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
教材使用:本次講課使用的教材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上冊《初中信息技術》所講內容第七單元第8課《美化工作表》
教材分析:電子表格的格式設置是對工作表的藝術加工,是能否獲得個精美表格的關鍵,是能夠培養和體現學生審美觀點及實際動手能力的內容,也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該內容的學習,將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勞動后的成就感。
教學目標:
1、認知與技能
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對單元格數據格式的設置及單元格格式的調整,并達到能進行美化工作表這一知識目標。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學習和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并通過親身經歷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格式的設置,對表格的美化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對學習精益求精的思想,通過與他人協作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加強集體主義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數據格式及不同數據格式的區別。
2、掌握對齊方式的設置的具體方法。
3、掌握對單元個添加邊框與套用格式的方法。
教學安排: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式:采用任務驅動法,學生進行自主性研究學習
教學設想:
用“比較法”及“小組競賽”的方式引入新課,以強烈鮮明的對比效果和“我為小組添光彩的意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探索知識的意向并轉化為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積極性。
因為美化工作表的實際操作性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解、演示和學生實際操作有機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授課,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研究性學習,加強學生的主題參與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學生成績表”美化前后的對比畫面
問:兩個成績表不同的效果體現在那些方面?學生活動:觀察、小組討論,選出學生代表進行搶答觀察結果。(字體、字號、字的顏色、對齊方式和表格行高與列寬等的不同,邊框、自動套用格式的設置)教師對回答的小組給與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并概括。
本節課學習如何將工作表進行美化。
新授
第一階段:引導學生自己查看“幫助文件”來掌握有關
(一)改變表格數據的字體和字號格式
(二)對齊方式設置
(三)改變行高和列寬、單元格格式的設置
(四)單元個邊框與自動套用格式的操作
(一)改變表格數據的.字體和字號格式
任務一:給“電腦競賽”工作薄sheet1工作表中的地1行變成仿微軟雅黑、14號字,B列變成斜體
(二)對齊方式設置
給“電腦競賽”工作薄sheet1工作表加上標題,并將標題“電腦競賽成績”合并居中。
任務二:將工作表第2行中的數據改為居中顯示。
(三)改變行高和列寬、單元格格式的設置
任務一:給“電腦競賽”工作薄sheet1工作表中的A列變窄些。
任務二:將工作表的第2行填充為紅色。
(四)單元個邊框與自動套用格式的操作
任務一:給“電腦競賽”工作薄sheet1工作表設置邊框線。
任務二:用Excel20xx的自動套用格式功能來美化電腦競賽工作簿。
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幫助文件中的演示過程,領會操作技巧。(教師總結評價)使用任務驅動法由學生完成,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并觀察幫助文件中的演示過程,領會操作技巧。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任務,個小組認真填寫學情評論表,根據學情評價表上所填寫的內容,沒掌握的問題由其他組的同學幫助解決,并鼓勵學生總結步驟并演示,也就是第二環節“技能演示”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完成任務(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從而找到解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階段:實踐,課堂巧練,遷移運用
課程表美化:給出學生一個課程表供學生進行美化。活動結束,各小組挑選一個美化效果比較好的課程表保存到教師機,將作品一塊演示給全體學生,并由各小組對每個作品打分,選出優勝組。這樣鞏固所學內容,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信息綜合處理的能力。
作業布置:課后練習題3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文本工具”的使用。
2.進一步掌握圖層的應用。
3.學會為動畫添加簡單的背景。
過程與方法
1.掌握為動畫添加文字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為動畫添加背景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學生的求知探索欲。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文本工具”的使用,進一步理解圖層的應用,為動畫添加簡單的背景。 難點:
學會通過修改“文本工具”屬性來調整文本格式,理解圖層的排列順序對圖層中內容的疊放次序的影響。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動畫制作基礎知識。
硬件準備:多媒體教學工具。
軟件準備:MacromediaFlash8。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完成了動畫“圖形總動員”,但是它看起來還有些單調,那我們如何使其看起來更加美觀呢?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為動畫“圖形總動員”添加合適的文字和一個簡單的背景,使其更加美觀。
二、課堂學習
(一)為動畫添加文字
1.打開文件“圖形總動員.fla”,將“圖層1”重命名為“圖形”,并且鎖定。然后,插入一個新圖層,并將其重命名為“文字”,作為專門顯示文本的圖層。
【操作演示】略。
2.利用“文本工具”為動畫添加合適的文字。
【操作演示】選擇“文本工具”,在屬性面板中設置好文本的顏色、字號和字體等屬性。選中“文字”圖層的第1幀,在舞臺的'合適位置單擊鼠標左鍵,輸入文字標題“圖形總動員”。然后改變文字字體的大小,在舞臺中輸入設計者的名字,鎖定“文字”圖層。
如果你對文字的位置不滿意,可以使用“選擇工具”對其進行調整;若你對文字的格式不滿意,可以通過在屬性面板中修改文本的顏色、大小以及字體等加以調整。
(二)為動畫添加背景
1.插入一個圖層,并且重命名為“背景”,把“背景”圖層移至圖層的最下層。
【操作演示】略。
將“背景”圖層移至圖層的最下層,這樣“背景”層中的內容就不會遮蓋住“圖形”層和“文字”層中的內容。教師講解圖層的疊放次序對動畫效果的影響。
2.在舞臺的合適位置繪制兩個長方形。
【操作演示】略。
(三)保存、測試動畫
動畫制作好后一定要及時保存文件。保存好了后,測試動畫,查看動畫效果。
【操作演示】執行“控制”→“測試影片”命令。
三、課堂活動
1.將全班同學隨機分成幾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
2.為在“帆船”元件中的帆船上添加“希望號”三個字,再為動畫添加兩朵漂浮的白云,白云可以是自己繪制也可以是直接導入的白云圖片。
3.活動結束后,對大家制作出的作品進行綜合評比,推選出做得最優秀的作品并進行展示。小組長根據制作過程中的記錄,相互之間交流制作經驗。
(具體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在網絡上,我們看到有些小表情都帶有文字,而且添加了文字之后會更加生動形象、更加有趣。
那么,讓我們在上一節課“益智園”的基礎上,給小表情的每個狀態添加適當的文字吧!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教育機器人的主要特點。
2.熟悉機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3.熟悉VJC仿真軟件的工作環境。
過程與方法
1.掌握測試機器人運動的方法。
2.感受仿真機器人的運動效果。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悉VJC仿真軟件的工作環境。
難點:
熟悉機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教學準備
1.VJC仿真軟件。
2.多媒體計算機教室。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育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教育領域,通過多樣的形式發揮教育功能。那么,它們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們及其編程平臺——VJC仿真軟件。
二、課堂學習
(一)機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我們首先為機器人設計相應的動作過程,并在計算機上編寫相應的程序,再通過數據線將程序寫入機器人,由機器人執行命令,完成相應的`動作。
(二)初識VJC仿真軟件
軟件主程序窗口組成:菜單欄、工具欄、四個模塊庫、流程圖生成區、JC代碼生成區以及垃圾箱。
仿真系統的窗口界面:信息顯示區、功能區和機器人運行顯示區。
教師演示流程圖的初步編寫過程以及測試仿真機器人的方法。
三、課堂活動
1.全班隨機分為兩大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由組長對任務進行具體分工。
2.打開VJC仿真軟件中自帶的示范程序,并進入仿真環境中測試,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一組能打開并順利地測試的程序最多。(若在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可借助“學樂園”中的“課堂講解”釋疑。)
3.各組長收集并綜合本組成員的探究成果,上臺演示示范程序。教師作相關點評和總結。
(具體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觀察了機器人的各種運動后,你理解了流程圖中各個模塊的作用了嗎?與同學進行交流與討論。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4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出現更多的計算機病毒,這些病毒將會以更巧妙更隱蔽的手段來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因此每個人必須認識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強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意識,掌握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計算機過程中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教材分析】
