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

時間:2023-03-01 16:30: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1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3、激發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彩色筆;兩人一份(玻璃珠、鑰匙、塑料瓶、小石頭、小木塊、泡沫板)、一個塑料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直接引題“今天我們要來做個有趣的實驗”引題。

  2、教師介紹籃子里的準備一些材料,思考:這些材料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浮上來、沉下去)

  今天,我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試驗,你們看看籃子里有什么?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到水里,它們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呢?

  二、試驗:沉與浮

  1、教師示范。教師取一塊積木請幼兒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幼兒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你們猜木塊放在水里會怎樣?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這張記錄表上。木塊浮上來的,那就在在“?”這一列中,我們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們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2、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愿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后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3、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并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三、提升實驗操作:怎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幼兒嘗試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

  這里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沉下去的東西不太高興了,它們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們能幫他們想出好辦法嗎?你們去試試看。

  (2)、幼兒自由操作,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老師不斷總結。如:小石頭原來是沉下去的,誰幫他浮上來的?

  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

  四、經驗遷移

  發大水時,我們人會沉到水里,請幼兒想辦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誰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水里,我們人也沉到水里。這個時候,我們想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

  五、結束

  下一節咱們探索怎樣把浮的東西可以沉下去?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2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性。

  2、知道珍惜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4、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5、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一盆水、沙漏、擰緊蓋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綿。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發現問題

  1、游戲:水站搬家,引發幼兒玩水的興趣。

  2、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大,考吧、幼師,網出,處!把水搬到另一個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問:你準備用什么工具來運?

  三、提出問題、進行解決

  1、提問:猜一猜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讓你成功?

  2、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過操作、進行驗證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體驗運水的樂趣與水是流動的這一特性。

  試驗后一同總結哪個工具成功了為什么?

  2、提問: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樣了?

  3、進行游戲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讓瓶子飄到對岸。

  進一步感受水流動的特性。

  活動延伸:

  水對我們有那些用處?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3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看整點。

  2.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3.養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看整點難點:會在鐘面上撥整點

  三、活動準備

  圓形時鐘一個,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導入部分

  1.師幼互相問候。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那大家聽好了,“滴答滴答滴答鐺鐺鐺,滴答滴答滴答鐺鐺鐺,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你們猜到了嗎?(謎底:鐘表)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分針時針

  師:小朋友們,上節活動我們已經認識鐘表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鐘表的構成:數字和指針,長短粗細都不同,最短最胖的是時針、比時針長一點的是分針、有細又長的是秒針

  2.認識數字1-12,了解他們的位置。

  師: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整點,需要小朋友們再來熟悉一下鐘面上的.數字排列,那這些數字是怎么排隊的呢?我們在按著從1-12這樣的順序來數就叫順時針方向。我們在按著從12-1這樣的順序來數就叫逆時針方向。那么在最上面正中的是誰?(12)和它是一條直線的是誰?(6),那么和3是一條直線的是誰?(9)。

  3、認識整點

  1)教師先出示幾幅整點圖,請幼兒觀察。

  師:那他們的位置我們已經了解的不多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幅圖。

  “現在是7點整(8點),小朋友在干什么?”(起床,上學)

  2)引導幼兒發現這三個時間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分針都是指向數字12。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三個時間時,時針和分針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分針都指向12,7點時時針指向7,8點時時針指向8,9點時時針指向9)

  3)與幼兒一起小結:整點時,分針都指向數字12上,時針指的數字幾就是幾點整。

  4)教師示范撥鐘表,幼兒說出幾點整。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現在幾點了。“1點整、2點整、3點整……”直到兩針在“12”上重合(即12點整)

  5)教師小結:分針指在了12上,時針指在了幾就是幾點整。

  6)引導幼兒把一日生活環節與時間對應起來,如早餐時說“現在8點鐘,我們吃早餐吧”,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認識整點,現在我們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現在8點了,小朋友吃早飯了”

  “現在10點了,小朋友戶外了”

  “現在12點了,小朋友午睡了。

  7)教師說時間,幼兒撥鐘表。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老師說時間,你們播動自己手中的鐘表,看看那個小朋友播的有準又快。(好)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說的時間,開始了:7點/8點/3點。開始播指針。

  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你們和老師播的時間的是不是一樣的。

  三、教師小結:

  通過本次活動,小朋友們是不是都已經掌握整點了,我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你報我撥”的游戲吧。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4

  活動目標:

  (1)知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

  (2)知道熊貓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愛吃劍竹的動物。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幼兒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玩具或照片,熊貓吃竹子的圖片一張或錄象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教師:小朋友很喜歡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出示熊貓玩具)

  (1)提問:你們喜歡熊貓嗎?為什么?

