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自由地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并能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2、分辨樂音和噪音,養成輕聲說話的好習慣。
3、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對聲音的探索,知道聲音是因為 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活動難點:通過游戲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活動準備
1、小鼓、沙球等樂器和礦泉水瓶、自制吉他等可以發聲的物品若干;
2、有關聲音方面的經驗儲備,學會歌曲《鼓上的小米!。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聲音王國,告訴幼兒我們要來這尋找聲音的秘密,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討論。
(1)請幼兒在聲音王國中開演奏會。
活動要求:根據老師的指揮來演奏,手握拳表示結束。 你在演奏出這么好聽的聲音時,你看到了或感覺到了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感受。
。3)發現問題,再次感受。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請幼兒再來跟音樂合奏來感受是不是象其他小朋友說得那樣。
。4)小結:告訴幼兒所有這些感受都是振動,從而得出聲音是因為物體震動而產生的。
3、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1)出示米粒并將米粒放在鼓上,請幼兒利用剛剛學到的振動產生聲音的科學原理想辦法讓米粒在鼓上跳舞。 引導幼兒敲鼓,鼓上的米粒受到振動就會跳舞了,并且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輕米粒跳得底。
。2)幼兒通過與小鼓一起歌唱感受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a、幼兒發聲感受喉嚨的振動。
b、小鼓敲得重幼兒唱得響,小鼓敲得輕幼兒唱得輕,同時手摸喉嚨感受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4、通過對比以上兩種效果,認識樂音和噪音,滲透輕聲說話的習慣培養。
5、結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輕聲聊天,說一說自己今天學到了什么本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科學活動:神奇的小細管(大班)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常問“為什么”。在種植區和自然角里,孩子們經常發現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蔫,而澆水后,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為什么往土里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游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象,由此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并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用采血管)若干。
3.飲料瓶和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樹,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畫有植物靠根須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盆里的`水住到寬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戲,并交待規則:不用倒的辦法,干部用筐里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棉花、紙、植物等。)
二.教師設疑,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里,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知道不同形狀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2、喜歡參與活動,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鐵絲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每種人手一個,酸奶盒人手一個,泡泡水。
2、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創設情境。(完成圓形工具,師幼共同探索)
師:小朋友們,你們吹過泡泡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自己做的吹泡泡的工具——看,這是什么形狀的工具。那請你們猜一猜,這個圓形的工具可以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師:真的嗎,那老師請你們去試一試,但老師有兩個小要求:請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輕輕地走到桌子前去試一試,試的時候呀要往上面吹,不要吹到小朋友的臉上,還有電腦里的音樂停了,小朋友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聽清楚了嗎? (配班老師事先把圓形工具盒一杯泡泡水事先準備好) 師:那我們就去試試吧!《音樂泡泡不見了》(三分鐘后,幼兒回到位置上)
師:剛才你們用圓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呀?
師:原來這個圓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圓形的。
出示記錄表,把小朋友的試驗圓形工具的結果先記錄下來。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個新的`泡泡器,我們來認識一下,出示三角形和正方形泡泡器,
師:請幼兒猜猜他們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出示記錄表,把幼兒的猜想結果記錄下來,
師:那到底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呢?我們再去試一試,試的時候的要求還和前面試的一樣。我們拿起每個泡泡器都試一下。(三角形工具和正方形工具事先準備好)
師:剛剛小朋友都去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開始的時候小朋友猜了他們能吹出各種形狀,那請小朋友說說剛剛你用他們吹出了什么形狀。
師:請若干小朋友起來說出自己試的結果,最后請大家一起說出試驗的結果。
師:老師記錄最后的結果。
二、老師總結
小朋友,我們今天玩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和圓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一樣的,都是圓圓的。
有的時候,我們想的不一定是對的,只有自己去試一下,才能知道結果。
三、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吹泡泡。
活動反思:
吹泡泡活動向來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看到泡泡從管子里吹出來時特別的興奮,他們覺得這真是太神奇了。記得在托班的時候,吹泡泡活動就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興趣,產生了要和泡泡親密接觸的愿望。但是,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小朋友為了抓泡泡,容易擠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很危險。所以,在這次活動中要想辦法克服,盡量避免碰撞事件發生。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撲克牌站立起來,感知力與平衡的關系。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并樂于大膽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撲克的多種玩法中鍛煉求異思維,樂于合作探究。
活動準備
1、牌人手二十張;大記錄表一張;小記錄本、記號筆人手一份。
2、不同形狀的卡紙若干;紅、黃、藍、綠的牌子各四個;金、銀、銅的獎章與幼兒人數對應。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撲克牌,探索撲克牌的各種玩法。
1、提出活動內容,強調探索規則:
師:瞧,老師手上是什么?(撲克牌)今天我們就要用撲克牌玩游戲。玩撲克牌游戲時要遵守下面幾條規則: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請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撲克牌不要跟別人混在一起。
。3)聽到碰鈴聲,整理好撲克坐回原位。
2、幼兒自由探索撲克的玩法。
3、幼兒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師記錄并總結幼兒玩撲克的方法。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玩撲克的.。
(教師用大記錄表以分類、排序、比大小等形式總結、記錄下幼兒的不同玩法。)
二、自由探索“讓兩張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問題,強調探索規則:
師:剛才我們總結出很多玩撲克的方法,現在我們要挑戰“讓兩張撲克牌站立”,挑戰的要求是
。1)把撲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記錄在本子上。
(2)一種方法記錄一格。
(3)聽到碰鈴聲,整理好撲克拿著記錄本坐回原位。
2、幼兒自由探索“撲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記錄。
3、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兒出示自己的小記錄本,邊講述邊示范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你是用什么辦法讓撲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3)為什么這種方法能讓撲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種方法站得最穩?
