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壓強》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壓強》教案1
【 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液體內部壓強公式,能用該公式簡單說明一些物理現象;
(2) 通過觀察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體壓強公式解釋帕斯卡實驗,培養學生用理論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實驗,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液體內部壓強公式的推導,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邏輯性強、科學嚴密的特點;
(2)通過帕斯卡實驗的學習,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 教學重點 】
用液體壓強公式解決相關問題。
【 教學難點 】
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
【 教學過程 】
活動設計
一、液體壓強的大小 [來 ]
1.提出問題設計方案
演示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引導學生回憶上堂課實驗得出的結論。 回憶并回答液體壓強的特點。
強調:得到的這個規律是定性的,我們能不能具體測出液體內部一點上的壓強是多大呢?
同學們有沒有什么方案? 對于定量測量,開始時,學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師提醒下大膽猜想,慢慢接近主題:
提出方案環節銜接不上時,教師適當分解問題,如:
(1)橡皮膜凹進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橡皮膜受到液體給它向上的壓力被壓進玻璃管中去。
(3)能否從受力平衡入手來測量液體給橡皮膜的壓力?
(4)可以給膜施加一個向下的力與壓力平衡。測量這個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體壓力的大小。
(5)壓強怎么計算?
(6)壓強=壓力 / 膜的受力面積;往管內加一定的水或沙,它們的重力等于壓力。
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實驗方案。 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綜合思考形成設計方案,寫在設計卡片上。
請學生報告自己的實驗方案或對各個問題的'回答。教師進行適當點評和改進。 交流討論實驗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 挑選方案,推導公式 畫出燒杯、玻璃管的結構圖,帶領學生對橡皮膜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分析 F 水柱 = G 水柱 = 水 gh 水柱 S。
由受力分析得: P = F 水柱 / S = 水 gh 水柱 。 能正確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導出液體壓強公式。
進行演示實驗,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平衡時管內水面與燒杯水面的關系。
提示:加入水時,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離,即對應位置的深度。
這也和我們以前得到的結論“越深的地方,壓強越大”是一致的。 注意到最終管內水柱與液面相平。
最終明確公式中常用的 h 即為液體該處的深度。
3.推廣結論 推廣得出:液體內深度為 h處的壓強為: P= gh
意識到公式中的 h 是液體的深度,該公式適合于任何密度均勻的液體。
指出推廣公式的物理意義,適合于任何密度均勻的液體。結合公式,分析影響液體壓強的幾個因素。 知道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有:液體密度、該處深度和重力加速度。
二、帕斯卡實驗 一定量的水改變深度將會得到不同的壓強值。帕斯卡實驗剛好驗證了這個結論。
演示以下實驗: 觀察現象,關注實驗現象及結論。
用輸液軟管連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氣球。把連接氣球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漏斗置于較低位置時加水。讓學生觀察現象。氣球變大變薄,但沒有破(將破未破)。問學生:改變漏斗位置會發生什么?
緩慢提高漏斗,達到一定高度時,氣球破裂(課前注意反復試驗,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時再加水)。 針對教師問題積極猜想:
(1)提高漏斗,不會有變化;
(2)提高漏斗,氣球會破。
提問:氣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聽取學生的解釋,適當總結。 一些同學能夠根據壓強公式解釋現象。
引入數據講解書上例題。 積極思考例題計算過程,對實驗現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問:生活中有沒有類似帕斯卡實驗的現象發生?我們是怎樣利用液體這個特性的 ? 展開討論,舉出類似的例子。或在教師提示下將關注并收集相關資料。
三、課堂小結 (1)液體內 h 深度的壓強公式;
(2)定量計算及定性解釋帕斯卡實驗。
四、課堂練習 討論完成“發展空間”中“自我評價”的第3題。
【 實踐活動 】
(1)利用身邊材料,自己動手做一做帕斯卡實驗,加深液體壓強公式的理解。
(2)收集關于三峽大壩的相關資料,包括壩體的形狀、高度、寬度等數據及壩體設計原理等,形成小型書面總結。
《壓強》教案2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并能簡單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強的現象。
3.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實驗而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斯卡,它相當于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二)教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紙片、水、廣口瓶、浸過酒精的棉球、細砂、煮熟剝殼雞蛋一個、注射器、鉤碼、約1米長的玻璃管、水銀、汽水瓶、皮碗、米尺、啤酒瓶。
學生用:皮碗(每二位學生一對)。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演示實驗:由實驗設置疑問,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掉下)?
