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教案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平面鏡的特性,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有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對鏡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
平面鏡動物玩具音樂,各種透鏡、面鏡。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了解鏡子的特性。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的游戲。
2、請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鏡子的游戲。
3、小結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二、了解鏡子的特征及用途。
1、師: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覺怎么樣?(滑滑的)你覺得那是什么東西?
3、(出示鏡子)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來干什么?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鏡子?
5、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鏡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三、探索發現生活中的鏡子。
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說出了那么多的鏡子,那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可以當作鏡子?(討論)
四、鏡子反光實驗。
1、幼兒分組探索。
2、小結。
五、游戲:小動物照鏡子。
1、第一次操作,發現動物數量的變化。
2、第二次操作,發現如何變化。
3、第三次操作,把兩面鏡子豎直面對面放,進行探索。
六、拓展經驗。
1、平面鏡真奇妙,我們發現了好多平面鏡的秘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奇妙的鏡子,你知道有哪些?
2、這些鏡子也藏著許多秘密,我們在分區活動的時候再玩一玩,發現它們的秘密。
活動延伸:
1、區活動時,繼續探索平面鏡的其他特性。
2、在區域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其他鏡子的特性。
有關教案設計2
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著羊群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羊的情景。
學生分析:
1、本次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他們自控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對教學精心設計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由于地域、生活經驗等原因,學生對草原缺乏認識,在理解課文時有一定的難度。
3、學生已經在第一課時認識了生字,熟讀了課文。
4、學生初步具備了搜集信息的能力。
學習目標:
學生將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草原美麗情境中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本課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的學習內容,擴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感知。
1、學生運用初步具備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對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理解和加工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創造性的運用語文。
2、了解有關草原的各種知識,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草原音樂)這是一支從遙遠的大草原飄來的牧歌,閉上眼睛,聽一聽馬頭琴的聲音,想一想還帶著露珠的青草,又一個草原的早晨來臨了。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誰來說說:你心目中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樣子的?那你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讀課題吧。
【設計意圖:上課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曲草原音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一個美麗意境,而且引發了學生的聯想,自然而然地導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2、復習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靜)
(課件展示圖片:黎明前的草原圖)
師:黎明前的草原像沉睡的孩子,草原上彌漫著淡淡的霧氣,四周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響,這感覺是多么的寧靜。沉睡中的草原是寧靜的,是什么把它叫醒的呢?讀讀文中第一小節。
1、生自讀課文
2、指名說,那你來學一學吧,把這鞭聲帶到文中讀一讀。文中第一句話,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師評點:這是遠處的鞭聲,這是近處的鞭聲。我們一起來甩起這響亮的馬鞭吧!
4、剛剛醒來的草原是什么樣兒的?讀讀文中第二句話。
冬天里,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發芽了,草原上又綠了,而且綠色鋪滿一地,所以說是鋪滿新綠。這就鋪滿新綠的草原,這綠色望也望不到邊,覆蓋了整個大地。像什么?誰愿意看著這幅圖再來讀這句話?
5、醒來的草原在寧靜中展示著生機,真是風光無限哪。一起來讀讀文中的'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語言文字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時就應該是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因此,我借助課文中的第一句話,請學生模仿鞭聲,讓學生明白了同一句話有不同的讀法,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三、學習第二段(熱鬧)
1、醒來的大草原風光美麗,在這美麗的風光里到處充滿著歡樂,讀讀課文第二段,哪一句話讓你體會到了歡樂?
2、出示:“一只只羊兒……”
說說理由,帶著快樂的心情來讀讀。
3、比較句子:
羊兒涌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一只只羊兒涌出了圈門,蹦跳著奔向無邊的草原。
指名讀句子,說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4、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可愛的羊兒,想不想第一個跑到草地上?你這只羊急著去草原上干什么?小羊們,你們的心情激動嗎?開心嗎?把你的心情帶到句子中讀出來。
5、草原的早晨,羊兒們真快樂呀,還有哪句話讓你感受到快樂了?
