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圓的對稱性教案

時間:2024-12-07 12:59:25 志彬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圓的對稱性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的對稱性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的對稱性教案(通用10篇)

  圓的對稱性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與運用。

  學具: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刀、刻度尺、一張圓形紙片。邊長等于r正方形透明塑料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動機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圓,用手摸一摸,引導說說關于圓,都知道了什么,為學新知做好鋪墊。

  2.引導確定新的學習目標:還想知道圓的什么知識,適時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3.引導簡單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運用轉化法探索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猜想、引導,確定方法

  師:我們曾運用轉化法探索出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相信同學們也一定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從而探索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同學們猜想一下,圓可能轉化為哪些平面圖形呢?

  (學生可能會想到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

  師:請同學們看手中的學具,想一想把圓怎樣剪?剪成什么樣的'圖形?

  (根據學生猜想,指導學生試著把圓平均分成8、16、32個相等的扇形,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圖形。)

  2.動手操作,嘗試探究

  師請同學們動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探究)

  師誰能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把圓拼成了什么圖形?請你把拼好的圖形放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給大家看。(各小組匯報,共享思維成果)

  3.課件演示,突破難點

  師課件演示,再現將圓16等份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再將圓32等份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的過程。引導思考:

  (1)圓與有近似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

  (2)把圓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圖形有什么區別?

  (3)如果等分份數僅需增加,結果會怎樣?

  師:課件進一步演示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長方形,是學生之觀感知:將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4.觀察比較,導出公式

  師:請各小組仔細觀察思考: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聯系?能從中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使學生明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也就是S=πr×r=πr2

  (可能有的同學會把圓剪開后拼成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梯形。教師要給予肯定,并引導推出同樣的計算公式。)

  5.嘗試運用

  出示例3,讀題列式,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提問:

  1.如果這道題告訴的不是圓的半徑,而是直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2.完成第116頁做一做的第1題。

  3.看書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直徑50分米

  2.一塊圓形鐵板的半徑是3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小明家購買一種麥田的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5米。請你幫忙算一算,它能噴灌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什么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

  第118頁的第3題和第4題。

  圓的對稱性教案 2

  教學內容分析:

  圓的面積是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征、學會計算圓的周長以及學習過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以前所學圖形的面積計算都是直線圖形面積的計算,而像圓這樣的曲邊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教學關鍵之處在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計算驗證,自主探索、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靈活應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本課的教學應緊緊圍繞“轉化”思想,引導學生聯系已學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知識中分析、研究、歸納,從而完成對新知的建構過程,建立數學模型,培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很大程度屬于直觀幾何的學習階段,而幾何本身比較抽象的。本節內容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展到認識曲線圖形,又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角度看,五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并具有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所以在教學應注意聯系現實生活,組織學生利用學具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使學生感悟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感悟極限思想的價值,培養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極限思想(化曲為直)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面積轉化教具。

  學具:書、計算器、16等份教具、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大家看,一匹馬被拴在木樁上,它吃草的時候繃緊繩子繞了一圈。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復習圓的相關特征)

  師:那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呢?

  師:圓所圍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圓的面積。(揭示課題)

  2、師:你想研究它的.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疑問)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的伊始就用這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導入新課的學習,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為后面圓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更可以讓學生從課堂上涉獵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猜想驗證、初步感知

  1、實驗驗證

  (1)師:猜一猜,圓的面積可能會和它的什么有關系?

  師:你覺得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的幾倍?

  (2)師:對我們的估計需要進行?

  生:驗證。

  師:用什么方法驗證呢?

  師:下面請大家先數數圓的面積是多少。

  師:數起來感覺怎么樣?有沒有更簡潔一點的方法?

  (引導學生發現可以先數出個圓的方格數,再乘4就是圓的面積)

  (讓學生在圖1中數一數,用計算器算一算,填寫表格里的第1行。)

  圓的半徑

  (cm)

  圓的面積

  (cm2)

  圓的面積

  (cm2)

  正方形的面積

  (cm2)

  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3)師:只用一個圓,還不足以驗證猜想,作業紙上老師還準備了兩個圓,同桌合作,分別用同樣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寫在表格中。(課件出示圖2和圖3)

  (學生完成后交流匯報。)

  師: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你有什么發現?

