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自然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自然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自然教案1
一、課文說明
本課繼《氧氣》、《二氧化碳》之后,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在能力培養方面,屬于“分析綜合能力”的系列。
本課的思路是:先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然后研究滅火的方法。課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這部分內容分為五層:
1.通過復習舊知識,使學生知道燃燒需要氧氣,并進一步提出問題,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
2.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研討,使學生知道燃燒需要可燃物。
3.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火柴雖然是可燃物,放在鐵片上并不馬上燃燒,要等把鐵片加熱到一定溫度,火柴才燃燒。)
4.通過討論爐火(或柴灶)的燃燒問題,使學生體會到,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5.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燃燒需要氧氣、可燃物和一定的溫度。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燃燒才會發生;缺少了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燃燒就不會發生,正在燃燒的可燃物就會熄滅。這個結論是對前四層研究的綜合,教學時應啟發學生自己進行綜合,得出結論。
第二部分指導學生認識燃燒與人的利害關系——既能為人提供所需的熱能,又能造成火災,危及人畜生命,造成財產損失。這個觀點體現了辯證的觀點。這部分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借此導入怎樣滅火和預防火災。
第三部分指導學生認識滅火的方法。課文以圖的形式,啟發學生認識幾種常用的滅火方法:
1.用水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溫度,水受熱產生的水蒸氣還具有隔絕空氣的作用。(左上圖)
2.用砂蓋:利用砂隔絕空氣。(右上圖)
3.用滅火器噴射:噴出的泡沫或粉末,覆蓋在可燃物上,可以隔絕空氣。(右下圖)
4.煤氣著火要立即關閉煤氣閘門:這樣可以斷絕可燃物的來源。(左下圖)
5.油鍋著火立即用鍋蓋蓋嚴:這樣可以隔絕空氣,使油火熄滅。(中圖)
教學時,還可以補充一些方法,例如電器著火要立即切斷電源。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學生明白其理由。此外還要講解一些滅火的注意事項,例如電器著火、油類著火,不能用水澆,只能用砂等覆蓋。
第四部分,結合少年兒童生活的特點,向學生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二、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要求學生理解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通過對多種燃燒現象的分析與綜合,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推理能力(應用燃燒的條件解釋滅火的方法)。
3.使學生體會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向學生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識,學習簡單的滅火技能)。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酒精燈、鐵片、試管夾、火柴。
2.掛圖或投影片——滅火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
(1)氧氣有什么性質?
(2)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質?
2.談話:
(1)在前兩節課里,我們反復談到燃燒。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什么條件?(學生很快會想到需要氧氣。)
(2)氧氣確實是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能燃燒嗎?裝在瓶子里的氧氣并不燃燒,可見燃燒還需要其他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
3.講述:這節課,我們就先來研究關于燃燒的條件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①討論:
根據你的經驗和想法說一說,除了氧氣外,燃燒還需要哪些條件?
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哪些物體能燃燒?哪些物體不能燃燒?
沒有可燃燒的物體,燃燒能進行嗎?
②講解:可以燃燒的物體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燒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2)認識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
①討論:
有了氧氣與可燃物,是不是就能發生燃燒現象?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學生回答后強調,即使把火柴放在純氧中也不會燃燒。)
怎樣才能讓火柴燃燒起來?(用火點燃或在火柴盒上摩擦)摩擦起什么作用?(摩擦可以提高火柴的溫度)以上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一定的溫度)
②講解:為了更好地說明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我們來做個實驗。取一根火柴,不用火點燃,也不摩擦,把它放在鐵片上,用試管夾夾住鐵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有什么現象?
③分組實驗。
④匯報實驗結果。
⑤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⑥教師小結:
把火柴放在鐵片上,它并不馬上燃燒,而是被加熱到一定程度,它才燃燒。可見燃燒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進行,這是燃燒必須具備的第三個條件。
各種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溫度是不同的,例如汽油、酒精、紙、棉絮、木材燃燒需要的溫度較低,煤塊燃燒需要的溫度較高。在比較低的溫度時就能燃燒的物體叫做易燃物。
(3)綜合認識燃燒的三個條件
①提問:現在你知道燃燒需要哪些條件?
②討論:這三個條件是否是燃燒必須具備的呢?我們還可以結合爐火的燃燒來分析一下:
如果不繼續往爐里添煤,爐火能繼續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缺少可燃物。)
如果把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兒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缺少氧氣。)
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煤夾出來,煤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么?(不能,因為爐外溫度低,達不到煤燃燒所需的溫度。)
③講解: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們總結的燃燒所需要的三個條件是正確的,而且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燃燒才會發生;缺少了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燃燒就不會發生,正在燃燒的可燃物就會熄滅。
④填空:課本第27頁的空白。
2.指導學生認識燃燒與人的關系
(1)討論:
①我們所以要研究燃燒的條件,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燃燒的規律,因為燃燒與人有密切的關系。那么燃燒與人有什么關系呢?