6、出示;“牧民們跨上駿馬……”
牧民們為什么這么高興?再來讀讀這句話。我感受到你們的快樂了。
7、草原上快樂的又何止羊群、牧民,讓我們一起到草原上去尋找歡樂吧。
(課件播放草原羊群奔跑,牧民放馬,各種動物成群的圖)
8、草原的早晨到處洋溢著歡樂。讓我們再讀課文,享受草原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設計意圖:為了更深刻的體會草原早晨的歡樂、欣欣向榮的景象,我搜集了許多圖片,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完圖片的收獲,既體會了草原上萬物的歡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
四、學習第三段(美)
1、讀第三段。聽老師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那你也照老師的樣子來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凡是教師范讀課文時,學生聽得特別認真、專注。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教師范讀能體現教師對課文的理解,體現教師的朗讀技巧。教師范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體態,學生聽得見,感受得到,這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激起學生朗讀課文得愿望,第三段是對草原景色美的描述,我就設計了教師范讀得環節,把文章的美讀出來讓學生體會到。】
2、課件出示: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3、天空多么明朗,天空下面是一碧千里的綠色,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他們跟天上的白云連在一起,讓你分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羊群。請你用讀書聲來表現這美麗的景色?讀給你的同桌聽聽。愿意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4、(播放牧歌)聽,這是什么聲音?
這歌聲被風吹到,傳到了很遠很遠的的地方,連天上的白云都能聽得到呢,書上用了一個詞叫“回蕩”。
5、草原上美麗的風景,悠揚的牧歌,讓我們都陶醉了,把第三小節美美得讀出來吧。
五、總結拓展
1、這就是草原的早晨。它是寧靜的早晨,它是熱鬧的早晨,它是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早晨。現在,你一定對草原的早晨又有了新的感受吧!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吧。
2、練習背誦
3、從你的讀書聲中我感受到了你對草原的喜愛。課前老師讓你們搜集關于草原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我們一起來朗誦吧!
4、語言文字像一個個小精靈,它能把自己同的感受變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老師也寫一篇《草原的早晨》。你來讀一讀吧,比比跟今天學的的課文哪個更美。
【設計意圖:一節成功的課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而不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次教學的最后,我展示出一首詩歌,也是草原的早晨,描寫的同樣是草原早晨的情境,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想,他一定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會讓他們初步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六、課外延伸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反思:
經過本次教學活動,引發了我許多思考,我對語文閱讀教學又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首先是語文課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點應該是教與學共同關注的一點,同時也是一節課容易發光的點。我將重點剛在學生的學上,放在細節問題的處理上,放在字詞句的訓練上,我開始在網上查閱大家之作,我想學習別人是采用哪些方法來進行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訓練的,其中有一篇名師竇桂梅的教學設計,讓我受益匪淺,深受啟發,那些巧妙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深深吸引著學生,讓人眼前一亮,讓人回味。因此,我也在我的課堂上精心設計了幾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環節。
其次是語文課中的情。許多優質課是文章的情打動了授課老師,授課老師的動情感染了學生,感染了所有聽課的老師,而我在這次講課中沒有動情,因此,也沒有感染我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我認為自己很失敗。
第三點,我覺得自己的課太薄了。語文課上聽、說、讀、寫,而在我這節課讀得不深,也沒有涉及寫的內容。
第四點,也是感觸最深的一點,學生的素養。我認為,自己的學生培養的不到位,學生不會讀書,不會表達,這次活動引發了我一個新想法,那就是如何從一年級入手,有計劃、有目標的提高學生的素養。但我認為這不只是語文老師的問題,是我們各科老師共同面對的問題,學生的養成習慣,課堂學習狀態,都需要我們每位老師共同努力。