本節是義務教育信息技術(上冊)第二章《管理計算機》第3節《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以理論為主,全面介紹了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知識,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相關特征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和查殺病毒的方法,使學生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能學以致用,加強計算機安全與防護措施。本節內容以理論知識形式呈現,缺乏實踐和操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但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較大,不容忽視。
【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程面向的教學對象是農村初一的學生,學生們對計算機病毒的`了解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家里有電腦能上網,可能遇到過計算機病毒,也略知一二,很多學生不知道計算機病毒,有些甚至以為計算機病毒會傳染給使用者。所以要具體的、形象的來解釋這個定義來加深印象。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在鍛煉著提高著,但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卻流于形式。加強學生的防病毒的意識,同時自覺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同時杜絕學生制作病毒與復制病毒的傳播,保證網絡的正常,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范。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
(1)初步了解計算機安全的含義。
(2)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3)學會防范計算機病毒的常用措施。
2、操作領域
1.通過學習活動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及其危害。
2.掌握計算機病毒殺毒軟件的使用方法。
3、情感領域
1、負責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計算機,促進學生信息文化、道德修養與健康人格的養成。
2、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范。
【教學重點】計算機安全與殺毒軟件的使用
【教學難點】計算機安全的防范措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到現在的五十三年的時間里,計算機的軟硬件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計算機開始逐步走進家庭,但是,同學們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尤其是上網以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今天這節課,我就給大家介紹保障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意義與措施。
二、講授新課:
1、提出問題:計算機安全包括哪兩個方面?
(計算機系統安全和信息內容安全)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在信息交流過程中保障信息安全?
(1)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信息安全意識,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不做有損信息安全的事。
(2)采取防范措施:掌握一些保障信息安全、防范各種事故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方法:
如:硬件系統的安全;軟件系統的安全;用戶數據的安全;病毒、黑客的防范等。
講到“病毒、黑客”四個字時,語氣要強烈一些。然后立刻提問:大家知道什么是“黑客”和“計算機病毒”?
“黑客”往往是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機技術、通過未經授權非法入侵別人的計算機系統而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的人。
“計算機病毒”是隱藏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一種程序,它通過自我復制或者修改其他程序擾亂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工作,甚至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計算機病毒是一個小程序,能夠自身復制自身,會將自己的病毒碼依附在別的程序上,通過宿主程序的執行,伺機傳播病毒程序,有一定潛伏期,一旦條件成熟,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影響計算機使用。
注:提問時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啟發學生:
(1)“計算機病毒”首先是某些人編寫的一種計算機程序;
(2)為了掩人耳目,病毒程序在計算機內怎么藏身?
(3)既然病毒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怎么被執行?
(4)計算機染了病毒之后,是立即發作嗎?
(5)為什么把這種程序稱作“病毒”?像生物病毒一樣有復制能力。
(6)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有什么影響?毀壞數據,影響使用;
3、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影響:
(1)降低系統執行效率;
(2)在屏幕上顯示各種信息;
(3)造成死機;
(4)部分文件被刪除;
(5)改變存儲在硬件上的程序;
(6)破壞整個硬盤或軟盤內資料。
4、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的病毒多種多樣,表現出的癥狀也各不相同。但無論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它們都有如下共同特點:
(1)具有破壞性。病毒不但能影響屏幕的正常顯示,減漫運行速度,占用磁盤存儲空間,它還能破壞磁盤中的數據和程序,甚至能破壞計算機的硬件。如CIH病毒能破壞計算機的主板。
(2)具有隱蔽性。病毒大多隱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難發現。
(3)具有潛伏性。病毒侵入計算機后,它能長期潛伏,待一定的條件滿足后才起作用。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它發作的條件是:每月的13號且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什么),例如:
⑴初步了解。
⑵讓學生學會。
⑶能夠掌握。
⑷使學生熟練掌握。
⑸能按指定要求。
⑹能夠根據指導要求。
2、過程與方法:(怎么學:通過一個什么樣的過程、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讓學生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
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⑴通過直觀演示,自主探究及實踐操作的方法,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知識與技能。
⑵通過預設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辦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⑶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法解決預設問題,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⑷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⑸在老師、同學幫助下,感受學習的過程,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學會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得怎樣)
⑴通過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⑵感受運用信息技術創作作品的樂趣,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⑶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⑷通過作品展評,培養學生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⑸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本章、本節應該掌握的.技能或知識點。
【教學難點】
從學生實際出發,對哪里學習有困難的技能或知識點。教學重點要重在將知識的“透”上,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消化,難點則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設計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情境導入、問題導入、談話導入、激疑導入、復習導入、游戲導入、謎語導入等。)
二、信息處理(新授):(信息處理)(講授法、示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教學法、“兵教兵”合作法、游戲教學法)
1、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師:對的操作,怎么做呢?請同學根據書中xx頁內容進行操作,然后說說以下幾個問題:
(教學意圖:帶著問題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操作法解決xx問題,任務驅動、加深印象。)
2、直觀演示法:
教師演示,強調步驟,學生觀看。
三、課堂活動(作品制作):
首先,教師要提出實踐操作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其次,要精心組織好操作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邊操練邊討論,進行協作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再次,老師要在課堂上巡回進行技能練習指導。
四、信息技術課的評價(作品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老師點評為主導原則)
五、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讓我們的作品更加完美。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讓信息技術真正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去。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6
教材分析
《下載圖片》是蘇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的第19課,是因特網教學單元中的重點教學內容,是以前面學過的遨游因特網、便捷訪問網站為基礎。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并保存圖片的方法,以及學會新建文件夾并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這些也是本課的重難點。掌握了這些將方便學生以后制作一些圖文并茂的作品!
