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5-26 08:13:32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合集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合集十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畫片的成因。

  2、了解視覺暫留現象。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翻頁動畫視頻2:45分

  2、自制動畫卡片(一面是籠子,一面是鱷魚,中間卡紙做棍子)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么?

  2、你們喜歡看哪部動畫片?

  3、老師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最愛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你們看過么?

  4、我們都愛看動畫片,但是你們知道動畫片是怎么制作的么?

  5、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神奇的短片(播放視屏)

  6、有沒有聰明的小博士告訴老師,剛剛的視頻里演了什么?

  7、這個動畫是用什么做的?

  8、用紙能做動畫片?你們看錯了吧?

  9、快速翻動紙片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景象?

  10、我們看過的動畫片就是這樣子做出來的,只是動畫片是由更多的畫面組成的,當這些畫面被快速翻動的時候,卡片上的寶寶就好像活了一樣,動起來了。

  1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

  12、觀察正反面

  13、讓卡片轉起來,幼兒觀察畫面,看到了社呢嗎?(籠子里關著鱷魚)

  14、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能夠將看到的影像暫時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還會暫時停留在眼前。因為老師在轉動卡片時籠子的.影像會暫時留在我們眼前,所以,老師轉到另一面的時候,兩個畫面就會重疊,看起來鱷魚就被關在籠子里了。

  15.每一部動畫片背后都有許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動畫片時,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16、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只有精心地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在上課時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孩子在上課時能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能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孩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長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孩子自然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張向前飛的更遠。

  2.在活動中體驗距離的遠近與多種相關因素有關。(如:紙的外形、紙的輕重、投擲的力量等)

  3.體驗科學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牛皮筋、夾子、繩子、透明膠、剪刀。

  2.相同質地大小的紙若干張。

  3.幼兒用記錄單人手一張,教師隨堂記錄單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以問題導入主題,引起幼兒設想。

  1.用什么辦法能讓紙離開你跑的'很遠?(讓幼兒說出自己的辦法。)

  2.教師肯定幼兒提出的各種辦法,鼓勵幼兒思考還需要什么工具。

  二、幼兒操作并記錄。

  1.出示幾種物品,“老師這兒有一些物品,看看你能用得上嗎?

  2.大家站在同一條線上,第一次嘗試。“誰的紙跑得遠?怎么能記錄他的紙跑到了這個位置?”“你用的什么方法?這種方法怎么會讓紙跑的比其它紙遠呢?把你剛才使用的方法記錄下來。能不能再想辦法讓紙跑的比這個位置更遠?”

  3.第二次嘗試。“誰的紙超過了這個距離?(做個記號)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怎么會想到使用這個物品呢?再試試別的辦法。如果你每試一次都比前一次遠,就將這種方法記錄下來。”

  4.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注意觀察并記錄。幼兒使用什么方法讓紙越跑越遠。

  三、評選出讓紙跑得最遠的方法,并引導幼兒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紙張跑得這么遠?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知道瓶和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征(大小、有無羅紋等)選擇合適的蓋子。

  2、 能積極嘗試擰緊瓶蓋,獲取擰、按的技能,發展手部動作。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設置小鹿的家,布偶小鹿媽媽,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式帶蓋子的瓶子和罐子。

  活動過程:

  1、用情境小鹿媽媽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話題,并引導幼兒討論蓋子的作用。

  (1) 提問:“小朋友看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小鹿媽媽正準備帶鹿寶寶們出去旅游。她準備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放進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蓋子全亂了,這下該怎么辦呢?鹿媽媽真著急呀!沒有了蓋子,瓶子好用嗎?為什么?

  (2) 引導幼兒討論瓶蓋的作用:沒有了蓋子,瓶子里面的東西會掉出來,會被弄臟,用時不方便,吃的東西就會變的不衛生。

  (3) 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誰來幫助小鹿媽媽呢?

  2、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根據某種特性為瓶子選擇合適的蓋子。

  (1)提問:“小朋友都愿意幫助有困難的人,那我們今天就來試試。看誰能為小鹿媽媽找到最合適的蓋子并蓋緊。”教師觀察幼兒是如何嘗試給瓶子選擇蓋子的。

  (2)幼兒將先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鹿媽媽(老師)檢查,是否正確配對并蓋好了。

  (3)啟發幼兒談談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的。

  提問:你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蓋的?