  生:這三個圓的半徑雖然不同,但是圓的面積都是它對應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

  3、師:正方形面積可以用r2表示,那圓的面積和它半徑平方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結:我們經過猜測——數方格——驗證,最終發現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也就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數方格開始學習圓面積的計算,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學習,有利于充分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和經驗,從而為進一步探索圓的面積公式作好準備。由數方格獲得的初步結論對接下來的轉化推導相互印證,使學生充分感受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

  三、實驗操作、推導公式

  1、感受轉化,滲透方法

  (課件再次出示馬吃草圖)

  師: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準確算出這匹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積的草了嗎?

  (引導學生發現,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還不清楚,需要繼續研究能準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2、師:大家還記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分別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

  (學生回憶后匯報,教師演示,激活轉化思路)

  3、第一輪探究——明確思路,體會轉化

  師:想想看,圓能不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是否可以化曲為直呢?

  生:剪圓。

  師:怎么剪呢?沿著什么剪?

  生:沿著直徑或半徑剪開。

  (分別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導學生發現邊越來越直,剪拼的圖形越來越平行四邊形)

  4、第二輪探究——明確方法,體驗極限

  師:剛才我們將圓分別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圖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圓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那還能更像嗎?

  生:可以將圓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導學生把16、32等份的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上臺展示)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這兩幅圖更接平行四邊形了?

  生:邊更直了。

  師:是什么方法使得邊越來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數越來越多。

  (引導學生體驗把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

  師:如果我們平均分的份數足夠多,就化曲為直,最后拼成的圖形——就成長方形了。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再創造”做好知識的準備。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愈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平行四邊形。在想象的過程中蘊含了另一個重要數學思想的滲透——極限思想。】

  (2)師:我們把圓轉化成了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形狀變了,面積大小沒有變。

  師:這樣就把圓的面積轉化成了?

  生:長方形的面積。

  師:要求圓的面積,只要求出?

  生:長方形的面積。

  5、第3輪探究——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師:仔細觀察剪拼成的長方形,看看它與原來的圓之間有什么聯系?將發現填寫在作業紙第2題中,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討論,發現:長方形的寬等于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

  師:長方形的寬和圓的半徑相等,這里的寬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長方形的長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長:C÷2=2πr÷2=πr)

  (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引出圓的面積計算方法)

  師: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準確地說是它半徑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師:有了這樣的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生:半徑。

  5、做“練一練”

  完成作業紙第3題,交流反饋。

  6、(課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在會求了嗎?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觀察、思考、交流。運用已有的經驗去探索新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解決問題、拓展應用

  1、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例9)

  分析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書本第105頁例9。

  (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2、完成作業紙第4題

  師:接著看,默讀題目,完成作業紙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五、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師:你們對于圓面積的疑問現在解開了嗎?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現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現!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板書

  圓的面積

  轉化

  新的圖形學過的圖形

  演示圖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πr2

  (1)×22(2)8÷2=4(cm)

  =×4×42

  =(cm2)=×16

  =(cm2)

  圓的對稱性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求圓的直徑或半徑,正確解決求圓的直徑或半徑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圓的周長公式的實際應用,進一步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間的關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已知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什么是圓的周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圓規兩腳尖分開4厘米畫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直徑呢?周長呢?

  指名回答,明確計算方法。

  3.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我們能很快算出圓的周長。如果只知道圓的周長,我們能算出它的直徑和半徑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研究圓周長的知識。

  二、自主先學

  出示例6和導學單

  1.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是什么?

  2.如何準確地測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

  3.還有別的方法嗎?

  三、小組討論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

  3.14x=

  x=251.23.14

  x=80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方法二:算術方法解答。251.23.14=80(米)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五、質疑拓展

  問: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喜歡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列方程是順著題意思考,用除法計算是直接利用周長公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計算。

  問: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圓的半徑或直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①列方程解答。

  ②d=Cr=C2

  六、檢測反饋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提醒學生估算時,可將圓周率看作3,并使學生意識到3比圓周率實際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長也應該適當估小一點。

  2.完成練習十上第6題

  各自填表,說說半徑、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3.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借助圓柱形教具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樹干橫截面

  (2)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3)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拱門的高度的含義。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獨立思考。

  (2)集體交流,明確:先求出花圃的周長,再求出種的棵數。

  6.作業:練習十四第8、10題。

  七、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圓的對稱性教案 4

  教學內容:

  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要注意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

  學法指導:

  教學本課時,重點引導學生提出將圓割拼成已學過的圖形,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

  學具準備:

  把圓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課本圖所示,剪拼并貼成近似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前面我們學習了圓、圓的周長。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周長怎樣表示?(2πr)周長的一半怎樣表示?(πr)

  2.課件:出示一塊圓形的桌布。如果要給這塊桌布的邊縫上花邊,是求什么?(圓形桌布的周長)

  3.件:出示一塊圓形的鏡框。如果要鏡框配一塊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圓的面積)誰能指出這個圓的面積?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圓的面積?請同學們用手摸出學具圓的面積。

  提問:如果圓的半徑是2分米,你能猜猜這塊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學們紛紛地猜測,有的'學生可能說這個圓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積)

  這塊圓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圓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回答,師用課件演示。)

  (2)通過回憶這三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你發現了什么?(發現這三種平面圖形都是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那么同學們想一想,圓可能轉化為什么平面圖形來計算呢?

  2.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說說你把圓剪拼成了什么圖形?

  (2)學生小組討論。

  看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聯系?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把圓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邊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你發現什么?(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

  (4)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小組討論一下。

  生邊答師邊演示課件。

  生答: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S=πr2師小結公式

  S=πr2,讓學生小組內說說圓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5)讀公式并理解記憶。

  (6)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半徑)

  3.利用公式計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剛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誰剛才猜得較接近。(學生計算并匯報)

  (2)出示例3,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提問:如果這道題告訴的不是圓的半徑,而是直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3)完成第95頁做一做的第1題。

  (4)看書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CAI課件出示)

  2.測量一個圓形實物的直徑,計算它的周長及面積。

  3.課件演示

  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并計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即最大圓面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什么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1.第97頁的第3題和第4題。

  2.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厘米)、半徑(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板書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

  以下是兩篇關于“圓的對稱性”的簡單教案,分別側重于基礎理論講解與實踐活動引導,你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選用。

  圓的對稱性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理解圓的軸對稱性與中心對稱性,掌握圓的相關性質。

  2.會運用圓的對稱性性質解決簡單幾何問題,培養邏輯思維。

  3.通過觀察、操作,感受數學圖形之美,激發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圓的'軸對稱性、中心對稱性的概念及對應性質。

  2.難點:靈活運用圓的對稱性性質解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展示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圖片,如車輪、餐盤、硬幣等,提問學生:“為什么生活中這么多東西都做成圓形?”引導學生從對稱性角度思考,引出課題“圓的對稱性”。

  2.知識講解(20分鐘)

  軸對稱性:拿出圓形紙片,沿直徑對折,讓學生觀察對折后兩側完全重合的現象,得出圓是軸對稱圖形,任意一條直徑所在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板書關鍵結論,舉例說明在圓中,已知對稱軸,可找對稱點,對稱點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中心對稱性:借助多媒體動畫,將圓形繞圓心旋轉任意角度,展示旋轉后圖形與原圖形重合,講解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圓心是對稱中心。讓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旋轉前后對應線段、對應角的關系。

  3.例題講解(15分鐘)

  例1:已知圓O的直徑AB,弦CD垂直于AB,垂足為E,若AE=2,BE=8,求CD的長。引導學生利用圓的軸對稱性,連接OC,根據勾股定理求解。

  例2:在圓O中,弦AB=CD,求證:弧AC=弧BD。啟發學生運用圓的中心對稱性,通過旋轉等變換證明弧相等。

  4.課堂小結(5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圓的軸對稱性、中心對稱性及相關性質,強調性質在解題中的重要性。

  5.布置作業(5分鐘)

  基礎題:教材對應習題,鞏固圓對稱性性質的應用。

  拓展題:讓學生找生活中3-5個利用圓對稱性的實例,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原理。

  圓的對稱性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感受圓的對稱性,加深理解。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提升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實踐活動探究圓的對稱性特點與性質。

  2.難點:從實踐結果歸納總結出數學規律,并用于解題。

  三、教學方法

  實驗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1.趣味導入(5分鐘)