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對于網絡的認識來源于家庭或以往的經驗,他們剛剛正式接觸電腦,對于鼠標操作和文字輸入應該說都還有一定困難。尤其,對于要上課的班級,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所以課前需要充分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差異性,對于接受能力強和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都應該有所準備。學生的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都應該是可以應用的學習策略,但考慮到師生間的陌生和課堂時間的限制,小組合作學習初定于同桌之間的合作。另外,本課利用學生向教師介紹鎮江的風景名勝,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給枯燥的搜索和下載增加情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的`方法;學會新建文件夾并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學會保存網頁中的圖片。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認識到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下載豐富的圖片資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網絡學習的興趣,通過給文件夾重命名和保存圖片的嘗試操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能力。
(3)行為與創新:養成主動探究、勤于實踐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圖片并保存圖片的方法,以及學會新建文件夾并給新建的文件夾命名。
難點:給文件夾重命名時出錯時,要注意對話框的提示語言,并能及時糾正。保存的圖片的位置和保存時更改文件名。
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7
一、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的概念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方法設計教學問題的過程,它包括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法及方案、評價和修改教學設計直至獲得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等幾個方面。
教學設計要求從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動身,綜合考慮老師、同學、教材、媒體、評價等諸多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作用,強調運用“整體---局部---整體”的思維方式,立足整體、統籌全局、使各教學要素相輔相成,提高和確保教學系統整體的最優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是指微觀教學設計,包括單元教學設計、課時教學設計和微觀教學設計。其中課時教學設計是以某堂課的教學為設計對象,而此處的微觀教學設計則指以某個教學環節為設計對象。
2.教學設計的操作步驟教學設計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學習需求分析:從教材的角度動身,課程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教學內容分析:課時教學目標是什么?進行學習任務分析,要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必備、關心的學問技能,要教哪些內容。
(3)教學對象分析:了解同學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學問與技能的把握程度和學習起點水平與學習特點。
(4)確定教學目標:依據課時的教學要求,結合同學的基礎學問和學習力氣,制定明確、詳細的教學目標。
(5)教學策略設計:主要解決“如何教、如何學”,要同時考慮目標、內容同學、時間、教學條件等要素,從爭取整體教學效益的角度正確選擇教學策略。如程度教學策略、發覺式教學策略、認知教學策略、把握學習策略、和諧教學策略等。(6)教學媒體設計:依據學習目標、教學策略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適時使用恰當的教學媒體,在運用媒體上,主見恰如其分,和諧、統一,不要為使用媒體而用媒體,避開與整體教學過程的脫節。
(7)教學過程反饋、調控設計: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動態活動過程,老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估量同學將作出的反應,設計好另外的教學方法、問題和練習,一旦消逝特殊狀況,老師要準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教學策略和方法。
(8)教學評價設計:主要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同學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指在學問教學完成后的總體評價。
3.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設計
針對信息技術學科新大綱、新教材與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要求老師要從其學科特點動身,依據其教學規律進行教學設計。
(1)從課程特征角度動身設置教學目標的原則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的不斷進展變化,計算機的工具性越來越突出,對于中學校生來說,信息技術訓練是國家對公民開展的信息素養基礎訓練,其任務是向同學傳授計算機文化的基礎學問,讓同學把握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的基本學問與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所以教學確定要堅持面對全體同學,正確確立教學目標,留意教學的基礎性,反對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培訓化”。
從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角度動身并結合新大綱的要求,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領域目標、技能領域目標和情感領域目標三個方面,其目標的.確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術學科的功用性。
(2)從課型的特點動身進行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課往往是認知和技能相結合,不同的課型側重點有所不同,從教材編寫來看,有理論課、操作技能課、綜合實踐三類。
理論課主要讓同學了解計算機、機器人的作用,計算機和機器人的基本學問,對這類課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領域讓同學破除對計算機的奇妙感,激發同學學習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興趣,老師可運用插圖、形象的比方、進行直觀教學,老師可細心設計同學的教學活動,如分組爭辯、網絡查詢等形式。
在程序設計學習時,情感領域要留意培育同學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力氣,把握基本學問和基本概念。對操作技能課讓同學把握使用計算機工具的正確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操作技能,老師要留意規律性學問的講授,讓同學形成自學力氣。技能訓練主要依據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映理論進行,爭論表明,最佳的訓練組合或許是最初使用連續強化支配,然后固定間隔強化支配,最終是變化比例強化支配,隨著訓練期的推移,比例可進行變化,最終形成技能。如學校生的指法練習,老師在同學把握正確的使用后,可在每課前給同學確定的時間反復訓練。
對綜合實踐課要留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力氣的綜合培育,讓同學在作品、成果中獵取成功感。
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就在于培育同學創新精神和解決同學身邊的實際問題的力氣,教學設計給老師預留了很大的空間,教者要深入到到挖掘教材的內涵,如學校課本《龍宮尋寶》一課,某老師的導入環節設計如下:編制了一副孫悟空在龍宮舞動金箍棒的動畫軟件,在同學們津津有味欣賞的時候,教者伴隨講到:你們看孫悟空一會變大,一會變小,金箍棒在不停地旋轉,多么奇異呀?這樣設計直接點中本節課的主題---扭曲與拉伸。如某老師在基礎練習環節將課后的練習題《小雞》和《春天》兩副作品引入到課程作為復制、粘貼的基礎練習,這不僅擴充教材訓練學問的不足,而且將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
