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都的秋》教案1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紛紛開始生成性課堂的教學探求。生成性的語文課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筆下的“麥田”:有一群孩子在課堂“麥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戲、狂奔、亂跑,新的活動不斷生成。教師就是站在那“麥田”懸崖邊的守望者,守望著這片麥田,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不讓一個孩子掉下“懸崖”,不讓學生迷失于“課堂生成”。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為起點,課堂上適度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和點撥,對于學生生成的單一的信息資源,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將他們帶到思維的邊緣,讓思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二篇。本單元所選的三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現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獨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用閱讀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我將本文分為兩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從內容和背景方面研讀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課時從語言和藝術手法方面,體察作者情感。這是第一課時的設計方案。
三、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既要讓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四、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課時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由于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學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難度,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之下的景物描寫的妙處。所以體會本文情景交融,引導學生推敲本文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習難點。
六、教法學法設想:
1、采用教師與學生互動合作的教法。
(解說: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2、朗讀感受,重視誦讀、美讀。
(解說: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3、讓學生讀、說、品、評,合作探究
(解說:閱讀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
七、教學輔助手段: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設計:
依據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的思考,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貼近生活,進入情感
一開課,老師與學生共同回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等一系列的描寫秋天的詩詞……是的,不同的人對于秋有著不同的感受。毛澤東讀到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談身邊的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里,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里,各種果樹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會給人帶來破敗、凄涼之感:北雁南飛,枯葉飄零,收獲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風中夾雜著寒意,讓人心緒悲涼等等。
“一個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世界”,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體味一下郁達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
(解說:這一導入,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最佳狀態,也就進入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 誦讀感悟,辯論情感
1、先聽課文朗讀錄音,配上一段憂郁抒情的音樂《秋思》,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文中勾畫出作者選用了哪些平常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2、聽完課文錄音,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分別用文中的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解說:這一設問意在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學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清、靜、悲涼”
3、那么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
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兩組。要求各組同學在回答時以文本為依據。
學生有了爭論意識,就會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文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語句,在閱讀和爭論中提高運用文本的能力。
“頌秋”組的同學就會從作者贊美、眷戀故都的感情角度來選讀文段證明自己觀點,而“悲秋”組的同學則會從蕭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寫中讀出“悲涼”。學生很容易讀到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那作者為什么不選故都的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郊是眾多優美的風光,而是選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幾幅畫面來作為故都的代表呢?為什么南國的秋就不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呢?
學生經過一系列深入的辯論后發現: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這都跟作家的個人心境有關。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對故都秋的眷戀和向往,是積極贊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調又是憂傷的,悲涼的。可以說《故都的秋》是一曲悲涼的頌歌。
(解說:有意讓教學重心下移,設置了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這是一種聯系文本進行分析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篩選、提取文中信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閱讀和爭論中,加深對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悟,加深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認識,突出了本堂課教學重點。這種放手讓學生討論的做法,能讓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有助于思維的互補,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發現能力的培養。在這里,課堂就是一條生生不息流動著的河流,師生成為課堂生活的創造者。)
(三)研讀探究,發現情感
繼而,教師拋出一個學習缺口,師生進行互動研討探究——郁達夫眼里的秋天為什么會是這樣呢?(下面是我上這堂課與學生互動的片斷)
生:可能跟他的年齡有關吧。
師:郁達夫寫此文時年齡只有38歲。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關吧。
師:可惜我手頭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能幫你證明這一點。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時代有關?
師:不錯,郁達夫生活在動亂年代,但是像他這一時代的其他作家也寫過反映季節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寫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許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
生:還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懷有關。
師:郁達夫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留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他愛國熱忱。
生:由此看來,作者因眷戀故都才產生這樣的情感。
生: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過互動之后達成共識: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與作家的個人氣質、生活經歷、文藝觀和審美追求等有關。
(解說:“因學定教”是一條不能違背的原則,無論預先考慮如何周密,在課堂上還是要尊重學生思維變化,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隨機應變,只要不妨礙教學的終極目標就可以。這一教學環節是“讓學生去探究發現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在這里,我沒有進行傳統式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介紹,只是讓學生既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而且是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
接著,進入延伸拓展環節,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這樣一道練習: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可選取文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想我們家鄉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寫。看誰說得新!說得多!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簡陋的小屋里;它在濃濃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飄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理清課文思路。
(2)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4)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文章結構,抓住關鍵詞概括文章主題。
(2)用兩個段落作為例子,引領學生欣賞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特點——情景交融。
(3)自主合作探究品位文章的語言美。
(4)課文引領,老師示范,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3、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2、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三、教學難點:
1、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2、理解作者的悲涼。
四、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形式上散文有四個特點:
(1)以個人抒情為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為一爐;
(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
(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閱讀散文時,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要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學習《故都的秋》。
學習任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
(2)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3)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4)讀寫結合,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二、第一個任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分析寫景狀物散文的結構和主題。
全文共14個段落。
1、請同學們閱讀第1段至第2段,回答問題:
(1)抓住關鍵詞,請概括北國的秋的特點。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第1段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感情是什么?想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的向往。
(3)作者為什么寫江南的秋?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把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對比,突出故都的秋的特點,表現作者對故都的秋的向往。這個段落運用了比喻,把秋比作名花和美酒,贊美故都的秋更值得領略品味。
2、閱讀第3段到第11段,作者寫了故都的秋哪些景物?分析景物有什么特點?