  (2)提問:熊貓是什么樣子的?

  (3)提問: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大熊貓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

  提問:你們知道大熊貓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叫國寶大熊貓)它為什么是我國的國寶?(它是我國的特有的動物,很早就生活在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少,我們都要愛護它。)

  3、教師用關愛的情感與幼兒共同小結:大熊貓形態可愛,動作有趣,性情溫和,是我們喜愛的.動物,它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可現在卻越來越少,它的生存面臨的危險很多,我們都要關心它。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蘊含的教育價值主要在于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幼兒學習的動機與成人不同,他們的動機完全依賴于對被認知對象感興趣的程度。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5

  活動目標

  1.了解夏至節氣的特點,知道為什么“夏至不過不熱”。

  2.了解有哪些方法對抗炎熱,了解扇子的不同種類。

  3.學習用彩紙和冰棒棍制作小扇子的方法,鍛煉手部肌肉和協調能力,學會廢物利用。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冰棒棍、雙面膠

  2.扇子制作教程視頻

  活動過程

  1.夏至節氣知識介紹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點達到北回歸線,是最接近我們的時候,這天之后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可是為什么最熱的時候在七八月份呢?原來我們感受到的氣溫不是太陽照射的度,而是大地反射出的溫度,夏至之前地表積累的'熱量還未達到最高,所以夏至這一天其實并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反而是夏至過后,地表溫度逐漸累積,再加上依舊長時間的日照,氣溫因此逐漸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1.提問引導

  ——提問小朋友們是怎么過夏天的?

  ——有什么對抗炎熱的好辦法?

  ——需要借助什么?(如扇子,電扇,空調等)

  ——你們知道扇子有哪些種類嗎?(教師展示圖片:蒲扇、羽扇、折扇、團扇等)

  2.自制小扇子

  ——那么今天我們就要來做一把屬于我們自己的小扇子。

  (1)教師展示小扇子教程視頻。

  (2)小朋友們看懂了嗎?請幾位小朋友來復述一下制作過程。

  (3)教師分發彩紙,冰棒棍。

  (4)小朋友們開始制作扇子,對于有困難的小朋友教師進行指導。

  (5)在扇子的形狀完成后,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對扇子進行一些裝飾。

  4.作品展示

  請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評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獎勵。

  5.活動結束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6

  教學目標:

  1、幼兒了解一年既可以分為12個月,也可以分為四季。

  2、幼兒通過觀察一系列的圖片能說出四季的相應特點3、幼兒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教學重點:

  能清楚了解12個月所對應的季節。

  教學難點:

  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說出四季的特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顯特征的大自然圖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熟練掌握1~12這12個數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年媽媽和她的12個寶寶老師:"大家好,我是一年媽媽,我有12個寶寶,為了好記,我給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個月字。第一個寶寶叫一月、第二個寶寶叫二月、第三個寶寶叫三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其余幾個寶寶叫什么名字呀?"(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余的月份)幼兒:"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師:"我的寶寶們喜歡三個三個地待在一起,每三個寶寶喜歡同一種顏色,我們來看看他們喜歡的是哪些顏色吧!"(引導語:"小朋友們這是哪三個寶寶啊?"、"看看他們喜歡的是什么顏色呀?")

  二、一年媽媽給12個寶寶分房間老師:"我呀有四棟房子,分別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據寶寶們喜歡的顏色,先把這四棟房子刷成了綠色、紅色、金色、白色,這樣3月、4月、5月放在綠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問題,我不知道春屋里該放些什么東西呢?小朋友能不能來幫我想想這個問題呀?"(幼兒回答"剛剛發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還有風箏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師依據四季依次提問,比如"我們來看看6月、7月、8月寶寶該住那個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該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們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刷成的房子住哦!"