  為什么這個瓶蓋正好能蓋上呢?

  找一位沒配好的幼兒提問:你的瓶子找到好朋友了嗎?為什么沒找到?再找找看,(教師拿起一個不配的)問:這個行嗎?為什么不行?

  教師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一樣大才能蓋上。

  (4) 幼兒再次嘗試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

  小朋友,現在我們再換一個瓶子來找瓶蓋朋友,找到后,想個辦法把它蓋緊。

  幼兒操作。

  提問:1請一位小朋友拿著蓋好瓶蓋的瓶子出示給大家看,提問:你的'瓶蓋蓋緊了嗎?你是怎樣用你的小手把蓋子蓋上的?(旋上、轉上)。你是用擰的方法,為什么這個瓶蓋要擰?你們發現瓶蓋和瓶口有個小秘密嗎?里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羅紋。有羅紋的就要擰。是不是你們每個小朋友都用擰的方法呀?

  2請一位按瓶蓋的幼兒出示瓶子。提問:你的瓶蓋是擰上去的嗎?你是怎樣蓋瓶蓋的?這個瓶蓋有沒有羅紋?(沒有)我們就用按的方法,要用點勁!

  3、 用情境方式結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將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小鹿媽媽。

  教師以小鹿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口吻進行小結:“謝謝小朋友幫了我的大忙,你們的小手真能干,為每一個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而且會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子,這下我可以帶寶寶出去玩了,小朋友再見!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來說,我設計的這個活動總體上比較滿意。活動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瓶子和蓋子、把玩弄瓶子和蓋子,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積累一定的經驗,經常見到幼兒對瓶蓋的擰、開等動作很感興趣,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較多見, 活動很容易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在活動中幼兒都能動手嘗試,在反復的操作中能找出瓶蓋和瓶口匹配才能蓋上的方法。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對身邊的小動物都是跟喜歡的,可是小班的孩子對于它們喜歡的食物還不是完全了解,為讓孩子們了加深對動物食物的了解,我特意設計了這樣一個一游戲為主的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和愛護動物。

  2、初步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能主動參與游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在給“小動物”喂食的同時說出“XX,XX,我請你吃XX”,比如:小兔,小兔,我請你吃青草。

  活動準備

  貼有小動物頭飾的'小紙盒(小羊、小貓、小兔)和小動物的“食物”(青草、蘿卜魚)若干。

  活動過程

  1、兒歌引入:“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白兔最喜歡吃的東西是什么嗎啊?”(蘿卜和青菜)“你們還知道其他小動物喜歡吃什么嗎?”比如小狗喜歡吃骨頭,小貓喜歡吃魚、、、、、、

  2、模仿小動物,學小動物走。出示教具:“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看看它們是誰啊?小兔、小猴子和小貓。小朋友們知道它們是怎樣走路的嗎?請小朋友們來學學好嗎?”鼓勵幼兒大膽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3、給小動物喂食。“家里來客人了,我們要熱情地招待他們,看看有沒有什么好吃的拿出來分給它們好嗎?”(拿出小動物的食物)“你們知道它們都喜歡吃什么嗎?”(小兔喜歡吃蘿卜、小猴喜歡吃桃,小貓喜歡吃魚)“我們把它們喜歡吃的東西送給它們吃好嗎?等會兒,請小朋友學小動物走到到它們面前說‘XX,XX,我請你吃XX’說完就把它喜歡吃的東西放到它的盒子了好嗎?小朋友們要記住了,你要記住你送食物給誰吃就要學誰走路知道嗎?”先請兩至三個幼兒示范再請全班小朋友來玩給小動物送食物的游戲。

  4、結束。“小動物跟小朋友們玩累了,也吃了很多他們喜歡吃的,現在他們想回家了,跟他們說再見吧!”