(1)秋天的小院(2)秋天的槐樹(3)秋蟬(4)秋雨(5)秋天的果樹。景物的特點是清、靜、悲涼。
3、閱讀12.13.14段。
(1)請問,這個段落在表達方式上屬于什么?請分析作者的觀點。議論,抒情。作者的觀點: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的到底。作者的感情:對北方的秋的贊美。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2)閱讀13段,作者把南國之秋和北國的秋天進行對比,請問:比起北國的秋天來,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北國的秋。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3)閱讀14段,請問:這個段落直接抒情,點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作者對北國的秋天的眷戀。
總結:本文第1.2段總領全文,點題,寫了北國的秋的特點:清、靜、悲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態比南國的秋要飽滿。第3段至第11段,選擇描寫5種典型的景物,表現北國的秋天的特點。第12段至14段是結尾點題,通過議論抒情表現作者對北國的秋的贊美和眷戀。
三、第二個任務:學習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方法——情景交融。
例1:請閱讀下面一段話: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分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表現了故都的秋的清。“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表現的景物“靜”的特點。“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表現了景物清、靜特點。“一椽破屋”“破壁”這些都突出景物的清、靜,它是從漫長的歲月中走過來的,有了一定的歲數與歷史了,更能體現作者的悲涼情緒。作者對這些牽牛花的顏色的描寫“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淡紅色最下?因為“紅”的暖色調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境。“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試做陪襯。”體現了“悲涼”。這里看出作者此時所欣賞的是一種落寞,凄清的景,表現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悲涼。
例2: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分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這個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所見。“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作者寫出了秋天的靜、清。“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組句子既表現了秋的清、靜,更表現了作者的主觀感受悲涼。
思考:作者為什么選擇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對明艷之色繁華景物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讓我們來看看作者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者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寫景體現了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這些景物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品味這話的含意,一是一切環境描寫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載體,都必須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服務,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動,進而付諸文字,形成景語。景與情,情與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離。
四、第三個任務:品味寫景狀物散文的語言美。
例1: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寫景狀物,從視覺、聽覺、觸覺三個方面表現秋天北國槐樹的特點。在寫景狀物的過程中還加入想象,表現了作者的心理活動,抒發了作者落寞悲涼的感情。我們寫景狀物,應該調動我們的豐富感覺,從所見,所聽,所觸,所想等方面寫作,學習運用審美的語言表
現我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例2:剛出辦公大樓,一股濃郁的桂花的香撲面而來。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齊若冰《秋天的花》
這個例子是我秋天寫的一段文字。先寫的是花香,是嗅覺。然后寫的是視覺“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最后寫的是所想,“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
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
五、第四個任務:課文引領,老師示范,讀寫結合
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法趁熱打鐵動手寫小散文,或者模仿課文優美雋永的句子進行仿寫。
例1:秋天的花齊若冰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風景。其實,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獨特的情趣。九月,陰郁的雨纏綿不休,地面濕漉漉的。早晨上班,我打著一把藍色的傘,雨水還是打濕裙子。街道邊是古老的國槐,粗大的黑色的干流淌著亮晶晶的雨滴,濃密的深綠色的葉子上也是亮晶晶的,清新,冷清。腳底下落著米粒小黃色的花,纖細的不忍心踩上去。秋天的國槐,像一個冷清的女子,令人疼愛。姹紫嫣紅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秋天的國槐自有一種淡然寂寞的氣質。
剛出辦公大樓,一股濃郁的桂花的香撲面而來。我看看周圍,發現辦公大樓東北角有一棵一米高的桂花樹,綠油油的葉子里露出小小的白色的花,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朵花四個小小的花瓣,簡單,單純。我驚異于這么貌不驚人的花居然能散發這么濃郁的香味,蘊含巨大的能量。忽然就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見到桂花,就能領悟詩詞里的意境,桂花的媚,不在于容顏,而在于那份飄散在空氣里的香。
秋天,在公園游玩,看見荷塘里的荷葉已經泛黃,曾經婷婷的干也變褐。想起夏天的時候我們是如何欣喜這片荷塘美麗的荷花,如何驚喜的拍著特寫。面對這些,我能夠想到這就是生命的衰老。在時光的流轉中,原來的美好已了無痕跡,如同紅顏、青春、愛情。李商隱說,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當清冷的雨滴敲響荷的心事,那里一定是潔凈的花和短暫的夏季。盛開,凋謝,我看到生命的執著、孤寂。秋天的回憶里盛開著一朵美麗的花。
我遇見一個女人,那時我們的文章發在一本雜志,名字一前一后。我很自然的看了她的文字,自有一種冷清的氣質。后來,在網上我們相遇,探討文字。后來,我看見她的照片,眉眼間有著單純與冷清。她同樣喜歡我的樣子,我們似乎看見相似的自己。三十多歲的女人,在生命的秋天里安靜的讀書,把每一段思緒用文字寫出來,感動自己,感染別人。我把她比喻成秋天的花,有著飽滿的內心和優雅的芳香。
中秋回家,紅磚青瓦的老屋后院一串紅開的紅紅火火,在清冷中顯得吉祥如意。母親說,這種花生命里很旺盛,原來只栽種了一株,居然繁殖了這么多,去年的種子自己落下來,春天發芽,秋天開花,也
不用澆灌,淋著雨就生機勃勃。母親老了,在秋日的午后安靜的坐在院子里看著這些花,時光靜靜的流過。感謝這些花,給母親生活帶來亮色。
秋天的花,自有一份獨特的魅力。有一些沉靜的心靈厭倦了喧囂,洗盡鉛華,會領悟其中的味道。
2、仿寫,請同學們自己寫一段秋天的景物,寫出景物的特點,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學生當堂完成,展示。
六、作業:
你讀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文?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篇?就你最喜歡的詩文寫一篇賞析。
《故都的秋》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散文。
2、指導學生從文中找出關鍵語句,明確對“綠”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體會作者表達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教學重難點】
1、品味關鍵句,理解文中“綠”的象征意義。
2、了解背景,明確作者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對堅貞不屈精神的贊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巴金在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散文《囚綠記》的作者,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譯家陸蠡。陸蠡是一位真誠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二、與陸蠡相識
課前已經布置大家預習,下面就請大家把你們的預習成果展示出來,介紹一下我們并不熟悉的作者陸蠡。(學生自由發言)
課件展示:
陸蠡(1908~1942)現代散文家、翻譯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綠記》等,其特點是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文筆凝練、質樸、蘊藉而秀美。譯著有《羅亭》《魯賓遜漂流記》等。他也曾寫過許多短篇小說,給人感覺總是“渴望著,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陸蠡是一位對生活極為嚴肅認真的老實人。1942年4月,陸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為了追回書刊,他親自去巡捕房交涉,結果被日本特務機關秘密殺害。據說日敵問他贊不贊成偽府,他回答不贊成。問他對于大東亞的看法,他認為一定失敗。正是這種民族的骨氣,堅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貯滿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李健吾在《陸蠡的散文》一文中說:“生命真純,節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進新課
1、整體感知:
剛才我們已與作者相識,走進作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讀課文。首先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并思考屏幕上的問題:
⑴ 文中哪幾段寫囚綠的?囚綠之前,之后寫了什么?