  三、回顧問題一:"小朋友們現在是幾月份啊?",

  幼兒回答問題二:"這個月的寶寶喜歡和哪兩個寶寶住在一起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顏色,住在哪個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讓幼兒回答后,教師再進行總結)

  問題三:"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個房間呢?你為什么喜歡那個房間呀?"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7

  設計意圖:設計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的,孩子們都喜歡玩水,而“水”中也蘊

  藏了許多的知識。“抓住孩子周圍的事物對他們進行科學教育”是《綱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本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培養幼兒熱愛科學,樂于嘗試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水”的字卡、兩個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組一份白糖、鹽、果珍。

  3、人手一條毛巾、半杯水、吸管。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以字寶寶“水”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水是什么樣的?”引導孩子尋找水的秘密。

  2、(1)第一個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師出示裝有水和米的.玻璃缸進行演示,引導幼兒發現水是無色、透明的。

  (2)第二個秘密:水是會流動的。

  第一步:教師用帶有小洞的小筐裝水,引導幼兒發現水是流動的。

  第二步:請幼兒玩玩具,自己動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動。

  (3)第三個秘密:有些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請幼兒選擇糖、鹽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攪拌,引導幼兒發現它們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師總結水的三個秘密。

  4、教師提問:“水”的作用?并滲透環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讓幼兒從小懂得保護水和節約用水。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8

  【活動目標】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過科學小實驗,發展積極探索、動手操作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資源,產生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愿望,增強環保意識和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2個金魚缸(一缸有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組一份白糖、鹽、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課件。

  【活動過程】

  1、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兒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樣知道的?提問:看看米里有什么?讓我來摸摸米里有什么?師:“真奇怪米里有個塑料玩具,我們怎么沒看見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別著急,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里的物體,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見里面的東西了,水除了這個秘密它還有好多秘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進行嘗試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讓幼兒嘗試后幼兒討論。師:這說明水會流動。

  (2)溶解實驗。

  師:“小朋友我們玩個游戲,桌上有糖、鹽、,從中取幾樣東西一樣一樣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中的顏色及物質在水中的變化,相互交流)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糖、鹽、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被水溶解了。”提問: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沖劑、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蘇打)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我們的朋友卻有困難了,這些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我們人類的生活。

  提問:那我們怎樣保護水呢?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4、改造容器。

  師:“小朋友你們真是個環保的好孩子,也是有愛心的寶寶,鴨媽媽遇到困難了,我們來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難。”

  (播放課件)提問:“我們來一起幫助它們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這些能盛水的工具給小鴨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這么幾個,小鴨子卻有那么多怎么辦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問:“怎么改才能使它們能盛水呢?師:那你們堵上后試一試能不能盛水,你們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們來幫助小鴨子澆澆花吧。”

  5、師幼共同澆花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強調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開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寶寶。讓幼兒去探索水寶寶的秘密,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在探索活動(一)中,我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動(二)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在盛水活動和溶解實驗中,感知了水是流動的及有些東西在水里會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每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把握上還比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個體操作與集體分享交流的時間分配,幼兒的自由探索時間再適當長些。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9

  教學目標

  1.學習從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2.理解序數的意義,能夠用“第幾”準確表示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戲中發展觀察、分析、判斷、交流等能力。

  教學活動

  一、設疑導入,呈現基礎經驗

  情境設計:現場請三位小朋友在幼兒的前面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中間(或在XXX的旁邊,或在第二個)。

  師:你怎樣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來的(或我是數的)。

  【注:若出現“第幾”的資源,教師要呈現孩子對“第幾”的認知思維過程,若孩子只能說出“中間”等概括性方位詞,教師也表示認可,隨即進入第二環節】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為了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從孩子們的回答中,老師能很快地發現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他們會用“在中間”,在xx的旁邊來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們大多是不會用“第幾”來表示。同時,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幼兒的思維,是幼兒思維啟動的階段。關鍵是要孩子能夠在腦海中思考三個孩子位置的排列情況。)

  二、二次設疑,引發新經驗

  1.情境設計:現場再請一位小朋友加入隊伍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現在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XXX的旁邊。

  師:他站在第幾個?(當孩子說不出第幾個的時候)

  幼:第2個(或第3個)。

  師:都同意嗎?誰的想法跟她不一樣?

