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物體三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觀察物體三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物體三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物體三教案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進一步深化對實物觀察和視圖關系的認識。
2.使學生在實際的拼搭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注意點:
1.教學過程中,教師演示擺放立體時,注意同時運用語言敘述擺放過程。比如:橫著放兩個小正方體,在你左邊的小正方體上疊放兩個小正方體。等……
2.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可以讓學生猜測一下還沒有看見的面的形狀,再觀察驗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在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觀察由2-3個小正方體拼搭成的立體,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觀察多個小正方體拼搭成的立體。(板書立體)
二、新授:
a、出示例題
出示立體圖
這三個立體都是由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搭出第一個立體。<教師同步操作>
(橫著放3個小正方體,在你左邊的小正方體前面放一個小正方體)你們搭的立體和老師的一樣嗎?
你會從所搭立體的正面、側面、上面來觀察嗎?(開始)
<同樣擺出后兩個立體,觀察立體>
b、剛才我們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觀察了三個立體的形狀,你們發現沒有,從正面看這三個立體,形狀相同嗎?<電腦展示三個立體>(從正面看,三個立體的.都是由3個橫擺的小正方形拼成)
從側面和上面看呢?(側面看,三個立體的形狀也是相同的,從上面看是不相同的)
誰能來描述一下你從側面看到的形狀?(兩個小正方形橫擺)
這三個立體從上面看,形狀是不相同的,我們一齊來看一看他們的形狀。<電腦展示>
<比較立體俯視圖的異同>
c、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發現,由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分別從它們的正面、側面、上面去觀察,<觀察大屏幕上三個立體的三視圖>得到的圖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d、假如我用四個小正方體拼搭成一個立體,從正面、側面看的形狀還是和剛才一樣,但是從上面看的形狀不一樣,還可以怎么搭呢?(同桌合作操作,四人小組交流,集體匯報討論,大屏幕展示)
三、鞏固
1.把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搭成右邊的樣子。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哪一面看到的?你能連一連嗎?
a、教師用模型擺放出立體,學生跟著老師的敘述擺放。
b、請同學們從立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并且同桌相互說說所看見的形狀。
c、交流。大屏幕展示,連線
d、如果搭成右邊的樣子,從正面看,和剛才看到的樣子相同嗎?從側面和上面看呢?(討論,連線)
2.完成教科書2-3頁上的2-4題。
四、全堂
通過我們這堂課的學習,進一步觀察了由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認識了這些立體圖形正面、側面、上面的形狀。我們還發現,這些由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分別從它們的正面、側面、上面去觀察,得到的圖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希望同學課后能自己動手搭一搭,觀察觀察,發現其中的規律。
1.小華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搭出了下面幾個立體。
a.從正面看到是的有哪幾個?從側面看到這種形狀有那幾個?
b.從正面看到是的有哪幾個?從側面看到這種形狀有那幾個?
2.你能用幾個小正方體搭出下面的樓房模型嗎?
2.你能數出下面的立體各是由幾個小正方體拼搭成的嗎?
3.兩人合作,用4個小正方體按要求搭一搭。
a.教師指導:(教師發出指令,教師演示)
橫著放3個,在你左邊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
b.教師發指令,學生操作
1.橫著放3個,在你左邊第一個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
2.橫著擺2個,在你右邊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再在左邊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
3.橫著擺3個,在中間正方體后面放一個;……
c.教師擺出立體,學生說擺放過程
注意小組交流和教師的糾正,在全班學生交流時,可以學生說,老師擺。
d.同桌操作,學生說指令,學生擺
同桌兩人互相操作,請兩人小組在全班展示(用游戲的方式出現,可以老師擺出一個立體,一位同學看著立體發出指令,另一位同學不能看見立體,根據指令操作)
4.下面的幾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
觀察物體三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同時觀察到物體的兩個面或三個面,能正確辨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把物體擺出來。
2、通過不同題目的練習、講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自己獨立進行題目的練習。
難點: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進行直觀思考。
教學準備:
補充練習題。
教學過程:
口算:
80÷8= 93÷3= 9×800= 110×5
500×6= 31×2 62÷3= 48÷4=
學生練習,1分鐘完成。集體核對。
注意末尾的0別忘了添。
62÷3如何處理?復習商1不夠就商0的題型。
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觀察一個物體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應該站在什么位置?
站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物體的一個面?
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一個物體的兩個面?
學生嘗試回答。
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如何確定長方體、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補充:如果長方體、正方體相對的面的圖案相同,則這時長方體的下面的面是什么圖案?正方體的背面是什么圖案?
學生觀察并說說這樣判斷的理由。
下列的照片分別是誰拍的?連一連。
學生連線并說說這樣連的理由。
從側面看下列的三個物體,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用線連一連。
注意題目的要求,是從哪個面看的?學生嘗試練習。
集體核對,指名回答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六、解決實際問題2小題(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每本練習本8角,5元錢最多能買多少本練習本?