②我們掌握了燃燒的條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師小結:燃燒有對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飯、取暖,在工業上高溫加熱、煉鋼等,都需要燃燒產生的'熱能。燃燒也有對人有害的一面,火災會燒毀財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損失。我們掌握了燃燒的規律,在需要燃燒的時候,就要努力創造燃燒所需的三個條件;在不需要火和滅火時,就要設法破壞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3.指導學生認識滅火的方法及原理
(1)講述: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關于滅火的知識。
(出示滅火方法圖。)
(2)討論:
①人們有哪些滅火的方法?為什么這些方法能滅火?
②炒菜時,有時鍋里的油自己會燃燒起來,這是怎么回事?怎樣把鍋里的油火撲滅?為什么用這種方法能滅火?往鍋里倒水行不行?為什么?
③如果廚房里的煤氣著火了,首先應該做什么?為什么?
④如果電線或電器著火了,首先應該做什么?為什么?往電線或電器上噴水行不行?為什么?
(3)教師小結:我們掌握了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發生火災時迅速將火熄滅。如果家里不小心著了火,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能慌亂,要根據著火物體和原因正確地選擇滅火方法。如果火勢比較大,要趕快撥“119”電話報警。
4.向學生進行防火教育
(1)講述:引起火災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還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2)討論:
①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災?
②小朋友的哪些游戲或活動容易引起火災?
③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火災?
(3)教師小結:預防火災,人人有責。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內,禁止燃放鞭炮;在農村,不要在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在火爐旁烤東西,不要使易燃物離爐灶太近;煤氣灶用過要及時關閉閘門。總之,要時時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辦。只有這樣,才能預防火災。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
2.提問:
(1)燃燒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要使燃燒進行得好,應該怎么辦?
(3)要使火熄滅應該怎么辦?用什么方法降低燃燒物的溫度?用什么方法隔絕空氣?
(4)在草原上救火,有時用這樣的方法:在大火周圍迅速割掉一圈草,就能使火熄滅。這是怎么回事?
布置作業
調查滅火器的種類及其用法。(同時教育學生:學校和公共場所的滅火器,平時是不準動的。)
小學自然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的目標】
愿意親近大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目標】
能積極地投人到學習活動中去,逐步培養多觀察身邊大自然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道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禮物,和給予辛勤勞動的人民哪些回報。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圖片展示、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掌握從真實生活中發現大自然給予我們禮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予勞動人民的豐厚的回報,體會大自然的美。
【難點】
通過了解和體驗大自然,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收到過禮物嗎?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禮物時你的心情怎樣?
通過學生的回答與分享,教師總結:那你們知道嗎,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大自然帶來的禮物。順勢導入今天的新課《大自然,謝謝您》。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大自然的禮物
活動一:學生交流
鏡頭一:教師出示PPT,呈現教材P30的圖片。
同桌之間交流:米飯、絲綢是誰送來的“禮物”?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們享受香甜的米飯、穿著漂亮的'絲綢,都離不開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大自然的饋贈也離不開的人們的辛勤勞動。
活動二:教師展示圖片,學生總結
鏡頭一:教師補充介紹大自然送給人類的其它“禮物”,相機出示實物或圖片,例如:我們吃的水果和住的建筑物離不開大自然的饋贈。
學生看完圖片并思考問題:對于大自然的饋贈,大家有什么認識和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自然的“禮物”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大自然的這些饋贈,人類就無法生存,我們應該對大自然常懷感恩之心。
2.大自然中的快樂
活動三:學生分享在大自然中旅行的事例
引導學生回顧和爸爸媽媽出去旅行的經歷,提問: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綠地上、花圃旁去觀察,去做游戲,去畫一畫春景、唱一唱兒歌、讀一讀小詩,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適合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離不開我們有一雙發現大自然“美”的眼睛。
活動四:四季都快樂
教師出示PPT,呈現夏天、秋天、冬天的自然風光圖片,欣賞夏、秋、冬的風光圖片,并進行同桌交流。思考不同季節的大自然能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同的快樂?看過不同季節的景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春天的大自然生機盎然,夏天的大自然五彩斑斕,秋天的大自然瓜果飄香,冬天的大自然銀裝素裹。可以說,一年四季的大自然都很美,都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
環節三:鞏固提高
多媒體展示兒歌:
“大地長出綠頭發,我用腳趾梳理它。
小草癢得咯咯笑,親親我的小腳丫。
我也癢得咯咯笑,捂著肚皮樂開花”。
學唱歌曲并思考問題:怎樣才能“聽懂”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自然的禮物令我們感動,大自然的快樂讓我們難忘,大自然的啟迪引我們探索。請大家課下走進自然,擁抱自然!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也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環節四: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大自然回饋給我們各種各樣的財富,同樣作為人類也需要有保護大自然的義務。
課后作業:請同學們搜集人類破壞大自然,最終并受到大自然懲罰的案例,下節課我們來分享。
四、板書設計
小學自然教案3
一、復習引入,指點學法。
1、板書課題“大自然,你好”,聯系本單元學習過的前三篇課文,都是以自然、動植物為主題的,請學生回憶前三篇課文,說說主要講什么?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師再做總結。
2、提出問題,讓學生說一說準備怎樣學習本篇課文?如:先自學后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等等。