提示:圈劃關鍵句(即那些寫行動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綠”這樣兩個字概括每一層的大意。
⑵ 作者表達了對綠藤什么樣的情感?劃下你喜歡的語句或是能打動你的語句,待會兒請同學們朗讀交流。
學生交流后明確:
⑴ 8~12段寫囚綠,囚綠之前的1~4段寫尋綠,5~7段寫觀綠,囚綠之后13段是放綠,14段是懷綠。
⑵ 表現作者對綠藤的喜愛之情。文章自始至終緊扣一個“綠”字,尋綠、觀綠、囚綠、放綠、懷綠,作者每一個意念與行動都體現著對綠的愛,曲折有致地表現了喜愛綠色生命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愛綠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進。(學生朗讀交流有感觸的語句)
課件展示:
尋綠 觀綠 囚綠 放綠 懷綠
喜悅 懷念快活 歡喜 鄭重開釋 懷念
滿足 留戀歡喜 憐愛又惱怒 誠意祝福
歡喜 急不暇擇
視同至寶
物我相映 情景交融
2、具體研讀:
⑴ 通過剛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讀,我們也快被作者對綠的摯愛感動了,那么作者為什么那么喜歡綠呢?(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并歸納)
明確:因為綠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因為綠給處于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
⑵ 在課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寫這株常春藤,這些綠枝條?
明確: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舒開折疊著的嫩葉;下雨時帶著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當綠枝條垂在案前時,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雖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總是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著原來的方向;由于離開陽光,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的孩子。盡管如此,這些綠枝條依然非常固執,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中說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過作者細致精彩、繪形繪色的描寫,我們能否體會出這些綠枝條有哪些性格特點?
明確:它是美的;它是青春、愛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說的,“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它還是倔強、堅貞和固執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課件展示:
美、青春
綠枝條 象征 愛、幸福
倔強固執、堅貞不屈
渴望光明自由
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綠枝條時,一半是寫實景實情,一半是帶著感情與想象,以現實為依據,通過美化、擬人化的加工,賦予綠枝條以人的性靈。
⑷ 通過以上的品析,我們對作者為何如此摯愛綠枝條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名愛國青年,陸蠡不惜筆墨描繪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
① 先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寫作背景的語句。
明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于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斷了數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終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離開北平一年了。……的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動的背景,也是綠葉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一樣,明確寫作背景也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把握文本。
課件展示:
本文寫于抗日戰爭爆發一年之后。當時,北京淪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他們趕出中國,爭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② 面對敵人的入侵,作為一個愛國的作家,能無動于衷嗎?他寫這篇文章真的就沒“別有用心”嗎?請大家結合作者的經歷和體驗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聯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綠枝條的特點和命運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討論中明確:作者通過描繪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讓我們看到了綠枝條的命運與作者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既體驗到生的快樂,又感受到生的艱辛(類比);同時當時的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作者描寫綠枝條的性格特點,是想用這些綠來象征包括作者在內的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對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懷綠,其實也是在懷念苦難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課件展示:
類比 作者 同處一室,同被囚禁
懷念綠枝條 象征(苦難的人民) 生的快樂,生的艱辛
暗示 華北人民 堅貞不屈,向往光明
通過剛才的歸納,可以看出,文中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如:類比、象征和暗示,而這些表現手法的運用也讓我們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現在我們應該理解為何文章要以“囚綠”為題,“囚綠”寫綠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正暗示了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復雜的心情,這也是在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侵略我國領土的背景下,作者內心痛苦和精神上堅決反抗的反映。
小結:至此,我們從這篇寫綠的散文中讀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安寧,這是很多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通過寫綠枝條抒發愛綠的情感,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征意義,我們從中也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靈魂”。而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靈的作用。
3、寫作特色:
以上我們一起品讀了文章的內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實《囚綠記》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也有值得我們揣摩的地方,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寫作特色。
課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觀,盡顯性靈。
⑵ 敘事波瀾,脈絡清晰。
⑶ 含蓄蘊藉,深沉厚重。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品讀了陸蠡的優秀散文《囚綠記》,在品讀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一些解讀文章的方法:如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從品味凝聚作者感情體驗,理性思考的語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類文章,還應從物的特點思考,展開聯想,明確象征意義,等等。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品讀,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黃金般的心!
五、作業
結合本文的寫作特色,選擇其中的一點,談談你對文章的理解,寫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故都的秋》教案4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2、知識和能力:
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注的讀文方法。
【過程和方法】
指導學生圈點批注,學習從文章標題和重點語句入手鑒賞寫景狀物的散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課堂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篇寫景狀物的散文,《荷塘月色》與《故都的秋》,這節課我們學習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囚綠記》。這篇文章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高中階段又能學到哪些新的東西呢?
二、品析文章標題
探討:課文寫了賞綠、囚綠、放綠、思綠等幾個層次的內容,為什么要以“囚綠記”為題目?
