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時間:2023-02-23 17:5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重力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1

  教案示例:

  教學課題 第三節 重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點.

  (2)能用G=mg計算重力的大小.

  (3)通過實驗,培養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2)在發現重力與質量關系的規律時,指導學生學會用比值來處理數據的方法.

  (3)在重力的運用上,教多的采用學生討論,給學生展示課外知識的機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重力以及其運用的學習使學生關注與人息息相關的物理知識.

  (2)通過比較簡單的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讓大多數同學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熟悉探究的過程方法.

  教學重點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學難點 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掌握公式G=mg

  第三節 重力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2. 重力的大小

  (1)實驗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

  猜想:質量越大,重力越大

  方案與表格:

  鉤碼的質量m/kg 鉤碼受到的重力G/N 重力與質量之比(N/ kg)

  結論:重力和質量成正比.

  (2)公式:G=mg g=9.8牛/千克

  3. 重力的作用點:

  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力作用點在幾何中心,重力的作用點也叫做物體的重心.

  4.重力的圖示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1.創設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師:請大家觀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幾個現象.

  (2)播放視頻:瀑布、投籃、蘋果落地

  (3)師:“水為什么往低處流?”、“向上拋出的球為什么總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4)請學生簡要講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這里,針對善于思考的同學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講解)

  (6)在物理學中,重力用大寫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師:大家是否能例舉一些物體受到重力的現象呢?(強調: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體都受重力作用.)

  師:重力作為一種力,它的施力物體是誰?受力物體是誰?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物體.(地面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重力) 觀看視頻,思考其共同特點:落回地面.

  回憶小學自然課所知的物體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問題.

  積極舉例(跳水、滑滑梯、飛機失事墜毀等).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直觀講解:重力的.方向

  (1)演示:讓粉筆由靜止自由下落.

  (2)演示:把一物體用細線懸掛在水平鐵架臺上,把物體抬高后放手,最后豎直懸掛靜止.(演示完后點擊相應圖片)

  (3)師:從這些現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嗎?(學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

  (4)演示:如上實驗中,把鐵架臺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時細線懸掛情況.(演示完后點擊相應圖片)

  (5)比較兩圖片,得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方向即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

  (6)師:大家能不能想個辦法檢測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7)介紹水平儀和重垂線的應用.(圖片) 觀察粉筆自由下落的方向.

  觀察懸掛重物的細線靜止時的方向.

  猜想重力的方向.

  觀察鐵架臺傾斜過程中細線的懸掛方向,思考豎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區別.

  掌握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不能簡單的說“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

  知識遷移能力強的同學應能想到利用鐵架臺實驗的思路.

  積極發現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應用.

  3.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

  (1)演示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把一個鉤碼(50克)豎直懸掛在彈簧測力計鉤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就等于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約0.49N).

  (2)師:你的體重(質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覺得你的重力大還是一個鉤碼的重力大?

  (3)提出問題:物體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質量有什么關系嗎?(看學生情況也可啟發學生自己提出)

  (4)組織學生猜想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和制定表格

  (6)請各小組交流方案和表格,幫助總結出實驗方案和表格.

  (指出應多測幾組數據)

  (7)請學生分組實驗并收集數據.提出要求: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研究,嘗試發現規律.

  (8)請各小組匯報實驗數據和所發現的規律.

  根據情況可提醒學生計算G與m的比值,在表格中補充一列,如:

  鉤碼的質量m/kg 鉤碼受到的重力G/N 重力與質量之比(N/ kg)

  0.1 0.98 9.8

  0.2 1.96 9.8

  0.3 2.94 9.8

  0.4 3.92 9.8

  (9)由實驗可總結出: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對有的同學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釋)

  重力跟質量的關系可以寫作:G=mg

  強調:①在公式中,m的單位需用千克,計算出的G的單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多少的屬性,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作用,是一種力.在近地面范圍內,重力是質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體所受引力約為地球上的1/6.(舉例:宇航員的稱重圖片;播放宇航員月球行走的圖片.)

  (10)師:請同學們計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時所說的體重其實是質量)

  (11)師:請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對物體沒有重力作用將會是什么樣子?

  播放宇航員在失重狀況下的生活場景. 掌握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物體重力的辦法.

  根據日常經驗應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個鉤碼的重力大.

  積極猜想物體的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能提出:物體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分組討論實驗設計方案,以及所需記錄的物理量,并且根據方案制定實驗表格.

  積極交流實驗方案和表格,如:

  鉤碼的質量m/kg 鉤碼受到的重力G/N

  認真實驗并記錄數據.認真分析研究實驗數據,總結發現規律.