教學中要重視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設計,教學重點要重在將學問的“透”上,要讓同學真正理解消化,難點則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設計上。
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有確定“起伏”,要有高潮、有重點,由于信息技術教材在編寫上不是盡善盡美,需要教者適當將某些學問淡化與提升,如將一些學問變成自學閱讀,一些留為課后閱讀等,要做到基礎學問、基本技能讓同學學透,同時要給同學預留充分的進展空間。
練習部分的設計要重在同學創新力氣和實踐力氣的培育上,同時要重視過渡語、小結和板書的設計,克服語言的任憑性。在板書部分,我想雖然有了計算機呈現工具,但板書22 / 27的作用在于當教學結束時,關懷同學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起到總結、點撥的作用,不應輕易拋棄,板書設計要講究平衡、美觀。
由于信息技術學科目前的許多學問具有很強的工具性,所以老師要重視主題化的設計和教學評價的設計,在設計中要體現同學學習的主題性和進展性環節的設計。
除此之外,應留意教學模式、教法和學法的設計以及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基本要求的貫徹落實。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掌握圖片與藝術字的插入
2、掌握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過程與方法:
1、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
2、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培養對封面框架的合理布局能力
2、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
2、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學難點:
1、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同學們都設計過讀書手抄報,那么美觀、大方、醒目的板報標題是不是可以讓你的板報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對)老師這里用我們剛剛學習的WORD設計一個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板報標題,你們想看嗎?
1、出示范例:
2、提出任務:知道這種樣式的字我們稱它為什么嗎?
生:紛紛作答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對,有的同學知道這是藝術字,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插入藝術字)
板書:插入藝術字。
二、實踐操作,探究學習。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藝術字,同學們試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藝術字的方法。
(同學自身操作,教師指導)
同學上機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樣插入藝術字的(邊演示邊講述)。
1、在“藝術字”工具欄上選擇“插入藝術字”按鈕(最左邊),彈出“藝術字”字庫的選擇框。
2、在字庫里面任選一種樣式,出現編輯藝術字的對話框。
3、選擇藝術字的大小字體,在對話框內輸入“喜迎國慶”,按確定。
師:好,這位同學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種方法插入了藝術字,我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有這樣的探索精神。
我們在插入藝術字后,想讓他作為一份電子小報的標題,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適,怎樣調整藝術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練習,老師指導)
同學上機邊演示邊講自身是怎樣做的。
提示:Word中一個重要的編輯原則是“先選中后操作”。單擊文本編輯區中的藝術字,它的周圍就會出現8個控制點“□”,表示藝術字已被選中。在選中狀態下就可以對藝術字進行編輯調整。
師:這位同學做的也很好。我們剛才學習了怎樣插入藝術字,老師也設計了一些藝術字樣式,同學們看一下與你的有什么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學創作練習
1、師:(出示課件)
(1)旋轉藝術字
(2)形狀改變以及豎排:
(3)樣式的變化:
學習方式有自身摸索、討論、與同學合作學習、可以問老師研討等(教師巡回指導)
同學自由選擇采用多種方法自學,邊交流邊實踐操作,初步完成任務。
2、設計一張雜志封面
展開想象,自由創作。
3、同學交流收獲
看到做的比較好的同學,請他來當小老師告訴其他同學,他的作品是怎樣完成的。上機操作邊演示邊講自身的怎樣設置的。
4、作品展評,歸納小結。
相互欣賞、品評插入的藝術字。
學生自主選擇問題回答和演示,表現優秀者將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
四、課堂小結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桌面上的圖標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夠熟練的打開桌面上的圖標。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時,認識窗口的組成部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程序窗口的認識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過程與方法: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操作實踐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個圖標,都指向一個應用程序,每運行一個程序,桌面上就出現一個稱為“視窗”的圖形,我們通常也把視窗稱為“窗口”,如果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就要同時打開多個窗口。如何運行程序,打開窗口呢?別著急,請跟我一起學。
二、新授
(一)、打開窗口
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打開窗口:
1、把指針移動到桌面的圖標上,然后雙擊。
2、單擊“開始”按鈕,在菜單中選擇需要運行的程序圖標或需要打開的文檔并單擊它。“開始”菜單中的每一個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個圖標一樣,都代表著一個應用程序,每運行一個程序,就打開一個窗口。
(二)窗口的組成
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最小化按鈕、最大化按鈕、關閉按鈕、工作區、邊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
1、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還原
最大化與還原:單擊“最大化”按鈕,窗口就擴大到整個桌面,這時“最大化”按鈕就由“最大化”變換為“還原”。如果要恢復原來的窗口,單擊“還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與還原:單擊“最小化”按鈕,窗口就縮小為一個圖標按鈕,存放在任務欄上。如果要恢復原來的窗口,單擊任務欄上的圖標按鈕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動
注意:窗口最大化是無法移動的。
3、窗口大小的改變
4、窗口的關閉
要關閉窗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單擊“關閉”按鈕。
三、練一練(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匯報,師點拔。
四、拓展知識
同時打開3—5個窗口,然后將指針移至任務欄的空白位置,單擊右鍵并選擇“層疊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主要是讓學生在復習打開程序的窗口,進一步認識認識窗口的各種組成部分的名稱,并能對窗口進行各種操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習自學,回答問題的方式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最后通過課后習題鞏固知識點。同學們完成得都非常好。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安徽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教科書(非零起點)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四單元歡樂家庭總動員”的“活動1幸福之家初規劃”。
本活動將以方輕舟同學的作品“歡樂家庭總動員。ppt”為例,分析如何進行多媒體作品的規劃,并初建作品框架。本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1)規劃多媒體作品;2)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二、學情分析