(2)將玻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暫不放手,問:如果放手,會出現什么現象?先請同學們猜一猜)。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硬紙片沒有掉下來。)
2.講述:同學們要知道實驗時,硬紙片不會掉下來的原因嗎,學習了這節課的知識,就知道了。(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閱讀課文前面的“?”和圖11—1。讀后問:大家閱讀了馬德堡半球實驗,空氣把兩個銅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16匹馬都很難把它們拉開。對于這個實驗,同學們想試一試嗎?現在,我們模仿馬德堡半球實驗來做一做。
2.學生實驗:學生照課本中圖11—2做實驗,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后兩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開(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
3.講述: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著,這層空氣又叫大氣層。空氣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動,因而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教師板書這句話)。
4.講述:剛才同學們所做的模仿馬德堡半球實驗和奧托·格里克做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充分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抽出金屬半球內空氣(或擠壓出皮碗內的空氣),兩個金屬半球(或兩個皮碗)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緊緊地壓在一起,因而很難把它們拉開。
5.演示、驗證:剛上課時,老師演示的實驗,表明玻璃杯內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水對硬紙片的壓強小于大氣壓強,由于大氣壓強的作用,托住了硬紙片,所以硬紙片不會掉下來。
演示課本中圖11—4的實驗(演示后,由學生舉手發言,說明雞蛋為什么會擠進廣口瓶內,引導學生說出由于棉花燃燒耗盡了瓶內空氣,瓶內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雞蛋在大氣壓強作用下,被壓入瓶內)。
6.講述、過渡:根據奧托·格里克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不僅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還表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那么大氣壓強有多大呢?伽俐略的學生托里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
7.演示:
(1)介紹托里拆利實驗裝置
(2)演示托里拆利實驗(一面演示,一面講解),演示完后,請一位學生上臺用米尺測一測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度。
教師講述并板書:大氣壓強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8.講述:760毫米水銀柱的壓強有多少帕呢?請同學們根據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hg算一算(學生演算,教師巡視)。學生算出結果后,接著講述: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約為105帕,這就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出的大氣壓強的值(教師板書后,簡要說明這個值是“海平面”所測的值,不同的地方大氣壓強不同,將在下一節課學習)。
三、小結本課內容
四、鞏固練習:
1.演示:將注射器的活塞推向底端,插注射針的孔用橡皮帽蓋住,倒置注射器后,在活塞上掛上500克的鉤碼,活塞不會被拉出注射筒。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
2.演示課本圖11—6的實驗:將啤酒瓶裝滿水,堵住瓶口,倒插入水中,緩緩往上提(瓶口不提出水面),觀察啤酒瓶中的水是否流出來。討論原因。
五、布置作業:
1.課后認真閱讀一遍課文。
2.把本節后練習的第1、2題和章后習題第3題做在作業本上。
3.把課文后練習第3題和習題第1、2題在閱讀課文后,聯系課內所講內容,進行思考,準備著下節課在課內口答。
(四)說明
1.課文中圖11—2“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用的“皮碗”在農貿市場的金魚市上可以購買,這樣的皮碗是金魚缸中固定水草用的.,價格很便宜。學校實驗室可統一購買,用后由實驗室保管,供長期使用。這個模擬實驗效果很好。
2.在做托里拆利實驗要注意打開窗子通風。要邊做邊講,使學生明白玻璃管內裝滿水銀,排出了空氣,倒置插入水銀槽內,管內水銀徐徐下落到一定高度而停止下落,上部為真空,這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強支持著的道理。
3.用注射器掛鉤碼的補充實驗,一方面是進一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達到鞏固本課知識的目的,同時在注射器活塞下掛一個500克的砝碼,給學生以驚奇,更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到此,初二學生已學習了快一年的物理了,要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斷地保持下去,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增強。
4.對于啤酒瓶的實驗,啤酒瓶容易獲得,學生自己都可以做,可作為作業(動手的作業)讓學生回家自己做一做,比在課室內看一看更生動,更具體,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解物理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5.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壓強》教案3
一、設計意圖
壓強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因為其概念較為抽象,大部分學生在初二下學習時會感到困難,對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處理的不夠好,不會靈活應用固體壓強、液體壓強的特點來解決實際問題,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幫助學生建立起壓強的知識體系、框架,認清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的不同之處,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中采用對比法和歸納法,師生討論的方法等。
二、復習目標
1. 正確理解壓強,區分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的不同之處,知道固體壓強等于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
2. 正確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適用范圍,會用p=F/S及其變形公式解決一些問題。
3.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實驗,這兩個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
三、復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壓強的概念 ②對固體壓強中受力面積的理解,液體壓強中深度的理解。
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④掌握兩個實驗的方法、過程和結論。
難點:①壓強概念的建立 ②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知識的應用
四、教具與學具
氣球與釘板、削好的鉛筆、壓強計等
五、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準備好八下的物理書和筆記本,在課前已經自己對壓強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實驗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點評
引入課題
3′
5′在初二下我們學習了壓強的概念,學過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等概念,由于壓強的概念比較抽象,固、液、氣壓強的特點又不同,我們同學在學習時普遍感到困難。這塊知識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屬于較難的部分。希望通過本節復習課能給與大家一些幫助。本節課我們主要復習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
(板書)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
那些同學知道我們在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這部分學習了那些知識?
一、壓力
①什么是壓力?②壓力產生的原因?③壓力的范疇?
④壓力的方向?
(課件)判斷下列圖中MN面所受壓力
的大小
1.概念
壓力、壓強的概念、單位、計算公式;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2.實驗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
3.能力
①會利用p=F/S及其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②學會分清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并根據各自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
①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②由于物體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③屬于彈力④垂直于受力面
甲:F壓=F=100N
乙:F壓=F+G
=100N+50N=150N
丙:F壓=F-G
=100N-50N=50N
讓學生歸納知識比教師自己講出來要好,讓學生開動腦筋、組織語言、互相補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注意壓力與重力的區別
10′二、壓強
①壓強表示什么?
②怎樣表示壓強的大小?
③壓強的單位及其符號?
④壓強的計算公式?
⑤1帕斯卡的含義?
⑥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
現提供實驗器材有:
海棉、木板、礦泉水瓶、水
①選用器材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關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
②選出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寫出相應的實驗步驟。
想一想:
實驗中通過觀察什么現象來感知壓強大小?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課件)例題1
一塊磚長24cm、寬12cm、厚5cm,重24N,怎樣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壓強最大?最大壓強是多大?
(課件)例題2
在海灘上的作案現場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腳印,公安人員立即用蠟澆鑄了一只鞋模,測出鞋模的平均厚度為5cm,質量為1125g,又經測試知道產生與腳印同深度的壓強為3×104Pa,罪犯的體重為多少?若案發現場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腳印,又該如何計算罪犯的體重?
①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②壓強等于單位面積上物體受到的壓力
③帕斯卡(Pa)
④p=F/S
⑤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⑥改變壓力或受力面積的大小
①第一次將裝滿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綿上,比較先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②第一次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正放在海綿上,第二次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放在海綿上,比較前后兩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壓強大小由壓力和受力面積決定,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當磚塊豎放時壓強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F/S=24N/(6×10-3m2)
=4×103Pa
體重G=F=pS,走路時一腳著地,S為一只腳的面積,可利用鞋模算出:
V=m/=Sh
S=m/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體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腳印,受力面積應該是兩只腳著地的面積。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相同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積上
②相同的受力面積上作用不同的壓力
③不同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積上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被壓物體的凹陷程度來反映,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顯,應當選用海綿,正確選擇實驗器材是做好實驗的基本要求。
計算時要注意單位換算
注意行走時是一只腳著地,站立時是兩只腳著地。
液體壓強
15′
2′①液體壓強有什么特點?
②液體壓強與固體壓強的區別?