小結: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由文入題是很有用的讀書方法,但是要想對題目理解得深刻,還是要回到文章中,結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綜合分析方可。
三、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文方法
1、《囚綠記》一文重點描寫的情節是“囚綠”,要把握作者囚綠的原因,應注意文中哪些語言信息?請你找出來并做批注。
方法小結:我們在賞析文章時要抓住重點問題,然后圍繞這一問題圈點批注,可以做到對信息篩選整合,最終解決問題。圈點時要注意語句之間的關聯,批注時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2、對“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一句做批注。
3、對“盧溝橋事件發生了”一句做批注。
4、對“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句做批注。
5、從課文中選取其它你最喜歡的`一句做批注。
小結:圈點批注時要抓住重點語句,這些重點語句對我們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情感態度,把握文章的藝術特點都很有幫助。
這樣的語句有:
1、文眼句: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兩文的文眼句。
2、主旨句:如《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接榫句:如《荷塘月色》第3段結尾的句子。
4、警策句:如《記念劉和珍君》中的一些句子。
5、情感共鳴句。
以上我們著重分析重點句子,但是抓重點詞語的道理是一樣的。
四、遷移練習
對精短美文《遍地黃金》做圈點批注。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標題和重點語句來理解文章的方法,還學習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種體裁的文章閱讀中。同時,我們從作者描寫的“常春藤”“油菜花”這些微小的生命體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氣息,感悟到了心靈凈化、品質提升的可貴。我們也應該做一個有“心”人。
六、布置作業
1、本節課后,你對賞讀文章的方法有什么心得體會,寫一段文字進行總結。
2、交流《遍地黃金》的圈點批注。
《故都的秋》教案5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征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蘊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并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凈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達夫的筆下,秋又具有什么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清楚學習散文的思路
三、 整體感知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后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范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致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里可讓學生反復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四、 朗讀品味、鑒賞評價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板書在樹葉上)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么?(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著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著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并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向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郁達夫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4、第三組同學不服氣,直接站起來駁斥第一組: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么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致敏銳的作家,怎么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致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郁達夫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郁達夫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致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么還要說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得揮動著掃帚,聽著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著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么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生背誦。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閑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致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啟發:那么南國的秋有何特點?
生:慢、潤、淡、多雨少風。
師:最后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生:比喻、對比。作用:呼應前文;比喻新鮮妥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么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資料共享平臺
7、小結:今天,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仿佛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簽,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五、 實踐創新
仿照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凈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凈沙-秋思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
衰草、藍朵、殘垣,槐蕊滿地,故都人在獨嘆。
六、教后反思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細膩的悲涼美,而在郁達夫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鑒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郁達夫的悲涼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致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墻。這種衰敗,正是郁達夫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6
教學目標: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鑒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注意課文章的文眼。
2、把握文章大意。
一、導入:
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么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么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
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投影):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課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么?找一找,找著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著故都的秋這個著眼點來寫。那么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明確:(投影)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五幅畫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么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明確:1、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2、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
3、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
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么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
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秋味。
為進一步了解,舉一個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有一個暑假,我曾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云崗石窟、九龍壁、嚴華寺、煤山。但我想是不是只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圍,那種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去逛當地的菜市場時,那羊肉、羊雜、大蔥、大蒜等土特產,馬路上行走的騾子、騾車,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四川人感到了山西的與眾不同。
后來當我去農村時,大爺蹲在門口吃飯,房屋布局(有坑、掛簾子),坐著嗑瓜子,羊群,土房,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那個山西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名勝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為什么我來了之后和沒有來之前的感覺不一樣呢?
因為我去過了,真實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
明確:故宮、天安門、長城……這些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不是。我們在那小胡同里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郁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于骨髓里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明確: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明確:不吻合。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我們剛才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調是什么?
明確:第一段: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明確:槐蕊偏重于“靜”。牽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涼”。秋蟬、秋棗偏重于悲涼。從哪兒看出了?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投影)。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于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么?
明確:花色。郁達夫并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說的?“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明確: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紅色熱鬧,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太低沉、太壓抑、太過于冰涼了。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蘭色和白色屬于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投影)王安石罷相后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么?
明確: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閑暇中透出了落寞。這牽牛花描寫的不僅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讀課文相關語段。)
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么?
明確: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溫、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么內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五、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詩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蕩漾著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蘊豐厚的河流的兩岸,蕩漾著郁達夫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說,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明確: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說《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郁、孤僻的個性特征,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
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敘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著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
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于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鑒。
我們說《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但我們對它要愛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靜、悲涼起來,“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我們說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斗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苦悶彷徨之后,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后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歌。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六、布置作業:
課就上到這兒。布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鑒《故都的秋》的寫法,寫出你心目中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理解、掌握、積累好詞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體特點。
自主鑒賞文章的抒情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品析文章重點段落,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字詞,學習文章以景顯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自己賞析文中優美詞句,體會其中語言的韻味,提高自我語言鑒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文章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對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提高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體會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難點:
把握文章寫景的主體,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反復朗讀法、指導法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老舍先生有過這樣的一段話“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生活經驗上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寫景物的句子,并給這些景圖擬小標題。以第三段為例分析文本,對文章中的景物進行賞析,讓學生體會到郁達夫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深入研讀,賞析文本: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的漏下來的日光”中的“數”字寫出了什么?體現了什么?
通過老師與學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明確了使學生明確了“數”字寫出了作者悠閑、清閑、愜意,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
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來賞析文中各幅景圖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的?同時注意作者的語言和用詞。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老師指導的方式,來明確作者在每一幅景圖中表達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寫了雨后尋常北京人的對話顯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這句詩表達的孤獨寂寞之感與文中郁達夫所表達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結尾,為什么還要寫到南國的秋?
通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來明確在結尾處寫到南國的秋是為了與文中北國的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的秋的悲涼和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小結:
一起賞析了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這北國的秋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畫中還帶著絲絲悲涼,是郁達夫對故都的思念和眷戀,畫中有情,情中有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畫一般的感覺。
作業:
描繪一幅你喜歡的景色或一個你喜歡的季節,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靜
悲涼
葉落知秋圖
秋蟬啼叫圖
秋雨洗城圖
佳日果樹圖
庭院秋景圖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教案8
【教學目標】
1、鞏固閱讀散文的一般方法:從關鍵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2、領會中賦物以情、詠物抒情的寫法,并能將這種手法在寫作中加以借鑒、運用。
3、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明確作者愛綠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義,即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緊扣文本,把握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探討綠的象征意義。
2、難點:
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主動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綠”的象征意義,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學設想】
從形式到內容逐漸突破,由品味凝聚著作者感情體驗和理性思考的關鍵語句入手,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會綠的象征意義,提高感悟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1、解題:本文題為“囚綠記”,其具體含義是什么?標題能告訴我們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確:標題:文體、文章的大概內容。“囚綠記”告訴我們這篇文章屬于記敘性的散文;“囚綠”意思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具體體現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敘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體展開文章內容的,請快速閱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劃出關鍵句子,理清文章結構,概括各部分內容。
明確:閱讀記敘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對事件前因后果的敘述過程,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子,在此基礎之上理清文章的結構,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謂關鍵句,即文中表達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體現行文脈絡的句子。
文章結構:遇綠──賞綠──囚綠──釋綠──念綠。
3、如何理解作者“囚綠”之后又“釋綠”、“念綠”這種看似矛盾的做法,請大家就文中寫綠和抒情的句子,挑選幾處進行圈點批注,談談自己的理解。
明確:
重點放在“賞綠”、“囚綠”、“釋綠”。
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的象征;綠的這一切特性使處于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獲得了精神上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著綠。因為愛綠心切,所以“囚綠”,這體現了作者對綠的“自私之愛”。綠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總朝著原來的方向,固執,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這使作者的心靈受到觸到,所以最后才會“珍重地開釋”、“祝福”,這體現了作者對綠的“敬重之愛”。
文中寫綠的最大特點:賦物以情,將綠(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僅僅是要抒發自己對綠的喜愛和懷念之情嗎,還是有更深層的寄寓?請你找出文中能體現本文時代背景的語句,聯系作者生平(幻燈片展示),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
寫作時代背景──“盧溝橋事件發生了……”
“囚綠”既是作者個人境遇的隱喻,更是民族命運的象征。作為一個愛國的作家,作者從綠“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種頑強抗爭的性格,永向光明的執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頑強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僅抒發了自己對綠的熱愛,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對民族未來的美好祝愿。
這種寫作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托物言志。
5、課內練筆(幻燈片展示):
陸蠡被日本憲兵逮捕后,日本人問他:“你愛不愛國?”他大聲回答:“愛國!”又問:“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國?”答曰:“絕對不能征服!”
