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肥的種類和特性
2、學會對銨根離子的檢驗
3、了解常見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項
過程和方法:
1、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2、增強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
重點:
1、化學肥料的種類和特性
2、銨根離子的檢驗
難點:
1、銨根離子的`檢驗
2、化學肥料成分的記憶。
課前準備:
教師:以舉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課題,對常見的化肥的物理性質,讓學生通過觀察、看書自己總結;對銨根離子的檢驗的教學通過實驗,激發興趣,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探究;
學生: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看書、討論、實驗探究,重點掌握化肥的種類和特性。
教學過程:
一、化學肥料
1、氮肥
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溫密封
碳酸氫銨NH4HCO3
硝酸銨NH4NO3
氯化銨NH4Cl
硫酸銨(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結】氮元素可使植物細胞加速分裂和生長,促進植物枝葉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開花結果,增強抵抗力。鉀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進作物生長健壯。這三種元素都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成分。
【結論】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逸出,這是快速檢驗銨鹽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鹽。主要有磷礦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鈣)、鈣鎂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磷酸鎂)、過磷酸鈣(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氫鈣和硫酸鈣)、重過磷酸鈣(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氫鈣)
磷酸二氫銨NH4H2PO4磷酸氫二銨(NH4)2HPO4
3、鉀肥
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
碳酸鉀(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4、復合肥料
硝酸鉀KNO3
磷酸二氫鉀KH2PO4
5、微量元素肥料
如B、Mn、Cu、Zn等
6、農家肥料
二、農藥
1、作用
2、危害
三、隨堂檢測題
l.氨水見光后易揮發和分解,所以容器口必須___,且放在棕色瓶中。
2、硝銨在高溫或猛烈撞擊時會爆炸,碳銨在受熱時會全部分解成氣體。尿素的含氮量,肥效持久。銨鹽跟堿性物質反應,會放出___.
3、草木灰中的鉀肥主要成分是______,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
4、磷酸二氫鉀是含_________元素的復合肥料,硝酸鉀是含________元素的復合肥料。
5、常用的農藥有哪些?說出各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
(2)歸納鹽的相似化學性質。
(3)根據不同標準將物質分類。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
(2)會觀察實驗現象,并能通過討論、歸納整理實驗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2)進一步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而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1、鹽的'相似化學性質。
2、物質的分類。
【教學難點】
鹽的化學性質。
教學工具
【教具準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碳酸鈉、碳酸氫鈉、試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帶橡皮塞的導管、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鹽及C032-(或HC03-)離子的檢驗,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鹽的相關知識。
【活動與探究1】
請同學們按教材P75“探究”要求進行活動。
1、歸納出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2、按要求判斷表中物質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
【歸納總結】
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1、溶于水的堿有五種:K0H、Na0H、NH3o H20、Ba(0H)2、Ca(0H)2。
2、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溶于水。
3、鹽酸鹽不溶于水的有AgCl。
4、硫酸鹽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〇4。
5、碳酸鹽大多數不溶于水。
【提出問題】
上一單元我們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時,發現并歸納出了酸、堿的通性,那么鹽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交流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并交流鹽有哪些化學性質。
【歸納總結】
師生互動,歸納鹽的化學性質
1、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
反應條件:①鹽必須為可溶性鹽;②“前換后”即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外)。
2、鹽+酸→新鹽+新酸條件:滿足復分解反應條件即可。
3、鹽+堿→新鹽+新堿條件:①滿足復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須可溶。
4、鹽+鹽→新鹽+新鹽條件:①滿足復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須可溶。
【隨堂鞏固練習】
依據鹽的化學性質及反應條件,判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能的請完成化學方程式,并說明理由。
①Zn+CuC12 —— ② Fe+AgC1——
③K+CuS04 —— ④MgC12+Zn——
⑤BaC12+HN03—— ⑥BaC12+H2S04——
⑦AgN03+HC1—— ⑧K2C03+HC1——
⑨BaC12+K0H—— ⑩Mg(0H)2+CuC12——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們分組按教材P76‘討論”中的要求進行活動,然后做好歸納。
【交流討論】
1、根據物質的組成是否單一,可以把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
2、在純凈物中,根據組成元素的異同,可以把它們分成單質和化合物。
3、在單質中,可以按性質的差異把它們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組成的差異把它們分成酸、堿、鹽和氧化物。
【歸納總結】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歸納出鹽的化學性質及物質的分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應學會利用復分解反應條件及酸、堿、鹽間的反應規律,判斷酸、堿、鹽間的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并能寫出正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課后習題
【布置作業】
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重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培養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4.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通過“磷的燃測定空氣的含量,有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記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
教學重難點
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教學工具