3、圍繞教材課后的“我的資料夾”的內容,介紹課文的作者張海迪,可提供圖片,講述她身殘志堅的故事,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二、熟讀課文,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本篇課文的大意是什么?與前三篇課文有什么聯系?側重點有什么不同?本課的特點是什么?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注。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于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4、檢驗自學成果,采用小組交流討論、選出代表發言的.形式解決教師提出的以上問題。
三、精讀研討,交流收獲。
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脫離于文本之外。
1、教師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提出了哪些有關自然知識的問題?把這些問題匯總起來并搜集資料解答這些問題。
2、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出探究內容:
A、“如果說,我能戰勝疾病,生活到今天,除了書籍給我力量,我還要感謝大自然給了我那么多奇妙的幻想,使我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樂趣!。”
B、“大自然使人變得開朗,變得聰明,變得心靈美好。”
C、“大自然里有學不完的知識呢!到大自然中去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強健身體。”
請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學習,結合課文,讀懂上面的語句,再聯系親身經歷談一談對大自然的領悟,從大自然中獲得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同學們,大自然不愧是人類的老師,它警示我們要按自然規律辦事,維護生態平衡,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它啟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人類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促進了人類科技的進步,改善了人類的日常生活條件。我想,大家一定還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還有更多的感受想對伙伴們說吧,那么就在課下繼續搜集自然知識,閱讀自然科學書籍,收看央視十套的《探索發現》、《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等節目,可以交流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布置一次小練筆,讓學生回憶假期外出郊游,或者全家旅游的經歷,給遠在外地的親人或朋友寫一封信,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講給他們聽。
小學自然教案4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環境的意識
2、從不同的視角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教學生點及難點:
1、構思構圖
2、色彩和諧,主題鮮明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圖片、VCD
教學過程:
一、分析地球現狀
1、談話
人類是自然的兒子,自然是人類的搖籃,只有和諧相處,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
2、欣賞VCD,分析地球現狀
現狀:森林面積縮小,
全球氣候變暖,
物種迅速減少,
空氣嚴重污染。
3、提問: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你希望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嗎?
二、欣賞范畫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主題的.。
如何構思,如何表現的?
三、學生創作
為學生素材,啟發這生思維:
你打算如何做?又如何表現?
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
構圖要飽滿,色彩要和諧。
四、作業
1、作業展示
2、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綜合。
小學自然教案5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的設計重視自然數、奇數、偶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利用真實的生活素材開展數學學習。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情景比較熟悉,在認識自然數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數、偶數的特點總結方面可能會欠缺一些。 設計思路 通過用謎語星星引發后面的故事情景,讓學生打開智慧之窗。從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深深體會到數學的價值。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認識奇數和偶數。
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手段:
借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經歷認識自然數、奇數、偶數的過程。
2、認識自然數,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知道奇數、偶數;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自然數,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
教學難點:
知道奇數、偶數;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探索自然數的特征。
師:老師發現,天空有幾顆非常明亮的星星,它們一共是4.5顆,你覺得老師這句話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覺得星星的.顆數不能用4.5來表示。
師:那你覺得用什么數來表示才好呢?
生:我覺得用像1、2、3這樣的數來表示好。
師:說的非常好!我們平時數東西的時候,就像這樣1,2,3,4,5一個一個地數,這些數都叫自然數。(板書:自然數) 課件出示問題:0是自然數嗎?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結果。
小結:0也是自然數,它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
二、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
師:自然數不但可以用數的形式來表示,還可以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我們一起來看。(課件出示: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的內容。)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直線上的數,(手勢)看看你能發現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觀察交流、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教師指名回答。
師: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數的特征,大家跟老師一起再來概括一遍,“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的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
三、認識奇數和偶數。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請十位同學到前面來。 學生舉手,教師請十位學生到前面站成一排報數:1、2、3 師:請報單數的向前一步走。
師:你有什么發現嗎? 學生交流。
生1:我發現10名同學的報數不是雙數就是單數。
師:剛才我們提到了單數和雙數,單數都有哪些數?雙數又有哪些數?誰給舉一些例子?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單數又叫做奇數,(板書:奇數),注意字的讀音。雙數又叫做偶數。(板書:偶數)值得說明的一點:0也是偶數。
師:現在,誰能舉出幾個奇數和偶數的例子呢?