  幼:第3個(或第2個)。

  師:你是怎么確定的?

  幼:從那邊數起他是第2個,從這邊數起他是第3個。(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會用“這邊”“那邊”并且用手勢來表示方向。)

  師:從XXX數起,XXX在第幾個。

  (請幼兒在表述的過程中嘗試說出這樣的語句。)

  2.經驗梳理:教師設疑,引發幼兒討論。

  師:同一個人,同一個位置,為什么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示結果?

  教師總結:哦,確定位置時起點和方向不一樣時,表述方法和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當幼兒的人數從三個增加到四個的時候,中間孩子的位置顯然發生了變化。孩子們很快發現,原來的表述方法已經不能清楚的表述那個伙伴的位置了。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需要新的經驗的幫助即“第幾”。教師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經驗,并且讓孩子把新的經驗運用到活動中。該活動的關鍵是要開始建立幼兒的思維路徑——定起點,明方向,即從誰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三、三次設疑,鞏固新經驗

  情境設計:另請五位小朋友站成橫向一排,幼兒辨認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游戲:說一說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師:請每個小朋友在五個人中間找一個伙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幾個,但是不能說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個。

  師:請你說說他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樣確定的?

  第二次游戲:把幼兒平均分成2組

  教師把所有幼兒分成面對面坐好的.A、B兩組。如:請A組的xx孩子說出自己在B組的好友,再請A組其他的孩子來猜。其他孩子進行補充。

  師: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幾個?

  幼:第二個。

  師:請你們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誰?并說出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鞏固新經驗,在前面的環節幼兒已經習得了表述伙伴位置的新經驗。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理解并且自如地運用這種新的經驗。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語言的表述上,沒有真正去思考起點和方向的問題。其次,這個環節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里面,并且盡量調動,再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從xx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四、四次設疑,拓展經驗

  情境設計:根據自己照片標示的樓層數,把照片送進對應的樓層里。

  1.呈現操作思維。

  師:請把標有樓層序號的照片送進相對應的樓層。

  師:你把照片放在“第幾”樓層里,你是怎么想的?

  2.回歸生活,引發新思考。

  師:你家住在幾樓?

  師:第1樓在下面還是在上面?

  師:在數樓層時,我們該怎樣數呢?

  3.拓展經驗。

  教師總結:用“第幾”表示排列位置時,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表示結果。但是數樓層,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從下往上數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遵守大家認同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會盡量的給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機會,讓孩子通過操作鍛煉思維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沒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為“活”教具,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顯然,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去思考。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把難點放在建立幼兒良好的思維途徑:定起點和方向上。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從XXX開始,他在第幾個。”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會用這樣的語言表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維過程。但絕不是要孩子來學說這句話。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是特別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腦海中已經知道:“我需要找到起點和方向。”

  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語言簡潔明了。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自己語言的修煉,努力做到“精準,精煉。”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地引導孩子去思考,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間——表述。而不是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用自己的思維取代孩子的思維。“教師后退了一小步,幼兒前進了一大步。”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10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3-4歲幼兒能注意物體較明顯的形狀特征,并能用自己語言描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不同形狀的物體,如,圓形的盤子、正方形的手帕、地板等。設計本次活動讓幼兒能有意識感知正方形,學會觀察并嘗試識別和描述正方形的物體。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2.認識正方形,能從生活物品中尋找到正方形。

  3.樂于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正方形手帕、裝有正方形、圓形的卡片(其中正方形的數量多于幼兒數量)摸箱一個、動畫版正方形PPT圖片、圓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狀的物品的圖片、不同形狀拼成的圖形、彩筆。

  2.經驗準備:認識圓形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猜一猜吧!看看哪位小朋友又快又準確的猜出來?