……
假設陸蠡臨犧牲時,眼前又閃現出那一抹遠在舊都的綠色,他會想到什么呢,他會對他的“綠友”說些什么呢?
請以“驀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摯愛的綠友”作為開頭,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例文:
驀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摯愛的綠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舊,蒼翠依舊,固執依舊?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尋的綠意,至今我仍視同至寶;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經由裝飾,至今仍充滿愛和幸福;你的固執和堅韌,我曾經愛恨交織的情結,至今仍給我以無窮的啟迪……
而今,情緣錯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終相信,曾經選擇,依然選擇,曾經堅持,依舊堅持。只要心有陽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與囚禁將孕育出更堅強的生命!
6、課文小結:
閱讀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把握關鍵信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
我們從本文的學習中最大的收獲在于,不僅鞏固了散文閱讀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寫作方法,更體會到了作者那種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偉大。
7、寫作遷移(幻燈片展示):
請借鑒《囚綠記》賦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寫方法,寫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數不限。
參考題目:《籬墻那邊的三角梅》。
【板書設計】
遇綠──喜悅綠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贊綠──留戀慰安、快樂看到民族希望
囚綠──愛憐追求光明的性格賦予時代精神
放綠──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綠──懷念
賦物以情,托物言志
《故都的秋》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聯系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系及文章的結構。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能力培養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領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鼓勵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2)通過閱讀學習故都的秋,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方法:
(1) 美讀法。反復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今天我們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寫景部分,看看作者寫了什么景,抒了怎樣的情。
下面請同學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1934年8月,那時由于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著閑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三)整體感知
聽完錄音,大家覺得作者對故都的秋是有著怎樣的一種情感呢? 向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視讀,感知景物
提問:今天我們也來感受下郁達夫筆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嘗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來到青島,再從青島趕到故都,目的只不過是要飽嘗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著重描寫了哪些景物呢?
明確:(全班讀畢)從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靜、悲涼”(原句請學生讀一讀)。
明確:悲涼:是作者的心境、寫作的風格、北國秋的壞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提問:那作者當時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為何會不遠千里,特意從江南到北平,來飽嘗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確: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訴我們:江南的秋天的特點是“慢、潤、淡”,作者對“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提問: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點和江南秋天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從中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
明確:一種喜愛、向往之情
2、細品味,體驗景物
提問: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要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明確:秋花、秋樹、秋蟬、秋雨和秋果
提問:北平有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筑物,讓人留流忘返的旅游勝地,有美麗動人的奇花異草,作者一概沒寫,同學生看作者筆下這些景物,卻是北平最常見的,最普通的事物,這也是作者獨到的地方。我們先來仔細品味作者筆下的“秋花”的特點,請讀這一段。(讀畢),牽牛花,同學生都見過,作者沒有寫其搖曳多恣的藤蘿,也沒有寫扶疏映襯的花葉,只寫它的顏色,而且只寫他喜歡的藍色,為什么?
明確: 作者喜歡藍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獨、憂郁心情的表現。
明確:藍色屬于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里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提問:請你劃出本段的動詞,體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確:看、聽、數、對等,這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靜、憂閑,自得其樂,充滿北國情調的民俗畫面,同時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晨秋景圖。一種“清”的感覺
提問:朗讀北國的秋樹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北國的槐樹的?
明確:寫花蕊,通過觸覺來寫。
提問: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無法言傳的觸覺,是一種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沒人寂清的環境,作者會有如此的細微的體驗嗎,如果作者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這一切能感受得到嗎,所以說,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幾筆就把這常人不屑一顧的落蕊較細膩地傳達了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槐落蕊圖。寫出了北國的秋的“靜”的特點。
提問:那我們看看關于蟬作者又寫了什么呢?
明確:是衰弱的殘聲,生命的盡頭,這嘶叫的秋蟬,說明了聲音的不洪亮,沙啞,這是從聽覺上來為我們描繪的秋蟬殘鳴圖。我們曾學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靜”呢?因為靜我們聽得到蟬聲。
提問:那作者是怎樣寫秋雨的?
明確: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閑人的對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雨話涼圖。一種凄涼的感覺。由凄涼到悲涼。
提問:那下面作者寫了什么呢?
