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小蝸牛》的內容,鼓勵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
2、感受兒歌中的上行、下行旋律,并能辨別音的高低,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木琴、鈴鼓、木魚等敲擊樂器與幼兒人數相等。
2、小蝸牛圖片、樹、滑滑梯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小星星》做簡單韻律活動。
二、通過小蝸牛,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1、把蝸牛套在手上,提問:這是什么?
2、出示樹的'圖片,師說:今天小蝸牛想爬到樹上去看看。
3、教師演示,小蝸牛從樹下爬到樹上。師說:一、二、三、四,小蝸牛,爬上樹。
4、教師演示,小蝸牛從樹上溜到樹下。師說:四、三、二、一。小蝸牛,溜滑梯。
三、游戲《小蝸牛》,再次鞏固兒歌內容,嘗試創編動作。
1、學小蝸牛爬一爬,左手握拳放置于伸出食指和中指的右手手背之上。師說:我們來做小蝸牛一起玩玩吧。
2、身體當樹,邊念兒歌,邊爬一邊。
3、把圖片樹放中間,請小朋友當小蝸牛爬過去。先個別再小組。
四、感受樂曲的上行和下行旋律。
1、教師利用木琴,邊念兒歌,邊讓幼兒感知上行和下行的旋律。
2、游戲《到哪邊》。將樹和滑梯圖片放置在教室中間,請個別幼兒玩游戲,教師用木琴進行敲擊,敲上行的旋律就走到“樹”圖上,敲下行就走到“滑梯”旁邊。
3、集體玩游戲《走那邊》。
五、節奏練習。
1、聽音樂《小星星》,教師示范拍手。
2、幼兒和老師一起根據《小星星》節奏,進行拍手。
3、發放樂器,幼兒進行敲擊,練習節奏。
節奏如此:……○(大圓處拍手)
4、幼兒邊念兒歌,邊打擊樂器。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流動可以形成風,風力有大有小,風具有方向性。
2、探索形成風的各種辦法,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了解風的利弊,產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音樂《先前沖》、動畫《風喜歡和我玩》、吹畫成品及視頻
2、小旗、瓶子,扇子、報紙、毛巾、塑料袋、小盆、硬紙、畫紙、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入場:音樂《向前沖》
魔術導入:
師:今天有一個好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他到底是誰呢?下面老師就把他給請出來。這個朋友很神奇,他要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他會讓老師手里的小球不落在地上。(教師操作:用吹風機吹乒乓球)他到底是誰呢?(風)對啦,這個朋友就是風。風非常的喜歡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他都和我們玩過哪些游戲呢?
2、播放動畫《風喜歡和我玩》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
提問:
(1)風都和我們玩了哪些游戲?
幼兒:放風箏、風車、吹泡泡
(2)風是怎樣告訴小男孩他在哪里的?
幼兒:用飛起來的樹葉。
3、探索產生風的方法
師: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風在哪里呢?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風呢?
(1)教師出示小旗:請小朋友們用身體制造出風,使小旗動起來!
小結:身體的動作可以帶動空氣的流動,從而產生了風。
(2)我們剛才都是用身體動作制造出風讓小旗動起來的,我在百寶箱里還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請小朋友們任意的拿一個。
你們試一試,能用你手上的東西造出來的風讓小旗動起來嗎?教師拉出一串小旗。(瓶子,扇子、報紙、毛巾、塑料袋、小盆、硬紙等)
提問幼兒:你是怎樣用你手中的東西制造出風來的呢?
小結:任何東西都可以使空氣流動,動起來都可以造出風。
(3)我還帶來了更棒的禮物,你能用它造出風嗎?你能用它造出大風和小風嗎?
