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數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認方向的游戲。
二、新課:
。ㄒ唬├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ǘ├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去體育館怎么走?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發現和應用乘法的計算規律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關注學生的發現。
在教學中,出示幾組算式,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算式之間的聯系,再進行計算;在計算之后,觀察乘數和積的變化,從中總結出規律。通過這樣的反復觀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的應用。
學以致用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在學生理解并掌握了一些計算規律之后,及時地安排學生按照規律寫算式,根據規律進行計算,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得到及時的檢驗和鞏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出示復習題,直接寫得數。
200×6= 30×8= 400×5= 8×60=
13×4= 16×3=
指名口算,并說說算法。
2.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設計意圖: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一位數是學習本節內容的基礎,在學習新知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算一算。
(1)課件出示教材30頁第一個問題中的三組算式。
師:請大家先觀察一下每組中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再想想該怎樣計算出結果。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該怎樣計算出結果。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師:計算出結果了嗎,是怎樣計算的?請說一說。
預設
根據乘法的意義計算出結果,重點理解下面四個算式的算法。
50×10就是50個10,是500,即50×10=500。
30×20就是30乘2個10,30×2=60,所以30乘2個10等于60個10,即60×10=600,所以30×20=600。
12×40就是12乘4個10,12×4=48,所以12乘4個10等于48個10,即48×10=480,所以12×40=480。
120×40就是12個10乘40,12×40=480,所以12個10乘40等于480個10,即480×10=4800,所以120×40=4800。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用課件出示每組算式的結果。
2.看一看。
(1)提出問題。
師:觀察上面每組算式中乘數和積的變化,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
(2)集體交流。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現?跟全班同學說一說吧。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描述:
、賰蓚數相乘,其中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10,積也乘10;
、趦蓚數相乘,當一個乘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另一個乘數不變時,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
③兩個數相乘,如果每個乘數都擴大到原來的10倍,那么積就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3.根據規律寫算式。
(1)課件出示下列算式。
6×3= 15×4= 18×2=
提出要求:根據你的發現再寫出幾組算式。
學生仿照上面的算式自己想一想,寫出幾組算式。
(2)交流想法和體會。
組織學生說一說各自的想法和體會。
師:你們是怎樣想出這些算式的?通過寫這些算式你們體會到了什么?(生自由說一說)
4.根據規律計算。
(1)課件出示教材30頁的'第四個問題,請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意。
師:還記得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嗎?你們能利用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這些算式的結果嗎?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根據16×3=48,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結果。
(2)引導學生交流,用已經發現的規律來說明計算的過程。
師:這些算式你們分別是根據什么規律算出結果的?說一說。
學生交流匯報,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規律,而學習計算規律的目的在于指導計算,本環節就是給學生提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平臺,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 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25455÷(102-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點評:本段教學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為素材,從生活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解 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本案例由王蜀川提供)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生嗎
學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點評: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和對解決問題所需知識的復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現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點評:本環節一是注重學生對問題情境的理解,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二是注重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教師注意對學生探索的指導,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 ×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為:80—15=65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點評:學生有例4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這里先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注意強化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種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活動思考
。ㄍ瓿傻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本案例由付秋萍提供)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教案選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熱】07-04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