有關教案設計3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學,學生已經學習了統計表、平均數等知識,對數據處理的過程有所體驗,在本章的前半部分,學生又學習了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等內容,掌握了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教材設計了“身高和度長有關系嗎?”這一內容,它是一個在恰當的背景下的實際問題,尋求身高和度長的關系,并進一步尋求一些一般性的規律。這既是對所學統計知識的復習,也是一個深化。
學習統計需要學生親身的經歷,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也需要學生親身的經歷,因此教材將它設計為數學活動課。通過這個活動,學生不僅能增進對統計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數學,理解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本節課在教材中處于十分特殊的地位,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能力的培養和良好數學情感的形成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雖然學生已經掌握了必要的數據處理技能,但在實際背景中,學生很難意識到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初一學生的注意力很難貫穿活動的全過程。因而本節活動課的重點是運用數據作出推斷。難點是使學生自覺地進行統計活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所以本節課的活動始終圍繞“猜想”展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初一學生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力求達到如下目標: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親身經歷數據處理的全過程。
(二)能力目標
發展學生運用數據作出推斷的統計觀念。
(三)情感目標
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活動過程
(課前準備:同桌的兩人準備軟尺一把、計算器一個)
(一)提出問題
1.引子
一只小貓捉老鼠,老鼠鉆進了洞里,小貓用胡須量了量洞口,很快就知道了能不能鉆進洞里捉到老鼠。這是為什么呢?你知道嗎?
2.情景
一個人在旅行時看到一棵大樹,發現他正好可以用雙手合抱大樹,此時雙手中指指尖相對,于是他馬上估計出這棵大樹有多粗。如果這個人就是你,你能嗎?
小貓可以用胡須來估計身體的寬度,旅行者可以用雙手合抱來估計大樹的周長,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例,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為學生對將要進行的猜想設置合理的情境。將情境設計成互動的,便于學生從自身出發,去模擬當時的情景,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
(二)動手做試驗
1.重現
當時的情境是怎樣的?你能做到嗎?讓學生模擬。一人雙手環抱,保持雙手中指指尖相對,另一人從旁協助,進行測量。
2.優化
這樣測量方便嗎?有沒有更好的測量方式?能否將兩臂左右水平伸直?引出度長的概念。
3.質疑
旅行者是這樣得出結果的嗎?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能從小貓的例子中想到什么?
4.猜想
人的身高和度長應該是近似相等的!引出本節活動課的主題:身高和度長有關系嗎?
原景重現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它既解決了上一步的問題,又讓學生得到了自己度長的數據。觀察數據,再聯想到小貓的例子,學生可以自發地意識到這個數據與身體的某個特征量有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認識了自身,又可以自然而然地提出猜想。
(三)測量記錄
1.思考
要判斷猜想是否正確,就需要收集每個人的身高和度長的數據,能做得到嗎?在現有的情況下,應該怎么辦呢?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
2.分組
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內明確分工,有的負責測量,有的負責設計記錄表,有的負責記錄。測量小組每個成員的身高和度長并記錄下來。
這實際上就是收集數據的過程。本節課的難點就是讓學生自覺地運用數據作出推斷。學生要驗證自己的猜想(內驅力),就要自發地收集身高和度長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將發展自身的統計觀念。同時,采取分組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優越性。
(四)解釋現象
1.觀察
讓學生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觀察,并與自己的猜想進行比較。(由于個體的差異及測量的誤差,學生收集的數據中,大部分身高和度長近似相等,也會有少數例外)
2.質疑
能夠根據這幾個近似相等的數據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嗎?
3.選擇
該選擇哪個統計量來描述數據呢?(提醒學生可以利用計算器)
4.解釋
引導學生利用所得的數據,給出符合本小組實際的解釋。
這實際上是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學生經過觀察、歸因、對比,選擇了平均數這個統計量進行描述,既加深了對統計知識的理解,又很好地發展了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現象的解釋,實際上也是對猜想的一個調整。
(五)陳述結論
1.交流
請各小組代表陳述本小組對數據的解釋。雖然各小組的數據不同,但平均身高和平均度長都是近似相等的。這說明我們的猜想在小組范圍內成立,那在全班范圍內呢?