  通過計算G與m的比值發現規律:G與m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定的,即G與m成正比.

  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計算關系.

  理解質量和重力的區別.

  掌握用公式計算重力的方法.

  充分想象重力消失后的各種場景.體會重力作用的重要性.

  4.簡單介紹:重力的作用點

  (1)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

  (2)舉例(課件):找出正方體、球、直尺的重心.

  (3)請學生想辦法用一個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圖),觀察手指所在刻度.

  (4)(根據學生情況適當補充,可放在擴展資料中)重心的應用:重心越低,物體越穩,如不倒翁. 掌握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力的作用點.

  用一個手指托住直尺,觀察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從而體會重心的概念.

  5.重力的圖示 舉例:試作出靜止在一斜面上的質量為2千克的正方體木塊所受重力的圖示.

  (目的在于通過作重力的圖示總結所學內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通過作重力的圖示對所學知識進行小結與回顧.

  6.總結:探究生活中運用重力的事例 組織學生討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可從中獲得及時的教學反饋情況.) 積極思考重力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能從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個角度展開討論,體會重力與世界的息息相關.

  課后作業 練習冊相應內容;小論文:“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反饋

  (1)由于學生已知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所以對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

  (2)在沒有進行辨析前,很多學生確實會把質量與重力劃等號.

  (3)學生參與思考和動手的部分較多;學生展示自己平時課外知識的機會較多,比如關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討論.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計算重力.

  能力目標

  1.通過上節力的三要素的學習引入重力的三要素,培養學生學習的遷移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講解重垂線和重心,培養學生尊重物理事實,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前三節內容的基礎上,研究最常見的力——重力.教材通過“蘋果落地”和“拋出去的石塊向地面下落”兩個例子使學生認識重力的存在.然后用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方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質量成倍數關系的鉤碼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算出每次測得的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比值,由此得出重力跟質量成正比,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并由此關系,得出重力的計算公式.

  關于重力的方向,教材說明用一根線把物體懸掛起來,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這種講法比直接告訴學生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更符合邏輯.

  由于物體重心的位置跟形狀、質量分布情況有關,教材關于重心的問題只做了簡單介紹.

  本節后面的“想想議議”中的問題,目的在于讓學生正確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方向是不同的,都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有關“重力的方向”的教學建議

  可讓學生通過觀察并認識物體自由下落的方向、懸掛物體的線自由下垂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人們把這個方向叫做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學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誤認為踉接觸面垂直.為了糾正這種錯誤,在講授重力的方向時可以做以下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兩條重垂線的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重垂線與水平桌面、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為了讓學生了解重垂線在建筑中的作用,課后可以讓學生利用重垂線校準墻壁是否豎直(看重垂線是否與墻壁平行),窗臺、桌面是否水平(看重垂線是否與窗臺、桌面垂直).

  有關“重力的概念”的教學建議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思考能力,建議教學中可以演示下面的小實驗:手中的小球離開手以后,豎直下落;杯中的水從高處流往低處;小球在桌面上滾到桌邊后要落地……等等,讓學生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通過討論,學生不難得出,物體都是由高處落到低處,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它們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這時再總結出:地面上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再讓學生列舉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物體受到重力的種種現象.這樣既可加深學生對重力的理解,又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重力

  重力的概念比較復雜,而且比較抽象.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重力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而且有些認識是不科學的,例如有的學生認為重力是物體自己施加的,這樣給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因而在進行“重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層次進行.

  (1)從觀察入手,手中的物體離開手以后豎直下落,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的小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向下降落.

  (2)分析思考,物體下落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的物體速度越來越慢,物體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都是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由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說明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

  (3)物體下降時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時越來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了運動方向,說明物體受到了向下的力.

  (4)有受力物體必然有施力物體,這個施力物體就是地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了力.由此得出重力的概念.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關于重力的方向,在學生中易出現兩個錯誤說法:一是把豎直向下說成垂直向下,或者誤認為與接觸面垂直.由于學生對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可以沿斜面下滑有感性認識,因此認為這時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為了解決上述學生中的問題,建議在教學中采取以下方法.

  (1)認真觀察物體自由下落的方向,懸掛物體的線自由下垂的方向,然后向學生明確,這個方向被人們稱為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2)從數學知識可以知道,垂直是兩條線、兩個平面,或者是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但是重垂線的方向與水平桌面垂直、與斜面不垂直,因此講垂直向下或者講與接觸面垂直是錯誤的.