4、教師小結。
師:原來讓撲克牌站立的方法有怎么多,從小朋友記錄的方法中我們發現——兩張互相依靠,豎立成三角形擺放在桌上,當兩張撲克牌依靠的力一樣大時站立最穩。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要求給動物進行分類并在相應的表格中畫出動物。
2、會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來學習。
3、會分工合作完成學習表。
4、能將所獲知識經驗與同伴及老師分享、交流。
5、感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關于動物的圖書、卡片若干,光碟一盤、每個組一張學習表、一盒彩色筆。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并引出主題動物。
組織幼兒在準備好的綠草坪上圍著老師隨意坐下,老師用親切的語言跟幼兒聊天。
提問:(1)你們家里有沒有養一些小動物啊?比如:小狗、小貓、小雞、小鴨什么的?接下來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給予鼓勵。
(2)還認識其他的`動物嗎?讓幼兒開動腦筋想想其他動物,并鼓勵他們大膽回答。剛才我們說了那么多的動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奇妙的動物吧!好嗎?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2、通過觀看碟片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老師同幼兒一起住址觀看光碟。看完后向幼兒提出學習要求:給動物找朋友,把條件一致的放在一塊兒。接著,向幼兒講解學習表,學習表共有三種,具體如下:
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兩條腿的動物、四條腿的動物、會飛的動物、水生動物。
3、教師提出學習要求,讓幼兒自由分組后利用老師所提供的資料,分工合作完成學習表。
告訴幼兒在完成表前自由分組。接著,動腦筋完成表格,但如果遇到困難也要學會通過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接著,老師介紹一下所準備的資料如查閱的方式。最后強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習表。
4、讓幼兒把自己所獲知識經驗與同伴分享,老師并給預評價。
讓幼兒把完成的學習表展示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接著,每組上來一個幼兒講述本組完成的內容、方式以及所獲得的經驗等與同伴分享。在講述的同時,老師給予評價,評價以鼓勵幼兒、欣賞幼兒為主,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學習興趣。
5、經驗提升:
增強幼兒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此時響起愉快的音樂,并告訴幼兒動物們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們高興游戲起來了。我真為他們高興!可令我擔心的是,有些壞人專門要捕殺小動物,這樣動物就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寂寞了,更重要的是還破壞了我們的生態環境。正因為這樣,小朋友們一定要開始從我做起保護動物。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使動物們生活得更舒適、更安全,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來做保護動物的小天使!好嗎?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動物特征,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收集更多的動物圖片,講述動物的神奇故事,并在美工角和科學角鼓勵幼兒繼續操作和探索,隨時豐富主題內容。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于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為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二、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flash。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三、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依據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聽聽、玩玩、嘗嘗中感受聲音,激發幼兒對探索聲音輕響的興趣。
四、活動過程
。ㄒ唬、生活中的聲音
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為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里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這里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
3、(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4、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ㄈ⒂變和ㄟ^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ㄋ模椤按蠊男」摹背,邊搖瓶子配樂曲邊唱歌。
五、活動延伸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名稱:《家用電器真方便》
二、活動目標:
1、對幼兒進行使用家用電器方面的安全教育。
2、發展幼兒的探索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幾中常用的家用電器,知道其名稱和基本功能。
三、活動準備:
1:用紙箱做成的冰箱、洗衣機等,各種衣服、食物小玩具若干。
2.搜集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
3.請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冰箱和洗衣機。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說說自己家里有什么電器,導入課題。
(二)基本部分:
1、談活活動。請幼兒說出冰箱(洗衣機)的用處,沒有冰箱(洗衣機)會怎樣,鼓勵幼兒說的越多越好。
2、游戲《放放說說》。幼兒每人一件衣服或食物小玩具,分別放在“洗衣機”或“冰箱:里同時說出:我拿的什么,放進洗衣機(冰箱)里。
3、幼兒展示搜集的各種電器圖片,分別介紹電器的名稱、用途。再將相同的家用電器圖片放在一起,鞏固練習。
4、介紹一種電器的發展,讓幼兒感知科學的發展給幼兒帶來得方便,同時進行教育。
〈三〉結束部分:表揚上課認真聽講的幼兒,鼓勵差的以后要向好的學習。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看一看家里還有什么電器,并說一說它的用處。
大班科學活動――喂小動物
一、活動名稱:喂小動物
二、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的靈敏性。
2、引導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
3、幫助幼兒了解幾種常見動物愛吃的食物。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幫助幼兒了解四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2、在場地四周分別放置熊貓、小兔、貓和狗的頭像;竹子、羅卜、小魚和骨頭的圖片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告訴幼兒游戲的名稱。
講解游戲規則和注意事項。
帶幼兒做準備活動。
。ǘ┗静糠郑
幼兒扮飼養員,手拿畫有動物愛吃食物的圖片站在起點后。游戲開始,教師說:“現在小動物們餓了,想吃自己最愛吃的食物,看哪個飼養員喂得有對有快!闭f完讓幼兒喂小動物。