③液體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④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儀器?
⑤通過觀察什么而感知液體壓強的大小?
想一想:
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深度(密度)的關系時,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實驗方法?
在探究液體不同方向上的壓強是否相等時,又要如何控制變量?
(課件)例題3
一段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當注入某種液體時,橡皮膜向下凸出,將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當管內外液面相平時,橡皮膜凹進管內,則管內所裝液體可能是:
A、鹽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課件)例題4
如圖瓶內裝半瓶水,用塞子塞緊,然后將瓶子倒過來,使瓶口向下,這時水對塞子的壓強與未倒置前水對瓶底的壓強相比較 (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
例題5
將半瓶礦泉水倒放在海綿上比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大,這是因為 ;倒放時瓶塞上受到的壓強比正放時瓶底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 。
小結: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布置作業:見中考指導書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而固體則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①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同種液體的不同深度處
②要控制深度相同
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在不同液體的相同深度處
③控制變量法
④要控制液體密度相等、深度相等
分析:在乙圖中,橡皮膜受到水對它向上的壓強和管內液體對它向下的壓強的作用,因為橡皮膜向內凹,所以水的壓強大于液體的壓強,又因為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根據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可得到管內液體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內液體可能是煤油。
答案B
分析:
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深度,當瓶倒置時,液體密度不變,液體的體積不變,但由于細瓶頸在下,故液體深度增加,則瓶塞受到的壓強比原來瓶底受到的壓強大。
答案A
倒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壓力相同時,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
倒放時瓶塞受到的壓強大是因為液體密度相同時,倒放時瓶內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由于重力作用對底部有壓強,又由于具有流動性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我們通過觀察U型管左右兩管內液面的高度差來感知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注意在探究過程中應選取密度相差較大的兩種液體
在探究同一液體同一深度處不同方向的液體壓強時,要注意壓強計的金屬盒的重心在同一深度
橡皮膜向內凹的情況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兩個壓強的大小關系,利用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來進行比較是關鍵所在。
判斷深度變化要注意容器的形狀,不同形狀的容器倒置后的深度變化是不同的。
注意分清液體壓強和固體壓強,比較它們的不同之處。
七、教學資源:重點參考了南京市中考教學指導書,20xx全國各地中考試卷
八、教學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
《壓強》教案4
(教學目的)
1、了解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 ;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2、利用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解釋一些物理現象。
(教學重難點)
溫度不變時,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時數)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請一位同學吹一個氣球,然后讓氣球復原,放進一個塑料瓶,并用氣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請這位同學吹這個氣球,同學們一起觀察前后兩次現象:氣球在空氣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卻不容易被吹大。
提問:氣球在空氣中容易被吹大,為什么放在瓶子里卻不容易被吹大?(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
引導學生分析現象:當氣球放在空氣中,氣球受到大氣壓強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氣球受到瓶內氣體壓強的作用,二者壓強的大小是不相等的,顯然后者壓強更大。
提問: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壓強變大了呢?
請同學們觀察在吹氣球過程中,瓶子里氣體的什么發生了變化?
經過觀察可以發現,瓶子里氣體的體積發生了變化。那么,瓶內氣體壓強的變化是否是因為瓶子里氣體的體積發生了變化呢?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二、 新課教學
在剛才的實驗中,瓶子里的氣體是被密閉的,現在我們就以密閉的氣體為研究對象,大家觀察一下我們面前的實驗儀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這樣的氣體?注射器里的氣體就是實驗研究的密閉氣體。
1、實驗目的:研究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
2、實驗器材:注射器(出口處用橡皮膜封住)
3、實驗思路:
(引導學生找出實驗思路:研究“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就是研究氣體的“體積”發生變化時,“壓強”隨之發生了什么變化?)
當氣體體積增大時,壓強如何變化?
當氣體體積減小時,壓強如何變化?
4、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當氣體體積增大時,橡皮膜如何變化?當氣體體積減小時,橡皮膜如何變化?)
5、實驗結論:
觀察橡皮膜的變化,當向里推活塞,氣體體積減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時,表明氣體壓強增大;當向外拉活塞,氣體體積增大,橡皮膜向內凹陷時,表明氣體壓強減小。得出實驗結論,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看課本的結論:“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結論中特別說明,“溫度一定”有何含義?是不是氣體的壓強還與溫度有關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小實驗來驗證。
在水平玻璃管內用一小段水柱將燒瓶里的氣體密閉,用手給燒瓶里的氣體加溫,觀察水柱向外移動,表明氣體的壓強有變化,可見,氣體的壓強與溫度有關。
當研究三個變量中的其中兩個變量的關系時,一定要控制第三個變量不變,所以,要表明“溫度不變時”
三、 利用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解釋物理現象
1、 氣球在瓶子里吹不大的現象
(引導學生利用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解釋氣球在瓶子里吹不大的現象)
當氣球在瓶子里被吹大一些時,瓶子里氣體的體積減小,作用在氣球上的壓強增大,使氣球難以被吹得更大。
2、 人的呼吸過程
(1)、引入:氣球放在瓶子里很難被吹大,但可以通過改進瓶子的結構,即使不吹,氣球也能變大,怎么改進呢? 引導學生思考:要使氣球變大,應使氣球外的氣體壓強減小,所以應使氣球外的氣體體積增大,所以,可以考慮如何改變瓶子的體積。
向學生展示自制的教具——經過改進的塑料瓶,拉動瓶底,氣球變大。請學生回答原因。
還可以繼續改進這個教具,用橡皮膜代替瓶底,。取一只 “Y” 字形的玻璃管,一端開口,另兩端用兩只氣球封住,有氣球的兩端放在瓶內,開口端通過橡皮塞與大氣相連。這樣,只要拉動橡皮膜也可以改變瓶內氣體體積的大小,使氣球變大。
提問:這個教具使我們聯想到什么?
(引導學生聯想到人的呼吸過程)
(2)、人的呼吸過程
A、 呼吸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呼吸的模型。注意觀察呼吸時胸腔的變化。
B、 請全班同學在老師的指揮下一起做深呼吸。注意體驗呼吸時胸腔的變化。
C、 提問:人在吸氣時,胸腔是怎么變化的?人在呼氣時,胸腔是怎么變化的?
