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生物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生物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為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生物的錄像。
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 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錄像中出現的生物與非生物。
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后,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后,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后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
總結:除了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還有其他別的生物特征嗎?(根據生物的特征說)
補充:
1. 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
3.生物體能遺傳變異
4.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等
能力訓練:可用書上練習P6
(1)分析圖片彈鋼琴的機器人、慢慢生長著的鐘乳石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蟲都是生物嗎?詳細說明。
教學后記:
本節課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書本上舉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特征這一問題來讓學生討論,所以很多學生對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幾方面了解得不夠深入。
教學反思:
這節課可以先安排課后練習鐘乳石是否生物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就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進行討論和舉例(主要是舉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書本的六個特征后,再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有一個總的認識,再引導他們舉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沒有的特征。對于學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應該逐一分析,并讓學生舉出反例子來論證其觀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然后再由學生來解答鐘乳石是否生物,讓他們用剛學的知識解答一開始可以理解錯的問題。
七年級生物教案2
一、【學習目標】
1、理解“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設計原理。
2、認同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課前小測】(每空1分,共3分)小測得分:()
1、蒸騰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過葉片上的。
2、蒸騰作用在水循環中的作用:提高大氣,增加。
三、【新知預習】閱讀P119-122頁,并完成以下習題。
1、概念:綠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光合作用。
2、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
3、場所: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中含,就都有能夠制造有機物。
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
四、【實驗操作】(每空1分,共8分)
1、暗處理:實驗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其目的是讓葉中的運去或耗盡,讓實驗效果更明顯,
更有說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紙把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蓋起來。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實際上是作對照實驗,用同一片葉,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只有一個變量,即
和。)
3、脫色: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
將葉綠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觀察顏色的變化,(是因為葉綠
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熱是防止因溫度過高而使酒精
燃燒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葉片上的物質(如:酒精、葉綠素等)
沖冼掉。
5、染色:向葉片上(見光的'地方和不見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點之一是遇碘變色。)
6、觀察現象:滴上碘液后,我們發現葉片見光的地方變成了色,用黑紙夾起的地方未變藍。
7、實驗結論:(1)是光合作用的產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
七年級生物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芽的種類,理解葉芽的結構及葉芽發育。理解頂芽發育與側芽發育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葉芽的結構,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分析“頂芽發育與側芽發育的關系”,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知識是葉芽的結構。植物的生長、發育與葉芽的結構息息相關,葉芽的結構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實際上,葉芽就是尚未展開的枝條(枝條:長有葉和芽的莖)。也就是說,莖是由葉芽發育的。只有弄清葉芽的結構,才能更好地理解莖與芽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為后續知識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礎。組織學生做“觀察葉芽的結構”實驗是本節的難點內容之一。學生經常掌握不好雙面刀片的拿法,弄不好會把手劃破。教師課前應把刀片的一側用膠布包好,并告訴學生刀片的正確拿法,避免劃破手指。用刀片縱向剖開葉芽時,學生會出現“剖偏”現象,從而影響對葉芽的觀察效果。教師除了做好示范外,可以多備幾個葉芽,讓學生多做幾次,從中挑選出最完整的葉芽縱剖面。
本節的難點知識還有葉芽的發育。葉芽的發育過程是一個相對緩慢的,動態的、變化的過程。伴隨著葉芽的發育,新的枝條逐漸形成。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原因,會造成一些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這就需要教師設法利用一些手段(錄像、教具、動畫等),克服時空帶來的障礙幫助學生理解葉芽的發育過程與莖形成的關系,從而突破難點。
“頂芽發育與側芽發育的關系”對初一學生而言,植物體內的生長素以及生長素的濃度、作用機理,這些知識都是比較抽象而陌生的,從學生的知識基礎看,理解這些知識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教師應深入淺出地講明頂芽對側芽抑制,產生頂端優勢現象及去掉頂芽能使側芽生長、發育的道理就可以了。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葉芽的基本結構。
難點:葉芽發育、伸展的過程。
手段:實驗觀察與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節中的葉芽的結構與發育是比較抽象的,所以通過實驗觀察及動畫演示等方法,比較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一些基本的技能。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提問:植物的根和葉所吸收和制造的營養物質是如何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其他器官的?
組織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從植物的外形上分析莖是連接根和葉的器官。
總結:營養物質的運輸是由莖完成的。
引入課題:植物體的莖是怎樣產生的?