明確:棗樹
明確:棗樹的形狀、顏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果奇景圖。一種蒼涼的感覺。由蒼涼到悲涼。
3、討論表達,領悟景物
提問:其實,不僅郁達夫對故都的秋有特別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這是為什么呢?請朗讀文章倒數第三段。
明確:(讀)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
感受:這是文章議論部分,作者告訴我們秋天為何會引起許多人的傷感,提升作品的主題。
4、倒數第二自然段寫南國的秋,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確:與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應。
5、倒數第一自然段作者說的那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故都的秋的喜愛,眷戀,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哀愁和對祖國的愛。
6、文章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繪秋
第三部分(12)議秋
第四部分(13—14)戀秋
七、小結
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鑒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并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10
【教學目標】
1、了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并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5、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而面對這么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辟蹊徑,才不落窠臼呢?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知人論世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7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記。
三、解題
讓學生分析題目,看看有什么疑問和發現
參考:(1)文體,寫景抒情散文。(2)中心語是“秋”,是一篇寫秋景的散文。小結: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經驗呢?——抓住題目的內涵。
四、深入研讀課文,整體把握,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一)解決預習問題
1、作者對故都的秋持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向往、眷念、熱愛。(我的不遠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2、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么特征?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寫了故都的秋景?這一部分寫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學生自由發言。給每幅圖加個小標題。
參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十分鐘)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樣具體表現“清、靜、悲涼”的特征的?
下面請同學們以我們的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喜歡的一幅畫面,進行仔細品讀,看看文中是怎樣通過景物描寫展示北國之秋這一特點的?然后公推你們小組的一位同學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提示:同學們應注意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和傳遞聲音的事物,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五幅秋景圖,體會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參考:
(庭院秋晨)
所寫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
2、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
3、牽牛花的藍朵。
4、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1、天色碧綠,看得很高,能見度大,可見,天空無雜質;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絲一絲多么分明,可見,沒有混雜物;
3、再說牽牛花的花色,藍色,冷色調,給人感覺清透。
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個“清”字。
景: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以有聲襯無聲。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盡顯荒涼,冷色襯托涼意。
小結:這幅畫可概括為——庭院秋晨。作者通過借景抒情(所謂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內心要表達的某種情感蘊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景物來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的手法,把對秋的感受與景的選擇可以說達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確: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靜。氣味也沒有,微細柔軟的觸覺,掃帚的絲紋——清,潛意識下覺得有點兒落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悲涼。
小結:一葉知秋,歲之將暮,悲從中來。
(秋蟬殘鳴)
明確:衰弱的殘鳴、啼唱、嘶叫。
小結:這嘶叫是生命將逝的哀嘆,涼從此出;另外,衰弱的殘聲都聽得見,足見故都秋之寂靜。
(秋雨話涼)
擬境朗讀:云散雨霽,橋頭影里,都市閑人,緩慢悠閑地對話。“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陣”字像“層”字,平平仄仄的歧韻,作者認為“倒來得正好”,試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明確: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體現對秋的深切體味;再加上破折號,聲音綿長濃郁,隱含著意味深長的感嘆,這涼不僅在身,更涼在心里。
②“陣”字表明涼意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而“層”境界頓顯深、廣、濃、厚。寫出了北國之秋經過一場場秋雨的洗禮,而漸濃漸深,漸染漸醇的特點。所以說,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小結:如果不是從內心深處感悟這故都的清秋,是不會有如此真切,如此細微的感觸的。
(十五分鐘)
六、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①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明確: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了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著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敗的環境,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樹等景物的清閑、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拓展:《天凈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②文章描寫的主體是故都之秋,作者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
文章通過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于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③剛才分析的內容,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接下來這個自然段,大家考慮它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明確:議論。
問:那么,作者在寫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議論性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明確:在理論上深化文章的主題,在于“喻理”“明旨”。
小結: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都要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明白作者不管寫什么內容,采用什么手法,都是為主題服務的。
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鐘)
七、延伸拓展(任選一題)
1、這一篇課文,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這種寫法,不可能對郁達夫做全面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繼續通過各種渠道來探討,寫一篇讀書筆記。
題目:
我眼中的郁達夫或郁達夫散文研究
2、通過這篇散文的學習,嘗試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鄉的秋》
(兩分鐘)
《故都的秋》教案11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教學時數: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介紹郁達夫和寫作背景
三、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讓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圍中。
2.教師范讀或指定一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全文。
3.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誦讀。
誦讀提示: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要讀得意味深長,準確表達出作者的心境、情懷。
4.思考:
有哪些特色?這些特色集中體現在哪些段落的描寫中?
明確: 清
靜﹥文眼-→3~11段
悲涼
四、意境鑒賞
㈠朗讀感知
⑴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
⑵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㈡析秋色
1、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有哪些?注意間接描寫的地方。
明確: 蘆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牽牛花(藍) 落蕊(白里透黃)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綠微黃)
探究:作者為什么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
明確: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情。
2、文中描寫的諸多色彩的總的格調是什么?
明確:冷色
3、面對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里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㈢析秋聲
1、我們來聽聽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 蟲唱 鐘聲 鴿聲 帚聲
蟬聲 雨聲 人聲
探究:雨后話秋“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這是為什么?
明確: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
2、那么這么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動襯靜
3、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里,心里會有什么感受?明確:孤獨、痛苦。
㈣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里會產生一種什么樣的情感?明確:悲涼,這便是故都那濃濃的秋味所在。
㈤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艷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寫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產生冷落和孤獨之感,所以喜好冷色,總想找寧靜處,“躲進小樓成一統”。由此可見,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五、探討
1、作者除了從秋色、秋聲兩方面來寫,還通過哪些手法來描寫的?
明確:對比和議論
2、析對比(比喻)
①南國之秋是什么特點?和北國之秋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明確: 慢 潤 淡-→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清 靜 悲涼
②解讀“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
【答案略】
3、這一段議論有無必要?