D、 通過觀察人呼吸的模型和體驗呼吸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人在吸氣時,胸腔是增大的;人在呼氣時,胸腔是減小的。
E、 請同學們利用“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的結論分析人呼吸的過程。
我們吸氣時,胸腔擴張,胸內肺泡跟著擴張,于是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減小,小于體外的大氣壓強,大氣將新鮮的空氣經鼻腔、氣管壓入肺泡;呼氣時,胸腔收縮,于是肺的容積減小,肺內空氣壓強增大,大于體外的大氣壓強,肺內一部分氣體經氣管、鼻腔排出體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呼吸過程時靠大氣壓強的作用,如果人在高海拔地區,人會感到呼吸困難,這是因為大氣壓小的緣故。
3、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1)、打氣筒的構造:金屬筒、活塞、橡皮碗、接氣門(實物講解,特別講解橡皮盤的結構和作用:當活塞向上拉起時,橡皮盤收縮,當活塞向下壓時,橡皮盤張開,緊抵著筒壁)
(2)、用打氣筒給輪胎大氣時,把出氣管接到自行車的氣門上,氣門是一個單向閥門,只允許空氣從打氣筒進入輪胎,不允許空氣從輪胎倒流入打氣筒。(用氣門芯的結構圖講解)
(3)、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打氣筒的打氣過程,第一遍是完整過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打氣筒內密閉氣體的體積的變化和氣門的狀態)
提問:請同學們利用“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的結論分析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第二遍分解過程,使同學的分析更完整、更準確、更規范)
完整的表述:向上拉活塞時,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活塞上方的空氣就從橡皮盤的四周擠到下方;向下壓活塞時,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減小,壓強增大,使橡皮盤緊抵著筒壁不讓空氣漏到活塞的上方,繼續向下壓活塞,當空氣壓強足以頂開輪胎氣門上的橡皮套管時,壓縮空氣就被壓入輪胎。
現在我們身邊大多數是用自動壓縮空氣機給自行車打氣的,利用壓縮空氣的例子也很多,如:射釘槍等。
除了以上幾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例子可以用今天的結論來解釋,比如,我們小時侯玩過的
一種玩具,大家想想,是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后,取出自制教具演示一遍,請同學分析原理,并作為課后的思考題。
四、 課堂小結
(一)、教學內容:
(1)、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2)、利用“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的結論,解釋人的呼吸過
程和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二)、教學方法:實驗探索法
《壓強》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液體內部和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了解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2.體驗和感悟游泳時身體受到水產生的壓強。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并積極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關注周圍現象的意識以及密切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液體內部有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猜想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實驗。
【教學用具】裝滿水的薄塑料袋,液體壓強的演示裝置、水槽、U形管壓強計、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潛水艇,提出問題:
問題:“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在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后出現了什么情況?(整個外殼直徑縮小了)
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液體的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引入探究課題
1.出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塑料袋。(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2.將水倒入上端開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圓桶內。(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3.將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問題:發生了什么現象?)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壓強。
提問:同學已經知道了液體內部存在著壓強,那么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二)猜想:
學生思考: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并根據實驗現象提出
《壓強》教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檢驗大氣壓的存在。能通過實例說出大氣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能簡單描述托里拆利實驗,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量級,能說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
3.能說出液體沸點跟氣壓的關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和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生活中的例子,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測量原理,掌握大氣壓的測量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觀察和思考,培養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了解大氣壓的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前一章已學過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對壓強知識有所了解。但由于氣體看不見、摸不著,氣體的壓強也容易被人們忽視。大氣壓強更為抽象,雖然我們生活在大氣中,但卻很難感學科網(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受大氣的存在,因此通過實驗和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到大氣壓的存在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很難感受到,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不深甚至不正確,在教學中應通過實驗加深或糾正學生的認識。用大氣壓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對學生來說難度也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聯系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和訓練,以強化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規范表達的能力。大氣壓的測量是本節教學的難點,但不是重點。教學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實驗視頻的方式,使學生形成直觀的認識。學好本節知識,有利于加深對已學的固體、液體壓強知識的理解,還能加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大氣壓的存在、用大氣壓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
難點:大氣壓的測量。
三、教學策略
本課的基本教學思想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生活實例使學生感受大氣壓確實存在;知道大氣壓以及大氣壓對生活的影響。通過本節課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認識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學思路是──由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后展開教學。在教學中,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及幻燈片的展示,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增強學生對大氣壓知識的了解。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只空杯、吸盤兩個、飲料瓶、水、大小試管等。
《壓強》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探究實驗,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問題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2.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壓強概念。
教學難點:比值定義法定義壓強。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
提出問題
兩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觀察兩個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這個實驗類似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再看一個圖片。
兩個人對雪地的壓力是差不多的,但壓力的'效果相同嗎?
你覺得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帶領學生分析
引導
上面這些現象都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有關。
板書
第九章壓強
第一節壓強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
首先讓我們用實驗來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據剛才的分析,你覺得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們要用什么方法,來分別研究兩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呢?
我們把壓力作用面積叫做受力面積。
提供的器材有:小桌、海綿、砝碼。
板書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引導:
從剛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辦?
那要是壓力和受力面積都不相同,怎么辦?在前面的學習中有沒有能借鑒的方法。
非常好。壓力和受力面積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給他起個新名字叫壓強。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壓強的單位:
國際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將一張報紙對折一下,平鋪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 Pa。
1 Pa表示物體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
課后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進而形成壓強的概念,并討論了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事例。
《壓強》教案8
知識目標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教案十四壓強教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并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松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借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么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么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么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系,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于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墻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墻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墻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墻面有垂直于墻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墻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墻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墻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么感覺,
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教案《教案十四壓強教案》。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系。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后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3)將沙面攤平后。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陷入海綿里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鉤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鉤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鉤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系。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說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系。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說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說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第2課時
一、教學過程:
[例題]將教材中例題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分析。
[投影]
練習1。一個質量是40 kg的中學生,他每只腳著地的面積為120 cm2,他走路時對地的壓強是多少帕?(g=10 N/kg)
練習2。芭蕾舞演員的體重是475N。接地面積為9。5cm2,一只大象體重60000 N。每只腳掌面積600 cm2,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大象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教師講評)
強調:
(1)在計算的過程中各單位一定要換算成國際單位。
(2)要弄清受力面積的大小。例1中學生行走時始終有一只腳著地。故受力面積為一只腳的著地面積。而大象四只腳站立時,受力面積則考慮四只腳著地時的面積。
(3)還要注意題中壓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況下,壓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師]同學們對壓強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釋教材開頭兩幅照片中看到的現象呢?