幼兒把手中的材料放到箱子里,拿紙板。
游戲:風很大了、風更大了、風小了、風停了。重復玩兩次
總結:用的力氣很大,造出來的風就很大了;力氣小,造出的風就小。
(4)你能讓風向后面吹嗎?吹向我。找一個你喜歡的地方讓風吹過來吧。幼兒玩一玩。
提問:能說一說你的風吹向哪了嗎(幼兒說)
小結:風可以吹向很多地方,它是有方向的。
4、游戲:風吹樹葉動
游戲規則:教師用紙板制造風,幼兒當樹葉。教師造出小風,幼兒模仿樹葉慢慢跑動;教師造出大風,幼兒模仿樹葉快速跑動;教師向哪個方向扇動,幼兒就跑向那個方向。
5、風和人類的關系,保護自然
師:我們和風玩了這么多游戲,風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為什么有的時候風也會給我們造成災害呢?風是有大有小的`,適當的風力可以利用來為人們做事,是有益的,(和我們玩、吹干衣服,吹干頭發、發電,吹動帆船前進……)風力太大,產生危害,是有害的風。沙塵暴,龍卷風,臺風,為了防止風給我們帶來災害,我們可以多種樹木,綠化環境,因為樹木可以擋風。當我們愛護自然環境的時候,大自然也會溫和的對待我們。雖然風有時然人害怕,但他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他還是神奇的藝術家呢!
6、吹畫
師:風喜歡和我們玩,是我們的好朋友,風還是一個神奇的藝術家呢!小朋友們看,這幅畫就由風當畫筆完成的。
(1)教師出示吹畫作品圖片
(2)視頻播放制作方法:
(3)幼兒操作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排序差異排序四個物體的序列。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描述排列順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長短不一的同色紙條四根,標記圖一根。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出示四根紙條:這是什么?它們又什么不一樣?哪根長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你你們說的`是對的呢?
3、教師邊操作比較兩根紙條的長短邊講解比較的方法。我們怎么來給這幾根紙條取名字呢?
4、出示排隊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呢?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后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么紙條請你排在什么地方。
5、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給紙條排隊。
6、請大家說說他是怎么跟紙條排隊的?
二、幼兒操作
1、每個小朋友從桌子中間拿一張排隊標記圖,拿一個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紙條,比一比哪根紙條是最長的、長的、短的和最短的。
3、給四根紙條按順序排排隊,一邊排一邊說。
四、展示幼兒作業。
五、組織幼兒整理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思路:
每位幼兒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是對周圍的事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綱要》中也明確地指出"科學來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鮮花和水果是幼兒熟悉的生活材料,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引發生成了科學活動"有趣的汁液"。旨在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了解鮮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顏料,探索鮮花、水果汁液的用途,獲得相關的經驗,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鮮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顏料。
2、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探索汁液的不同用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運用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孩子主動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和物,親近大自然。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1、鮮花、水果若干(顏色盡可能多些)2、操作工具:塑料袋、剪刀、盤子、紗布、小石頭、小鐵錘、小木棍、抹布、棉簽、圖畫紙、宣紙等。
3、師用教具:隱形畫范圖一幅、電爐一個。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導語: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禮物來了。
討論:為什么你們覺得鮮花很漂亮?大家猜猜五顏六色的鮮花有什么用?。
小結:鮮花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鮮花的汁液還是很好的天然顏料。
(二)、幼兒探索活動
1、活動①:
導語:花汁能染紙,那花的汁液是怎樣取得的呢?
小結:可以借助一些輔助材料來榨取花汁。
幼兒動手操作:榨汁 染紙小結:鮮花本身的汁液較少,取花汁時要加點水。水加入的量的多或少會影響花汁顏色的深淺。
2、活動②:
導語:春姑娘不僅給我們送來了鮮花,還送來了豐富的水果,果汁很有營養也好喝,果汗也能畫畫嗎?