雖然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學習了四個課時的演示文稿的制作,但是對于多媒體作品規劃,涉及較少。作品規劃,包括確定主題和制作目標、確定內容與結構、進行版面設計等基本步驟和方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對于母版的設計制作對于初一學生來說也是零起點。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多媒體作品規劃的基本方法。
2、掌握母版的制作方法及作用。
3、掌握背景的添加方法。
4、掌握藝術字及文本框的添加及修飾方法。
四、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作品分析,了解多媒體作品規劃的基本方法。
2、通過制作幻燈片母版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時進行問題剖析的重要性,并選擇方案的過程。
五、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通過規劃作品,培養學生分析和規劃作品的能力。
2、通過母版的制作,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
六、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多媒體作品規劃的.基本步驟;
2、掌握制作母版的方法,理解母版的作用,并利用母版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二)難點
完成作品規劃任務,設計出合理、美觀、富有創意的作品。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屏幕展示:展示方輕舟同學的作品“歡樂家庭總動員。ppt”,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作品,思考,討論。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的任務是規劃自己的作品,模仿方輕舟同學的作品“歡樂家庭總動員。ppt”來制作自己的作品。
(二)師生合作、展開活動
1、規劃多媒體作品
教師活動:要制作多媒體作品,首先應該進行作品規劃,依據作品的制作目標,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更好的表達主題,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師生互動:再次觀看方輕舟同學作品“歡樂家庭總動員。ppt”,師生共同討論完成課本P112—114“研究室”中內容。
任務驅動:完成課本P114“創新園”部分內容。此時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引導學生不要在網絡中迷失方向。
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并介紹常見的多媒體創作工具適用范圍及其優缺點,然后介紹課本P114“知識庫”中內容,讓學生對多媒體作品的規劃有個整體把握。
2、初建演示文稿框架
(1)制作幻燈片母版
教師演示:教師簡單演示母版的制作過程,并介紹母版的作用(結合課本P115“剖析室”及課本P115—117“加工坊”)。
任務驅動:學生參考課本P115—117步驟,完成母版的設計,整個母版設計主要包括背景添加、圖片的插入、按鈕(5個)的制作動作按鈕的添加等(教師巡視指導,并不斷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其中某些部分的設計不一定非要跟課本上完全一樣。為節省時間,文本框中的文字內容由教師提供,不要求學生打字。)
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強調小螞蟻部分提示。(結合課本P120“知識庫”部分)
(2)添加幻燈片
教師演示:教師演示第二張幻燈片(我愛我家)的設計,然后要學生模仿教師操作完成以下3、4、5、6、幻燈片標題設計。
任務驅動:學生參考課本P118步驟,添加2、3、4、5、6五張幻燈片。(教師巡視指導,并不斷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其中某些部分的設計不一定非要跟課本上完全一樣。為節省時間,文本框中的文字內容由教師提供,不要求學生打字。)
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簡單演示操作方法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
(3)制作幻燈片片頭
(三)任務驅動:學生參考課本P119步驟,完成幻燈片片頭的設計。(教師巡視指導,并不斷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其中某些部分的設計不一定非要跟課本上完全一樣。為節省時間,文本框中的文字內容由教師提供,不要求學生打字。)
(四)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簡單演示操作方法并提示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
九、課堂小結
注意事項:作品規劃的主要內容、母版的制作、背景的添加、向幻燈片中添加藝術字、圖片、文本框等的方法。注意區分插入圖片和將圖片作為背景的操作方法和實際效果。
十、課后反思
本活動主要說明了多媒體作品規劃的基本步驟,掌握制作母版的方法,理解母版的作用,并利用母版初建演示文稿框架。完成作品規劃任務,設計出合理、美觀、富有創意的作品。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畫不規則圖形》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3課,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本課教材是平面圖形操作知識,學習用畫圖軟件畫不規則圖形的方法,教材中選擇了畫魚、畫五角星兩個實例讓學生熟悉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感覺較為單薄,不夠豐滿。所以我增加了畫水滴,讓學生掌握曲線工具的不同畫法,增加了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探究活動,再過度到畫五角星,讓跨越度過大的教材更能適應大部分學生學習。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畫圖軟件,對工具箱有一定的了解,能應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畫出規則圖形,學生已經對畫圖軟件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針對四年級學生好動、好嘗試的特點,把本課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主動去質疑、嘗試、討論、歸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同一種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標:
能用曲線工具、多邊形工具等構建簡單和諧的圖形,能靈活應用工具畫出形態迥異的圖畫。培養學生處理圖形的能力,形成信息處理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興趣,利用畫火炬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奧運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曲線工具與多邊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與操作技巧是本課的重點;能靈活使用工具處理圖形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實現教學目標采用任務驅動的多思教學法,把教學內容細化成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在完成任務中“想一想、做一做、試一試”,達到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的目的。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六、學習方法:
四人小組為學習模塊,以小組探究、互幫互學、相互促進、綜合匯報,在小組內開展“誰是巧巧手”活動,看誰畫得最棒。小組人數不宜過多,這樣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評價,在小組內開展活動中,得到鼓勵的面積也比較大,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小組小巧也節省了大量的評價時間。
七、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共分為六個環節。
(一)復習舊知,承上啟下。
讓學生說說上節課學會了哪些工具的使用,并簡單演示使用方法。
師:剛才大家畫的都是規則圖形,如果遇到不規則圖形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畫不規則圖形》。
(二)看書質疑,學習曲線工具。(小任務一)