  3.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當一個物體的幾何形狀及質量分布不發生改變時,它的重心位置相對物體來說也是確定的,并不隨物體放置的位置改變而改變.但如果形狀發生了變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將發生改變,如一個人在運動時其重心位置就會不斷發生變化.

  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如球形,正方體,圓柱體等.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體上,例如一個圓環其重心就不在環上,而在圓心上.

  對于不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可以采用懸掛法來確定.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觀察手中的物體離開手后自由下落,向上拋出的物體速度越來越慢最后改變方向自由下落,通過分析這些現象得出重力的概念.

  2.通過實驗得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3.通過觀察、分析、討論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4.小實驗,確定重心的位置.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

  準備重垂線、彈簧秤、鉤碼

  教學設計示例

  (一)導入新課

  實驗一:教師將小球放在手中,松開手,請同學們觀察松開手以后小球如何運動?它的運動狀態變了沒有?為什么會發生這些現象?

  教師進行實驗,反復幾次,然后請同學回答上述問題.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來越快,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由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見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實驗二:教師向上拋出一個小球,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小球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情況.

  教師進行實驗,反復幾次,請同學敘述觀察到的現象.

  提問:為什么小球在拋出以后運動的速度越來越慢,為什么小球會改變運動方向?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以上現象都說明小球受到了一個向下的力,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拋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運動,速度越來越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向下運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這個力我們叫它重力.

  (二)新課教學

  1.重力的方向

  老師:放在講桌上的粉筆盒、板擦,同學們課桌上放的書、鉛筆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受不受重力?

  [學生]都受到重力.

  [老師]重力的施力物體是誰?

  [學生]是地球.

  [老師]在地面附近有沒有不受重力的物體?

  [學生]沒有.

  [老師]請同學們看一下,在鐵架臺的橫桿上用線掛著幾個物體,有重錘、有砝碼.懸掛物體的線自由下垂的方向,剛才我們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學生]這些方向都是一樣的.

  我們把這個方向叫豎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重力是有大小的,這里有兩個金屬球,一個大一個小,我們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把這兩個金屬球放在手心感覺一下.

  請一位同學到前邊來拿起金屬球.

  [老師]這兩個金屬球哪個質量大?

  [學生]大金屬球.

  [老師]根據你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哪個金屬球的重力大?

  [學生]大球.

  [老師]金屬球的重力和它的質量是什么關系?

  [學生]質量越大的金屬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老師]回答的很對,但這只是一個定性的結論,下面我們定量的研究這個問題.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一下,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來測量,(把大小兩個金屬球用膠條固定兩根小線,并掛在兩個彈簧秤上)大金屬球彈簧秤示數大,掛小金屬球的彈簧秤示數小,彈簧秤的讀數就等于物體的重力.我們每個同學的課桌上有一個彈簧秤和3個100g的鉤碼,請同學們分別測出100g、200g、300g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并計算出重力跟質量的比值,把測量值和計算結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開始實驗.

  實驗過程中教師在同學中巡視,進行指導,了解實驗情況,實驗結束后請同學說出自己測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體的重力與它的質量的比值,將學生測得的值寫在黑板上.由于彈簧秤不十分精確以及測量中不可避免的誤差,計算出的比值不會正好等于9.8N/kg.應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的說出自己的測量值,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數值不準確的原因.

  大量的實驗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告訴我們,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它們的比值是9.8N/kg,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可以寫成如下表達式.

  請同學考慮一下g= 9.8N/kg,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質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這個結論如果學生一時說不出,教師應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逐步進行引導)

  利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已知質量計算出物體的重力,也可以已知重力求出物體的質

  量.但計算中要注意質量的單位用千克,計算出重力的單位是牛.下面請同學們計算一下,質量是450g的物體重力是多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練習結束后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將學生回答內容寫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確解題過程的板書.

  例題質量是450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G=?

  解

  答物體受到的重力是4.41N.

  4.重心

  請同學們把直尺、鋼筆、鉛筆放在手指上并且讓它們能靜止不動.

  學生進行小實驗,實驗結束后教師提問.

  是不是隨便怎么放,直尺、鋼筆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靜止不動.

  不是,對每一樣東西總是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個點上,如果這個點正好在手指中間的位置,物體就可以不掉下來,這點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我們叫它重心.

  老師:剛才實驗中同學們是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與鋼筆、圓珠筆等物體重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沒注意的同學可以再試一下.

  [學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間的位置,鋼筆、圓珠筆就不在中間.

  [老師]同學們觀察的很好,這說明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材料是否均勻有關.