  課前準備幾個大小不一的呼啦圈,邀請學生上臺玩套圈游戲,提問:“為什么呼啦圈容易滾動、保持平衡?”引出圓的對稱性話題,激發學生動手探究欲望。

  2.分組實驗(20分鐘)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發放圓形紙片、剪刀、圓規、直尺等工具。

  活動一:軸對稱性探究。要求學生沿不同方向對折圓形紙片,記錄對折情況,觀察重合特點,小組內交流發現,推選代表匯報,得出圓的軸對稱結論。

  活動二:中心對稱性探究。讓學生用圓規在紙上畫圓,標記圓心,將圓繞圓心旋轉不同角度,觀察與原圖形的重合情況,討論旋轉后的規律,各小組展示成果,總結圓的.中心對稱性質。

  3.知識運用(15分鐘)

  給出實際問題:學校要修建圓形花壇,需在花壇邊緣等距離安裝路燈,已知花壇直徑,如何確定路燈安裝位置?引導學生利用圓的對稱性,將花壇抽象成圓,直徑作為對稱軸輔助定位。

  小組合作解題,教師巡視指導,挑選小組展示解題思路與過程,全班點評。

  4.課堂總結(5分鐘)

  組織學生回顧實驗過程與收獲,梳理圓的對稱性知識要點,教師補充強調重點性質與易錯點。

  5.課后拓展(5分鐘)

  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制一個圓形創意手工,如裝飾畫、小掛件等,融入圓的對稱性元素;完成教材課后練習,強化知識掌握。

  圓的對稱性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理解圓的軸對稱性和中心對稱性,掌握垂徑定理及其推論,會運用相關知識進行簡單計算與證明。

  了解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能依據定理解決圓中弧、弦、圓心角的等量轉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幾何直觀素養。

  經歷從具體圖形到抽象定理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圓的對稱性之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體會成功解決數學問題帶來的成就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的理解與應用。

  圓心角、弧、弦之間關系定理的掌握與運用。

  2.教學難點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中條件與結論的精準把握,靈活運用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理解圓心角、弧、弦的對應關系,尤其是在同圓或等圓這一前提條件下的運用。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相結合。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5分鐘)

  展示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圖片,如車輪、摩天輪、圓形鐘表等,提問學生:“這些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形狀——圓,大家觀察一下圓有什么特點?為什么生活中這么多東西都做成圓形呢?”引導學生發現圓的對稱性,引出課題。

  2.圓的軸對稱性探究(15分鐘)

  讓學生在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上任意畫一條直徑,然后沿著直徑對折,觀察對折后的情況,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得出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接著介紹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通過動畫演示、實物操作,讓學生理解定理內容,分析定理中的條件和結論。

  給出簡單例題:已知圓O的直徑CD垂直弦AB于點E,AB=8cm,OE=3cm,求圓O的半徑。讓學生嘗試運用垂徑定理求解,鞏固所學。

  3.圓的中心對稱性探究(15分鐘)

  讓學生將圓形紙片繞圓心旋轉任意角度,觀察旋轉后的情況,得出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圓心就是它的.對稱中心。

  引出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改變圓心角的大小,讓學生觀察弧和弦的變化,加深對定理的理解。

  設置練習:在圓O中,∠AOB=∠COD,求證:AB=CD。讓學生分組討論、證明,鍛煉合作與思維能力。

  4.課堂小結(5分鐘)

  和學生一起回顧圓的軸對稱性、中心對稱性,垂徑定理及其推論,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強調重點內容與易錯點。

  5.課堂作業(5分鐘)

  布置適量課后習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鞏固課堂所學。

  圓的對稱性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熟知圓的對稱性類別,包括軸對稱與中心對稱,精準說出垂徑定理、圓心角定理內容。

  2.熟練運用垂徑定理、圓心角定理及推論解決圓中弦長、半徑、圓心角、弧長計算,以及簡單的幾何證明問題。

  3.歷經觀察、實驗、歸納等過程,培養抽象概括與邏輯推理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透徹理解垂徑定理、圓心角定理,明晰定理的條件與結論。

  熟練、靈活運用相關定理解決圓的實際計算與證明問題。

  2.難點

  針對復雜圖形,精準識別并運用垂徑定理、圓心角定理,構建正確解題思路。

  把握同圓或等圓這一前提,避免在運用定理時出現混淆與錯誤。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講練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1.趣味導入(5分鐘)