小結:水果本身也有不同的顏色,它的汁液和花汁一樣是天然的顏料。
幼兒榨汁并用棉簽沾果汁在圖畫紙上作畫。
小結:果汁能畫畫,但有的果汁干了以后,圖畫紙上就什么也看不見。
3、認識隱形畫A、出示隱形畫,認識什么是隱形畫,隱形黑水。
導語:老師也畫了一幅畫,你們看漂亮嗎?它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隱形畫"。為什么叫隱形畫呢?看老師變一個魔術。(教師在電爐上演示隱形畫的變色顯色過程)。
小結:原本什么都看不見的畫,烘烤了以后,果汁變色,畫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隱形畫,用來畫隱形畫的隱形墨水就是果汁。
幼兒制作隱形畫。教師幫幼兒烘烤繪畫作品,嘗試哪些果汁是隱形墨水,并進行安全教育。
(三)、活動結束總結:鮮花的花汁能作顏料,水果的果汁能作為隱形墨水畫出會變魔術的畫。你們發現了嗎?這些東西到處都有,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這些本領。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你們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它們都有不同的本領。只要小朋友多動腦、多觀察、多試試,你們就會發現更多、更有趣的事情。
活動點評:
1、選材貼近生活。以春天為主線,很自然的讓幼兒聯想到春天百花勝開、萬物復蘇的美景。以花、水果幼兒身邊的事物為主線引入活動,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抓住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幼兒探究的欲望。
2、創設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開發其思維,通過設疑猜測的方式引入,讓每一個幼兒都"動"起來、"活"起來,為幼兒提供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發現的過程。符合《綱要》中在做中學,學中做的一個互動的學習方式。
3、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線。在活動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激發了幼兒探索欲望和創新思維。面對個別知識經驗缺乏或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通過小組的力量,讓孩子教孩子,達到經驗的分享交流,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4、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符合大班科學領域中"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目標。
活動反思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強調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開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寶寶。讓幼兒去探索水寶寶的秘密,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在探索活動
(一)中,我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動
(二)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在盛水活動和溶解實驗中,感知了水是流動的及有些東西在水里會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每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把握上還比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個體操作與集體分享交流的時間分配,幼兒的自由探索時間再適當長些。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談談、講講、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了解、感知衛生間、廚房、臥室所不同的功用。
2、體驗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衛生間、臥室、廚房”物品若干、創設衛生間、廚房、臥室的情景、錄象。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哪個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好朋友講講自己家有幾間房子啊?你們是在哪里吃飯、洗手、睡覺的呢?
1、幼兒間互相講講
2、請個別幼兒講講
原來,小朋友家里都有衛生間、臥室、廚房,老師家里也有衛生間、廚房、臥室,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家?
二、播放錄象
衛生間、臥室、廚房。分別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它有什么用?
總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老師家的廚房、衛生間、臥室,發現這三間房子是不同的,里面的物品也是不一樣的。
三、整理收拾
1、今天娃娃家里的媽媽在大掃除,媽媽把衛生間、臥室、廚房里的物品都拿到了外面,洗洗曬曬,媽媽一個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很累,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媽媽一起整理收拾。
2、幫媽媽把廚房間的物品送到廚房間;把衛生間的物品送到衛生間;把臥室的.物品送到臥室,千萬別送錯。
3、收拾好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一起幫媽媽整理的家,看看都放對了嗎?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幫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現在媽媽請小朋友快快回到座位上休息,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今天幫媽媽整理什么物品,放到了哪里。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后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在每一次活動的實施前,老師都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什么?孩子的興趣熱點是什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我想效果會是不錯的。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講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家的基礎上充分的感知、了解了衛生間、臥室、廚房的不同特點;在動手操作整理家的過程中,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衛生間、廚房、臥室的不同功用;并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體驗了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發展幼兒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培養幼兒反映的靈敏性。
2、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準備羊角球四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說兒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羊角球、蹦蹦跳。
蹦得遠來,跳得高。
快快蹦來快快跳。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解羊角球的玩法:雙手抓住兩個羊角,兩腿夾住球,輕輕地蹦跳。
2、請幼兒分組試一試。講解注意事項,教幼兒騎球時把重心放在兩腿上,防止摔倒。
3、教師把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出一名幼兒參加比賽,比一比那一組跳得快。
4、運送羊角球比賽,體驗羊角球的多種玩法。
5、幼兒自由活動。
三、結束部分
教師整理隊形,簡單小結,表揚遵守紀律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
2.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
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
師:這是什么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么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
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
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么名字呀?