  教學反思

  我的這個活動準備得還是很充分的,教具色彩也很鮮艷,特別是小動物讓幼兒很喜歡,一下子就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給小動物“喂食”的時候孩子們都很積極也很興奮,可是在喂食過程中卻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孩子們只顧給小動物喂食卻沒有按我的要求說出“XX,XX,我請你吃XX”,這主要是因為我沒有想到孩子們會如此興奮,有點控制不下了,我應該在第一輪的孩子喂食結束的時候再次強調游戲規則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紅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到得食物,而在一次幼兒進餐時的對話中,我發現班級中大部分的幼兒并不愛吃紅薯,甚至不知道紅薯的名字。針對這一現象,我特別開展此活動,讓幼兒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

  2、了解食用紅薯的好處。

  【教學重點、難點】

  1、紅薯我們通常食用的是它的“塊根”。

  2、食用的好處。

  【活動準備】

  1、紅、黃兩種紅薯;

  2、課件;

  3、淺盆;

  4、出芽的紅薯;

  5、各種紅薯制品;

  6、生、熟紅薯。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出示準備好的兩種不同種類的紅薯,請幼兒觀察

  ——先出示紅色的,再出示黃色的。

  ——出示紅色后請幼兒觀察它的顏色、形狀,再出示黃色的紅薯,并說說和前面出示的紅色的紅薯有哪些不同?

  ——把紅薯分別切開,請幼兒觀察紅薯地內部是什么樣的,并比較紅、黃兩種紅薯內部有什么不同。

  出示教學課件讓幼兒觀察

  ——觀察第一幅畫面,綠綠的紅薯地。讓幼兒找一找紅薯在哪兒?

  ——畫面二,找紅薯。向紅薯根部挖。(原來紅薯長在地下,它是紅薯的根)

  ——觀察紅薯葉。

  ——觀察紅薯花,并將其同牽牛花對比。

  請幼兒參與一起種紅薯。

  第二課時

  出示生紅薯和幼兒討論吃法

  ——紅薯可以怎樣吃?你愛吃它嗎?生吃熟吃的感覺?

  ——你最喜歡怎樣吃?(讓幼兒嘗一嘗生紅薯和熟紅薯)

  ——如果有幼兒說不愛吃,可以問問原因。

  出示紅薯制品

  ——這么多好吃的都是和紅薯有關的,它們都是用紅薯的什么做的?

  ——你還知道那些紅薯制品。

  討論吃紅薯的好處。

  和幼兒一起分享各種紅薯制品。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紅薯地生長過程。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和品嘗美味的紅薯制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們能夠認識紅薯,并了解到紅薯是長子地下的'我們通常食用的都是紅薯的根部,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改善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

  這節活動課,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非常好,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自主的發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能以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為出發點,以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喂養了許多小動物,幼兒紛紛從家里帶來食物,有巧克力、有旺旺雪餅、有娃哈哈果奶,有小魚、肉骨頭等等。看著小朋友帶來的這些食物,教師又高興又著急。高興的是孩子們愿意把自己愛吃的食物帶給小動物吃,體現了孩子們對小動物的關愛之心;但這些食物是動物們愛吃的食物嗎?實踐出真知,本次活動讓幼兒試試將自己帶的食物分給小動物吃,通過小動物吃與不吃的選擇,讓幼兒明白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食性。人與動物也有著很大區別。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動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動物食性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小雞、小鴨、小兔,小米、小魚、小蝦、玉米面、菜葉。

  教具:小動物圖片,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分別參觀小雞、小鴨、小兔的家,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外形、動作,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模仿幾種動物的叫聲。

  2.小動物吃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試一試:提供各種食物,幼兒依自已意愿選擇食物喂小動物。

  4.交流:我喂小動物吃了什么食物。

  5.匯報:將動物愛吃的食物圖片,粘貼在小動物圖片下:小雞愛吃玉米面和菜葉,小鴨愛吃小魚、小蝦和菜葉,小兔愛吃菜葉。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根據幼兒興趣繼續讓他們探究其他小動物的食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自制小茶壺

  二、活動目標

  通過自制小茶壺,發現茶壺的壺嘴高度要比壺身略高一些,但不能過高;通過操作,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和科技小制作的興趣;教師引導幼兒獨立完成制作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塑料瓶、吸管、橡皮泥、透明膠帶、錐子、蚊香、牙簽、剪刀等。

  五、活動過程

  解決的問題:怎樣做個小茶壺?