學生找重要信息,嘗試列式。指名板書(兩人),看看誰寫得準確而完整。
學生觀察、比較板書,注意答句。
一共有43個乒乓球,每8個裝一盒,最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學生讀題,自己獨立列式解答。指名兩人板書,看看誰完成得出色。
集體核對,注意答句。
比較:兩道題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除法應用題,而且答案都有余數。
不同點:答句的處理,第1小題舍去余數,第2小題需要進1。
:這種題目的答句非常重要,是否要進1,就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
練習。
你覺得在觀察物體這一章節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
學生交流并自我對照。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補充練習
課前思考:
補充了一些之前所學的知識和這一單元觀察物體中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同時,不斷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在觀察物體的補充練習中,讓學生正確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同時觀察到物體的兩個面或三個面,能正確辨認簡單的組合圖形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把物體擺出來。
課后反思:
由于這一單元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這一節復習課補充了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在口算中注重正確率的基礎上還要強調做題速度。簡單的連乘問題,學生學習得也不錯。對于這一單元,要注意題目之間的比較,能深層次地挖掘題目中的重要知識點。學生對于一些直觀的題目都能完成得很好,理解比較到位置。從題目的處理來看,學生掌握本單元的知識點還可以,但由于題目中抽象的成分不多,因此,沒有什么難度。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適當地在原來題目的基礎上擴充,一來增加題目的難度,二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這樣可以避免由題目簡單有帶來學生的驕傲情緒,反之,會讓學生充滿興趣。
課后反思:
這節課主要是練習與復習本單元的內容。口算部分相對簡單,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簡單的連乘實際問題,學生能自己分析題意,并正確的列式計算,也能夠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練習過程中還是要強調選擇正確的單位。對于本單元的內容,學生對比較直觀的問題掌握得很好,當遇到需要空間想象的問題時,學生的思維還是達不到要求,需要通過學具或畫圖的方式來輔助。但總體而言,這部分知識抽象的內容不多,所以學生掌握起來不是很費力。
課后反思:
本次練習中的口算部分主要是檢驗學生對于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以及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正確率,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而對于本單元涉及到的內容學生掌握的可以,但總體來說這一單元比較簡單,沒有很抽象的東西需要理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在真正的練習中需要借助相關的工具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但靠學生自己的想象達不到解題的正確性。
觀察物體三教案3
教學內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說說從下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著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發現: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觀察物體三教案4
一、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用3個4個正方形擺圖形,師提問: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觀察它?你看到了幾個正方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 一 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 習 三
觀察物體三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體會圖形變換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能夠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活動內容,經歷從數學到生活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玩具汽車(不同方位的圖形)、一幅雪花圖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簡筆畫、動畫圖片一組。
五、學具準備:
白紙、剪刀、彩筆、動物圖片一組
六、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后、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
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說出知識依據。
那么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說明
小組討論之后。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著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愿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出什么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你覺得你在這節課的表現如何?(小組之間說一說)
反思:
觀察物體三教案6
教學目標
觀察由兩個簡單的幾何體拼搭而成的物體,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體會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方位的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在教學同時,培養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與態度。
教學重難點
先通過觀察兩個物體確定觀察到的形狀,再根據觀察到的形狀擺出物體模型。
教學準備
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一、導入課題
二、教學“正面、側面、上面”
三、新授
四、練習
1、做P17(1)
2、做P18(2)
五、布置作業
1、出示一個長方體。
讓學生說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理解從“正面、側面、上面”看的意思。
說說從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側面和上面呢?
2、變換長方體的'位置。
再讓學生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各是什么?
3、拿己的長方體,同桌一人說從哪個面看,一個說看到的形狀。
1、出示兩個兩樣大小的長方體拼搭后的物體。如書上左邊小男孩搭的物體。
說說現在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2、如書上女孩拼搭兩個長方體。
在書上連一連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狀。
3、想一想,右邊男孩搭的物體,從正面和上面看,形狀相同嗎?是怎樣的形狀?從側面看呢?
4、這兩個長方形還可以怎樣搭?同桌先搭一搭,再說說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
先讀題,理解題意。
同桌按要求拼拼搭搭,再說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是什么。
集體訂正。
先直接根據直觀圖作出判斷。
再搭出物體訂正。
課堂作業:P18(3、4)
晚自習作業:每課練P11
課后感受
觀察物體三教案7
教學內容:教材第41頁例題,第41到42頁想想做做第1到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形,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系的認識。
2.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會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根據指定視圖擺出物體。
教學準備:
掛圖,正方體教具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創設情境
出示教學掛圖
先數數
再擺擺
后畫畫
比一比問:從正面看這3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嗎?都是什么樣的?從側面和上面呢?
小結: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問:題里要求我們做幾件事情?
指名回答題中兩個問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集體交流。
3.做第3題
全班交流。
全課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呢?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三副圖形分別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
學生擺擺。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與例題同樣的3個物體。
看一看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這3個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圖形?
學生試著把自己看到的圖形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畫的結果。
各自默讀題目。
學生獨立操作、觀察。同桌互相檢查物體擺的對不對。
明確要求,學生連線,再回答問題。
先獨立拼,再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討論各有幾種拼法?