  播放一段自行車騎行的視頻,定格畫面,聚焦車輪,提問:“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要是做成方形、三角形會怎樣?”引導學生從對稱性、穩定性角度思考,順勢引出圓的對稱性話題,開啟新課。

  2.探索圓的軸對稱性(12分鐘)

  分發圓形紙片,讓學生動手操作:畫直徑、沿直徑對折,觀察重合情況,總結圓的軸對稱特性。

  教師追問:“垂直于弦的.直徑會有什么特殊效果呢?”引導學生再次操作,測量、記錄弦被直徑平分的情況,嘗試歸納垂徑定理。教師結合動畫,詳細講解垂徑定理內容,剖析關鍵條件,如“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對的弧”。

  出示例題:已知圓中有弦長6cm,垂直該弦的半徑為5cm,求弦心距。讓學生獨立思考、解題,教師巡視指導,規范書寫格式。

  3.探究圓的中心對稱性(12分鐘)

  讓學生把圓形紙片固定在桌面,用鉛筆尖抵住圓心,旋轉紙片,觀察旋轉前后的重合情況,得出圓的中心對稱結論。

  引出圓心角概念,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同圓或等圓中,改變圓心角大小,對比所對弧、弦的變化,師生共同歸納圓心角定理。

  給出練習題:兩個等圓中,圓心角之比為2:3,求所對弧長之比。學生小組討論、解答,教師點評,強化定理運用。

  4.課堂總結(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圓的對稱性、垂徑定理、圓心角定理,邀請學生分享學習收獲與心得,教師補充強調易錯點與解題技巧。

  5.鞏固拓展(5分鐘)

  布置分層作業:基礎題鞏固定理運用;拓展題要求結合多個定理,解決復雜幾何問題,滿足不同學生需求;開放性題目,讓學生設計與圓對稱性有關的生活應用場景,培養創新思維。

  五、教學反思

  課后及時收集學生作業、課堂反饋,評估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理解薄弱處,在后續課程中強化訓練、補充講解,優化教學方法與內容。

  圓的對稱性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理解圓的軸對稱性與中心對稱性,掌握垂徑定理及其推論,會運用相關知識進行簡單計算與證明。

  認識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能利用其解決弧、弦、圓心角的等量轉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自主探究精神,提升歸納總結及邏輯推理能力。

  經歷從感性到理性、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過程,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圓的對稱性之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與交流溝通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的理解與應用。

  圓心角、弧、弦之間關系定理的掌握與運用。

  2.難點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的證明與靈活運用,準確區分各條件及結論。

  圓心角、弧、弦關系定理中“同圓或等圓”這一前提條件的把握。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相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5分鐘)

  展示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圖片,如車輪、硬幣、圓形鐘表等,提問學生:這些物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形狀——圓,大家觀察一下圓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發現圓看起來很“對稱”,順勢引出本節課主題“圓的對稱性”。

  (二)探究新知(25分鐘)

  1.圓的軸對稱性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片,沿著任意一條直徑對折,讓學生觀察對折后的情況,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圓沿著直徑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得出圓是軸對稱圖形,任意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垂徑定理探究:在圓形紙片上畫一條弦AB,再作直徑CD,使CD⊥AB,垂足為E,沿CD對折,讓學生觀察弦AB與折痕CD的關系,以及弧的重合情況,引導學生歸納出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教師進行定理證明,結合圖形講解各線段、弧的對應關系。

  2.圓的中心對稱性

  再次拿出圓形紙片,將其繞圓心旋轉任意角度,讓學生觀察旋轉后的圖形與原圖形是否重合,得出圓是中心對稱圖形,圓心是對稱中心。

  圓心角、弧、弦關系探究:在同一個圓中,畫出兩個相等的圓心角∠AOB和∠COD,連接AB、CD,通過旋轉、疊合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弦AB與弦CD,以及弧AB與弧CD的關系,引導學生總結出: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同樣進行定理證明,強調“同圓或等圓”的前提條件。

  (三)例題講解(15分鐘)

  例1:已知圓的半徑為5cm,弦AB的長為8cm,求圓心到弦AB的距離。

  引導學生畫出圖形,利用垂徑定理求出半弦長,再結合勾股定理計算圓心到弦的距離。

  例2:在⊙O中,∠AOB=60°,求弧AB所對的弦AB的長與圓半徑的關系。

  依據圓心角、弧、弦的關系定理,結合等邊三角形的性質進行解答。

  (四)課堂練習(10分鐘)