二、講授新課:
(一)莖是由芽發育而成的:
出示錄像:春天樹木枝條發芽、生長的現象。
組織學生觀看錄像,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莖是由芽發育而成的。
(二)芽的種類:
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帶芽的枝條實物或投影。
組織學生觀察。
提出問題:“請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芽進行分類。”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芽分類的標準和名稱。
總結:
(1)芽有許多種類,分類的標準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如:
按著生位置區分,可分為頂芽、側芽。
按將來發育成什么分,可分為葉芽、花芽、混合芽。
(2)頂芽有可能是葉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或花芽,但發育成枝條的芽,應該是葉芽或混合芽。
(三)葉芽的結構:
組織學生完成實驗:觀察葉芽的結構
1、提示注意事項:
(1)縱切葉芽時,不要切偏,并注意安全。
(2)對照掛圖或課本中的實驗-葉芽的結構。
2、組織學生總結葉芽的結構,并請個別學生進行指圖的活動。
利用自制教具或多媒體動畫等方式,向學生展示葉芽各部分發育的過程。
組織學生總結葉芽各部分發育的結果。
(四)側芽發育和頂芽發育:
展示具有頂端優勢植物的幻燈片或盆栽植物。
請學生分析出現頂端優勢的原因。
講解:(出示投影)
生長素多集中在頂芽等生長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運輸。在含量微少時會促進植物生長,含量稍多就會抑制植物生長。一般情況下頂芽生長素含量少生長快,側芽生長素多生長慢或停滯。當頂芽去掉后,生長素往下運輸的量減少了,側芽處生長素含量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解除,側芽開始生長,并能發育成側枝。
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位園林工作者,那么你將如何把頂端優勢這一現象利用在工作中?”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利用錄像總結學生發言,說明頂端優勢和整枝摘心在農業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板書設計:
第六章 營養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莖是由芽發育成的
一、芽的種類:
二、葉芽的'結構:
三、頂芽發育和側芽發育的關系:
1、頂端優勢:頂芽發育占優勢,從而抑制側芽發育的現象。
2、應用:
(1)種植番茄、棉花:要適時摘除頂芽。
(2)種植用材林:要去掉側枝。
探究活動
實驗目的:觀察并認識葉芽的結構和發育過程
材料用品:
著生葉芽的白楊枝條、放大鏡、刀片、鑷子、盛水的小瓶、30℃~40℃的溫水。
方法步驟:
1、冬天觀察白楊枝條,就能看到枝條上明顯地分出節和節間,每個節上有葉痕。請注意側芽著生在什么部位?側芽排列的順序怎樣?頂芽又著生在什么部位?芽的外面被覆蓋著什么?
2、用刀片把側芽縱剖開,再用放大鏡觀察芽軸、幼葉、葉原基的結構是怎樣的?各著生在什么部位?
3、用鑷子仔細去掉幼葉,在每個幼葉的葉腋都生有什么結構?
4、去盡所有的幼葉,在芽軸的頂端露出什么結構?
5、切去一段枝條,浸入30℃~40℃溫水中,8~10小時后插入盛水的瓶里,移到15℃~18℃溫暖的地方,葉芽就慢慢地發育成枝條。注意觀察芽軸、幼葉、葉原基的變化情況。
實驗結果:
白楊枝條的每個節上有葉痕,在葉痕上方的葉腋中生出側芽。白楊的側芽是互生的。頂芽著生的頂端。芽的外面被覆蓋著兩片鱗片,鱗片表面密生茸毛,能防止水分喪失和嚴寒的侵襲。
側芽的鱗片內有中軸,這是芽軸。芽軸的周圍生有幼葉,帶黃色,彼此擠緊在一起,越近中心的幼葉越小,最小的只是一個個突起,叫做葉原基。每個幼葉的葉腋都生有一個突起,這是芽原基。芽軸的頂端有白色肉質的小丘,這是生長點。
葉芽發育成枝條時,芽軸漸漸伸長,節間距離加大,葉原基和幼葉形成葉,芽原基發育成側芽。
七年級生物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學習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了解細菌的生殖方式和營養方式;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觀察細菌形態和對問題的分析、比較,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繼續樹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是相互聯系、互相影響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細菌與人類的關系,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點、難點分析
1.細菌結構特點及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是本章的重點知識,因為:
(1)通過學習細菌細胞結構特點,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細胞結構上的相同點及顯著區別,明白為什么把細菌從植物中劃分出來。
(2)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為重點之二。腐生細菌等微生物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起著重要作用,維持著生態系統中物質轉化的動態平衡和自凈作用。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細菌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為學習高中生物學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礎。
(3)細菌與人類的關系為重點之三。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客觀事物。了解細菌與人類的密切關系表現在有利與有害兩個方面,從而糾正許多人誤以為細菌都是有害的錯誤觀念。
2.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及了解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學難點。
(1)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是本章的難點之一。細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數量極大,與人類關系密切,但因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特別是有些地區的學校缺少相應的教學設備,如顯微鏡、顯微投影儀、錄像設備和微機等,所以教師難以進行直觀教學。
(2)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學的難點之二。因為初一學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識很少,也沒有接觸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知識,因而講透細菌在促進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有一定難度。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參考課時為一課時。
二、教學過程:
1.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如:你們見過細菌嗎?聽說過細菌嗎?能否描述出細菌的樣子?在學生議論后請學生回答問題。