[生]蟬雖然很小。力量不會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樹皮的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即壓強就會很大,因此能插入樹皮。'
[生]駱駝雖然身體龐大笨重。但它有四只大腳掌,踩在地上時,地面上單位面積上受的力即壓強不會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會陷進去。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68的三幅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用的是什么辦法?
[師]同學們一定還可以舉出生活中許多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刨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二、小結
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壓強減小;減小受力面積,壓強增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壓力。壓強增大;減小壓力,壓強減小。
三、動手動腦學物理
四、作業:探究之旅
板書設計: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壓強(P)
壓強:公式:P=F/S
單位:Pa 1Pa=1N/1m2
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壓強》教案9
課題:
液體內部壓強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知道u形管液體壓強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②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領會液體內部各個方向上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各方向上的壓強相等;領會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領會不同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壓強不同。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②初步認識研究物理規律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以實驗和實例為基礎,使學生產生對身邊物理現象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積極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
重點:液體內部壓強規律
難點: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大燒杯、u形管液體壓強計、水,鹽水
板書設計
第四章第二節探究——液體內部壓強1、產生原因2、規律3、規律應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發現問題:
①由固體壓強聯想到液體壓強
②潛水員的職業病
③水庫堤壩的形狀
④[探究1]觀察現象,并能歸納總結。
[結論]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問題]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呢?
[探究2]液體對側壁壓強演示器[思考討論]若瓶上的三個小孔在同一高度處會發生什么現象?為什么?
[探究3]在兩個相同的底部扎有橡皮薄膜的開口玻璃管中分別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硫酸銅溶液。觀察比較橡皮膜形狀有何不同?
2、提出猜想:
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3、設計實驗:
[講解]u形管液體壓強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液體壓強計是由金屬盒、橡皮軟管、玻璃u形管(內裝有液體)組成。u形管的右管開口向上,左管通過橡皮軟管跟一個扎有橡皮薄膜的金屬盒相連,當金屬盒的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的水面相平。
(a)u形管兩側液面原先是平齊的,表示兩側液面上方的壓強相等。
(b)當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側液面便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時,高度差也越大。思考歸納由于液體受重力對容器底部產生壓強,又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對容器側壁產生壓強。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行猜想了解微小壓強計的構造通過觀察大概了解微小壓強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控制變量法的滲透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為更好的探究埋下伏筆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4、進行實驗:
[學生探究] 4人一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提出液體內部壓強可能的有關因素,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用u形管液體壓強計和分別裝有水和濃鹽水的燒杯進一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5、分析結論:在探究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科學方法,如何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得出結論的。
6.規律應用:略
7、總結及作業進行實驗歸納液體內部各方向上都存在壓強,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內部各個方向上的壓強相等;液體內深度越大處,壓強也越大;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越大的壓強也越大。使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地進行物理規律的探究,體現自主性原則將規律應用于實際,體現物理來源于社會又回到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為人類服務)
授課教師:周曉靜授課
班級:初二(3)班
授課時間: 12.9授課
地點:物理實驗室
《壓強》教案10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紙條、連通器、水、細棍2根
三、教學步驟
(一)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我們知道液體和氣體都可以流動,我們把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液體內部的壓強和大氣壓強,那都是流體不流動時的壓強.而處于流動狀態的液體和氣體的壓強又有什么規律呢?
我們先來探究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請同學們先動手做一個實驗:
請同學們在離桌邊2~3cm處放一鋁質的硬幣,在硬幣前10cm左右放一高約為2cm放一直尺或鋼筆支起一個欄桿,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就可能跳過欄桿,比比看誰能使硬幣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幣跳起來?
學生分組實驗,然后請做得最好的同學上講臺表演.
分析:在剛才的實驗中,只有空氣跟它接觸,應該是空氣給了硬幣向上的力,我們來分析空氣是怎么對硬幣產生向上的力的?
教師講解:硬幣的硬幣與桌面間總有一定的縫隙,這樣硬幣的下方和上方都有空氣,沒有吹氣時,硬幣上面的空氣與下面的空氣可看做靜止,這時硬幣上面的空氣對硬幣向下的壓強等于下面的空氣產生的向上的壓強,硬幣受力平衡而靜止.當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氣時,硬幣上方氣體的流速大于下方氣體的流速,請同學們思考并猜想:這時硬幣上下方的空氣產生的壓強大小關系怎樣才能使硬幣跳起來?流動空氣的壓強跟流速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師把同學們不同的猜想板書在黑板上.
到底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是不是有那樣的關系呢?我們再做一個實驗來探究并驗證同學們的猜想.
介紹實驗方法: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請同學們先根據自己剛才的結論,猜想兩張紙將怎樣運動.
學生討論后,教師再指示學生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束后教師請學生分析實驗結果的原因.教師播放動畫適當補充.
因為不吹氣時,紙條兩側空氣可近似看作靜止,兩側空氣對紙條作用的壓強相等,氣壓不會引起紙條運動.吹氣時,紙條接觸氣流的一側受到的氣壓比靜止空氣的氣壓小,結果紙條在兩側氣壓差的作用下,向氣壓小的一側(有氣流的一側)運動.
教師總結:同學們經過猜想和實驗驗證,都知道了在氣體中,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提問:幾十噸重的飛機為什么能騰空而起?秘密在于機翼.
飛機起飛之前,先得在跑道上跑一段距離.飛機向前跑,空氣就相對地向後移動,空氣的壓強作用在機翼上使機翼獲得巨大的升力.機翼的形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學們觀察過飛機的機翼,它的截面是什么形狀?