觀察物體三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理解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視角,初步學會根據觀察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概念。
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觀點。
三、教學難點
學生學習如何根據視角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四、教學過程
(1)看看游戲,激活相關的生活體驗
老師:給我看一個立方體(上面蓋著布),上面有什么?提出具體要求,記住心中所見,不要說,過了一會兒,老師說他將開始回答問題,他把他們分成三組,另外兩組看不見。
注意:立方體的每一面都貼著不同動物的照片,分組觀看時,讓每組觀看不同的圖片。
當老師說要急著回答時,就讓學生談談他們所看到的,這會導致意見不一的現象,首先,讓學生思考他們為什么不同,并根據他們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揭開蓋布,給學生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看,觀察面是不同的,結果也可能不同。
(2)觀察對象并體驗他,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色承載“拍照”。
(1)指導“拍照”方法:問桌子中間的熊“坐”,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做一個盒子來表達“相機”,用這個“相機”給熊“拍照”,看清楚然后下來“拍”。
(2)當場“拍照”:首先為熊“拍”一張照片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角度,想想這張照片會是什么樣子,然后把“印”放在你的腦海里。然后換個角度,從熊的前面、后面、左邊和右邊拍幾張照片。想想這些照片會是什么樣子,把他們都放在你的腦海里“印”。
[分析:以模擬拍照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實際觀察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通過有目的的引導和分層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照片的外觀,并將這些照片“印”放入自己的大腦中,引導學生不僅要仔細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的東西,提高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3)照片識別:在屏幕上,輸入熊的前面、后面、左側和右側拍攝的照片,讓學生判斷自己被帶到了哪里,站在相應的位置。當學生對左右兩側拍攝的照片難以辨認時,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熊的左右兩側,從比一比角度拍攝的照片有什么區別。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熊的臉是哪一邊的。再觀察比較后,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站在相應的位置上。
?分析:讓學生根據照片判斷拍攝位置,站在相應的位置,這樣既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觀察和識別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很難辨認左右兩側拍攝的照片,要注意從整體上觀察二者的差異,以期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到差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導他們之間的差異。給小貓“拍照”。
[分析:有了bear“拍照”的上述經驗,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讓學生在書中加入連,并讓他們利用在上述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想象和判斷。]
三,動畫:觀察照片
4觀察茶壺。
(1)請拿出一個茶壺,按照老師的指示放在桌子中間。
(2)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并在腦海中記錄下每一次的出現。
(3)在屏幕上,讓四個學生從前、后、左、右觀看茶壺,并顯示四種不同的視圖,讓學生判斷誰看到了他們,并在書中寫一行連。
(4)小組交流,全班復習,檢查成績。
?分析: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后,通過觀察物體的變化,讓學生重新參與到實際的觀察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會產生不同的觀點。]
5觀察茶壺和茶杯
動畫:看茶杯
(1)請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觀察自己的位置關系。
(3)在小組里互相交談,茶杯從你的位置在茶壺的哪一邊。
(4)讓一群學生匯報觀察結果。討論:4個孩子看到的是一樣的嗎?為什么不同?
[分析:觀察對象由單一對象發展為兩個對象的組合,通過對學生的實際觀察和小組內觀察結果的交流,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看到的`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是不同的。]
動畫:觀察保溫瓶
6反思總結深化經驗。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到一些物體,我們如何觀察他們?
(2)你在觀察物體時發現了什么?
[分析:經過三次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反思活動過程,進一步講解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體會,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的體驗。]
(3)看這幅畫,從不同的角度想象景色
1、展示一張大樓的照片,上面寫著:這是一個長方體建筑。2引導學生想象:從建筑的前、后、左、右,他們會看到什么?三,互相談論小組中的想象結果。4展示四張圖片,讓學生判斷他們在哪里看到的。
[分析:讓學生根據建筑物的照片想象出建筑物的前、后、左、右視圖,由于課堂上無法觀察,學生需要綜合利用眼前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相關舊知識進行合理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概念作為支撐,這是對的一年級子任務的挑戰。本課題的提出,主要是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提供契機。在基礎上學生想象與想象結果交流中,呈現出不同的觀點,一方面,學生可以做出選擇和判斷,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學生的想象活動提供反饋。]
(4)家庭作業
1動畫:觀察恐龍
2動畫:觀察電腦
五、課后你還想觀察什么?下課后請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他們,看看他們是什么樣的?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學交流。
觀察物體三教案9
教材分析:
讓學生學會觀察物體,是以后教學幾何中的“三視圖”的基礎。本課只是讓學生觀察具體的實物,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為以后學習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圖形作準備。將教材提供的恐龍換成玩具熊更有利于學生觀察,更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觀察物體都有經歷,但思維處于無序的、無意識的狀態,沒有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教學本課時,重點是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層面上提升到數學思考層面上,挖掘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力的因素。
教學目標: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通過觀察和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能在頭腦中進行“虛擬地移位”,即假設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會看到物體的什么形狀。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不同位置拍攝的玩具熊照片、吸鐵石
學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組一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我們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認識了嗎?如果老師給你看一下我們班其中一位同學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來呢?(出示學生的背面照)
咦!他是誰?猜一猜。不是說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誰了嗎?怎么有這么多答案呀?