四、嘗試應用。
1、師: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奇數和偶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數和偶數?
生1:電影院的座位號分奇數號和偶數號;
生2:上體育站隊報數。
2、觀察數列,初探奇數、偶數的規律。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奇數和偶數。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試著按要求寫出奇數和偶數。
(1)寫出自然數1-30之間所有連續的奇數。
(2)寫出自然數1-30之間所有連續的偶數。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寫的。你給大家讀一下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兩組數,有什么新發現嗎?四人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
師:哪個組想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五、課堂練習。
1、下面各數中,哪些是自然數? (出示題目:6、25、1、47、0.01)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3、在圓圈里填上奇數偶數。
4、數字游戲。 (學生手中拿著奇數和偶數的數字牌根據老師口令做游戲)
六、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呀?(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老師這有一道拓展練習想考考大家,請看大屏幕(拓展練習:教室里有一盞亮著的日光燈,淘氣的小明一連拉了8下開關。聰明的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來判斷,這盞燈是否還亮著?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師:看來,自然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美吧!
小學自然教案6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知道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2.要求學生初步學會說明“動物生活需要一定條件”的對比實驗,培養學生用差異法判明事物因果關系的能力。
3.滲透科學自然觀——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二、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長方形扁紙盒2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若干條、干土、濕土。
2.掛圖或投影片——熱帶草原上的動物、熱帶森林中的動物、南極動物、其他自然環境中的動物。
學生準備:捉蚯蚓。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我們在自然課里已經學習了很多關于動物的知識。說一說,你認識了哪些動物?
(2)講述: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關于動物的生活方面的知識。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
(1)看圖:課本第4頁插圖。
(2)提問:
①圖中有什么動物?
②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多在樹林、草地、花叢)它多在白天活動還是夜里活動?
③蛾生活在什么地方?(樹林、草地、稻田)它多在什么時間活動?
④魚生活在什么地方?(水里)離開水魚能生存嗎?
⑤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沙漠)在高山、森林、海洋等自然環境中有駱駝嗎?
⑥猴子多生活在什么地方?(樹林)在草原、海洋、沙漠等自然環境中有猴子嗎?
⑦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北冰洋)北冰洋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在溫帶、熱帶的自然環境中有白熊嗎?
(3)討論:蝴蝶多在白天活動,蛾子多在夜間活動;魚終生生活在水中,駱駝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這些事實說明了什么呢?
(4)講解:
以上事實說明,各種動物都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動物的生活環境包括陽光、溫度、空氣、水等,其中有的是動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例如空氣、水,離開這些條件動物就不能生存;有的對動物生活、分布等有很大影響。各種動物所需要的環境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差很大。例如,有的動物適宜生活在光線充足的白日,有的動物只在夜里出來活動,還有的終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有的動物必須生活在水中,有的動物卻可以生存在干旱的沙漠里;有的動物適宜生活在炎熱的地方,有的動物適宜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2.指導學生認識適宜蚯蚓生活的環境
(1)講述:課前,同學們在野外捉了很多蚯蚓。下面,我們就研究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環境。
(2)討論:根據你以往的觀察說一說,蚯蚓需要什么樣的環境?
(3)講解: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研究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
(4)實驗1——蚯蚓對明暗環境的反應
①講解:首先研究蚯蚓是適宜生活在明亮的環境還是黑暗的環境。怎樣實驗呢?如果想辦法創設兩個在某方面不同的環境——一個適宜蚯蚓生活,另一個不適宜蚯蚓生活,其他方面的環境條件相同,把蚯蚓放在兩種不同環境的`交界處,通常蚯蚓會爬向適宜它們生活的環境。我們就根據這個想法進行實驗。具體方法是:
邊平行的口;在桌面鋪一塊黑濕布,將紙盒底朝上扣在黑布上,使光能從右面的開口照進盒子。這樣,盒內的溫度和濕度基本相同,但亮度會有不同——左邊較暗,右邊較亮。
將盒子掀開,把5條蚯蚓放在濕布上,再用盒子扣上,使幾條蚯蚓在盒的中間處。
過一會兒,把盒子掀開,觀察爬向哪邊的蚯蚓較多?
②分組實驗。
③匯報實驗結果。(多數蚯蚓會爬向黑暗的一邊。)
④討論:以上實驗說明,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⑤小結:蚯蚓適宜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
(5)實驗2——蚯蚓對干濕環境的反應
①講述:下面,我們要用實驗的方法,觀察蚯蚓是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境還是干燥的環境。
②討論:怎樣實驗才能達到上述實驗目的?