展示飛機圖片,指出圖片重機翼的形狀是上凸下平的.
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圖片動手制作飛機機翼的模型,然后探究機翼的升力與流動空氣的壓強流速的關系.
展示圖,教師指導學生動手制作,教師檢查完學生按要求制作完后,請學生操作:把細繩拉平繃緊,用嘴對著“機翼”前端細繩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氣,可以看到機翼在吹力的作用下向上翹,這是什么原因?
教師展示動畫,適當提示: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由于機翼橫截面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的時間里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氣流大.學生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產生壓力差,這就是向上的升力.
教師展示站臺安全線的圖片.提問:為什么火車站臺上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
學生討論解答.
(二)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我們知道了流動的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那么流動的液體會否也有同樣規律呢?
我們以前學習了連通器,我們今天用同樣的裝置來研究這個問題.
先復習什么是連通器?裝有同種液體的連通器有什么特點?
(觀察實驗)(見圖1)
實驗:一根粗細不均勻的水平管子,與一個容器R相連,并在粗細木同的地方各接上幾根上端開口的豎直細管A、B、C.將水平管子右端開口用塞于封住,然后向容器R灌水,到達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水.
這時我們看到在容器R及三個細管中的液面停在同一高度上.這一現象,實際上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連通器所呈現的現象,在同一水平面上a、b、c、f諸點處壓強都等,這時的壓強是流體在靜止時的壓強.
再提問:如果將水平管子D端的塞子拔去,同時向容器R注入水,管子中的水在流動時,在裝置的不同地方,流速會一樣嗎?同學們可以聯想河流的情況,水流到河面寬敞處的流速比河面窄處流速哪個大?
引導學生得出上述裝置在管細處流速大于管粗的地方的流速.
請同學們猜想:如果液體也有跟氣體同樣的規律,水流動時,R中的水面與H,A、C管中的水面高度會有什么變化,哪個更高?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后,教師再演示實驗:看到R中的水面都低于H,A、C管中的水面高度差不多相同,B管中水面則最低.
教師講解:從實驗中看到,B管中水面則最低,這表明水平管子中的水在流動時,B處水的壓強較小,A、C點處的壓強大于B點處的壓強.
從實驗重可以總結:液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流動液體中的壓強,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
(三)小結
從以上所有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流體(液體和氣體)在流動時,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板書)
(四)布置作業
小實驗:自制噴霧器(見下圖)
《壓強》教案1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但學生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剛學習過的力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是學習了重力、摩擦力后對另一類力的學習遷移,是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系后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這一課著重學習的壓強是整個單元的基礎,也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
2、教材結構分析
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象開始,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欲和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比較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
3、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②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合,知道壓強單位和由來。
③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b、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②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③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經歷觀察、實驗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③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⑤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4、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統領全章的作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因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夠,因此,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導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具備的前置認知基礎:學生在前一章書中學習了力學的初步知識,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2、學生已具備的前置技能基礎:學生通過半年多的物理學習過程,已經歷了簡單探究實驗的過程,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一定的認識。對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提出猜想,設計實驗,操作驗證,分析結論,總結評價都不陌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通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3、學生的思維障礙
由于學生前置知識的干擾,學生以為壓力一定就是重力產生的,會對壓力的正確理解造成困擾。而且學生的形象思維不夠,對受力面積的理解不到位。為了不分散本課重點內容的教學,我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第二課時講解。
三、教法、學法:
1、教法:依據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本課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來發現自然規律。
2、學法: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采用的學法為:(1)學會觀察生活中有關現象,通過對比,提出問題。(2)學會實驗探究的方法,能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方案。(3)學會從實驗結果的分析,歸納中得出結論。(4)學會把探索到的知識加以應用,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實驗:學生捏雞蛋(1)用兩指捏;(2)把雞蛋放入掌手用力捏。
問:第2次為什么費了很大勁都很難捏破雞蛋?
(本問題,在新課結束前讓學生討論,以達到學以致用,前后呼應。)
2、壓力的教學
利用教材觀察與思考欄目內容,通過學生閱讀,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借助由學生固有知識引出壓力的概念。
為了進一步擴展,加深理解。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受壓力作用呢?通過學生舉例后,通過多媒體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并總結出共性。一、壓力作用在兩物體接觸面;二、壓力的方向與受力面垂直。
3、壓強的教學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比較了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
①建立問題:提出猜想,探究活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的質疑并提出猜想,而學生猜想應建立在已有經驗上,是有所依據的。為了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設計了二個小實驗。
實驗一:書壓氣球,再多加幾本書。
實驗二:用粉筆頭、針尖分別扎氣球。
問:壓力作用的效果一樣嗎?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通過二個實驗,讓學生有所依據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②設計實驗
先讓學生明確在多個因素影響物理量變化時,應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提示學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設計實驗(把學生們的設計思路用多媒體展示)。
因本節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實驗操作方便,規律性強,結論容易獲得。所以,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我給每小組準備如下的器材:海棉、壓力小桌、肥皂、針子、圖釘、鉤碼。
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學生實驗填寫的表格。
一、目的: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的關系。
二、實驗方案:應控制___________不變,改變________看壓力作用效果是否發生變化。
三、選擇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寫實驗表格