要不要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出示兩張側面照)
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樣呢?好,接下來咱們就來揭開謎底,一起數,1、2、3。( ),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
(2)師:剛才小朋友們看得都特別仔細、特別認真。用眼睛仔細、認真地看就叫做“觀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在課的一開始,我就運用多媒體逐一出示了班上某個小朋友的背面、側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勝新,讓他們猜一猜,這個班上的同學是誰?在游戲似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盡管是同一個人,但因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組活動,觀察學具
(一)本位觀察
1、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群小客人,就在2號同學的課桌里,快點把它請出來!是誰呀?讓小熊面對著黑板坐坐好。今天這些小熊將和我們一起來學習,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加入我們小組!
2、好,下面請你輕輕地告訴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邊?
大家都分別坐在了小熊的前、后、左、右,那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樣子的呢?咱們再面對小熊坐好,觀察好了,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邊?看到了它的什么?
3、師: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邊?看到了它的什么呢?
生1:我坐在小熊的前面,看到了它的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兩只手、兩只腳……
師:恩,你觀察得真仔細!(出示照片)誰看到的和他一樣?向大家揮揮手。這些同學都坐在小熊的哪一面?(前面)所以他們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板書:正面)一起讀。
生2:我坐在小熊的右邊,看到了它的右手、右腳、右眼睛、右耳朵……
師:看,這是老師坐在他的位置上拍攝的照片,(出示照片)看到的其實是小熊的側面。(板書:側面)一起讀。
生3:我坐在小熊的后面,看到了它的后腦勺、后背、屁股、……
師:(出示照片)誰也看到了小熊的后腦勺、后背和小屁股呢?請舉手。你們都坐在它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熊的背面。(板書:背面)一起讀。
生4:我坐在小熊的左邊,看到了它的左手、左腳、左眼睛、左耳朵……
師:你觀察得也很仔細!看,這是老師坐在他的位置上拍攝的照片,(出示照片)看到的也是小熊的(側面)。
下面就請看到側面的同學全部站起來!你們有的坐在小熊的左邊,有的坐在小熊的(右邊)。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本位觀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玩具。通過第一次觀察嘗試,想讓學生學會仔細地觀察,流利地表達,并向學生介紹正面、側面和背面的知識。
(二)換位觀察
1、師:剛才我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別觀察到了小豬的正面、側面和背面,下面我們換換位置再觀察好不好?聽老師口令,請每組同學按照順時針方向(教師做手勢表示)走到小組的下一個位子上去。
師:現在你觀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個面?看到的樣子和剛才一樣嗎?
反饋。師:怎么不一樣呢?
2、師:咦,你們每個小組觀察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小熊呀?小熊沒變,為什么你們看到的結果會不一樣呢?其他同學認為呢?
(因為我們換過位置了;因為我們觀察的位置不同了……)
小結:是啊,我們換了位子,位置發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
【設計意圖】換位觀察,要求學生按順時針變換座位,再次對玩具進行觀察。這次觀察不僅要求學生說出看到玩具的哪個面,同時要思考,現在看到玩具的`樣子和剛才看到的是否一樣?為什么?因為有了轉換位置的活動,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為改變了方向的緣故。這個環節是第一個環節的遞進,讓學生感知正確的、有序的觀察方法。
(三)全面觀察
1、師: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你可以隨意地觀察小熊的每一個面,并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分別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
(小組活動、討論)
師:你們剛才是怎么觀察的?誰愿意來介紹一下?
生1:我轉了一圈,觀察了小熊的……
師:我們請這組的四個小朋友一起來演示一下。說一說你觀察到了小熊的哪個面?你們覺得這樣能看清小熊的每個面嗎?
生2:把小熊轉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個面。
師:轉給我們看看。你們覺得他們組的方法怎么樣?
其他小組也把小熊轉一圈,仔細觀察你看到的每一個面。
3、師:看清楚了嗎?讓小熊面朝黑板。
(媒體出示正面照、一張側面照、背面照)老師這里有一些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小熊照片,我任意選一張,你認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邊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邊,我們來比比看誰的反應快,好不好!
【設計意圖】全面觀察,讓學生想辦法如何能觀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個面?明確觀察物體可以圍著物體轉一圈,也可以通過轉動物體來看到不同的面。
在這一系列的觀察動中,我讓學生體驗一個從靜態到動態,從片面到全面的觀察方法。
三、應用拓展,激勵創新
1、觀察恐龍。
師:剛才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瞧,這三位小朋友在觀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請拿出練習紙,把名字寫在每幅圖的下面。(交流)
師:第一幅圖是誰看到的?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第一幅圖是小明看到的。因為小明在恐龍的旁邊,看到的是它的側面。
第二幅圖是小亮看到的。因為小亮在恐龍的前面,看到了恐龍的頭,是它的正面。
第三幅圖是小紅看到的。因為小紅在恐龍的后面,看到了恐龍的屁股和尾巴,
是它的背面。
2、連線練習。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物體,比如:書本、鉛筆盒等等,你有沒有觀察過呀?瞧!這幾個小朋友把數學書疊在一起,組成了什么圖形?(長方體)那么他們分別看到了這個長方體的哪個面呢?請在練習紙上連一連!(反饋)
3、觀察杯子。
看樣子,小朋友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了,試試能不能幫這四個小朋友解決一下問題呢?這四個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們看到的杯子會一樣嗎?那他們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樣的呢?(思考一會兒再出示)
(出示從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杯子)是誰看到的?