1.讀書、交流、探索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15——16“畫一條魚”的①—⑥,想一想,曲線工具如何使用,自學中遇到什么問題?并以小組討論所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通過自學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由于不用心,看完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也不知道曲線工具怎么用。
第二種,覺得畫魚很簡單,只需三條曲線,再畫上幾筆就完成了,這類學生大多原來電腦基礎比較好,但看書較糊涂,學習大多依賴于對軟件的探索。
第三種,會發現,如果嚴格按照書上的6個步驟根本畫不出魚來,這類學生學習嚴謹,膽.大心細,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對第一、二種情況不必費太多口舌,后續的學習就可以讓他們掌握應學的知識。
第三種情況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讓學生演示一下自己的發現,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指正書上的錯誤。借機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最后強調畫一條曲線所必須的三個步驟,學生在說為什么時,就是一個教學過程,讓學生來主導這一個環節,以生教生,效果更好。然后再讓全體同學動手去做一做,畫一畫這條魚。
最后再匯報,讓學生說說畫曲線的三個步驟,說自己的發現與解決辦法。同時老師結合學生的演講,示范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再進一步說明曲線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介紹畫水滴的方法。
這樣處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學習信息技術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養成看書、做事膽大細心的好習慣。
2.鞏固新知
學習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要讓學生把曲線工具與其它工具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并提供給學生以選擇學習的.機會,在畫魚與畫水滴之間讓學生自己選擇,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作業去完成,有利于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并在小組內比一比,誰是“巧巧手”。
學生畫完后,老師展示畫得好的作品,特別展示學生中畫的很漂亮的或者有創意的作品,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一樣的工具只要靈活應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授以“巧巧手”的稱號,并以掌聲鼓勵。
(三)找規律(小任務二)
師(邊講邊示范操作): 是多邊形工具,多邊形工具的用法是先按住鼠標左鍵拖曳一條線段,然后就可以在畫面任意處單擊,畫筆會自動將單擊點連接起來,直到你回到第一個點單擊,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多邊形了。
生操作:
1.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三角形,并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2.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四邊形,并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3.要求學生快速畫一個五邊形,并記住繪畫方法與步驟。
讓學生總結,畫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繪畫規律,如果一時學生語塞,可以引導學生留意畫圖規律[有幾個角,鼠標只要在相應的位置單擊(N-1)次,最后一個角只要雙擊鼠標,就可以自動閉合圖形(其中,N為圖形的角數。)]。然后讓學生依書上說明畫五角星,難度也就降低很多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講評作品:鼓勵畫得好的學生,“你畫得真好,老師很佩服你,你太棒了!”
(四)用心靈作畫(小任務三)
作畫之前,老師介紹奧運會火炬的由來。
奧運會的火炬儀式,已經有2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古希臘的奧林匹亞山是眾神的棲息之地,當地人們為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眾神。在圣地奧林匹亞祭祀時,人們還要進行短路競賽活動。哪個運動員首先從祭司手中接過火把,把火神普羅米修斯前祭壇上的圣火點燃,他就是勝利者,他還將被視為英雄而受到人們的尊敬。運動會中進行的“火炬接力”活動,是從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德國長跑運動員到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火炬,然后一個接一個把火炬傳到柏林運動場。我國在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首次舉行了“火炬接力”活動。
師:同學們,今年8月8日奧運會就要在我們中國北京舉行了,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畫出奧運火炬嗎?讓我們用畫火炬的行動來支持北京奧運,看誰畫出來的火炬最漂亮,誰就是火炬手。
然后學生動手作畫,老師在巡視中請幾個畫得快且好的學生離開座位,去找好作品,評出四個火炬手。也讓這些畫得好的學生見識一下,強中更有強中手,唯有不懈努力,才能永遠是最好的。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具體內容包括,認識常用文件類型的擴展名和圖標,掌握資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本節內容操作性強,重點給時間讓學生多操作,內容簡單,容易掌握,有些基本操作如復制刪除很多學生都已經掌握,但每項操作又有多種方法,學生理解并掌握各種方法也不容易。除了復制刪除文件等基本操作外,查找文件或文件夾屬于重點也是難點內容,接觸過的學生極少,應該重點講解,而格式化磁盤屬于了解內容,學生了解并懂得格式化的作用就可以了。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由小學升上初中,對一切都感到陌生與好奇,比較喜歡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心理特征表現為好奇、容易興奮、喜歡表現自己,課堂上比較配合,按規定完成學習任務;知識方面,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經常接觸電腦,游戲玩得多,經常上網,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較為熟悉,接受較快,而有些學生很少接觸電腦,連鼠標的使用、文字輸入都有困難,兩級分化較大,故教學難度要適中,盡量照顧到更多不同層次的學生。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文件的命名規則和文件管理形式;認識常用文件類型的擴展名和圖標。
技能目標:
掌握資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夠有條理地管理計算
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將枯燥無味的操作知識與具體情境、實例融合,增強知識的趣味性與有用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先展示同學們很熟悉的,一篇文章、一張圖片、一首音樂、一段視頻、一個網頁等等都可以叫文件,計算機中的各類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磁盤上的。文件夾的作用是管理歸類文件,一個文件夾中既可以包含文件,也可以再包含文件夾,它們稱為子文件夾。有些同學沒有進行分類保存,所有的文件都塞在同一個文件夾或磁盤里,非常之亂,一旦查找起來就相當困難了。所以我們要學會管理計算機中的文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這就好比我們房間里要存放各種東西,首先要確定好規定的存放位置,這樣每次存取東西就方便很多了。
引入概念
1、在計算機中,程序和數據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的。
2、分組存放文件的'工具叫做文件夾,也可以存放文件夾。
那我們在給它們命名時是不是可隨意起呢。
3、文件或文件夾的命名規則:
使用字母、數字、符號和漢字;
不能超過256個字符;
不能用?/:*”lt;gt;九個符號;
不區分大小寫(FILE。TXT=file。txt);
見名知義;
同一文件夾下:不可重名;
1、資源管理器的作用:
來管理電腦資源(硬件資源包括電腦的各種設備,軟件資源則是存放在電腦中的各種程序和數據
2、打開資源管理器的方法
右擊[開始]按鈕,選擇[資源管理器]
右擊[我的電腦],選擇[資源管理器]
讓學生打開資源管理器,展示資源管理器,給同學們介紹資源管理器
練習操作結合實例,確定具體任務,使學習內容實用化,淺顯易懂
任務
1、在E盤建立自己的文件夾,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讓學生上臺演示
做小結
1、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夾?怎樣給文件和文件夾命名?