由此引入新課,教師接著指出:細菌分布廣泛,無論是空氣、水、土壤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細菌生活。但它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十分微小,所以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2)關于細菌形態的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①用高倍顯微鏡演示細菌的三種形態;如果有教學設備的學校最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②可以用顯微投影儀投影放大細菌的三種形態。③播放細菌顯微結構和亞顯微結構的錄像片段。④以上設備都沒有,教師可讓學生參看書中的顯微照片及插圖,同時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出細菌三種形態的示意圖。接著教師總結出細菌的形態:單細胞個體,從形態上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
(3)細菌的結構特點,該教學內容由于學生沒有學過有關知識,可用講述法。首先課前要準備好細菌結構的模式圖。如果沒有,教師可參照書上有莢膜的細菌結構示意圖畫一個。對照圖來講述細菌結構特點時,注意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注意強調:細菌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是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所以細菌不屬于植物范圍。另外,有些細菌具有特殊結構如:①有的細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動。②有的細菌在細胞壁外有莢膜、具有保護作用。
關于芽孢,教師應該指出:能否形成芽孢是細菌總的特征,不是所有細菌都能形成芽孢。芽孢是該菌種的休眠狀態,稱休眠體。注意說明芽孢的形成不是細菌的繁殖方式,一個細菌只能生成一個芽孢,在適宜條件下,一個芽孢萌發形成一個菌體。芽孢對惡劣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壁很厚滲透性差,含水量極少。殺滅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壓蒸氣滅菌法。一般情況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多年。教師可以補充講述芽孢在生物防治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有些芽孢桿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時,產生晶體內含物,稱副芽孢體。蘇云金桿菌和日本甲蟲桿菌等產生的副芽孢體對某些昆蟲有強烈毒性,因此有些國家用蘇云金桿菌等細菌作為殺蟲劑又稱生物農藥,既能消滅害蟲又不污染環境。
2.細菌生命活動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生殖過程中要強調分裂生殖是單細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特點是簡單、快速,屬于無性生殖。在講述生殖過程中,教師可參考教參中的示意圖邊講邊畫。
(2)細菌的`營養方式的講述可用談話法。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供學生討論:①植物是怎樣制造有機物獲得營養物質的?②植物制造有機物的條件是什么?③細菌不含葉綠素,它怎樣獲得營養?經討論后,教師做必要的總結。這樣學生就可以推論出細菌與植物的營養方式有本質的不同。接著引出異養的概念以及腐生細菌與寄生細菌的概念。強調腐生和寄生細菌的區別:腐生是從已死的或腐爛的動植物組織中獲得有機物;寄生是從活的動植物體內或體表來吸取有機物來生活。
3.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1)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本內容教師可運用講述與談話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生物都有著誕生、生長發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這是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物體死亡后是否永遠保留在地球上?為什么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讓學生回答,誰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細菌的具體作用需要教師來講述。下面教師可畫簡圖讓學生連線填充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
為加深學生了解腐生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可布置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完成:
用一個廣口瓶里面放些土,把小昆蟲的尸體埋在土中。再把玻璃瓶埋入土中,瓶子不要加蓋。上面做好標記,過一段時間挖出來觀察,看看有何變化。
(2)在講述細菌與人類的關系之前,先讓學生討論,①細菌對人類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現在何處?而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補充,要強調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有害的只是少數種類。糾正細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認識,培養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由于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完課后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及時反饋。并請學生回答“動動腦”上的問題。布置學生看課外讀物的內容。
4.本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細菌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范圍很廣,特別是近些年來在環境保護、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制藥業等等在講課時可以滲透這方面的信息。
七年級生物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征
三、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并查找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1、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說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
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范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后匯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范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并及時記錄,布置作業是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
法)并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么特征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境?
