.這幾幅圖片分別是什么內容?
提示:第一幅是參觀工廠;第二幅是參加農村勞動;第三幅是聽法制講座;第四幅是集體活動。
2.這些活動給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教師總結: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3.同學們思考一下,還有哪些我們參與過的社會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參加義工活動;到景區旅游;為社區發展提建議等。
4.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意義?
提示: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
教師總結: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讓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也讓我們更好地參與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目標導學二: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活動二:社會關系網
(展示圖片)
1.分析:你對這個網絡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2.(展示圖片)識別幾種社會關系:
提示:同學關系。提示:師生關系。
提示:母子(女)關系。提示:消費關系。
3.分析:四幅圖片及社會關系網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提示:我們會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
活動三:情景圖片展示
我是消費者我是大哥哥
1.讀圖分析:在這些社會關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嗎?
提示:在社會關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確定不變的。
教師總結: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參與了哪些社會關系,在這些關系中扮演著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關系,扮演兒子(女兒);師生關系,扮演學生;同學關系,扮演同學;公共關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動四:小辯論
讓學生分成兩組,對以下兩個話題進行辯論:
(1)人是否可以離開社會而單獨存在?
(2)一個人的成功,完全是他個人奮斗的結果嗎?
讓學生搜集資料,更進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長和發展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
三、課堂總結
本節課是我們本學期的第一站,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豐富的社會生活,了解到了我們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
3板書設計
我與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社會生活成就我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4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在情境創設法教學嘗試中,注意引用有針對性和新穎性的案例和故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小組的合作探究做好準備。在合作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嘗試中,注意到要適合學生在學習中思維活動所經歷的過程與發展,讓他們成為協同共事、協同研究的團體,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5
教學分析
知識與能力理解行己有恥,止于至善。
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探究合作的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青春期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行己有恥,止于至善
教學難點:理解行己有恥,止于至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
思考:“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你如何理解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確、形式、規矩
教師講述:放飛夢想的青春時代,我們可以張揚、放縱、探險、自由、任性、哭鬧,但是做起事來我們要遵守規矩,我們要讓青春風格。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青春有格的話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行己有恥
(多媒體顯示圖片)
很多時候,公交車上年輕人們“鎮定”地坐在老弱病殘孕的座位上,絲毫沒有意識到身旁站著的老人,如果換成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呢?
(1)理解“行己有恥”
提示:學生分組討論,注意舉例說明
教師總結:“行己有恥”簡單說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這就告訴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多媒體顯示)
勾踐臥薪嘗膽
(2)越王為什么“置膽于坐,飲食嘗之”?
提示:這是告訴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3)教師講述:“行己有恥”的要求:
“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能力。正如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教師總結:羞惡之心引到我們判斷是否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的理由。他在我們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
(多媒體顯示)
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許多規則,這些規則讓我們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義。例如:不傷害別人;不說謊,不欺騙;遵紀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諾……
思考:(1)你認為還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守?
提示:紀律、規章、法律、道德
(2)有人認為,只要不被發現,說謊、欺騙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為什么?
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規則以外,我們還要遵守紀律、規章制度等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于這些規則的約束,不管我們的行動是否被發現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則。““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
過渡:我們看一看這個片段
(多媒體顯示)
今天我們實行無人監考的考試方式考試數學,考完后排名。老師發完卷子走了,剛開始大家在認真做題。一會兒,我遇到一道難題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鄰座的同學已經做出,而老師沒在。我心里還是糾結“這是考試不管老師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試紀律”“這次考試完,老師排名次,如果這道題寫錯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媽媽有得嘮叨我”
活動二:出謀劃策
我該怎么辦?幫我出出主意?
提示:看吧,沒有老師監督;不看,不管有沒有老師我們都要遵守考試紀律。
教師講述:“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同時“行己有恥”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掌握增強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強“我不要”的力量;增強“我想要”的力量;加強自我監控。
目標導學二:至于行善
(多媒體顯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選自《大學》
活動三:說一說
(1)《大學》這本書的宗旨是什么?
提示:《大學》的主旨是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顯,在于鼓勵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舊習,在于使人達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
閱讀---------閱讀感悟微塵”
(2)談談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是心,在于是行動。我們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多媒體顯示)
活動四: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學的議論?
提示:看到同學的優點,心理。
(2)看到這封感謝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分組討論,探究合作
教師總結:我們應該把童小勇作為榜樣,向他學習。榜眼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我們要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多媒體顯示)
小明這學期又被選上“三好學生”,這是他連續三次當選了。當有同學問他時,他說:我每天晚上都要對自己今天的行為進行思考、檢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處,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探究合作二
(3)小明的話對你有什么啟發?
提示:小明平時做到的事
教師講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
(多媒體顯示)
探究合作三
(1)你如何看到上述觀點?
提示:觀點結合實際情況,舉例說明。
(2)“止于至善”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教師總結:一個人要做到獨善其身,以寬廣的胸襟、堅定地信念和剛上的品格行事處世,始終擁有信心、不斷激勵自己,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社會中還要關心、幫助周圍的人。
三、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體驗。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也就是“少年之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讓我們做一名有志青年,張揚自己的青春,放飛自己的夢想。
板書設計
行己有恥
青春有格
止于至善
教學反思
1.情景創設,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創設多種方式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活動起來,讓他們暢所欲言。
2.這節課設計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些陌生,理解困難。
3.學生課堂上討論不激烈,對于一些觀點不能較好說出自己的理解。對于國學知識知道太少,思想道德素質有待提高。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案03-07
二年級上冊道德法治教案07-30
道德與法治教案03-19
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02-23
道德與法治教案模板05-06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03-09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11-17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02-20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07-05
道德與法治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