明確:
a、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b、情景理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4、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戀,對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六、小結全文
文貴創新,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個性。在不少人面對眾多的詠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寫止筆時,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為詠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達夫所說“要把情感滲入到景物描繪中去,使讀者幾乎不能辨出這美麗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體的一部分”,達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布置作業
請以“家鄉的春(夏、秋、冬、雨、雪、……)”為題,寫一篇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12
【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能力目標:
⑴ 體會文章緊扣“清”、“靜”、“悲涼”,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⑵ 學會反復誦讀,品味語言,增強語言的感受力;
⑶ 學會知人論世,分析文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誦讀品味重點語段,通過意象比較明了作者感情特點;
⑵ 聯想想象,身臨其境,以體會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⑴ 激發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熱情;
⑵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2、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教學設計
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數不勝數,“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文人們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寫秋的著眼點各不相同: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而郁達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卻另辟蹊徑,獨運匠心,從秋味入手寫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賞析郁達夫先生是怎樣選取客觀景物來個性化地表現故都之秋的。(幻燈1)(課件出示課題、作者簡介。)
二、整體感知(5分鐘)(體會文章基調,了解課文結構,初步理解課文。)
1、看文章的標題,中心語是什么? 明確:秋。
2、本文寫作的重點又是什么?明確: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燈2)
明確:“清、靜、悲涼”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幻燈2)。
4、主要寫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來表現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燈3)
明確:3~11段。(是文章寫景的主體,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請兩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來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些具體的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幻燈4)
明確:牽牛花;槐樹的落蕊;秋蟬、秋雨;棗樹。
2、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幻燈5)
明確: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第三段)
3、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么不著力地寫,而只是一筆帶過,反而詳細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幻燈6)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互相交流)
明確:(1)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幻燈6)
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這么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
(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滲透于骨髓里的傳統神韻,卻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幻燈6)
(3)而且游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吵鬧的、擁擠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清、靜、悲涼”的基調就不吻合了。(幻燈6)所以雖然這些景物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
(一)清
1、剛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現在回到老師剛才提的第一個問題上,文中寫到了那些秋景?
明確: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青布單衣”的人。
2、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景物的色彩,從色調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于?
明確:冷色。(黑、白、藍、灰、紫等等)。
3、這種色調容易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呢?
明確:冷清、孤獨。
(課件出示。) (讓學生在課文中搜尋信息,訓練信息搜集能力,同時,逐步深入分析秋景與作者情感間的聯系。)
4、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讀一讀關于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么?
明確:花色。郁達夫并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美麗扶疏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說的?(“牽牛花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幻燈8)
5、作者為什么這樣說?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幻燈8)
明確:我覺得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藍色比較清靜(幻燈8),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壓抑(幻燈8),紅色熱鬧、溫暖(幻燈8)。藍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我們知道,藍色和白色屬于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遠潔凈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讓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這讓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幻燈9)。“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故都的秋》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系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以事例導入,點明學習重點。
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門就遇見闊別多年的老朋友,那么,當你現在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聽著耳邊的鳥鳴時,你就會覺得鳥的叫聲非常的悅耳。換一種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較倒霉,在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你聽到鳥的叫聲就會覺得心煩。對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對景的感受就會不一樣,那么寫出來的景當然就會不同了,這就叫做“景隨情異”(板書)。可見,情與景的關系非常密切,弄清情與景的關系,也是我們今天學習《故都的秋》的一個重點。
二、通過比較閱讀,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下面我們先來看幾首同樣也是以秋為描寫內容的詩歌:
材料一:孟郊《秋懷》
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
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
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
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
材料二: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凈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 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云上, 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 豈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懷》
一問:這是一首寫秋天的詩,那么詩中都寫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了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借助于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跡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借助于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
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蕓蕓眾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
(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后面注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1、作者為什么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明確要求:標注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后注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為什么要囚綠?
(因為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
(他后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
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后,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
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為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課文哪些語句寫出了他對綠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著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六)、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囚 綠 記
陸 蠡
本文線索:
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故都的秋》教案14
(1)作者筆下寫了故都的秋哪些典型景致?請選取最能體現秋味的景致進行鑒賞。(小組討論)
二、中觀設計(“瞻前顧后”,整體關照,體會文章寫法)
(2)作者是如何寫南國之秋和故都之秋的不同的?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三、宏觀設計 (深味文化,知人論世,感悟秋士情懷)
(3)文章最后作者寫到歐陽修的《秋聲賦》和蘇東坡的《赤壁賦》有何用意?(小組討論)
那人那世:郁達夫三歲喪父,十七歲留學日本,在日本呆了9年。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文藝創作。1933年4月,由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創作大量的山水游記和詩詞,其舊體詩存世近500首,其自言“從少年時代起就愛讀小說、戲曲,對中國古典詩文和小說戲曲有濃厚興趣”,并學習繪畫,筆墨簡淡,尤愛朱耷山水花鳥。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8月16日,應《人間世》社編輯催稿, 17日晨起,寫了《故都的秋》。
(1)參考答案:牽牛花、落蕊、秋蟬、秋雨、秋果(秋棗)
“牽牛花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視覺角度寫花色,藍色和白色屬于冷色,有寧靜、深遠、素雅、純靜、清麗之美。又以尖細且長的草進行反襯,寫意筆墨,寥寥幾筆,意蘊無窮。牽牛花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清涼疏朗的感覺,表達作者內心的閑適和對故都之景的贊嘆喜愛,而牽牛花(朝榮),早上開花晚上凋謝,淡雅之美背后是生命短暫的淡淡的傷感。
場面描寫句子改為“破屋住著,早晨起來,泡碗濃茶,院子里坐,看碧綠的天色、聽馴鴿的飛聲”行不行?
原句長短句結合,錯落有致,節奏舒緩,吻合閑適心境。前邊已經是整句了,整散結合。形容詞更能體現意境的疏朗清淡和高遠空闊。改后都是短句,急促強烈,與風格不符。
“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連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從觸覺、聽覺、嗅覺角度寫其柔軟、美好、清靜,襯托環境的寂靜,突出作者回到故都心境的寧靜和安適。
“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落寞。”既有視覺感受又帶有主觀心理感受,落蕊有一種生命調零的意味,落寞則表達了一種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傷感,是一種對生命衰亡的情趣體味,清閑之中又有悲涼。
“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這些深沉的地方”從槐蕊中一葉知秋,文人悲秋情懷下,不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生發了落寞之感。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來一陣涼風……太陽又露出臉來了”,對秋雨來時進行場面描寫(正面描寫)從“涼風”的觸覺、“息列索落”的`聽覺、“太陽”“天青”的視覺多感官寫秋雨,將天氣轉涼、善變寫得饒有趣味,輕松明快。
雨后都市閑人的對話場景從側面描寫秋涼,突出其細節描寫的動作和語言。“天可真涼了”字念的很高,拖的很長,還有念錯的歧韻。質樸濃郁的方言,帶有京韻京腔,有著生活的情致和趣味,暗含對故都深沉的眷戀。“咬”“立”“微嘆”等動作描寫盡顯閑適之態,更親近真實,具有生活氣息,也是作者意欲像他們一樣悠閑之意
用詞:賞析“一層秋雨一層涼”中的“層”換成“陣”好不好?