二、引發思考,講述故事。
1.觀看圖片。
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 圓臉婆婆呢?
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
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
(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
(2)比著比著,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么話呀?
三、完整講述故事,并對物體進行配對。
1.根據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
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并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節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節,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多與少。
2、了解多少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活動準備:
裝有飲料的杯子若干(多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1、尋找寶寶杯:
(1)幼兒尋找自己的寶寶杯,認識自己的標志。
(2)看看、聞聞、嘗嘗杯子里是什么,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
2、比多少:
(1)請幼兒告訴大家,喝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樣?
(2)教師為幼兒添飲料,鼓勵幼兒主動用“多一點”或“少一點”來表示。
(3)幼兒喝飲料。——“現在你杯子里的飲料比原來多還是少了?”
(4)幼兒嘗試比較多與少。
(5)比較籮筐里和桌子上的杯子哪個多,哪個少。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分享成長的喜悅。
增進親子良好的互動關系。
活動準備
通知單、長大門、魔法棒、魔法帽、黑布披風、做長大糕的食材和器具。
活動過程
1. 事先發通知單,邀請家長參加「慶祝長大」的儀式活動,以全體中班的'師生及家長為對象舉辦。
2. 請幼兒回想在「長大好快樂」的主題中自己有哪些成長?印象最深刻是哪個活動,讓你學習到了什麼?
3.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蒐集、準備所需的用品、材料,并一起著手布置場地,讓幼兒有活動參與感。
4. 活動當天,播放輕快的音樂,老師介紹掛了蔥和芹菜的「長大門」(塑膠管一人拿一邊彎成∩)所代表的含義(蔥——「聰明」;芹菜——
「勤學」),請家長牽著孩子的手一起通過長大門,期許幼兒升上大班后能聰明、勤勞學習、更長大、懂事。
5. 由一位老師手拿魔法棒、頭戴魔法帽和身上披黑布披風扮演成魔法師出現,接著,用「魔法棒」輕點每位幼兒的胸口,讓幼兒能更有勇氣和
一顆幫忙別人的心;再幫幼兒戴上「魔法帽」,鼓勵每位幼兒發揮自己的優點,培養樂於學習、事事求知的精神。
6. 將家長與幼兒分成數組,進行「長大糕」〔附〕的製作,製作完成后先放一旁待涼。
7. 播放溫馨的音樂,由幼兒向家長分享自己這段時間有哪些長大的表現,及對將升上大班的期許,再請家長送上對幼兒即將升上大班的祝福。
8. 由家長將長大糕送給幼兒享用,慶祝自己能順利長大,并期待自己長大能越來越棒,再請幼兒抱抱、感謝爸媽辛苦照顧自己長大。
評量
1.能呈現長大的行為表現。
2.能和爸媽愉快的參與活動。
活動結束
請幼兒將活動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畫下來分享。
〔附〕 長大糕的做法
材料:
在來米粉2杯+1 大匙(過篩)
糖(細砂糖或紅砂糖)1 杯
水1+1/2杯(可再多一點點)
麵粉3/4杯
發粉1大匙
做法:
1. 混合麵粉及發粉,裝在塑膠袋中搖晃均勻,過篩備用(此時將蒸鍋水煮滾)。
2. 將糖與水煮至糖融化(邊煮邊攪拌)放涼備用。
3. 混合在來米粉與糖水攪拌均勻,再加入1混合均勻,將米糊倒入紙質模型碗中(約9分滿)。
4. 放入預熱好的蒸鍋內,用大火蒸20~30分鐘,蒸好后燜約2分鐘,再打開鍋蓋,以避免塌陷。用竹籤插入中間,無米糊沾黏即熟。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范文 小班安全教案教案05-23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經典】01-25
小班教案(精選)03-15
小班教案[精選]08-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藝術教案:捕魚_小班藝術教案06-29
小班認識教案認識一教案小班11-15
小班教案:看朋友_小班其他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