4、猜物品游戲。
這幾天,老師也去觀察了一些東西,還把它們其中的一個面拍了下來,(出示)你能猜出這些分別是什么東西嗎?哪個猜到了你可以先說哪個。
(1)卷筆機的正面。
(2)鉛筆盒的側面。老師拍的是鉛筆盒的哪個面?(側面)
(3)手機背面。
(4)可樂的上面。?老師拍的是可樂的哪個面?(上面)
師:剛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為什么有的那么難認呢?(只看物體其中的一個面)
師:那你們說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各個面都要看一看;要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要全面地看……)
師: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觀察一個物體,我們應該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這樣才能比較正確地了解這個物體的特點。
【設計意圖】在練習的設計上,我安排了四個層次。首先完成課本內容的連線,這是多方位的一種對應練習。其次設計了觀察一個長方體的活動,把小組中同學的書本合放在一起,判斷形狀。第三,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位置與所見物體形狀的關系,出示了同一杯子不同方位的四幅圖片,讓學生猜測觀察者是在杯子的哪個方向觀察的,由此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最后,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置了一組猜物游戲,只看一個面,讓學生來猜一猜是什么東西。通過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告訴學生,觀察物體,須全面才能見其真面目。
四、知識介紹,全課小結
1、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玩得開心嗎?那么,你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
(我知道觀察物體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觀察的位置或者轉動物體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結果;我學會了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
2、欣賞學校照片。
下面就讓我們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觀察一下咱們校園的幾個景點,請你邊看邊大聲地說出來,你觀察到的是物體的哪個面,行嗎?(播放)
師:喜歡這些照片嗎?其實數學知識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就看大家愿不愿意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課后請大家選擇生活中其他的物體,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觀察物體三教案10
學習內容
教材第2頁例1,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第1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具體觀察活動,使學生能體驗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它的實物圖可以有多種擺放方式。
2、學生能通過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3、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初步學會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美。
4、在活動中培養數學學習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
教學重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學難點
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教具運用
課件,小正方體積木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玩積木嗎?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搭積木的游戲。請用手中的4塊積木搭一個你喜歡的形狀。誰來展示一下你的.擺法?
生展示不同的擺法。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老師發現同學們越來越喜歡動腦筋了,大家探索出了這么多有趣的擺法。老師真為你們高興!這一節課希望大家積極動手動腦,我們來繼續探索《觀察物體》中的奧秘,好嗎?(板書課題)
【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2頁例1
(1)師:看同學們剛才學得真好,我又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玩積木的機會(出示課件):現在有四塊積木,如果我想擺出從正面看是這一形狀(如圖),
應該怎樣擺?有幾種擺法?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發現好多小組都在積極嘗試多種不同的擺放方法,這種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誰愿意到講臺上,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集體的智慧成果?
生擺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生擺
師:電腦出示六種基本擺法,同時指出在這六種方法的基礎上再進行移動,就延伸出了多種擺法。
(2)如果再加一個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你可以怎樣擺?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
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展示成果。
(3)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種擺法,你們能嘗試著找到一個如何擺放的規律嗎?可以討論。
生討論交流得出:先照圖用三個小正方體擺好從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狀,然后余下的一個正方體可以擺在原來物體的前邊或后邊,都可讓正視圖保持不變。如果擺在前邊,從正面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必須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如果擺在后邊,從正面不能看到這個正方體,它既可以與原來物體里的正方體對齊著擺,也可以不對齊著擺。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4、5題。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它的實物圖有多種擺放方式,你學會了嗎?你還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觀察物體三教案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0—41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并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觀察照片,激活相關的生活經驗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么照片會不一樣呢?(啟發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評析:通過觀察從自己教室拍的兩張不同的照片,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二、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視圖
1、給小熊“拍照”。
(1)指導“拍照”方法:請小熊“坐”在課桌中央,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
(2)實地“拍照”:
先自己選一個喜歡的角度給小熊“拍”一張照片,想一想這張照片拍出來會是什么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再變換角度,從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想一想這些照片拍出來又會是什么樣子的,把它們都“印”在自己的腦子里。
[評析:以模擬拍照這一游戲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人人參與。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想一想照片的樣子并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腦子里,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么,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3)辨認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應的位置去。當學生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困難時,引導學生到小熊的左、右兩邊再次進行觀察,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臉是朝哪邊的。經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并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評析:讓學生根據照片判斷拍攝位置,并站到相應的位置去,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而且也便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觀察、辨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注意讓學生帶著困惑有目的地再次進行觀察,并引導他們從注意觀察到的整體形象轉向注意局部變化,逐步領悟兩者的差別。]
2、給小貓“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貓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生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果。
[評析:有了上面給小熊“拍照”的經歷,學生不難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讓他們利用在上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想象并作出判斷。]
3、觀察茶壺。
(1)請組長拿出一把茶壺,按老師指定的朝向放在課桌中央。
(2)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后、左、右觀察茶壺的場景,并出示四種不同的視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在書上連一連。
(4)小組內交流,全班評議并核對結果。
[評析: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后,通過觀察對象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視圖。]
4、觀察茶壺和茶杯
(1)請組長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它們的位置關系。
(3)在小組內互相說說從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壺的哪一邊。
(4)請一組學生匯報觀察結果。討論:4個小朋友看到的.一樣嗎?為什么會不一樣?