③講解:要觀察蚯蚓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境還是干燥的環境,可以這樣實驗:
找一個長、扁的紙盒,在盒底鋪一塊塑料薄膜,在盆底左邊放干土,右邊放濕土,干土與濕土隔開一段距離,造成溫度、亮度相同,干濕條件不同的環境。
把5條蚯蚓放在干土與濕土之間,用玻璃片蓋在盒子上。觀察蚯蚓往哪邊爬?
④分組實驗。
⑤匯報實驗結果:爬進干土的有幾條?爬進濕土的有幾條?(多數蚯蚓會爬進濕土中。)
③討論:以上實驗說明,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③小結:蚯蚓適宜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6)提問:通過以上兩個實驗,你知道蚯蚓適宜生活在什么環境?
(7)總結:蚯蚓適宜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8)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結論。
3.指導學生認識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
(1)講解:因為各種動物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
(2)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熱帶草原上的動物。
自然教案-1動物和環境 (3)提問:
①圖中是什么自然環境?(熱帶草原)這里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
②在熱帶草原生活著什么動物?除圖中畫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生活在熱帶草原?
(4)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熱帶森林中的動物。
①圖中是什么自然環境?(熱帶森林)這里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
②在熱帶森林生活著什么動物?除圖中畫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生活在熱帶森林?
(6)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南極洲上的企鵝。
(7)提問:
①圖中是什么自然環境?(南極)這里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寒冷)
②在南極生活著什么動物?為什么在這里看不到海獅、海象、海豹等海洋動物?
鞏固應用
1.教師簡單概括本課教學內容。
2.提問:動物生活與哪些環境條件有關系?舉例說明各種動物都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布置作業
1.觀察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
2.到大自然里尋找一些小動物,觀察它們各自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
四、課后小記
(略)
小學自然教案7
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
學習完課文后,我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
學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
我又繼續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現了第一自然段。我啟發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學生想了一下便說: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
我相機表揚他們很會動腦筋,并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
接著我又告訴學生,這篇課文的2—4自然段中還出現了總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了,他們積極地讀著課文,思考著,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總起句。學會這種寫作手法。這篇課文語段優美,要讓學生把2---4自然段流利有感情的背下來。
小學自然教案8
課前準備:
教學光盤
教學目標:
1.能夠選取恰當的表現形式,大膽表現對大自然的感受。
2.使學生逐漸形成關注自然的意識,同時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看課本和光盤,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自然變化的認識和感受。
2、把重點放在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上,對于一些科學知識等非美術學科本體的東西作簡單的了解就可以了,切莫要喧賓奪主。對于一些給人帶來災難的自然現象的交流時,要滲透防災減災的意識,不要給學生造成心靈上的恐慌。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在進行美術創作時,看光盤中學生的作品。注意表現材料和方法的指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學生作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思考,作品表現的是怎樣的自然變化?如果是你會選取怎樣的表現角度?作品選取了怎樣的表現形式和工具,表現形式和工具是否很好地突出了主題?如果是你會采用哪些好的方法等等。通過引導使學生了解創作的一般方法。
三、課后小結
可以將學生的作品和搜集的知識資料布置成壁報,進行宣傳,使教學內容向課外延展。在這樣的活動中,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他們成功感和自豪感。
小學自然教案9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走和跑:自然走,前腳掌走
游戲:老鷹和小雞
學習目標:
樂于參與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展示簡單的動作。
學習步驟:
一、運動參與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隊列練習。
2、小游戲——看看誰反應快。
3、教師講解示范正確姿勢的自然走,前腳掌走。
上體正直,自然挺胸,腳尖朝前,走成直線。
4、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通過場地上的標線行走。
學生活動:
1、認真投入地進行隊列練習。體驗“靜、齊、快”。
2、注意看和聽,反應速度快。
3、學生邊看邊模仿。
4、積極參與活動,敢于展示自己體驗正確與錯誤動作的.感覺。
組織:
★★★★★★★
★★★★★★★
●●●●●●●
●●●●●●●
※
二、展示自我
教師活動:
1、與學生一切參與游戲——老鷹和小雞。
2、提示啟發學生怎樣才能不被老鷹抓到。
3、給學生發標志性飾物,引起學習興趣。
學生活動:
1、以小隊為單位,選派一位同學扮演老鷹。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敢于創新。
組織:
★★★★★★★
★★★★★★★
●●●●●●●
●●●●●●●
※
三、交流評價,“我顯我個性”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走的方法。
2、師生評價,教師鼓勵。
學生活動:
1、學生個人表演走的姿勢。
2、體會成功的喜悅。
組織:沿籃球場線走
四、評價放松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放松練習。
2、及時對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評價,表揚優秀,鼓勵后進。
3、宣布下課。
學生活動:
1、進行放松練習。
2、學生相互評價。
3、師生再見。
組織:四列橫隊
★★★★★★★
★★★★★★★
●●●●●●●
●●●●●●●
※
小學自然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感受被禁錮的身軀對大自然的渴望。體會“大自然,你好”這一真情問候所表達的作者對大自然的渴望、向往之情。
2、學會略讀,通過略讀了解文章的大意。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自主學習、親身感悟為主,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課前搜集自然常識資料和大自然的圖片。
3、學生交流討論對大自然的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被禁錮的身軀對大自然的渴望。體會“大自然,你好”這一真情問候所表達的作者對大自然的渴望、向往之情。
重難點分析: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認識大自然的方法、探索大自然的一般規律;
學習書信的寫法。
課前準備:
課件、搜集有關張海迪的資料。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揭示課題,了解作者
(一)板書課題:“大自然,你好”。
(二)讀課題,讀后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三)走近作者。教師引導:作者與我們有同樣的感覺,然而她卻與我們大家有不一樣的命運。
(四)學生介紹有關張海迪的事跡。(展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
(一)自由讀,同桌互讀,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練認讀生字詞。教師適當檢查指導。
(二)默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些什么事?