2.匯總
匯總各小組的數據,計算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度長。
3.結論
一般情況下,人的.身高和度長是近似相等的。對于身高和度長這兩個量,我們可以用其中的一個來估計另一個。
這實際上是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學生在交流中發現了差異,在討論中得出了結論,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進一步體會了“運用數據作出推斷”這一基本的統計思想。同時,通過陳述自己的結論,既鍛煉了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又發展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反思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教材要安排這樣一個數學活動呢?度長很少被提到,那研究身高和度長的關系還有意義嗎?難道只是為了使學生再次經歷數據處理的全過程嗎?我認真研究了教材和課標,逐步領會了其中的深意:身高和度長是兩個隨機量,學生開始收集的數據都是雜亂無章的,但通過這節活動課,我們可以發現,看來沒有關系的兩個隨機量之間也存在某種關系,有某種內在的聯系,如身高和度長近似相等。從哲學上來看,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有結構的、生動的世界。隨機現象也存在類似的關系,而尋找這些關系,就需要我們運用統計的知識對數據進行恰當的處理,找出其中的規律。
具體在本節活動課中,要始終把握“一個關鍵點,明暗兩條線”,以點帶線,開展活動。活動的關鍵點是猜想。通過觀察、聯想、猜測、驗證、交流的過程,串起明暗兩條線。明線是:使學生親身經歷數據處理的全過程(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運用數據作出推斷(體現人人掌握“必需”的數學),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體現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暗線是:在學生活動的全過程中,關注學生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樂意與同伴進行合作和交流,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也就是說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有關教案設計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發現小朋友會找各種各樣的的借口逃離喝水,我反復給幼兒講道理:“多喝水才能少生病、多喝水才能身體好……”,在幼兒喝水時,有時候還要一個一個地叮囑“要接一大滿杯水”等。我發現教師辛辛苦苦地說了很多,可幼兒還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喝水與自己身體的關系,不能真正養成自覺喝水的習慣。《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說教于生動風趣又朗朗上口的兒歌中,中班幼兒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能進行簡單的仿編。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的幼兒,越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實物、圖片,圖示,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兒歌,同時也能激發幼兒參與仿編兒歌的積極性,拓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自主發展。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開水的好處,養成喝水的習慣。
3、能根據生活經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教學重點: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教學難點:能根據生活經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實物和圖片各一份。
2、水杯每人一只。
3、仿編兒歌的圖示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
1)這些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
2)有一天,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在一起說話,說什么話?
二、欣賞兒歌《喝水歌》
1、教師朗誦兒歌
教師:兒歌里,杯子在說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說的?茶壺悄悄地在說什么?花盆是怎么對大家說的?
2、教師出示圖片,再次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3、幼兒看圖學念兒歌。
4、幼兒邊念邊表演兒歌。
你們剛才念的兒歌真好聽,我們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喝水歌)
三、仿編兒歌
1、討論:除了媽媽,寶寶,爺爺,花兒、小朋友要喝水,誰也需要喝水?(請幼兒自由表述)他們為什么要喝水呢?
2、教師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示范仿編
提問:動物、植物、人類都需要水,我們來編一編兒歌好嗎,張老師先來編一句,聽一聽,老師是怎么編的。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仿編兒歌。
教師:你們平時喝水嗎?你們平時什么時候喝水啊?