  謎語: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齊齊好端莊、擦汗擦手要靠它、講究衛生我真棒。

  請幼兒看一看小手絹是什么形狀的?(說出正方形名稱)

  二、感知正方形特征

  1.小手絹呀!帶了了正方形寶寶來我們班里做客了,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看一看吧!(多媒體播放正方形一蹦一跳出來的情景,吸引幼兒注意力。)

  正方形是什么樣子呢?哪位小朋友說一說呢?(教師引導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小結:正方形有4條一樣長的邊,有4個相同的'角

  2.摸一摸:老師這里有一個摸箱,里面裝了正方形和圓形的卡片,小朋友你能找到正方形的卡片嗎?幼兒挨個進行觸摸,再觀察。

  三、認識正方形,能從生活中尋找到正方形。

  1.老師,這里有一些不同形狀的物品圖片,小朋友你能找到正方形形狀的嗎?請小朋友分別把手中正方形卡片放到尋找到一個正方形圖片上。

  2.其實我們活動室也隱藏者正方形的物體,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分組尋找)

  四、分組操作

  1.在拼成物品中,尋找出正方形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2.作品展示并評價總結。

  活動延伸:

  家長和幼兒一起找到家中正方形物品,可以一起畫圖,與小朋友分享。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11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操作,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對科學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2、初步探索潛水器沉浮的原理,萌發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意識。活動重難點:

  二、重點:

  通過各種嘗試對科學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三、難點:

  初步探索潛水器沉浮的原理。

  四、活動準備:

  1、橡皮泥球、乒乓球、夾子、氣泡膜、可樂瓶人手一份、水盆每組兩個、毛巾每組一條。

  2、潛水艇沉浮示意圖一張。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和王老師一起去找找潛水艇的秘密吧!在找潛水艇的秘密之前,王老師要先考考小朋友們,你們看王老師這里有些什么?(橡皮泥球、乒乓球、夾子、氣泡膜。)

  (二)沉與浮

  1、誰會沉?誰會浮?

  (1)設疑:你們猜一猜橡皮泥球、氣泡膜、夾子、乒乓球在水里,誰會沉下去?誰會浮起來?(請幼兒自由討論,預設并猜想可能出現的結果。)

  (2)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樣(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并驗證自己的`猜想。)

  (3)教師小結:原來在水里的時候乒乓球、氣泡膜會浮起來,橡皮泥球、夾子會沉下去。

  2、換一換。

  (1)那怎樣才能讓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呢?(給予幼兒一定時間自由思考討論。)

  (2)請試一試你的想法。(幼兒嘗試用自己想到的方式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你成功了嗎?你是怎么做的?你覺得它為什么會下沉(上浮)呢?(幫助幼兒梳理總結經驗。對于失敗的幼兒,要鼓勵他們不氣餒,同時引導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失敗對幼兒也是一種經驗積累的好機會,要適度把握。)

  (4)教師小結:當乒乓球和氣泡膜變重的時候,他們會下沉。改變橡皮泥球的形狀或是借助浮力較大的物體的幫助,可以讓沉的物體上浮。原來,沉浮是可以發生改變的。

  (三)潛水艇的秘密。

  1、潛水艇的沉與浮。

  (1)我們現在來找找潛水艇的秘密,我們做了實驗后發現改變物體的沉浮很困難,可是,為什么潛水艇在水里可以想浮就浮,想沉就沉呢?(幼兒帶著問題思考。)

  (2)老師這有一個可樂瓶子,假如它是潛水艇,你用什么辦法讓它沉下去,讓它浮起來?請你試一試。(幼兒結伴討論,隨后操作。引導幼兒活動后進行材料的整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2、觀看潛水艇沉浮示意圖。

  (1)出示潛水示意圖,提問:潛水艇為什么會沉下去,為什么會浮起來?(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

  (2)教師總結:潛水艇是通過排水系統改變自身的重量,排水上浮,進水下沉的原理進行工作的。

  (3)結束語:今天我們找到了潛水艇的秘密,回去之后我們再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沉浮好嗎?

  (四)活動延伸:

  1、益智區投放紙船、木材等材料,引導幼兒繼續探索,進一步體驗沉浮實驗帶來的樂趣。

  2、和爸爸媽媽去科技館參觀,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拍一些有趣的照片,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12

  設計意圖

  《綱要》對科學領域教育內容和教育要求的表述使我們強烈認識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幼兒的情感態度、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的能力。這一轉變,使幼兒科學教育更加立體化、生活化,幼兒要體會到科學來源于生活。水和油是我們生活中常見,但也很容易被忽視的東西,通過科學實驗讓幼兒把水和油融合在一起,在操作中滿足動手的欲望,引導幼兒思索生活中的油水分離現象,讓幼兒學會觀察生活。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和油不相容的特征,知道洗潔精有乳化作用,能分解油