[評析:觀察對象由單個物體發展到兩個物體的組合,通過讓學生實際觀察并在小組內交流觀察到的結果,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評析:在學生經歷了三次觀察物體的活動以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活動過程、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體驗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會。]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出示一張大樓的照片,說明:這是一幢長方體的大樓。
2、引導學生想象:從大樓的前、后、左、右去觀察,分別會看到什么樣子呢?
3、在小組內互相說說想象的結果。
4、出示四張圖片,請學生判斷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評析:讓學生根據大樓的照片想象大樓前、后、左、右的視圖,由于在課堂里無法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需要綜合應用在前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相關的舊知才能展開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作支撐,這對一年級的的小朋友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里向學生提出這一任務,主要是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提供一種機會。在學生展開想象并交流想象結果的基礎上,再出示各種視圖,一方面讓學生作出選擇和判斷,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想象活動提供了反饋。]
四、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后繼續觀察
你還想觀察些什么?請同學們課后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交流。
[總評:本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積累活動經驗。
設計者通過認真鉆研教材,在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活動作了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每一次觀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確,反饋及時,并盡可能讓學生人人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體驗。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各個層次的活動,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動線索而展開的,但在活動的具體設計和組織安排上,又能對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觀察物體三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的探究的能力。
重點:
能結合具體的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法:
發現法、觀察法、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玩具熊貓、照片、學生帶的各種玩具。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做個小游戲好嗎?很簡單,請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嗎?請起立,向左轉,揮揮你的右手,向右轉,請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朵。請一位同學和老師握一握手,請同學們告訴老師我的右手和你們的右手在一個方向上嗎?(生答)請一位同學站在老師的右邊,請另一位同學拉著我的左手,現在我們一起揮揮我們的右手,一起伸伸我們的左腳,現在請把手在你們的胸前擊兩下,請把左手拍拍后腦勺,好玩嗎?課后兩個同學之間可以相互玩一玩。
(游戲既復習了方位,又讓學生體會到站得角度不同,觀察的物體不一樣的,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的的狀態)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玩具熊貓(主要復習熊貓的前、后、左、右)
師: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熊貓(師轉動),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熊貓是什么樣子(藏起熊貓)請同學們在你們的小組內互相的介紹一下熊貓。(初步的感知觀察方法,并學會與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熊貓,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做示范從前面平視熊貓)請同學猜一猜老師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學們也很想看一看我們可愛的熊貓的前面(這時把熊貓轉過來請同學們觀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們想想,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張是你們現在看到的呢?(生答)
師: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觀察熊貓的左邊,也請一位同學來觀察熊貓的右邊(兩位同學很快站好了),現在請你們想一想這兩位同學觀察的熊貓是一樣的嗎?可以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學認為是一樣的,這時只要給他們時間,很快他們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這時讓學生快速的找出左、右兩幅圖片。
師:把熊貓的后面朝向學生,請學生說說從后面我們可以看到熊貓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對應的圖片。
(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熊貓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區分熊貓的左、右、側面,使學生更好的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
2、運用觀察方法觀察物體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玩具放在小組中間,并說說你們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組交流)現在請同學們轉動你的玩具,請再說一說你們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組交流)
師:哪一組愿意上來介紹你們的`玩具嗎?(此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全面觀察物體,介紹物體)
3、根據圖片判斷觀察的角度不同(p57,做一做)
出示四本數學書前、后、左、右四面的圖片,請同學們判斷觀察者的角度,并請同學們說一說如何判斷的?說完之后,請小組把四本書按照書上所示合在一起,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并找出相應對應的面。
三、鞏固拓展小姐(以盲人摸象的故事進行拓展總結)。
師: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就學會了觀察物體的方法,占老師想給同學們講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第一個人摸到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墻。”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學們,同樣一頭大象,為什么四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呢?(生交流)其實把四個人說的綜合起來才是象的真正樣子,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
觀察物體三教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五年級上冊數學p38例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2、使學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3、能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4、學會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教具學具:
長方體、正方體、盒子等。
一、教學流程
師:看看它是誰?(課件展示從儲錢罐、電視機的上面、前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的圖片。)
生1、2:儲錢罐的上面、電視機的側面
師:對,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各不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察物體(版書課題:觀察物體)
師:請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課桌上準備好的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
生:正面、側面、上面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到的形狀角度一樣嗎?看到的形狀一樣嗎?這些不同的形狀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下面讓我們再仔細觀察小藥箱吧!