2、什么是資源管理器?它的作用?
通過幻燈片展示新建文件夾、選定文件、
移動文件、復制文件、重命名、刪除文件
動手試試
資源管理器中新建文件夾、選定文件、
移動文件、復制文件、重命名、刪除文件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
總結:
認識了常用文件類型的擴展名和圖標,學會了用資源管理器管理計算機中的文件。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了這次的教學不足:雖然在備課時我多次明確了各個環節的進行,但在實際上課時才發現,由于學生的程度不同,為了照顧程度差的學生而打亂了環節的進行,使學生的目標有了模糊,耽誤了整體進度。雖然他們的收獲差不多,但沒有達到學習的目的。
由于環節的打亂,這樣就使學生探索的時間變成了我講課的時間了。這種老師講出來的東西往往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再加上我語言表達上的不足,使部分學生失去了興趣,沒有了神秘感。
為此,我以后會加以改正,努力學習,爭取更好地帶學生去完成任務。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3
一、學問: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含義;了解信息技術的進展和變化技能:了解現代信息技術在日常社會中的應用,知道信息技術在社會進展中的重要性情感:通過了解信息技術的進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重大變革,激發同學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學習重點
1、了解信息技術的進展和變化
2、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課前預備:同學分組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技術工具,并從中總結出自己使用過的工具有哪些
課堂預備:圖片、視頻、動畫(課件中體現)和實物教學過程一、活動導入活動1以玩耍引課
玩耍規章:請4位同學上講臺站成一橫排,第一位同學面對老師,其他三位同學背對老師,先請第一位同學看老師手里的一張紙條上的內容,然后請其次位同學轉過來,由第一位同學將剛才看到的內容用動作表達(不能有聲音)給其次位同學,時間20秒,然后再請第三位同學轉過來,由其次位同學把剛才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動作表達給第三位同學,以此方法到最終。然后先讓第四位同學說出是什么,再請第三位同學說出他表達的意思,再請其次位同學說出他表達的意思,最終請第一們同學說出他表達的意思,從而說出紙條上的內容。
師:為什么一樣的信息會消逝這么多不同的信息?同學回答(表達錯誤、信息傳送的方式有限、表達信息不明確等等)老師鼓舞、表揚并小結
活動2老師提問:假如你現在有4個伴侶,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東京,一個在紐約,一個在倫敦,你要跟他們傳遞一個信息,你會用什么方法?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傳播信息?
同學回答,老師小結:
在今日我們有很多傳遞信息的方法,可是在人類最早消逝的年月以及沒有這些信息處理和傳遞的工具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進行信息傳遞的.呢?
二、授新
(一)信息技術的進展
1、老師呈現圖片:原始社會、圖畫、結繩記事等提問:人類還沒有語言的時候,怎樣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相互溝通?你能通過這些圖片想象出他們的傳遞方法嗎?
同學回答,老師評價并小結:在人類還不能言語的時候,消逝了用繪畫、打結等等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方法,當有了語言的使用之后,語言成為了人類進行思想相互溝通和信息傳播不行缺少的工具。這也是信息技術的第一次進展,距今約4萬年。(課件呈現板書)
2、提問:語言在當時也只能是人與人近距離的時候才能傳遞信息,但對于遠距離的人而言,會受到地域的限制,人類又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傳遞呢?
老師呈現圖片:語言、烽火臺、甲骨文文字、騎馬送信等同學通過圖片爭辯并回答,老師評價,再小結:
文字的消逝和使用,使人類對信息的保存和傳播取得了重大突破,較大地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這是信息技術的其次次進展,距今約3500多年。(呈現板書)
3、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進展,可以說我們中國人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你們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締造嗎?同學回答,老師呈現中國古代四大締造的圖片(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觀看視頻資料)印刷術的締造和使用,使書籍、報刊成為重要的信息儲存和傳播的媒體。這就是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進展,距今約1300多年。(呈現板書)
4、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測試:假如你是學校體隊隊長,現在要通知全部隊員到操場進行隊列訓練,一種方法,分別給這些班級的班級的班主任打電話,其次種方法,分別走到各班通知,第三種方法,利用校內廣播通知。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么?
老師播放視頻:電話、電視、廣播在生活、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老師小結,第一部電話誕生的時間是1863年、第一部廣播誕生的時間是1895年、第一部電視誕生的時間是1925年,電話、廣播、電視的使用,使人類進入了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時代。這是信息技術進展的第四個時代,距今約80到200多年。(呈現板書)
老師提問:用語言、紙和電視傳遞同一個信息,它們有什么不同?
5、真正讓信息的處理和傳播得以快速進展的時間距我們現在也就40多年,這就是計算機的誕生以及互連網的消逝。(老師呈現課件:現代生活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第一臺計算機是在1946年誕生的,隨著電腦日新月異的進展和完善,人們對計算機與互連網的普及使用,促進了信息技術的快速進展。這也是信息技術的第五次進展。(呈現板書)電腦和網絡技術的消逝,在對信息的處理上有些什么特點?
呈現信息技術進展的板書,老師提問:從古到今,從信息技術的進展,我們可以看到信息技術有哪些變化?它的進展對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進展帶來了什么作用?同學回答。
(二)我們今日一起探究了人類社會信息技術的進展。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該怎樣來解答,我想請同學們來幫幫我,你們情愿幫我嗎?