“層”似乎更讓人感受到悲涼的層層堆積,化抽象為具體,突出涼的深重。秋風秋雨愁煞人,字里行間彌漫著一種悲涼的氣氛,也有一絲作者對天氣轉涼的無奈。
“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寫最普通、平凡的景致,“嘶叫”“衰弱”“殘聲”從聽覺角度描寫,昭示一種生命的晚景,讓人不勝唏噓,與落蕊的落寞相似,作者看到的“悲涼”一脈相承,對生命感悟的雅趣和景致的煙火氣融為一體。
“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淡綠微黃顏色的時候……西北風就要起來了”,比喻寫棗子飽滿圓潤的形狀,是作者對奇景的贊嘆、喜愛。以棗子顏色的變化寫北國之秋的變化,把棗子生長的過程看做秋天由始到終的過程。繁華將近是落寞,草木繁盛后自然開始衰亡,秋天結實后秋風再起,又一個生命輪回開始,透露出悲涼意味。
(2)作者是如何寫南國之秋和故都之秋的不同的?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表層意蘊:南北之秋對比,寫南國之秋“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賞玩不到十足”,對比秋的意境姿態;“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荔枝灣的殘荷”等景點名勝的自然景觀與秋蟬、牽牛花、秋蕊等北國之秋最平凡的景致對比;“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黃犬之于駱駝”將南北秋味作喻對比,四組比喻構成排比,寫出南方的秋溫潤明快,北方的秋味悲涼厚重,突出南國秋味和秋色不如北國之秋濃烈、透徹,北國的秋味更有作者喜歡的清涼意味。
北國之秋濃重的清涼更符合作者的心境。郁達夫對故都之秋神往、眷戀,也表達深沉的感傷。
1.“悲涼”有郁達夫鮮明的個人印記,與作者的生活經歷與個人性格有關系。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三十年代白色恐怖下被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哀痛,“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
2.“悲涼”更烙有時代的印記,是社會的悲涼,三十年代,國家破落,社會生氣不足,百姓無限悲涼,文人雅士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低迷消沉,郁達夫只能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雖暫得恬靜、悠閑,而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寧靜,而是充滿矛盾和苦悶。
3. 悲秋是中國文學的傳統,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作者作為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文人,審美情趣審美愛好就自然的表現出對悲秋的欣賞偏好,呈現出一種悲涼之美。
三、宏觀設計 (深味文化,知人論世,感悟秋士情懷)
(3)文章最后作者寫到歐陽修的《秋聲賦》和蘇東坡的《赤壁賦》有何用意?(小組討論)
1.這兩篇文章中作者以秋為引,借草木摧折有感于宦海沉浮、感嘆人生艱辛不易,都是暮年仍不得志的“秋士”之感。作者以古人自比,借兩人暗指自己身處悲涼而不得志。秋士際遇與作者革命戰士身份吻合,更有情感共鳴。他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文藝創作,口誅筆伐卻被迫輾轉流離,文學理想、革命使命無法實現。
2.文人 “秋士”自有悲秋情結,更有對秋的情趣和深沉之感。《赤壁賦》中蘇東坡超脫曠達,樂觀豪邁。而作者所寫故都秋景寂寥卻不甚落寞、悲涼卻不甚慘淡,有一種靜謐和空寂的美,有一種內在的質樸美,是文人士大夫的美學之秋,也正是這種秋士風范的氣概所在,悲而能壯,哀而不傷,作者懷著一顆拳拳赤子之心唱出一曲悲涼的秋的頌歌
3.作者心目中的秋是超越時代而存在的一種文化傳承,看到古人悲秋情懷,以古人為先導,與古人心心相通情感相系,再悲的秋也能度過。
4.故都的秋,不僅是實體的秋,更是心靈上的對故鄉、對中國、對中國文化的回歸。
《故都的秋》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體會散文形神的辯證關系,掌握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作者熱愛、眷戀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2、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鑒賞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導學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情景導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艷麗動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常給人以無窮的回味;秋天呢?“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xx讀到的是壯麗。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郁達夫呢?我們來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書)
二、文本解讀
1、作家作品。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藝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學等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戰爆發積極宣傳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
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她是一個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達夫全集》《達夫游記》《郁達夫選集》等。
2、寫作背景。郁達夫是個熱忱的愛國主義者,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3年4月,由于反動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本文。當時的中國,連年內戰,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留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
三、整體感知
1、學生瀏覽全文,思考:對于北京的秋天,郁達夫持什么樣的感情態度?
明確:贊美、懷念。
2、讀1、2兩段,思考這兩段寫什么?用什么手法來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3、從第3段11段,作者用記敘和描寫的手法寫了五幅畫面,請同學們一幅一幅來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現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清晨秋景 秋槐落蕊 秋蟬殘鳴 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
4、第12段是議論段,可劃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兩段主要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無比眷戀之情。
四、合作探究
同學們,我們先來看第一幅圖,清晨秋景圖,請 同學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發清、靜、悲涼之情的? 地點:破屋。衰敗 滄桑感
時間:早晨。
方式:泡濃茶清閑 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 清爽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靜謐 清 靜
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悠閑
破壁腰 殘破
靜對牽牛花的藍朵清冷 安閑 落寞
秋草蕭索 悲涼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思考: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什么只選取文中的幾處景物來寫呢?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的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作者在文中選取的幾處景物,能夠表達出他當時的苦悶心情和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
五、小結
郁達夫在本文開頭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我們這節課在“清晨秋景圖”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我們需要學習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六、作業
其他幾幅畫面怎么傳達清、靜、悲涼的特點的,同學們課后討論,我們下節課來分析。
【《故都的秋》教案】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6-01
故都的秋優秀教案12-05
故都的秋簡單教案02-14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12-05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10篇)11-09
故都的秋獲獎教案(精選11篇)02-23
故都的秋說課稿12-11
故都的秋作文08-14
《故都的秋》說課稿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