分組進行比賽。
讓其中一組做的好的幼兒做給大家看。
。ㄈ┙Y束部分:對喂得對有快的幼兒,教師進行表揚。收放教具下課。
五、活動延伸:課后教師和幼兒繼續練習。
大班科學活動――一樣的我們(程玲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發現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復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每人收集同種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張記錄表。
3、植物葉子。
一個相同形狀的雪花片和一個不同形狀的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他們一個樣兒。
1、請幼兒把積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觀察比較這些積木是否一個樣兒,說說它們是怎么做的一個樣的。
2、請幼兒說說這些積木各有什么特點?
3、你在那里看到過一模一樣的東西。(礦泉水、報紙、書、巧克力等)分別是什么工廠生產的?
4、為什么人們要把東西做的一模一樣。
二、尋找復制品。
1、把東西做的一模一樣的過程,叫做復制。你們能找出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是復制品嗎?
2、引導幼兒尋找活動室內一模一樣的東西。
3、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4、我們一個小小的活動室就有這么多相同的東西,真沒想到!如果我們走出幼兒園,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以后,你們一有發現,就及時告訴大家,好嗎?
三、產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1、出示植物葉子,引導幼兒發現各種植物的葉子是不同的。
2、引導幼兒產生探究自然界中的復制現象。
大班科學活動――力(程玲玲)
一、推和拉。
1、一只大紙箱老師以十分費力的肢體動作和神情去端、拉、搬事先放好的大紙箱。
2、這是一只很重的箱子,怎樣才能把它移到門口去呢?
3、幼兒思考后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并用自己的方法來獨自移動它。
4、這只大紙箱很重搬不動,也抬不起來,只能推或拉才能把它移到門口。
二、又推又拉。
1、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
2、引導幼兒討論各種辦法,如很多人一起推它、拉它,又推又拉。
3、那么重的箱子我們可以推它、拉它,也可以又推又拉。有這么多的辦法,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4、幼兒在老師的組織下自己組合來讓大紙箱移動。
三、拉什么,推什么。
1、平時你們都拉過什么?推過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一些推、拉現象,并讓幼兒自己總結只有推和拉才有物體的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進入秋天,各種果實和農作物逐漸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大人們要帶孩子回家團圓的機會,我們給孩子們布置了“走進田野,采集果實”的任務。節后回來,那火紅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還有各種各樣的高粱秸、谷子穗、帶莢毛豆等農作物,紛紛登上了我們班的展示臺。孩子們對這個小展臺情有獨鐘,一有空就圍攏過來整理和擺弄。
在一次裝瓶時,有個孩子偶然發現在他裝滿的一瓶花生里,竟然還能再裝上半杯小米!看著小米慢慢地從花生的空隙里穿過、漏下,孩子們都特別驚奇!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點,于是一個關于“物體間的間隙”的科學探索活動就在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和探索中展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記錄表、篩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實驗用品,說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呀?”“誰愿意來說一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樣呢?”
2.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小米又細又小,當我們用手抓起小米時,小米會從我們的指縫里流下來。
二、幼兒探索、嘗試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里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三個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裝到一個玻璃瓶里,看誰最愛動腦筋,能把他們都裝進去!”
2.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并注意操作規則,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說說我的發現
1.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裝完了,清你拿著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裝的?你成功了嗎?”
四、引導幼兒用篩網將摻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開,再進一步探索其他的裝瓶方法
五、交流、討論實驗結果
提問:“這一次你成功了嗎?成功的請舉手!”
討論:“為什么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后裝小米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六、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
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后我們再放上小米,這樣小米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后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七、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
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里,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么?
八、幼兒分享交流實驗的結果,進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間
師:“小朋友你們都成功了嗎?為什么這么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九、結束活動
幼兒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幼兒的活動區里,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情況,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不規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嘗試裝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頭、鵝卵石、沙子等。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7-11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