老師提問:怎樣才算是信息技術?(同學爭辯回答)老師總結:信息技術(英文縮寫IT)就是指怎樣獵取信息、處理信息、存儲信息、傳遞信息、檢測信息和利用信息等等的技術。(呈現板書)
在現代社會中,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是人類社會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而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進展速度也是相當驚人的。
老師提問:假如沒有這些信息技術工具,我們想象一下人類社會是什么樣子?(同學回答)
連續提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對社會的進展重要嗎?(生答)那么,把握信息技術重要嗎?(同學回答)你們有信念把電腦這門信息技術課學好嗎?(同學答)
三、結束語:
將來的社會是什么樣子,我們誰也無法想象。信息技術會進展到什么樣子,我們也無法去想象。但是,我們認為正確而不懷疑,隨著人類社會的日益進步和進展,將來社會的信息技術也會更加完善。所以,老師希望同學們好好把握今日的學習時間,長大后,你們確定能締造出更加美而好的明天。
四、板書(略)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4
課題 第8課 走近機器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機器人,了解機器人的特點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機器人。
過程與方法
1.體驗信息的獲取、加工及表達過程。
2.學會對機器人進行分類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提高學生對機器人的認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機器人的功能特點和應用領域。
教學準備
各種機器人的相關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機器人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它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并且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二、課堂學習
(一)機器人的誕生
“機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爾卡佩克的科幻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 1959年,美國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尤尼梅特”。
20xx年,我國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仿人型機器人——“先行者”。
(二)機器人的發展
教師通過圖片或相關影像資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機器人,向學生介紹其特點及其應用領域。
(三)機器人的`分類
簡要介紹我國對機器人的分類方法。
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三、課堂活動
1.將全班隨機分為幾個小組。
2.從網絡上下載有關機器人的圖片,按照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對其進行分類,并保存在相應的文件夾中。
3.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展示各自的活動成果。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補充與評價。 (具體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機器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對它們的哪些功能最感興趣呢?在課后通過其他方式作進一步了解吧。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5
四時的情趣
教學目標:
1.熟識“炭”一個生字,會寫“紫、炭“2個生字,結合課文理解”破曉、微細、漂橫、流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想象力,自主發覺生活之中、自然之中的美,感受一切美而好的事物。教學背景分析:
1.感受“四時情趣“的不同,學習的表達挨次。
2.體會想象的妙用。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多媒體呈現課題)
一.教學策略
1.回顧一下文中的“四時“是什么意思?
2.本文并沒有壯美浩大、猛烈動感的景色,而是一些細物微景,清淡物象,讓我們帶著想象的翅膀來更好的體會這四季的情趣。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找出“四時”藏在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請同學們找出并畫下來,讀出每句話。
2.(多媒體呈現四句話)這些句子在每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時候?
4.把四個句子連在一起看,這四個句子構成了什么句式?
5.全文是按什么挨次額描寫的?
6.回顧一下四個清晰的段落。
7.結合課文解釋一下“情趣”的意思。
下面我們就再次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時如何來寫四時的情趣的?
三、精讀品悟
(一)首先我們來看看當下的秋天在眼中是什么樣的?
1.輕聲讀描寫秋天的段落,看一看寫出了秋天傍晚哪些地方好玩。找一找,畫一畫,品嘗一下其中的趣味。
2.同學匯報,師板書:秋天傍晚:烏鴉歸巢,大雁南飛,風響蟲鳴
師:(1)(多媒體呈現烏鴉歸巢的畫面)我們假如把烏鴉歸巢擬人化可以怎么說呢?
(2)大雁變得越來越小可以用幾何中的變化來形容一下,是由什么變化成什么?
(3)寧靜的夜里有了這些風響蟲鳴,像是他們在做什么呢?
3.再讀課文,看看哪些詞或句子能體現出情趣。(生匯報)同時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這樣的情趣。
4.(多媒體出示這一段落,伴樂朗讀)再出聲讀一讀,不同形式的讀,去深刻的體會這里面的情趣。
(二)總結學法:師生共同回顧第三自然段的學法進行總結:讀、找、品、誦
(三)自學
師:運用這種學法小組相互溝通學習其他三個季節哪些地方好玩,哪些詞、句能體現出情趣,找一找,畫下了。
1.生匯報第一自然段:春破曉:漂橫的紫色云(板書)師:
(1)(多媒體呈現破曉的畫面)文中都消逝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早晨?
(2)哪個詞最能體現出云的情趣?
(3)不同形式的讀,想象畫面的情趣所在(多媒體出示這一段落,伴樂朗讀)
2.生匯報其次自然段:夏夜里:流螢(板書)師:
(1)(多媒體出示流螢的畫面)在這樣黑夜里,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想象一下這些螢火蟲像什么?用一些形象的詞來比方一下。
(2)哪個詞最能體現出流螢是好玩的?用你的體會去讀讀這句話。
3.生匯報第三自然段:冬早晨:生火送炭
師:在這樣寒冷的冬天里人們勞碌著,還會寒冷了嗎?會變得怎么樣呢?想象一下人們在分炭時會有什么相互溝通呢?
(多媒體出示此段,伴樂朗讀)不同形式的朗讀,體會這寒冷的冬天了的那份溫和的情趣。
四、回讀賞析
欣賞過這些清淡,細小的畫面后,再通讀課文,你發覺“四時”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嗎?
五、續讀升華
下面我們看看在我們的古代人是怎樣用詩句描寫四季的?大屏幕呈現。
春曉[唐.孟浩然]暮江吟白居易春眠不覺曉,一道殘陽鋪水中,處處聞啼鳥。半江瑟瑟半江紅。夜來風雨聲,可憐九月初三夜,花落知多少。露似真珠月似弓。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辛棄疾岑參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北風卷地白草折,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胡天八月即飛雪。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忽如一夜春風來,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千樹萬樹梨花開。板書設計:
四時的情趣
時春天破曉:漂橫的紫色云間夏天夜里:流螢
順秋天傍晚:烏鴉歸巢,大雁南飛,風響蟲鳴序冬天
早晨:生火送炭
教學反思: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進展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覺同學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學問,初步把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學問,在挑戰困難,增加自信念與締造力氣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快。在初級階段,同學處于學習計算機學問的初步狀態,對于趣味性的學問較為敏感,所以,依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關心。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2022信息技術教學教案09-27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大全09-29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09-01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通用02-28
信息技術教學教案怎么寫09-27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教案優秀03-15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講課教案05-30
信息技術教案03-02
信息技術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