集氣瓶、燃燒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空氣對于人類是如此重要,我們做一個深呼吸,那么我們便吸人了空氣,空氣對于我們又是如此親近和熟悉,但是有誰摸著了它?看到了它嗎?沒有。那么本節我們就是要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在,還要探究空氣的組成成分。
[提問]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察覺,但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組織學生討論,然后教師提問。)
生1:把一個空的集氣瓶放人盛滿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壓,集氣瓶內的水無法上升到頂端,說明集瓶內確實存在空氣。
生2:吹氣球,發現氣球鼓起了,說明有空氣了。
生3:用打氣筒給車胎打氣。
生4:夏天電風國轉動,一陣風撲面而來,說明空氣在流動。(同學們爭先恐后回答,教師作總結。)
[提問]以上事實說明了空氣確實存在,那么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成分呢?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組織學生討論,然后教師總結。)
生1:第一單元中“探究蠟燭的燃燒”實驗說明了空氣中含有氧氣。
生2:第一單元中通過對吸人氣體的探究實驗說明了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生3:食鹽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變潮濕了;早晨的露珠;冷藏的飲料放置空氣中外壁出“汗”等現象,說朗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總結]大家回答得很好。從生活經驗和以往的探究活動中,我們知道了空氣中含有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提問]那么,空氣中還含有其他氣體嗎?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動
師:下面呢,我竹j將分組實驗,請同學們設計一個實驗,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所含氧氣的體積分數。(提示:可以自己自主設計實驗,參考課本實驗2-1。)
師:我觀察各小組設計實驗,大部分用-蠟燭燃燒”進行實驗探究,但是你們得出的實驗結果與科學家的'結論是否一致?不一致。為什么?想一想,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是什么?(分析:蠟十氧氣≠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氣體,占據了一定的體積,所以結果會偏小,小于1/5。同時引導學生改用在空氣中能夠燃燒,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質的可燃物)
師: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可燃物——紅磷,它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白色固體一一五氧化二磷。科學家就是利用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新教材[實驗2一】],學生觀察、描述現象,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三、歸納總結
師:從[實驗2--1]中得出以下結論:
1.紅磷十空氣皇鑒五氧化二磷;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1/5;
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上升這一現象判斷);
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象判斷);
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教師簡介空氣的其他成分,同時講清三個概念:物理性質、純凈物和混合物。‘
四、課堂練習’
師:下面我們做幾道練習。
[投影]
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結合實驗討論:
(1)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這種現象說明氮氣能不能支持燃燒?
(2)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還繼續上升嗎?這種現象能不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
2.在標準狀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它的熔點,為一209.9℃,沸點為95.8℃。從紅磷在氮氣中不能繼續燃燒的事實,說明氮氣不支持燃燒。許多實驗事實都表明,氮氣的性質不如氧活潑。
(教師組織評講習題,提出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l源,使學生意識到必須防止空氣不受污染,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l
五、知識擴展
師:同學們,當你漫步在湖畔邊、森林中,陣陣涼風吹過,芳香撲鼻,沁人心脾,多么新鮮的空氣呵!但是你們知道。這新鮮的空氣需要人類的愛護、保護與珍惜。才能保持新鮮!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空氣造成了污染,請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身邊發生過哪些空氣污染現象?(組織小組討論,然后提問。)
生1:摩托車、汽車的增多,導致的尾氣排放增多,污染空氣。
生2:前幾天報道某鄉鎮鞋廠發生火災,橡膠燒排放到空氣中的煙霧。
生3:臭氧層被破壞也會污染空氣。.
師:同學們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從各方面回答了空氣被污染的種種現象,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圖2-8中“大氣污染”,總結一下大氣污染會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組織小組討論,然后教師總結o)
[總結]
1.被污染的空氣會:(1)嚴重損害人體健康;(2)影響農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
2.我們應該做到:
(1)加大空氣質量監測,改善周圍環境狀況;
(2)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以保護大氣。
六、作業布置
1.習題1~6
2.閱讀教材第31頁“空氣質量日報、預報”。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4
在上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分子和原子構成宏觀物質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將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了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從微觀的視覺來初步理解化學現象的本質,認識物質的結構與物質的性質之間的聯系。原子可以再分為更小的的粒子嗎?原子是怎樣構成分子和物質的?化學家用什么標準語言來描述微觀世界?這些問題將在本節課中逐一得到解決。我們還將通過有關原子結構的動畫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探究,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但是,科學研究表明,原子可以再分為更小的粒子。我們通常難以看到原子及其內部結構,因此,在本課題的學習中,利用動畫,發揮想象,在頭腦中簡歷一個形象的原子結構模型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本課題要求我們通過學習,達到如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并知道整個原子呈電中性的原因;
(2)知道原子核是有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3)掌握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能進行相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動畫、圖、表等資料,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類比、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