五、結論: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于一些基礎較一般,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他們會打開課本,學會用海棉、壓力小桌、鉤碼作探究實驗。而對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學,他們的思維很活躍,探究方法也很多。如選擇的器材第一種用海棉、肥皂;第二種用肥皂、圖針、釘子。第三種用手壓釘子兩端。這樣分層次的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③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小組實驗展示,由學生們討論總結探究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壓力時,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相同受力面積時,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
3、壓強的計算公式: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么如何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呢?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從而得出壓強的定義。通過層層深入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難點。
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采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說明其物理意義。接著列舉實例對帕這一單位的大小形成具體概念。
4、壓強知識的簡單應用
了解壓強知識的應用,將它聯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學生對壓強意義的理解。
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可知決定壓強大小的條件?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5、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進行分析歸納。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⑶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⑶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教材圖10-5,明辨哪些屬于增大壓強,哪些屬于減小壓強,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會認為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
小結:
根據板書小結,并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實驗應注重探究過程,而不能注重結果,并明確探究的五個步驟。同時對課堂中學生想法與實驗設計加以肯定和表揚。
布置作業
請學生回去設計與課本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并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后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板書設計
本節板書我采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了,重點突出明確。
《壓強》教案12
學習目標
1. 理解壓力的概念,能區分重力與壓力。
2. 掌握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 知道增大壓強減小壓強的方法。
4. 了解液體壓強特點和連通器原理,會利用公式計算液體的壓強。
5. 能用液體壓強的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6.能說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氣壓解釋簡單的現象,了解測量大氣壓的方法。了解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能解釋生活中常見的有關現象。
學習重點
構建固體、液體、氣體壓強三位一體的知識網絡,揭示其內在聯系和區別;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問題
學習難點
能熟練運用固體、液體壓強公式及大氣壓強原理分析解決有關的問題
復習過程
一、知識梳理
請填充下列知識結構圖,找出本章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大小: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______
壓力的三要素 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_____
作用點:受力物體的表面上
定義:__面積上受到的__
公式:P=___
固體壓強 單位:____
增大壓強的方法:__ __、____
固體壓強 常用的公式:P=____
產生的原因:液體受__且具有___
壓強 壓強規律:液體內部向_____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液體在相同深度的壓強__,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___有關
液體壓強 計算公式:P=____
測量工具:______
液面相同條件:__、__
應用:連通器 常見實例:水壺、____
測量大小的實驗:____實驗
1標準大氣壓=__c水銀柱=____pa
大氣壓強 變化的規律: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___,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____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壓
二、典型例題解答:
【例1】 一塊磚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左所示,磚對地面的壓強最大的是 ( ?) A.甲圖中的平放 B.乙圖中的側放
C.丙圖中的立放 D.三種放法一樣大
【提示】磚對地面的壓強決定于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磚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磚本身的重力,由題意可知,磚對地面的壓力不變,所以壓強的大小決定于受力面積的大小.
【例2】 一未裝滿橙汁的密閉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圖14- 2A),然后反過來倒立在桌面上(如右圖 ),兩次放置橙汁對杯底的'壓強分別是pA和pB,則 ( )
A.pA>pB B.pA<pB C.pA=pB D.無法判斷
【提示】橙汁對杯底的壓強屬于液體壓強,根據公式P=ρgh可知,在液體密度不變的情況下,液體壓強的大小決定于液體的深度。
【例3】如左圖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測量大氣壓強時,當玻璃管內的水銀柱穩定后,在玻璃管的頂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內的水銀液面將( )
A.保持不變 B.逐漸下降,最終與管外液面平
C.逐漸上升,最終從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提示】可將整個裝置看作是一個連通器,同一種液體且液體靜止時,液面應是相平的。
三、達標檢測
1.一頭大象的體重為60000牛,它的每只腳掌面積為600厘米2,求這頭大象四腳著地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2.在冬天,裝有一定量水的熱水瓶過了一段時間后,軟木塞不易拔出,這主要是由于 ( )
A. 瓶內氣壓大于大氣壓 B.瓶內氣壓小于大氣壓
C.瓶塞遇冷收縮 D.塞子與瓶口間的摩擦力增大
3.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 )
A.把藥液注射進肌肉里 B.用吸管吸瓶中的飲料
C.茶壺蓋上留有小孔 D.利用離心水泵抽水
4.在講解壓強概念時,做了如右圖所示的“影響壓力作
用效果”的實驗,則
(1)甲乙兩圖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有關。
(2)丙丁兩圖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有關。
5、以下措施中,為增大壓強的是 ( )
A、滑雪運動員腳穿滑雪板, B、切菜刀磨得很鋒利,
C、書包帶做的比較寬, D、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輪胎。
6、輪船在深15米的河里航行,船底距離河底12米,若船底破了一個4c2的小洞,用塞子堵住洞口,塞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壓強》教案13
關于壓強的教案
對公式的變形及流速對壓強的影響理解比較不深入,對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和液體壓強的計算掌握較好。
[教學目標]
1、掌握壓強公式及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2、靈活應用液體的壓強公式
3、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及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4、知道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教學內容、方法與步驟]
1、壓強及改變壓強的方法;
(1)壓強公式:P=F/ S;正確理解壓力及受力面積(即接觸面積)的概念
(2)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如:刀刃薄……)
減小: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如:鐵軌上墊枕木……)
2、液體壓強公式及其應用;
(1)公式:P=ρg h (其中h表示深度:即從液面往下數)
(2)應用:連通器;液壓機(F1/S1=F2/S2)
(3)實驗:控制變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體)
3、大氣壓及其與沸點的關系;
(1)大氣壓存在(馬德堡半球實驗)(實例:鋼筆吸水,吸盤,吸管喝飲料)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且減小的幅度不均勻),其數值為 1標準大氣壓(1at)=1.013 105Pa=760Hg=10.3H2O(托里拆利實驗)
(2)大氣壓越大則液體的沸點越高(應用:高壓鍋煮飯容易熟)
大氣壓越小則液體的沸點越低(如高山上雞蛋可能煮不熟)
4、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流速越大則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則壓強越大
例1: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解:由公式P= 進行變形得:P= = = = , 甲 乙 丙
且同種材料,則密度ρ相同,而丙的 最大,即壓強也最大,選C