三、精讀研討,交流收獲
(一)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作者提出了哪些有關自然的問題?
(二)交流感受的語句,交流受到的啟示。
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出探究內容。(展示課件)
1、如果說,我能戰勝疾病,生活
到今天,除了書籍給我力量,我還要感謝大自然給了我那么多奇妙的幻想,使我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樂趣。
2、大自然使人變得開朗,變得聰明,變得心靈美好。
3、到大自然中去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強健身體。
(三)小組探究學習。結合課文讀懂上面語句,再聯系親身經歷談一談對大自然的領悟,從大自然中獲得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暑假剛剛過去,也許你盡情領略了大自然帶給你的種、種樂趣,也許你還有一些遺憾和向往。仔細回憶一下,給遠在外地的親人或朋友寫封信,把你的感受講給他們聽。(展示課件)
通過讀課題體會我們同大自然的親切感。
由學生簡單介紹自己從資料里認識的張海迪,初步了解這位生活的勇士,感受她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主要內容的能力。
交流與讀書結合起來,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
小學自然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專題,而《自然之道》是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島旅游,看到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向導勸阻,讓其把幼龜抱向大海。后來,成群的幼龜得到外面安全的錯誤信息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過以上事例告訴我們了解和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反而容易干壞事。也告訴我們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與自然和諧相處。
學習本課,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讀中感悟,在探究、體驗中受到啟迪。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詞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得到啟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后聯系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3.學習本課,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談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游覽了青島的海底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個龜島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1.了解題目意思,初識“自然之道”。
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學生理解,教師點撥。
2. 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依據學情重點指導。
(1)學生聽寫詞語,教師依據學情糾正出現的錯誤,著力指導難寫的字。
(2)學生能發現各組詞語的特點并分類;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初識“自然之道”,從題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題目的淺層次理解。檢查預習,了解學情,針對學情進行重點指導,以學定教;其次,掃清字詞障礙,為理解內容做準備;發現詞語特點并分類,進行詞語積累的歸類訓練,同時也為概括主要內容做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教師巡視指導。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學生自主概括——教師進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概括(學會一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自主質疑。學生結合預習和課文內容質疑,教師篩選出重點問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通過對概括方法的引導與提煉,學生學會用簡短的幾句話說清主要內容,掌握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引發質疑,找出質疑點,以點突破。這樣設計旨在找準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探究體驗,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體驗感悟。
本部分緊緊圍繞有價值的問題,結合四年級學生實際,一步步進行深入探究。
1.學習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體會我們救幼龜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內容。
(1)抓住有關詞句,理解我們和向導救幼龜的原因。
學生能抓住重點詞句,讀懂我們救幼龜的原因。
(2)抓住重點詞“探”和“若無其事”等理解詞義;結合詞語,讀懂向導口中“自然之道”的含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和體驗。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師小結:總結內容,歸納方法。
【設計意圖:充分預設學生質疑點,借助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會通過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詞語并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學段的特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情感。】
2.學習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慘烈,突出對幼龜的“傷害”,體會愚不可及等。
(1)教師創設情境,默讀課文5-8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體會幼龜受到的傷害及人們的愚不可及。
(2)結合有關重點句子理解體會、想象表達。教師指導配樂朗讀,讀中感悟。
想象當時的情景,進行寫話練習,通過“語言表達”豐富原文畫面,以寫促悟。
(3)感情朗讀,觸動學生情弦。
【設計意圖:本環節著重突出以讀促悟,讀中悟情,以寫促悟,寫中生情。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理解內容,受到震憾,觸動心靈,提高朗讀能力。利用寫話練習,實現寫中動情、感受“害”的慘烈場面,提高運用詞語的表達能力,也為深入探究原因、領悟道理做好鋪墊。】
3.探究“救”了一只,卻“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復揣摩,觸動學生“心靈”。
為什么這樣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呢?