師:一次觀察一個面,并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
生1、2、3:匯報(上面、下面、左面)
師:不錯!剛才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老師也觀察了小藥箱的每個面,猜猜老師是從那個方向看到的?課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師:(根據課件圖片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當你看到寫有小藥箱三個字的正面時會想到()
生:(背面、后面、反面)
師:看到上面會想到()
生:(底面、下面)
師:看到左面會想到()
生:(右面)
師:在剛才的觀察中你發現了些什么?
生:我發現每兩個相鄰面共一條邊(一條棱)。有這樣的棱8條,這樣的相鄰面8組。
師:你能一次觀察三個面嗎?
生:邊觀察邊說能
師: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觀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個面,你發現了什么?
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個面的位置關系是相鄰的。這三個面共一點(頂點小藥箱有8個頂點就有8組這樣的相鄰面。這一點連著三條棱,就有8組這樣的三條棱
師:大家善于觀察、勤于動腦,你們的發現太棒了!你能一次看到小藥箱的四個面嗎?五個呢?六個呢?
生:不能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填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只能看到()個面。
師:小法官巧判斷: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都能看到3個面。()
2、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正方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3、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球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師:(小游戲)猜猜老師拿的可能是什么?(讓學生看見老師手中拿的長方體的一個正方形面,讓學生猜猜是什么體,并說說理由)
生1:可能是正方體,因為
生2:可能是長方體,因為
師:大家的想象和推理都很棒。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你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幾個面?幾個面看全了嗎?
生1: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我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6個面。
生2:有3個面看不全,被我自己遮著了。
二、教學評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空間與圖形p38觀察物體單元的第一課時。通過觀察長方體小藥箱,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所有的面,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教者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就新課標新理念在課堂中的物化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1、二度開發運用教材、學生得到不同發展
本單元共三個例題,從觀察單個立體圖形(物體)到多個。體驗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通過拚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者選擇了只完成例1的學習。參考許多名師教學,他們都將例1、例2的教學安排在一課時內完成。這樣的設計是把觀察單個立體圖(物)和多個立體圖(物)同時呈現,看似很有科學性,但從教材的運用和學生所得的角度看,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所得淺顯、容易,無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的意識。雖然人人都獲得了必需的數學,但沒有體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所以教者在如何運用教材例1來傳承知識、啟迪心智上頗費苦心。分兩個層面設計開發教材,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來完成設計目標。一層次面(基礎層面,人人都必需學會的知識):通過觀察單個長方體盒子,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二層次面(學生潛能開發,挖掘教材發展個性學生。)觀察長方體小藥箱,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進一步促進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學生觀察所得:一次可以看見長方體的兩個面后,引導學生通過看、數、摸進一步發現它們的位置關系是相鄰的,每相鄰的兩個面共一條棱,所以十二條棱就有十二組這樣的相鄰面,而八個頂點就決定了有八組這樣的三個相鄰面。同時又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以及他們的展示來教會一部分能接受的學生。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2、注重知識構建過程、呈現知識分層夯實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師生)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主動獲得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本節課,教者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引導下發現、在交流中發展。觀察物體看似簡單,如果設計不好就會出現散、亂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者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循序漸進、順學而導,為學生的觀察學習活動定任務、明要求、指范圍、導方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的知識點。設計了分層觀察:(1)初看(從不同角度自由觀察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讓學生初步感知,看到多少說多少。)(2)按要求看,箱動人不動。首先讓學生單獨觀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小藥箱,一個面一個面的觀察,并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然后通過學生的展示匯報,在交流中掌握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并運用課件完成p38的辨認從那個方向看到的填空,夯實該知識點;同時借助課件引導學生想象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再度開發運用了教材,彌補了教材設計的空白,為后面學生發揮想象進行推理奠定了必需的基礎。再要求學生兩個面兩個面的看,三個面三個面的看,這一合作學習通過擺弄學具、相互補充、教師引導使學生獲得關于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生親自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探討問題和尋求結論,從而構建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的知識點。(3)觀察發現:通過一次看兩個面、三個面,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系,撞擊學生思維想像,讓數學思維活躍,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帶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本節課學習的基本任務,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啟迪他們的心智。接著,安排了教科書p40 ①、小法官巧斷案兩題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通過觀察推理、猜一猜的小游戲兩題的練習更深層次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空間想象以及思維推理的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落實,主導、主體地位明確
新課堂倡導新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當這一理念走進課堂后,多數教師又忽視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要彰顯學生個性。于是,放得太寬沒了收攬,放得隨意沒了定位。在新方法物化到新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取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管怎樣的教學,離開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就會迷茫失去方向,掌握知識就凌亂少了方法。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看上去好像每個環節都是在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定中獲知。細琢磨,教者的設計思想是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發現、獲取必需的知識,掌握技能(體現主導)。而在每個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又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來完成學習目標(體現主體)。這樣的主導、主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導結合。
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上的物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老師們能堅持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反思,在研究中積累,定會使現代數學課堂精彩紛呈、碩果累累。
觀察物體三教案14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使不一樣的;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簡單物體的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2、 使學生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體會直觀思考的價值,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和態度。
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內容:P86--87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 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2、 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判斷、辨認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
3、 在活動中培養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良好的 交流、合作習慣。
教具準備:一個大些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并在其六個面上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
教學過程:
一、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個調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師講臺上的這個長方體,你能看到它的哪幾個面?注意:觀察的時候人要坐端正,頭不能移動。
學生觀察后互相交流。
講述:觀察長方體時,正對著我們的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側和右側的面都叫做側面,頂上的一面叫上面,請小朋友們介紹一下你觀察到哪幾個面?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猜一猜,你知道從老師所站的這個地方觀察到了幾個面?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說說依據。
2、出示圖書柜圖,問:這兩幅圖分別時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幾個面?