總結:水太有用了,老師告訴你們,水能清除我們體內垃圾,調節人體的體溫、防止皮膚的干燥。我們在平時要多喝開水,養成多喝開水的習慣,我們不僅要在幼兒園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四、大家齊干杯
教師:水太有用了,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喝一杯開水吧。
有關教案設計5
活動設計意圖:
根據我園開展運動課程的主導思想,鍛煉幼兒身體,增強幼兒體質,豐富幼兒生活,提高幼兒身體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培養幼兒愛好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以及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正直的精神品質。根據我班幼兒發展情況,設計了這堂涵蓋了幼兒走、跑、跳、平衡、鉆爬、投擲等運動項目的游戲活動。并且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對“喜羊羊和灰太狼”動畫的喜愛,對喜羊羊聰明、勇敢、正直、可愛的向往和對灰太狼討厭的思想感情,把活動名稱設計為“喜羊羊和灰太狼”,以期獲得幼兒情感共鳴,取得活動的`更好效果。運動課基本都在自然環境中實施,讓幼兒在自然環境尋找游戲的快樂,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體驗活動的樂趣無處不在。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走、跑、跳、平衡、鉆爬、投擲的活動,鍛煉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正直、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培養幼兒喜歡戶外運動和參加集體游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喜羊羊圖片用毛線套在幼兒脖子上。
2、灰太狼頭飾一個、尾巴一條,小白兔頭飾一個,口哨一個。
3、錄音機、磁帶《幼兒廣播體操》、《小動物走》。
4、用廢紙團捏成的“手榴彈”,師生總數的2倍以上。
5、場地布置
寬闊平整的操場,用粉筆在地上畫兩條距離35—45厘米寬的平行線(小溝),搭建20—25厘米高、10米左右長的平衡木(小橋),鋪5米左右長的地毯,上面放大型鉆爬塑膠玩具(山洞),設置灰太狼的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列隊形練習
全體幼兒聽口令成兩路縱隊入場。進行齊步走、切斷分隊走,走成六路縱隊。成操節隊列隊形分布。
2、熱身運動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動畫片嗎?那你們最喜歡誰?最討厭誰?哦!灰太狼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壞家伙,專門做壞事的。來,讓我們一起活動活動,去打敗灰太狼。
2、師幼聽錄音做《喜羊羊廣播體操》
3、教師拌小白兔慌慌張張跑來說:灰太狼又要出門欺負小動物了。喜羊羊趕緊準備出發去打灰太狼。
三、游戲:喜羊羊打灰太狼
游戲過程:
1、交代游戲任務
師:在去打灰太狼的路上,喜羊羊要跑過一片草地,跳過一條水溝,走過一段很窄、很長的山路,爬過一個很小、很長的山洞,才能找到灰太狼。找到灰太狼時,會發生什么樣的事?你們想怎樣對付灰太狼呢?
師:對,把手榴彈投擲在灰太狼身上,打敗他。
師:你們害怕么?想去嗎?
幼兒:不害怕!想去!
教師:走,我們出發!
2、幼兒在老師帶領下,成兩路縱隊前進:跑過“草地”、跳過“水溝”、平衡走過又窄又長的“山路”、爬過又小又長的山洞、找到“灰太狼”,把“手榴彈”投擲在灰太狼身上。
“灰太狼”:“喜羊羊,求求你們別打我了,我再也不欺負小動物,不做壞事了!”
師幼歡呼:我打到灰太狼了······灰太狼被我們打敗了!
3、教師:我們打敗了灰太狼,灰太狼再也不敢欺負小動物了。我們一起表揚表揚勇敢、能干的喜羊羊。
4、教師:灰太狼被我們打敗了,我們要把手榴彈收拾起來,如果有哪個大壞蛋敢欺負小動物,我們又去打敗他,好嗎?師幼收拾“手榴彈”。
四、放松活動
師:小動物們聽說灰太狼被打敗了,很高興,全都到草地上來慶祝,看一看是誰來了。幼兒聽音樂《小動物走》自由放松,在草地上模仿喜歡的小動物做動作。
【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過秦論》 教案設計07-30
zhchshr教案設計07-30
《水調歌頭》教案設計12-06
《林海》教案設計12-06
《觀潮》教案設計12-06
有關教案設計01-16
《絕唱》教案設計08-28
背影教案設計07-29
狼教案設計07-29
《鶯》教案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