(1)探究原因:引導學生關注全文,學生在文章關鍵處反復揣摩,由淺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體會出人們的愚不可及,領悟道理。
(2)引導學生抓住“悲嘆”等,角色體驗朗讀。到底是為何而悲、為何而嘆?體會愚蠢,得到啟迪。
4.教師小結:正如大家所言,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違背自然規律,否則,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堅持已見,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也容易辦“壞事”。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深層探究自然之道,引發思考。在表達交流中,解決疑問,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啟示,在入境體驗與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義,觸動心靈,受到啟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的疑問,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內容?推薦閱讀內容。
2.探究寫作:觀察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看有什么新發現?把新發現寫下來。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由家鄉青島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秘迷人,激發了探究興趣;課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龜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們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課后拓展,再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進行新的發現和探究。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全面規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系,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小學自然教案12
教學目的:
1、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會概括文章內容要點。
學習重點:
1、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會概括文章內容要點。
教學難點: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學習過程:
一、課前寫話、引入新課:
請學生描寫當天天氣。并請學生發言。
二、學習課文第1、2、3段——品味語言
[一]研讀第1自然段。
1、作者在寫四季時抓住了各季節哪些特點?試說一說。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
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發”,繁花“次第開放”;
夏天——“植物孕育果實”;
秋天——“果實成熟”,“葉子漸漸變黃”,“簌簌落下”;
冬天——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風雪載途”。
2、我們學過多詩句,都有明顯季節特征,你能不能寫出描寫這四個季節的一兩季詩句。
參考:
春天——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秋天——晴空一鶴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其中“早鶯爭曖樹”、“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這樣,以它獨特的語言和我們交流,只要認真傾聽,你就能聽懂“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
3、你覺得哪些詞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季節特點?請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參考:
(1)“萌”字準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態;
(2)“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
(3)“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
(4)“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肅殺;
(5)“載”,即充滿,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2 段。
提問:課文中寫道:“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這句話:也可以改作:“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大自然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趕快割麥插禾。”
請學同們看看這兩句話有什么區別,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1)區別:第一句只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
(2)認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變化,活潑。第二句子整齊美。
[三]研讀第3段
請一學生朗讀,思考: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學?
討論明確:
物候——“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人民稱它為物候。”
物候學——“利用物候知識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我們這篇課文,介紹的就是物候學知識,為什么不用 “簡介物候學”,“物候學與農業生產”作標題,而用“大自然的語言”為題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而另兩顯得呆板、乏味。
三、練筆:二選一
(1)把你課所寫的短文進行再加工。別忘了運用一些修辭方法。(如比喻、擬人、排比)
(2)從下邊詞語中任選五個寫一段話。
蘇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發 銷聲匿跡 周而復始 花香鳥語 草長鶯飛 翩然歸來 風雨載途
教學后記:
小學自然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并理解本課的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們的作用和意義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4、感悟作者如何用語言文字將大自然的文字描寫的妙趣橫生。
重點: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們的作用
難點:感悟作者的寫法
【設計理念】
本文教學時采用讀、議結合的策略:在讀中走進文本,在議中升華文本。簡簡單單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1、 出示現代詩
《秋》
師:誰能來給我們讀一讀?
學生讀
師:你讀得真的很美啊。有沒有同學再來讀一讀呢?來,你來。哎等一等,他讀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認真的聽一聽,感受感受,想想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誰來說說看。你來。
生:他讀出了秋天的美麗。
師:讀出了秋天的美麗。從哪里?
師:哦,神來之筆。你解讀得非常好,那你怎么看出秋天的美麗的呢?這首詩當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什么呢?秋天的落葉。
師:落葉。這紅葉一片就是大自然的文字,作者在上面找到了、發現了——(生齊答:秋天)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大自然的文字(生齊答)【板書課題】
一:檢查預習
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你們讀懂了嗎?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呢?
這些文字告訴我們什么呢?
請同學上黑板完成填空
同學們,你們覺得大自然的文字怎么樣呢?(奇妙,有趣,神秘等)
那么作者是如何用文字將這有趣的大自然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呢?
二:精讀感悟
(一)感受北極星文字的神奇
1、我們先來感受一下北極星這個文字的神奇之處。
2、 幻燈片出示:第二自然段
3、學生對比讀一讀
4、指名說自己喜歡那一段的介紹? (第一段文字)
5、喜歡的原因是什么?(具體,生動,設置了一個情景)
6、星星寫成的天書那么神奇,誰再來讀一讀?