例2: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米
解: =大氣壓(76cHg),得:
= =12.92
[學法指導]準確把握壓強公式中的受力面積和液體壓強中的深度。
[作業布置]
1.能測出大氣壓強數值的實驗是 ( )
A.托里拆利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C.阿基米德實驗 D.滾擺實驗
2.圓柱體A B高相等,底面積之比4:1,把它們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比為1:2,若把圓柱 體A疊放在B上時,圓柱體B對地面的壓強增大為原來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3、三個同種材料做成的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
面上,如圖所示,則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三個一樣大 甲 乙 丙
4.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重力越大,對支持面的壓力一定越大 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C.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 D.壓力大壓強不一定大
5.在水下50米深處的潛水員,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___帕。
6.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時,突然腳下的冰將破裂,應采取 ( )
A.站住不動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邊挪動
C.趕快向岸邊跑去 D.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7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按幾下彈簧片,墨水就進入橡皮管里了這( )
A.是彈簧片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B.是手的'壓力使墨水進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進入 D.是大氣壓作用使墨水進入橡皮管
8某同學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實驗,假定管內液面上方為真空,則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_米 (外界大氣壓強P0=76厘米汞柱 ρ酒精=0.8×103千克/米3 ρ水銀=13.6×103千克/米3)
9.有兩組同樣的磚甲組一塊乙組兩塊,每塊磚長:寬:高=4:2:1,下列對地面壓強不相等的是 ( )
A.甲組平放,乙組每塊也平放 B.甲組側放乙組每塊也側放
C.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側放 D.甲組立放,乙組疊著平放
10.烏魯木齊的大氣壓約0.9個標準大氣壓,約等于__________帕,這時水的沸點________100℃
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長方體,體積為V, 密度為ρ, 重力為G, 對桌面壓強為p,將它豎直切去一半則( )
A. V、ρ、G、p都變為原來的一半 B .ρ、G、p不變,V為原來一半
C.ρ不變,V、G、p為原來一半 D. ρ、p不變,V、G為原來一半
12._____________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
14.甲乙兩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倍,而底面積是乙的1/2,甲對桌面壓強為P甲,乙對桌面壓強為P乙,P甲與P乙關系( )
A.P甲=8P乙 B.P甲=4P乙 C.P甲=2P乙 D.P甲=P乙/8
13.將浸有酒精的棉花球點燃后放入廣口瓶中,然后用剝了皮的熟雞蛋堵住瓶口,過一會兒雞蛋會被瓶口吞沒,這一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學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 測得玻璃管中水銀柱高度為76厘米可使這個高度減小的措施為( )
A.往水銀槽中注入水銀 B.使玻璃管傾斜
C.將實驗移到高山上去做 D.將實驗移到礦井中做
《壓強》教案14
學習目標:
1、了解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了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相關的現象。
學習重點:
初步了解流體流動時壓強的特點。
學習難點:
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簡單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具學具:
乒乓球、漏斗、硬幣、直尺、塑料吸管、燒杯、兩張紙、機翼模型、電扇。
學習過程:
一、快樂自學合作探究
1.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
把乒乓球放置于漏斗中間,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往漏斗里吹氣,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結果會怎么樣?
2.學生做一做,比一比:
看誰能使硬幣跳得最高,是什么力使硬幣跳起來?討論交流并回答:這時硬幣上下方的空氣產生的壓強大小關系,怎樣才能使硬幣跳起來?流動空氣的壓強跟流速有什么關系?
3.課本第91頁探究
學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解釋現象。
(1)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
(2)紙條一端貼近下嘴唇,用力向紙條上方吹氣,觀察現象。
4.精講點撥
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實驗:
(1)實驗中的研究對象為什么會運動?(研究對象的兩面存在壓強差)
(2)什么原因造成了壓強差的存在?
(3)這些實驗共同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
5.討論總結:
分析總結上述三個實驗,液體和氣體,它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液體和氣體都具有流動性,統稱為流體。三個實驗的共同之處是,流體在流動時才導致現象的產生。且我們已猜測流體流速可能與流體的壓強存在有某種關系。那么,這可能是什么關系呢?想一想。
結論:當飛機高速行使時,機翼與周圍的空氣發生相對運動。迎面而來的氣流被機翼分成上下兩部分,由于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時間里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曲線路程較長,機翼下方氣流通過的直線路程較短,這就造成機翼上部氣流的速度比機翼下部氣流的速度大,由于流速高的地方壓強小,流速低的地方壓強大,因此,機翼上部的壓強要小于機翼下部的壓強,巨大的機翼就是靠上下氣流的壓強差產生了向上的升力來負擔機身的'重力升空飛翔的。
針對訓練: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第三題
二、解釋現象
(1)為什么火車站臺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
(2)當一輛車從地上快速駛過,地上的落葉紛紛在車后向上飛舞。
(3)兩船平行行駛發生的海難。
(4)噴霧器噴水。
(5)窗戶被外面的大風刮開。
(6)當大風吹過屋頂時,往往會把屋頂掀開,這是為什么呢?在龍卷風到來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關緊門窗呢?
三、自我小結:
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1.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飛機的升力:飛機前進時,由于機翼上下不對稱上凸下平,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較小,下方流速小,壓強較大,機翼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這就產生了向上的升力。
四、當堂訓練:
1.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液體和氣體統稱為流體。流體的壓強與有關,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反而越小。
2.如圖是機翼的模型,當飛機飛行時,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在相同時間內,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對機翼的壓強_____;下方氣流通過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對機翼的壓強_____。
3.在火車站和地鐵站臺上,都畫有一條安全線,當火車快速開過時,人越過這條線就會有危險。這是因為,火車開動時,靠近火車的地方氣體_____,壓強_____,離站臺遠的地方氣體_____,壓強_____,強大的氣流會_____。
4.如圖2所示,向兩張紙的中間吹氣,發生的現象是( )
圖2
A.紙向兩邊分開 B.紙向中間靠攏 C.保持原來位置不動 D.都有可能
五、我的反思
《壓強》教案1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學會用壓強計測量壓強
2、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3、在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過程中,練習使用類比法教學設想重點: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
難點:
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
教法:
教學準備玻璃管,橡皮膜,液體壓強計,水,教學過程二次備課引入:固體對接觸面有壓強,那么液體有壓強嗎?
例:杯子對桌面有壓強,杯子里的水對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壓強?
演示實驗:
圖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圖10-9(b)手指會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
思考:液體內部有壓強嗎?
例:學生舉例:
(1)人在水里,感覺胸悶
(2)圖10-9(c)
【《壓強》教案】相關文章:
《壓強》教案03-29
《液體壓強》教案06-16
壓強優秀教案10-13
壓強探究教案11-28
關于壓強的教案11-28
《液體的壓強》教案08-29
壓力和壓強教案06-30
關于壓強的教案范文04-23
《壓強》的教案設計08-11
十四壓強教案參考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