  外形規則,密度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如球心、圓心、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

  現在同學們的課桌上都有兩塊不規則的紙板,大家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迅速、準確的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組織學生討論,最后引導大家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這一物理規律,利用幾何中兩條

  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的數學規律歸納出用吊線法來確定不規則物體重心的位置.

  (三)總結、擴展

  今天我們研究了重力,實際研究了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研究了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概念比較復雜,初中只能作一般的了解.17世紀末,英國科學家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引力稱之為萬有引力,地球與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地球引力,但是一般地說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引力,所以我們的教材中在講重力時只說“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并沒講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也沒有給出重力的定義.由于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今后到高中還要作進一步研究.今天研究的第二個問題是重力的三要素,即重力大小的計算、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這三個問題對于今后學習物理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掌握.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義。

  (二)教具

  彈簧秤、鉤碼、質量相等的兩種不同鉤碼。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新課引入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只能看到地球的某一局部。如果在宇宙空間里看地球,地球近似是圓球型。

  (教師畫圖)

  北京在北緯40°左右。一棵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秋天到了,蘋果從樹上落下來。請同學畫出蘋果沿著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學生畫在黑板上)

  海南省盛產椰子,椰子落下來沿著什么方向?

  南半球上果樹上落下的水果沿著什么方向落下?

  (一位學生畫在黑板上)

  教師: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失去了支持,都要沿著黑板上所畫的方向落向地球,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三、重力的產生

  教師: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體。例如,蘋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蘋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四、重力的方向

  教師:重力是一種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來檢查房屋的墻壁是否豎直。我們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線檢查墻壁就是應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個道理。測繪人員用的水平儀下懸著重垂線,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來測定儀器是否水平。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采用這類方法檢查家中的電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五、重力的大小

  1.實驗:兩個鉤碼的大小、形狀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們的`質量都是50克。我們用彈簧秤測量它們的重力。把物體掛在彈簧秤下,當物體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就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

  (教師演示)

  這兩個砝碼的重力都是0.5牛頓。質量相等的物體,它們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學生實驗:用彈簧秤測量質量分別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體的重力,將測量結果填在課本的表格內。

  (學生操作)

  3.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教師:從實驗數據可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g的值

  實驗數據中重力和質量的比值大約是10牛/千克。精確的測量結果表明,重力和質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這個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計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體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物體的重力和質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這個公式時,質量m用千克作單位,重力G用牛頓作單位,g =9.8牛/千克。

  6.例題:一個集裝箱的質量是4噸,計算它所受重力。并畫出重力的圖示。

  已知:m=4噸=4000千克,

  g=10牛/千克。

  求:G。

  解:G = mg

  =4000千克×10牛/千克

  =40000牛。

  答:集裝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

  作力的圖示時,要畫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裝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點畫在它的中心。方向豎直向下。結合標度線段的長度,重力線段長度應是標度線段長的4倍。

  六、重心

  教師: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七、總結

  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體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重力既然是一種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

  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這個關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

  八、作業

  1.完成節后練習。

  2.章后習題4、6。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點。

  (2)能用G=mg計算重力的大小。

  (3)通過實驗,培養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2)在發現重力與質量關系的規律時,指導學生學會用比值來處理數據的方法。

  (3)在重力的運用上,教多的采用學生討論,給學生展示課外知識的機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重力以及其運用的學習使學生關注與人息息相關的物理知識。

  (2)通過比較簡單的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讓大多數同學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熟悉探究的過程方法。

  教學重點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學難點:

  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掌握公式G=mg。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2、重力的大小

  (1)實驗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系。

  猜想:質量越大,重力越大。

  方案與表格:

  鉤碼的質量m/kg;鉤碼受到的重力G/N;重力與質量之比(N/kg)。

  結論:重力和質量成正比。

  (2)公式:G=mg,g=9.8牛/千克。

  3、重力的作用點:

  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力作用點在幾何中心,重力的作用點也叫做物體的重心。

  4、重力的圖示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師:請大家觀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幾個現象。

  (2)播放視頻:瀑布、投籃、蘋果落地

  (3)師:“水為什么往低處流?”、“向上拋出的球為什么總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4)請學生簡要講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這里,針對善于思考的同學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講解。)

  (6)在物理學中,重力用大寫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師:大家是否能例舉一些物體受到重力的現象呢?(強調: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體都受重力作用。)

  師:重力作為一種力,它的施力物體是誰?受力物體是誰?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物體。(地面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重力)觀看視頻,思考其共同特點:落回地面。

  回憶小學自然課所知的物體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問題。

  積極舉例(跳水、滑滑梯、飛機失事墜毀等)。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直觀講解:重力的方向