7、為了吸引讀者,作者在介紹北極星這種文字時,設置了一個故事情境,誰能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二)自主探究,感悟砧狀云、石灰石、花崗石文字的神奇之處
1、 那作者是怎么向我們介紹其它三種文字的呢?
2、認真讀讀課文三到五自然段,把作者介紹生動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寫寫感受 預設片段一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找出比喻句讀一讀 比喻句讓你體會到了什么?(了解了砧狀云的形狀)
3、作者怎樣介紹才使我們隊砧狀云的印象特別深刻呢?(假設)
預設片段二:
【PPT出示第五自然段】
1、讀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2、你從這段中讀懂了什么?
3、能不能用自己的還介紹石灰石這個大自然的文字呢?
出示關鍵詞 石灰石貝殼 海洋 讓同學連線 介紹
4、這就是科學家得出結論的推想過程,這是一篇科普文,科普文不光要推想,關鍵是要有嚴密的推理,只有這樣,才會讓人信服
預設片段三
【PPT出示第六自然段】
1、誰來談談這段話的哪些地方描寫很生動
2、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問句,作者心里知道答案嗎?(知道)
3、那他為什么還要連用三個問句呢?
4、讀到這里,老師也有疑問,師讀三個問句
5、老師的疑問誰能回答?生 讀后面的句子
6、這一問一答是什么修辭呀?(設問)
7、誰想來讀一讀 學生練讀體會設問句的好處
三、課外拓展
1、作者伊林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用他嚴密的科普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 其實不同的文學作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詩人是這樣來表達的
2、【PPT出示】詩歌大自然的文字
3、俗語是這樣介紹大自然文字的【PPT出示】
你知道的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呢?指名說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大自然文字,用你自己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介紹
四:總結
同學們,大自然的文字奇妙無窮,我們要想了解更多的文字就必須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更多的文字。
板書: 大自然的文字
北極星指示方向 情境
砧狀云 預兆雷雨 假設
石灰石 曾是海洋 推理
花崗石 曾有冰川 設問
小學自然教案14
知識點
什么叫自然數?
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數叫自然數,自然數由0開始(包括0),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的集體。
分類
①按能否被2整除分
可分為奇數和偶數。
1、奇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
2、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
3、特別注意:0是偶數。(20xx年國際數學協會規定,零為偶數.我國20xx年也規定零為偶數。偶數可以被2整除,0照樣可以,只不過,得數依然是0而已,但是不可以說它沒有縮小)。
②按因數數個數分
可分為質數、合數和1
1、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這兩個因數的自然數叫做質數。[質數也稱作素數]。
2、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其它的因數的自然數叫做合數。
3、1:只有1個因數。它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當然0不能計算因數也一樣是非質數、非合數]。
注:是因數不是約數。
練習題
1.下面哪些數是自然數?
0.5723040.18.9
6.6661800-2.57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數是(),接在它后面的一個自然數是()。
(2)有三個連續自然數,已知中間一個是n,那么其它兩個自然數分別是()和()。
(3)比6小的自然數有()個,它們的積是(),它們的和是()。
參考答案
1.下面哪些數是自然數?
0.5723040.18.9
6.6661800-2.570.01
_723___0____1800____
2.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數是(0),接在它后面的一個自然數是(1)。
(2)有三個連續自然數,已知中間一個是n,那么其它兩個自然數分別是(n+1)和(n-1)。
(3)比6小的自然數有(6)個,它們的積是(0),它們的和是(15)。
小學自然教案15
這篇課文結構嚴謹,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說明了“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好的聲音”,作為文章的總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總分的方式構段,介紹了風、水、動物的聲音。
因此,我以“大自然有哪些聲音”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小組匯報時,我有所側重地引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水的聲音”,抓關鍵詞、重點句進行朗讀、體會,然后觀察發現“頂針”的句式,“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當然“頂針”這樣的術語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只能讓他們去發現句子的結構特點“前一個句子的末尾成為下一個句子的開頭,自然連接”,進而有規律地背誦。
另外兩個自然段我采用扶、放的過程,“風的聲音”側重對比的寫法,“動物的'聲音”運用了排比的手法,都是展示了聲音的魅力,我意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最后又回到全文,引導學生發現全文的構篇特點和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構段特點,從整體上對全文有一個把握。
【小學自然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大自然的文字教案08-24
《自然之道》教案02-16
課文自然之道的教案12-03
課文《自然之道》教案01-23
課文敬畏自然的教案02-14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03-13
親近自然的課文教案08-25
課文《大自然的文字》教案02-02
自然之道課文教案02-06
課文自然之道的教案4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