  給出幾道與垂徑定理、圓心角關系定理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五)課堂小結(5分鐘)

  1.與學生一起回顧圓的軸對稱性、中心對稱性,垂徑定理及其推論,圓心角、弧、弦之間的關系定理。

  2.提醒學生注意定理運用中的易錯點,如垂徑定理中直徑與弦垂直的條件,圓心角關系定理的前提等。

  (六)布置作業(5分鐘)

  1.基礎作業:課本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定理,完成簡單計算與證明。

  2.拓展作業: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利用圓的對稱性的實例,并說明原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圓的對稱性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熟練說出圓的兩種對稱性,精準闡述垂徑定理、圓心角與弧弦關系定理內容。

  2.能夠靈活運用上述定理解決圓中弦長、弧長計算,角的度量,以及證明線段、弧相等的實際問題。

  3.通過實驗、討論、歸納等活動,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激發學生對幾何圖形探究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透徹理解垂徑定理及圓心角、弧、弦關系定理的內涵與外延。

  熟練運用定理進行圓相關的計算與證明,解決實際幾何問題。

  2.教學難點

  垂徑定理推論的深度理解與復雜情境下的準確應用。

  當圖形中涉及多個圓或圓與其他幾何圖形組合時,找準運用定理的切入點,理清解題思路。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講練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3分鐘)

  播放一段“圓形摩天輪”運轉的.視頻,提問學生:摩天輪在轉動過程中,形狀始終保持不變,大家想想這體現了圓的什么特性?引導學生聯想到圓的對稱性,從而開啟本節課學習之旅。

  (二)知識剖析(20分鐘)

  1.圓的軸對稱特性

  教師分發圓形紙片,要求學生自行折疊,尋找圓的對稱軸,幾分鐘后,請學生分享發現。引導學生明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任意一條直徑所在直線即為其對稱軸。

  垂徑定理深度講解:在黑板上畫出圓O,弦AB,直徑CD垂直于AB于點E,詳細標注各線段、弧。讓學生分組討論:根據軸對稱性質,能得出哪些等量關系?各小組匯報結果,教師匯總梳理,得出垂徑定理,隨后從全等三角形角度嚴謹證明定理,強化學生邏輯理解。

  2.圓的中心對稱特質

  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圓繞圓心旋轉不同角度后與原圖形重合的動態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圓的中心對稱性質,點明圓心是對稱中心。

  圓心角、弧、弦關系定理推導:在同圓O中,畫出不同大小的圓心角∠AOB、∠COD,連接對應的弦AB、CD,要求學生通過旋轉、測量等手段,探究三者間的等量關系,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定理內容,并強調“同圓或等圓”關鍵前提。

  (三)典型例題精析(20分鐘)

  例1:已知⊙O的直徑為10cm,弦AB=6cm,弦CD=8cm,AB∥CD,求兩弦之間的距離。

  引導學生分兩種情況討論:兩弦在圓心同側與異側,分別畫出圖形,運用垂徑定理求出弦心距,再計算兩弦距離。

  例2:在⊙O中,弧AB=弧CD,求證:∠AOB=∠COD,AB=CD。

  依據圓心角、弧、弦關系定理,直接從已知條件推出結論,提醒學生注意答題格式規范。

  (四)實戰演練(10分鐘)

  給出一組涵蓋計算、證明的練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同桌間相互批改、交流解題思路,教師針對共性錯誤進行集中講解。

  (五)課堂總結(5分鐘)

  1.邀請學生回顧本節課學到的圓的對稱性知識,定理內容以及解題技巧。

  2.教師補充強調重點、難點,叮囑學生課后復習鞏固,加深理解。

  (六)課后作業(2分鐘)

  1.必做題:完成教材配套練習冊相關章節習題,夯實基礎。

  2.選做題:設計一道與圓的對稱性有關的拓展題,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鼓勵有余力的學生挑戰。

【圓的對稱性教案】相關文章:

《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10-31

小學數學《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精選19篇)08-01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教案08-06

圓的教案06-29

圓的教案06-29

圓的教案06-29

圓的教案06-29

圓的教案06-29

圓的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