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難點和重點
重點:①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濕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并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回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后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并引導其他同學發現問題,吸取經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布置課后作業: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練習使用顯微鏡教案
教學目標
①說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②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③認同顯微鏡的規范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和難點
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
難點:規范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顯微鏡,并逐個檢查(準備兩個不同倍數的目鏡);四種標本(寫有“e”字的玻片;動植物玻片標本),擦鏡紙,紗布;
學生:對照課本彩圖,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閱讀課后的顯微鏡發展史。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教師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導入的策略和方法
講授新課思考得出,要了解細胞,必須借助顯微鏡。提示圖中細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細胞。
取鏡和安放:
強調安放目鏡時,手指不要觸摸鏡頭,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引導學生說出顯微鏡的發明、發展過程。提問:我們現在用的是什么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學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回答教師指示部分的名稱。
引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顯微鏡,并爭取達到人人會使用顯微鏡。指導學生學會通過看書來認識顯微鏡。
隨機叫學號,進行抽測。
2.顯微鏡的使用對光
(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睜。
(3)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
觀察:
(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
(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
(3)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動手觀察的欲望。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邊看書邊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
情況不一,部分同學沒看到物像。
思考回答: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細胞越大,個數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細胞越小,個數越多。
歸納: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
認真觀看
動手觀察,注意規范。進行鼓勵,引出顯微鏡的使用。介紹四種觀察標本:
①寫有“e”字的玻片;
②印有數字的透明紙;
③動植物玻片標本;
④寫有數字的不透明紙。
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后指導學生動手觀察。(建議先觀察2號標本)
巡視,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
給予鼓勵性評價。
先請學生補充,后教師補充。
強調:①用低倍物鏡(10X或8X,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
七年級生物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的概念
5、能說出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消化系統的掛圖或模型,培養學生對直觀教具的觀察能力。
2、通過對“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的設計、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設計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實驗,體驗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承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辨證關系。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應明確三個問題:第一、食物為什么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第三、食物消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1、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
2、事物的消化過程
教學難點 :
1、小腸與消化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食物的化學性消化
教法建議:
建議授課3課時:第1課時通過探究實驗,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課時學習消化食物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第3課時通過實驗探討食物消化的過程。
關于“食物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學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質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才能進一步被細胞利用。建議教師演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給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先讓學會通過討論,自己設計實驗,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為什么要消化的基礎上,很自然就會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怎樣才能轉變為小分子物質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關于消化系統的組成可讓學生看圖自己說出。并結合自身實際指出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關于牙齒的教學,可以利用模型簡單介紹,建議把牙齒保健的內容放到第四節講解,讓學生先收集一些資料。關于胃的結構的教學,建議先利用掛圖明確胃壁的四層結構,并指出整個消化道壁的結構都與其相似;再結合錄像或實物,讓學生對胃壁內表面有皺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積有一個感性認識。由于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關于小腸的教學中應注意明確:一、小腸長(利用消化系統掛圖就可看出);二、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絨毛(演示實物或看錄像)這種結構特點——面積大決定著食物在小腸中停留的時間相對長,消化更充分。進而強調生物學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關于大腸的教學,可結合掛圖進行講述,要讓學生明確平時易混淆的盲腸和闌尾的位置關系。關于消化腺的教學,主要讓學生明確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系(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胃和小腸的結構特點,重在突出“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性”。
2、淀粉、蛋白質、脂肪的化學性消化過程,難在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
3、“淀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及“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重在實驗的設計、實驗的現象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教學過程 設計:
第1課時:
<第二節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食物,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必須經過人體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營養物質為什么需要加工?要經過怎樣的加工?又是由我們身體的哪些結構來完成這一過程的呢?這就是我們在第二節要學習的內容。
<本課時內容引入>:復雜的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實現也是通過細胞完成的。營養物質首先要進入細胞才能被細胞利用,參與生命活動。那么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不是都能進入細胞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建議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自己設計實驗)
在甲乙兩個大燒杯內裝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紙(相當于細胞膜,也可以用雞蛋的卵殼膜代替)包緊,玻璃管內是待透過細胞膜的溶液。甲裝置里裝的是淀粉液,乙裝置里裝的是葡萄糖溶液(課前準備好)。
一段時間后,往燒杯和玻璃管內分別加幾滴碘液來檢驗,可見到燒杯中的液體不變藍,而玻璃管中的液體顏色變藍了。
再取乙裝置中的玻璃管內和燒杯中的液體各取5毫升,分別放入A、B兩試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熱來檢驗,可見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燒杯中的溶液顏色都變成了磚紅色。
這個實驗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樣的小分子物質是能透過細胞膜的,而淀粉那樣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質、脂肪類的大分子物質必須要經過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是食物消化的過程),轉變為小分子的物質,才能被人體所利用。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補充:如本課時時間富裕,可將消化系統的組成提前到這節課學習。
教學設計示例
第2課時:
<本課時內容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復雜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必須先經消化,由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后,才能被細胞吸收、利用。而這一切過程是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行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讓學生看消化系統掛圖或模型,自己說出消化系統的組成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肛門組成。
(1)口腔:口腔內有舌和牙齒。
①牙齒: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可分為門齒、犬齒和臼齒。
A、結構:
。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頸:稍細的部分,外包牙齦(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蓋著乳白色的釉質,是人體結構中最堅硬的物質,損壞后,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門齒可咬切食物,犬齒負責撕裂食物,臼齒負責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兩副牙。一是乳牙, 20個;二是32個恒牙,28~32個。
②舌:是口腔中一塊肌肉質的結構,主要的功能是攪拌食物、輔助吞咽,此外還與發音和辨別食物的味道有關。
(2)咽:進食與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與胃之間,長約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動,將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結構可以分為四層(借助掛圖講解),由內向外為:粘膜、粘膜下層、肌肉層、漿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發達,從而使胃的收縮強而有力。胃上端與食道相接的部分,稱為pen 門,胃下段與小腸相接,稱為幽門。在幽門部的管壁內,有一圈特別發達括約肌,能控制食物通過。
胃的主要功能是:暫時儲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儲存時間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時。空腹時,胃壁肌肉維持一定程度的緊張。故每5小時左右進食一次。
(5)小腸
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部分,大約有5~6米,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小腸起始部相當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長度,故稱十二指腸(結合掛圖見講解),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長度的原因,還有其它一些適應性特點,后面會學習到。
(6)大腸
大腸較小腸粗大,長度約1.5米,可分為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利用掛圖講解)。
在大腸的起始端(與小腸相連接處),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稱為盲腸,其盲端又有一指狀的突起,即闌尾。盲腸和闌尾在人體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腸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門
是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臟、肝臟、胃臟和腸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對,分別是腮上腺、頜下腺、舌下腺,均有導管將所分泌的唾液輸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為麥芽糖。另外,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有殺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內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鹽酸和胃蛋白酶構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
腸腺是小腸粘膜中的微小腺體,分泌腸液,呈堿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腸液約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條狹長而扁平的腺體,靠近胃與十二指腸。分泌的`胰液,經胰管注入十二指腸。胰液呈堿性,含消化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臟
肝臟是人體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臟重1.5千克。肝臟能分泌膽汁,呈堿性,雖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幫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變成脂肪微粒。肝細胞分泌的膽汁,均先運到膽囊中暫存,待有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引起膽囊的收縮,把膽汁擠壓出來,經總膽管注入十二指腸總膽管的末端與胰管合并而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該處也有括約肌的控制,平時緊縮,在進食時才會舒張而打開,使膽汁和胰液經此流入小腸。
另外,肝臟還能在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能解毒等等。
板書:
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
(一) 消化道
1、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1)口腔:牙齒咀嚼;舌攪拌
(2)咽:進食與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暫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腸:長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腸:長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門:排出食物殘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開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質的酶