(2)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的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微觀的探究與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這一個內容,本來就是比較抽象,難懂,難掌握的。但同時,這也是初中階段尤為重要的一個內容,因為,這是讓學生步入微觀世界的基礎課程。掌握的好與壞,將會影響之后的學習。因此,我的備課中,我的要求比課程標準和考綱都要深入一點。尤其,在相對原子質量一個內容中,我想讓學生更加明白其內在的來龍去脈,所以,我設計了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這一公式的由來的這一節的內容。但是,同時,這個班的學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針對一些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低,需要好一長時間來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對之前的知識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礎不夠扎實。所以,要理解好這一節課的內容有點難度。這個班的.特點是上課比較積極,比較熱情,喜歡上化學課,不懂會馬上問喜歡和老師交流。但由于,我深信他們會慢慢理解的,所以,我還是堅持了之前的課堂安排。這個班的學生還有一個特點:這堂課剛開始,對原子的構成的這一個內容,還是很容易的掌握,因為通過動畫的觀看,和一些圖表的對比,他們還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結階段和練習階段還是能順利地完成。至于,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這個主要是電量相等,電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們也不好接受,于是,我通過舉例、形象的比喻,還經過兩三次的講解,讓他們也明白過來了。但是到了,相對原子質量這一部分,由于這是一個除法的計算,是一個比值,不是真實的原子的質量。而且定義又比較復雜,他們開始就難以接受了,到了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這個公式講解,他們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為是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會得出這個公式,因為這個公式的推導過程,我主要是通過圖表的歸納、總結而得出來的,至于為什么會得出,我沒有好好地解釋的。于是,我就以為解釋了原因,他們會更好地掌握。于是,我就解釋了原因。怎么知道,一解釋,整個內容就更加難懂了,他們聽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這一個內容,課后,老師的指導就是情愿不說,因為,本來就不太掌握的再說難懂的知識點,他們會更加不明白。難度大的內容不要放在一起,應該分化它,要循序漸進,不要把難的問題都放在一起,一步到位只會弄成漿糊。
總的來說:
1、本節教學內容幾乎是全新的,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甚至是無法想象的抽象內容,從教學要求來看,只要求基礎學生掌握知識就可以了,明確了本節教學任務后,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情況,從而分化難點。
2、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在學生活動中,不斷用問題引導他們進入思考狀態,為他們提供討論、交流、表達、合作的機會。把教學定位在一種交往。對話關系之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
3、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在學生活動中,不斷用問題引導他們進入思考狀態,為他們提供討論、交流、表達、合作的機會。把教學定位在一種交往。對話關系之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
4、這節內容雖然是認識原子的構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應讓學生對微觀世界有一個初步印象,能整體全面地看問題,而不能局限于一點
5、習題的內容和形勢需要進一步拓展,要注意層次性和開放型,還要加強題目的實踐性、合作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通過這一節課,讓我明白,上好一節課,真的要認真好好分析學生,包括他們的知識水平,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思維習慣,多舉例子,多形象去表達出來,這樣的話,學生會更加容易去掌握好一個知識點。假若,在這一節課中,這些知識點是比較難懂的,能簡單化的話應該盡量去簡單化。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這個公式講解應該放在作業的處理里來講解,以化解學生學習的難度。我覺得不應該:自以為學生會明白,多說一些,多挖深一些,他們會更加容易去接受,這些都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說的,不是全部的學生都適用,否則,這樣的話,會使原來理解的知識更糊涂。
這一節課的內容,我們做老師的,應該掌握好度的把握,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可以介紹不同的程度,假若學生的能力比較強,基礎比較扎實,可以多說一點,多解釋清楚事情、真理的來龍去脈。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礎比較薄弱的話,我們應該避免這些更難掌握的內容繼續說下去該簡單就簡單,可以分化難點,把一些難點放在作業的處理里。
至于其他方面的話,還是能比較好地把握得到。例如,一節課的導入,內容的順序安排,知識點之間的一環扣一環的銜接等等,都是基本上沒有問題的。
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案優秀5
【教學目的】
1、了解鐵的重要物理性質
2、掌握鐵跟氧氣、酸及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現象和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使學生對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有一個概括的認識。
3、使學生對鐵及鐵制品銹蝕的原理和一般防銹方法有一個常識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對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1.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2、建立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結果有很大影響的觀點。
【教學方法】講述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試管
【教學過程】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氧、氫、碳等非金屬的一些性質,在這一章中,將主要學習一種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用途廣泛的金屬--鐵,我們將介紹鐵的一些性質。以及一些常見金屬的知識。
“鋼鐵”這個名詞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鋼并不等于鐵,雖然鋼的主要成分是鐵,但在性能方面跟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鐵的性質。
一、鐵的物理性質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為7.86克/厘米3,熔點為1535℃,沸點為2750℃,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般都不是純鐵,討論金屬的物理性質主要從色、態、光澤、熔沸點、密度、導電、導熱性質和硬度等方面來研究。
二、鐵的化學性質
1、鐵與氧氣的'反應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鐵可以氧氣中劇烈燃燒,鐵還可以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來制備氫氣,這些反應能說明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
在第一章中,我們已經學過鐵可以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怎樣的?那么,鐵在常溫下會不會與氧氣反應呢?
演示:演示實驗6-1
現象: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了,第二、第三支試管中的鐵釘沒有變化。
討論:鐵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
答: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鐵銹的成分很復雜,主要是氧化鐵,鐵銹很疏松,易吸水,因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如不及時除去,會加快鐵制品的生銹速度。
討論:怎樣防止鐵生銹?
防止鐵生銹可采用將鐵與空氣隔絕,或保持空氣的干燥,當然第二種方法不可行;所以一般采用與空氣隔絕,如在鐵制品的表面噴上一層漆,在一些鐵制品表面鍍上其他金屬或通過化學反應使鐵制品的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鐵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以防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