  (1)演示:讓粉筆由靜止自由下落。

  (2)演示:把一物體用細線懸掛在水平鐵架臺上,把物體抬高后放手,最后豎直懸掛靜止。(演示完后點擊相應圖片。)

  (3)師:從這些現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嗎?(學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

  (4)演示:如上實驗中,把鐵架臺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時細線懸掛情況。(演示完后點擊相應圖片。)

  (5)比較兩圖片,得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方向即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

  (6)師:大家能不能想個辦法檢測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7)介紹水平儀和重垂線的應用。觀察粉筆自由下落的方向。

  觀察懸掛重物的細線靜止時的方向。

  猜想重力的方向。

  觀察鐵架臺傾斜過程中細線的懸掛方向,思考豎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區別。

  掌握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不能簡單的說“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

  知識遷移能力強的同學應能想到利用鐵架臺實驗的思路。

  積極發現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應用。

  3、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

  (1)演示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把一個鉤碼(50克)豎直懸掛在彈簧測力計鉤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就等于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約0.49N)。

  (2)師:你的體重(質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覺得你的重力大還是一個鉤碼的重力大?

  (3)提出問題:物體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質量有什么關系嗎?(看學生情況也可啟發學生自己提出。)

  (4)組織學生猜想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和制定表格

  (6)請各小組交流方案和表格,幫助總結出實驗方案和表格。

  (指出應多測幾組數據)

  (7)請學生分組實驗并收集數據。提出要求: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研究,嘗試發現規律。

  (8)請各小組匯報實驗數據和所發現的規律。

  根據情況可提醒學生計算G與m的比值,在表格中補充一列,如:

  鉤碼的質量m/kg 鉤碼受到的重力G/N 重力與質量之比(N/ kg)

  0.1 0.98 9.8

  0.2 1.96 9.8

  0.3 2.94 9.8

  0.4 3.92 9.8

  (9)由實驗可總結出: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對有的同學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釋。)

  重力跟質量的關系可以寫作:G=mg。

  強調:①在公式中,m的單位需用千克,計算出的G的單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多少的屬性,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作用,是一種力。在近地面范圍內,重力是質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體所受引力約為地球上的'1/6。(舉例:宇航員的稱重圖片;播放宇航員月球行走的圖片。)

  (10)師:請同學們計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時所說的體重其實是質量。)

  (11)師:請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對物體沒有重力作用將會是什么樣子?

  播放宇航員在失重狀況下的生活場景。掌握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物體重力的辦法。

  根據日常經驗應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個鉤碼的重力大。

  積極猜想物體的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能提出:物體質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分組討論實驗設計方案,以及所需記錄的物理量,并且根據方案制定實驗表格。

  積極交流實驗方案和表格,如:鉤碼的質量m/kg,鉤碼受到的重力G/N。

  認真實驗并記錄數據。認真分析研究實驗數據,總結發現規律。

  通過計算G與m的比值發現規律:G與m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定的,即G與m成正比。

  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質量的計算關系。

  理解質量和重力的區別。

  掌握用公式計算重力的方法。

  充分想象重力消失后的各種場景。體會重力作用的重要性。

  4、簡單介紹:重力的作用點

  (1)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質量分布均勻的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

  (2)舉例(課件):找出正方體、球、直尺的重心。

  (3)請學生想辦法用一個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圖),觀察手指所在刻度。

  (4)(根據學生情況適當補充,可放在擴展資料中)重心的應用:重心越低,物體越穩,如不倒翁。掌握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幾何體的重力的作用點。

  用一個手指托住直尺,觀察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從而體會重心的概念。

  5、重力的圖示:舉例:試作出靜止在一斜面上的質量為2千克的正方體木塊所受重力的圖示。

  (目的在于通過作重力的圖示總結所學內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通過作重力的圖示對所學知識進行小結與回顧。

  6、總結:探究生活中運用重力的事例:組織學生討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可從中獲得及時的教學反饋情況。)積極思考重力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能從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個角度展開討論,體會重力與世界的息息相關。

  課后作業:練習冊相應內容;小論文:“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反饋

  (1)由于學生已知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所以對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

  (2)在沒有進行辨析前,很多學生確實會把質量與重力劃等號。

  (3)學生參與思考和動手的部分較多;學生展示自己平時課外知識的機會較多,比如關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討論。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相關文章:

《重力》初中物理教案06-11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范文04-08

初中物理重力的說課稿04-11

初中物理重力說課稿04-13

初中物理重力說課稿12-20

初中物理重力說課稿范文01-21

初中物理重力試題及答案04-05

《重力》初中物理教案(通用8篇)10-26

《重力》優秀物理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