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小結:觀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物體的面也會不同。老師的個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而學生個子矮,她只能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和側面,看不到圖書柜的上面。
二、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問:你能指出洗衣機和冰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
學生在小組內指一指,說一說。
2、想想做做
談話:請同學們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訴同桌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活動
指名口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正方體、長方體模型,談話:請小朋友們從各個方位進行觀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兩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三個面?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觀察、討論,小組交流, 請一組在班級內交流,其它組補充。
講述:因為正方體、長方體每兩個是相對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個面,請小朋友說說圖中的正方體、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回答。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
談話:想一想正方體的形狀,你不看正方體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嗎?
指名回答。
談話:把正方體拿出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看看回答對不對。
學生活動。
5、想想做做5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各自動手把兩個小正方體照書上的樣子擺在桌上。
各自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自己擺成的物體。
指名口答書中的問題。
三、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觀察了物體,你有些什么收獲?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教學內容:P88--89
教學目標:
1、 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2、 經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在觀察物體的過程進行直觀的思考。
學具準備:1、每人準備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
2、每人自制與正方體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紙片7張。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搭積木嗎?你能用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拼搭搭嗎?
2、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匯報,并將拼搭出的各種可能以圖片形式貼于黑板上。
3、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⑴出示圖形
要求每人按照這幅圖的樣子,先擺一擺,擺好后相互檢查擺法對不對。教師巡視,發現擺錯的及時糾正,以達到每個學生都擺對。
⑵談話:請同學們從正面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在桌上擺一擺,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張紙片表示的'是哪個正方體的哪個面。全班交流。
再從側面和上面分別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擺一擺,同桌互相交流。
問:為什么從側面紙看到2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圖形?從上面看到了幾個小正方體?摸一摸物體上面的這2個小正方體,它們在同一個平面內么?你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把高低不同的兩個正方體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設想把高的正方體壓下去,壓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
⑶問:你能在書上連一連嗎?
2、教學試一試
⑴指指名讀題。問:題目要求我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⑵談話:每人嘗試用3個正方體擺出符合要求的物體。擺好后從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圖形是不是題目中圖形的樣子?再同桌互相檢查。
⑶讓學生畫出從側面看到的圖形,再畫出從上面看到的圖形,畫好后展示部分學生畫出的圖形,集體評講。
指名口答。問:你從側面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從上面看呢?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1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學生各自按要求擺物體,并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
在書上連線。在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
2、想想做做2
自由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獨立把3個正方體橫著擺成一個長方體,擺好后同桌互相檢查。
出示圖
問:這幅圖是從哪一面看到的?
3、 想想做做3
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談話:如果想從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嗎?學生動手擺,擺好后互相檢查。
談話:從正面和側面分別看到了怎樣的形狀?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畫好后在小組內相互檢查。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問:這道題要求我們做什么?它與前幾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動手擺放物體,先自己擺一擺,再在小組內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下面的圖形
談話:你知道上面的物體各是由幾個正方體拼成的嗎?
小組內交流,重點討論第三幅圖里為什么有4個小正方體。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觀察的是什么樣的物體?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獲?
單元測試及試卷分析(兩課時)
觀察物體三教案15
教學內容:P 41-42.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過程,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正確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
3.根據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4.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
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如果用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立體圖形,在觀察中又會存在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求新知
1. 教學例1
① 學生根據教師提示用小正方體獨立拼搭物體。
師:面對自己橫向連續擺3個正方體;接著,在第一排左邊第一個后面再擺一個。
② 讓學生繞著拼搭成的物體走一圈,分別從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左面進行觀察。
③ 各自把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平面圖畫下來。
④ 反饋交流,引導學生發現、歸納結果。
學生概括: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板書)
2、按要求擺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正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三個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五種)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左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兩個并排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三種)
用四個小正方體擺,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是三個并排且在第一列后面再加一個的小正方形,有幾種擺法?(一種)
:我們僅僅依據一個或者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只有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1頁的“做一做”。
2、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的第1題
3、獨立完成教科書第42頁練習九的第2題
四.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
【觀察物體三教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三教案04-07
觀察物體的教案04-09
觀察物體的教案03-03
《觀察物體》教案06-20
《觀察物體》的教案04-05
觀察物體的教案11-24
觀察物體的實錄教案06-13
《觀察物體(2)》教案07-03
觀察物體課程教案11-24
人教版:《觀察物體》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