  2.能觀察油和水傾倒、攪拌靜止后的分離現象并表述觀察結果

  3.樂意并積極參與科學實驗活動,體驗科學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觀察油和水傾倒、攪拌靜止后的分離現象并表述觀察結果,感知水和油不相容的特征

  活動難點:知道洗潔精有乳化作用,能分解油

  活動準備

  油、水、紅色水、藍色水、一次性透明杯子、筷子、記錄卡、筆、洗潔精、鹽、白醋、透明大杯子、音樂兩段

  活動過程

  師:今天,園長媽媽請我們的小朋友來當小小科學家,那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實驗室的這幾種東西,你們先看一看,猜一猜,這些都是什么東西呢?(油、水、紅藍色的.水)

  一、基礎部分

  (一)教師示范融合實驗

  1.師:寶貝們,如果我把清水中加入紅色的水,你們猜一猜,水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2.師:現在我將藍色的水中加入清水,你們猜一猜水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3.教師小結:不管是水倒在顏色水里,還是顏色水倒在水里,它們都會融合在一起。

  (二)幼兒探索傾倒油和水的現象并記錄

  1.師:那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會是什么現象呢?請你們來猜一猜?

  2.為了證實小朋友們的猜想是否正確,現在請你們來做一個小實驗,請你們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水倒在油里,然后觀察會有什么現象并記錄下來

  規則:

  (1)每人一杯油一杯水一張記錄卡,先操作、再觀察,如果水油能融合在一起就在它們兩個上面打“”,不能就打“X”

  (2)操作時保持桌面的干凈

  (3)聽到音樂開始操作,音樂完畢,停止操作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分享記錄結果,教師小結:不管是油倒在水里還是水倒在油里,油都在上面,它們是分離不相融的。

  (三)通過操作感知油、水攪拌靜止后的分離現象

  1.師:那現在請你們用筷子攪拌,邊攪拌邊觀察,它們是什么現象,能不能融合?然后等油和水靜止后觀察又是什么現象,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規則:

  (1)每人拿一根筷子,輕輕攪拌,然后在記錄卡像剛才一樣記錄。

  (2)聽到音樂開始操作,音樂完畢,停止操作

  2.幼兒分享操作結果,教師小結

  (四)教師講解油水分離的原理

  師:寶貝們,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油和水不會融合在一起嗎?是因為油的密度比水要小,也就是油要比水稍微要輕一些,所以油就會一直浮在我們的水上面。

  (五)小組合作用三種材料探索油水融合實驗

  1.師:用什么方法才能讓油和水像最開始的紅藍色水一樣融合在一起呢?

  2.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三種材料,1號鹽、2號白醋、3號洗潔精,你們來實驗一下,那種材料能讓油水融合在一起,請在它的后面“”

  規則:

  (1)以小組為單位,三個小朋友操作,一人負責一種材料,一個小朋友記錄,一個小朋友實驗完了上臺分享,自行分工,不爭不搶

  (2)用筷子多攪拌一會兒再觀察

  (3)聽到音樂開始操作,音樂完畢,停止操作

  3.幼兒分享實驗結果,教師小結:因為我們的洗潔精中活性劑和乳化劑,它們會把我們水中的油分散,所以我們看起來油水就融合在一起了。

  4.那你們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油水分離的現象?

  三、結束部分

  那你們今天晚上回家幫爸爸媽媽洗碗,去感受一下我們能不能用洗潔精把油洗干凈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玩一玩“油水分離”畫,并想象為什么顏料水不會和油畫棒混在一起?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達成較好,幼兒的參與度比較高,覺得非常的有趣,有的幼兒還說回家了還要做這個實驗,非常有趣,回家后還要去用其他材料來探索水和油分離。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由于第一環節把筷子投入進去了,導致幼兒在把水油混合在一起時,沒到教師講解的部分,就直接用筷子在攪拌觀察了。所以如果在上本次課,我覺得可以直接讓幼兒先觀察水油混合,然后自主探索筷子攪拌、靜止后的狀態合為一部分,讓幼兒直接觀察完之后,在進行分享總結可能會更好一些。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整理】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01-17

科學領域教案01-16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快樂整理教案07-03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案通用10-14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教案12-27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教案12-27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7-11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7-11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