小腸腺
小腸腔
腸液
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肝臟
小腸腔
膽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腸腔
胰液
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教學設計示例
第3課時:
<本課時內容引入>:看錄像(媒體素材中《消化和吸收》的片頭),提出問題
具體設計如下:
1、利用“動畫片”復習引入,提出問題。
課上首先讓學生看一段動畫片后回答問題——這段動畫片講述了我們前面學過的哪點知識?動畫演示的是一個小男孩想把一個體積很大的家具搬進屋子,但搬不進去,他動了腦筋后將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地搬進了屋子。這段動畫形象地表明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只有轉變為小分子物質,才能進入細胞即“食物為什么消化”的道理,學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學習興趣也開始萌動。隨之提出:“‘拆’的過程在哪個結構中進行?”的問題,學生很輕松地答出:“消化系統”。此時剩下的,也是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呈現出來了:“‘拆’(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是怎樣進行的呢?”學生的“胃口”被調動起來,興趣高漲。
2、利用已有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做出假設。
在明確了課題之后,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當天吃的早餐,再讓學生將其歸類:如面包、肉包子的皮兒、粥主要成分是淀粉;雞蛋、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肉包子的陷兒、牛奶里含有脂肪。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課題: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淀粉、蛋白質、脂肪是怎樣被消化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已有知識對其做出合理的假設。由于學生已有了“食物為什么消化”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的知識,做出假設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找幾個小組匯報后,將學生所說的消化過程進行歸納:在牙齒咀嚼、胃腸蠕動的作用下,食物可以由較大的體積轉變為較小的體積,但大分子物質仍然是大分子物質,這個過程屬于“物理性消化”;與此同時在口腔、胃、小腸里食物會與消化液混合,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質、脂肪會轉變為小分子物質,這個過程屬于“化學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學生是很容易想象的,而化學性消化是難以想象的,“我們能看到人體內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嗎?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設計實驗模擬人體內發生的這個過程呢?”利用問句將這節課的重點指出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3、設計并完成體外實驗模擬體內消化過程,解決問題。
(1)確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質:
由于4人一個小組,要想在課上通過實驗解決三種大分子物質的消化問題是很難實現的,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問題,10個小組研究的問題各不相同,再進行實驗結果的交流匯報效果會比較好。因此在參與小組討論的時候我鼓勵學生選擇不同的研究對象,學生根據自己小組成員的興趣、能力確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質。
(2)設計實驗,初步定出設計方案:(可以參考閱讀資料,或找老師幫助)
對于大分子物質的檢驗方法學生了解的較少,多數學生只知道淀粉遇碘酒變藍,因此給學生準備了一份書面的閱讀材料,里面介紹了一些關于大分子物質的特性、檢驗及一些關于酶的知識,學生通過閱讀,選擇利于自己工作的內容,再給予一定的加工,初步定出實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選擇性、能動性都得到了鍛煉,教師只是一個指導者,也許連指導者都算不上,就是學生中的一員。
(3)交流設計方案,修改、完善實驗方案:
不同的小組,就算研究的問題相同,實驗設計思路也各有千秋,讓一些小組起來匯報,由學生進行評價,找出優點和不足,教師再給予恰當的點撥,學生再次修改實驗設計方案,讓其趨于可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創造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現。
(4)進行實驗(等待過程中預期實驗結果)
在學生確定了實驗方案后,首先要自己選擇實驗用具。教師事先按研究的大分子物質不同準備了不同的實驗材料及用具,與一種大分子物質相關的放在一個實驗盤中,學生領取了實驗盤后,要按自己的設計進行選擇。學生的選擇性、主動性得到了鍛煉。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是由學生自主操縱的,每一位組員都得到了適當的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加強,真正從自己學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學生親眼看到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物質,盡管沒有進行檢測,但已經可以說明一定問題,即:一定條件下,消化酶作用于大分子物質,使其分解為相應的小分子物質了。
以上過程也可用較保守的方式講解:教師做演示實驗,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
1.口腔內的消化:
食物入口,首先要經牙齒咀嚼、切斷、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觸。口腔中的舌的味覺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質,在咀嚼食物時,又可借助舌的運動,將食物與唾液拌和成食團,以便吞咽。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消化為麥芽糖。但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存在時間短,所以,只有部分淀粉變成麥芽糖。如果咀嚼時間長,你會發現人口的饅頭和米飯變甜,就是這個原因。
食物經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團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擴張和收縮,交替活動,稱為蠕動。將食團逐步向下推擠,推至食道下端,胃的括約肌舒張,食物進入胃。
2.胃內的消化:
食物進入胃內,唾液淀粉酶是否還能繼續消化淀粉?不行,因為胃液是酸性的,影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所以,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食團進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縮、蠕動,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與胃蛋白酶結合,在酸性條件下,胄蛋白酶活動,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多肽。食物在胃內停留數小時后,破消化為粥狀的食糜。隨胃的蠕動,進入小腸。
3.小腸的消化
食物進入小腸后,進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腸內,小腸蠕動,推動食糜前進,同時將消化液與食糜充分混合。包括膽汁、胰液和腸液。而這些堿性的消化液也與食糜的酸性中和,發揮作用。
進入小腸的食糜,含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和多肽,經由胰蛋白酶的作用,將之分解為分子較小的多肽,然后在肽酶的作用下,徹底分解,產生氨基酸。
胰淀粉酶接替唾液淀粉酶的未完成的工作,把尚未消化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進一步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為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主要是靠膽汁的乳化作用。因為脂肪不溶于水,不易被水溶性的脂肪酶所分解,但膽汁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分散為許多小滴而散布于水中,加大酶的接觸面積,在腸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板書:
三、過程
(一) 物理性消化:牙齒咀嚼、胃腸蠕動
化學性消化:
或者是:三、過程:
探究活動
探究胃液對蛋白質的消化作用
[問題]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需要什么條件?