  幼兒討論:用盒子做茶壺的身體,用吸管做茶壺的壺嘴。

  做一做:小茶壺。

  戳洞:可提供蚊香、剪刀,引導幼兒用蚊香燙洞,用剪刀調節洞的大小。也可以用牙簽、錐子等工具戳洞;安裝壺嘴(用吸管作壺嘴);用橡皮泥(或透明膠帶)封住洞口。

  試一試。

  (1)壺嘴口的高度沒有壺身高。

  (2)吸管在紙杯的上部,壺嘴口太高。

  (3)吸管在紙杯的下部,壺嘴口和紙杯口一樣高。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還沒裝滿水時水就從壺嘴里出來了。

  (2)水沒有從壺嘴里流出來,壺嘴口太高了。

  (3)倒水時,水正好從壺嘴里流出來。

  六、注意事項

  1.引導小朋友給塑料瓶戳洞時,要注意安全,可以讓孩子用蚊香燙。

  2.中班幼兒操作該活動,教師可事先在塑料瓶上戳好洞。

  七、拓展思路

  科學文藝:茶壺―一音樂律動(大班幼兒)

  情節介紹:

  幾個小朋友看見一只大茶壺覺得很好玩,一不小心打爛了。大家一起來做小茶壺,小茶壺做好了,倒上水試一試。呀!糟糕!茶壺漏水了,快來想辦法。經過大伙兒反復試驗,茶壺終于做得既好看又適用,大家唱著歌為客人倒水喝……

  動作說明:

  前奏時,六個小朋友手拉手小跑步上場,發現大茶壺,大家驚奇地指一指茶壺。

  第一遍音樂,大家圍成圈抱起茶壺,你爭我奪,一個小朋友摔倒在地,茶壺摔爛了。

  第二遍音樂,大家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對他搖兩次手,勸他別哭了,指一指小茶壺,拍一拍胸脯。

  第三遍音樂,大家站成一排扮作小茶壺,前兩小節左手叉腰兩次,作壺把。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向上翹,身體隨之左右微微搖擺兩次。后兩小節左手叉腰,右手屈伸兩次,擺成小茶壺形狀(壺嘴低一些)。

  第四遍音樂,一個小朋友為茶壺加水,前4小節扮作茶壺的小朋友把手中的銀紙屑隨音樂節奏撒出,作壺嘴漏水狀。后4小節大家慌忙調整壺嘴,右手屈伸抬高,身體隨之夸張地搖擺兩次(把壺嘴調得過高)。

  第五遍音樂,小茶壺向兩邊傾斜,作倒水狀。前4小節小朋友把銀紙屑從肩膀處摔出兩次,作壺口漏水狀。后5小節大家再次慌忙調整壺嘴,右手屈伸降低些,身體隨之夸張地搖擺兩次(把壺嘴位置調得正好)。

  第六遍音樂,前5小節大家邊唱歌互相欣賞自己扮作的`小茶壺。后5小節,隨著音樂,向舞臺四個方向隨音樂作倒水請喝茶狀下場。

  附:音樂見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大班藝術)p22l

  八、背景資料

  連通器原理:將兩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的下端用橡皮管連通,物理學中把這種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靜止在連通器內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相平的,這就是連通器原理。

  活動點評

  小茶壺方案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利用簡單易得的材料巧妙地設計了小茶壺的活動。從內容的選擇上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操作簡單易行,取材方便,目標確定恰當,活動過程以幼兒探究壺嘴位置為線索,不斷改進茶壺的制作程序,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整個活動注重了幼兒主體作用,開發了幼兒的原創力。

  在制作的基礎上,教師在拓展方案中引導幼兒用舞蹈語言表現制作小茶壺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形式新穎,是以藝術的形式體現科技產品功能的一種嘗試和創新。

  下面就活動程序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1.活動總目標要圍繞培養幼兒的設計思路、制作能力為主體目標。

  2.活動過程:

  (1)引入:幼兒和教師共同搜集小茶壺實物、圖片,并討論小茶壺的特點。

  (2)要制作的物品――小茶壺。

  (3)幼兒設計小茶壺的方案。

  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小茶壺功能目標:①壺嘴位置;②外觀符合小茶壺的特點,組織幼兒討論、設計,確定自己的方案。

  (4)幼兒制作。教師提前準備做茶壺的各種材料,包括工具,由幼兒自由選擇并制作。

  (5)記錄、制作過程(可用圖示或記號表示自己的制作過程)。

  (6)表述: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由幼兒講述自己的記錄,說明其制作過程。

  (7)參觀:小茶壺展覽會。

  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成品擺放出來作為“產品”讓大家參觀。參加制作的小朋友可講述自己制作的小茶壺的功能及制作方法,讓幼兒體驗從成品→“產品”→商品的過程。

  3.拓展:茶壺――音樂律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公共汽車、貨車、灑水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的名稱和特點,并了解其用途。

  2.幼兒對汽車產生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汽車的圖片(公共汽車、貨車、灑水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

  2.情境圖片六幅

  3.課前帶領幼兒觀察馬路上的各種汽車。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引起興趣。今天好多汽車來我們班做客,讓我們來歡迎它們吧!(教師出示汽車圖片于黑板右側)。

  2.基本部分:

  認識幾種常見車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1)請幼兒找找自己喜歡的車,并說出它是什么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它是用來干什么的?(提醒幼兒盡量講一句完整話:“這是××車,可以用來干什么”。)

  (2)動動腦,連連看。區分幾種車的不同用途。依次在黑板左側出示圖片:

  A媽媽帶小紅去奶奶家;

  B許多帳篷要運到地震災區;

  C公路要灑水;

  D小熊病了,要送醫院;

  E有幢房子著火了,要救火;

  F警察叔叔要抓小偷。

  請幼兒思考分別要用什么車,并把左邊的情景圖片與右邊的車子一一對應連起來。

  (3)小結:教師總結學到的車的名稱,特點,用途。

  3.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你最喜歡的汽車叫什么?用途是什么?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現電話號碼的多樣性,知道電話簿的作用。

  2.了解電話簿的基本樣式,能用自己的方式設計、制作好朋友電話簿。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一份電話簿。

  2.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幼兒學習資源⑤第9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與朋友聯系的多種方式。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和好朋友聯系的方式有哪些?哪種辦法又快又方便?打電話的時候要撥什么?電話號碼有什么作用?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的電話簿,了解電話號碼的'多樣性。

  引導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發現電話號碼的特點,如:電話號碼由數字0~9組成,固定電話、手機的號碼位數不同,撥打外地電話需要加上區號等。

  3.討論總結電話簿的作用,了解保存電話號碼的方法。

  引導幼兒討論電話簿的作用以及除了記在紙上的電話簿,人們在手機上保存電話號碼的方法。

  討論后總結:電話簿能夠幫助人們記住許多電話號碼并方便查找。現在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人們也可以方便地把家人朋友的電話存在手機的電話簿上。

  4.請幼兒在幼兒學習資源⑤第9頁上設計、制作自己的電話簿。

  請幼兒相互討論:我們怎樣制作自己的電話簿?

  可以提示幼兒:小朋友不會寫字,但可以用繪畫、做標志等方式記錄好朋友的姓名,用數字記下朋友的號碼,然后請幼兒設計并制作。

  5.制作完成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說說朋友的電話號碼。

  活動延伸:

  1.提醒幼兒回家后,可以根據電話簿上的號碼,嘗試給同伴打電話。

  2.建議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制作家庭電話簿。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了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并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對話。

  3、激發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

  2、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著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3、《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著《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伙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秘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說:"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進入下一環節.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了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后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著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說出雞蛋里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后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著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

  "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

  "青草嘛,是讓我們踩著走路的。"

  "哦,那個圓點點是什么東西?"

  "那是露珠。"

  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

  "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著媽媽去找吧。"

  小雞跟著雞媽媽,"悉沙悉沙"踩著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

  欣賞完故事后,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游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著母雞頭飾,胳膊帶著用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著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著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后老師說:"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中班03-08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公開課04-11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6-21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7-11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