[假設] 胃蛋白酶需在酸性、溫度為37℃環境條件下消化蛋白質
[實驗設計]
(1)材料用具:雞蛋;燒杯,試管,試管夾,滴管,量杯,玻璃杯,天平,角匙,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玻棒,溫度計,火柴,特種鉛筆,石蕊試紙,開水,冰水(或冷水),濃鹽酸,3%鹽酸,10%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溶液,胃蛋白酶,食鹽。
(2)實驗方法:通過進行對比實驗,比較胃蛋白酶在37℃酸性環境和胃蛋白酶在37℃中性環境以及胃蛋白酶在高溫和0℃環境下,消化蛋白質的情況。
(3)預期:如蛋白酶確實需要37℃酸性環境,則該環境中的蛋白花與蛋白酶混合后就會消失,溶液就會變得透明,其它環境中的蛋白花溶液應該沒有反應。
(4)實驗過程
①制作蛋白花。取一個雞蛋,把蛋白倒入燒杯中,加入1克食鹽和少許清水,用玻棒攪勻,然后注入150毫升80~90℃的熱開水,沖成白色的蛋白花。
②制人造胃液。稱取0.2克胃蛋白酶粉末,溶于100毫升的水中,再加入10毫升3%的鹽酸,配制成人造胃液,貼上標簽。(或者把新鮮的豬胃沖洗干凈,切碎或用刀刮下粘膜放入廣口瓶里,加入5毫升濃鹽酸,即制成同樣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③制中和胃液。取1份胃液,逐滴加入10%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邊滴加邊用石蕊試紙測定,直到制成中性的中和胃液。
④取4支試管,編號。先在每支試管中各加入少許等量的、已冷卻的蛋白花,然后,在1號試管和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人造胃液。在2 號試管里加入等量的中和胃液。在3號試管里加入等量的已煮沸的人造胃液。輕微搖蕩4支試管,使各試管中溶液充分混合,成為混濁的蛋白花液。
⑤ 將1~3號試管放入盛有37℃~40℃溫水的玻璃杯中(隨時添加開水的方法,來維持杯中的水溫)。把4號試管放入盛有冰水或冷水的玻璃杯中,經5~10鐘后,取出4支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變化。結果如下表:
試管
加入物質
溫度
實驗結果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中和胃液
蛋白花+等量煮沸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37℃
37℃
37℃
0℃
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狀
蛋白花沒發生變化蛋白花沒發生變化
蛋白花沒發生變化
[實驗結果] 根據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
①第1號試管內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狀。說明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在與人體正常體溫接近的37℃左右的酸性環境里,能把蛋白質分解成溶解于水的多肽。
②第2號試管的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說明胃液不適于中性的環境;
③第3號試管內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說明胃蛋白酶經煮沸后已經被破壞了,失去了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質。
④第4號試管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說明溫度過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影響了蛋白質的消化。
[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結果,證明胃蛋白酶適合在酸性環境和37℃范圍消化蛋白質
七年級生物教案7
一、學習目標:
1.了解藻類植物的種類,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學會用放大鏡觀察衣藻和水綿,比較衣藻和水綿的形態結構特點。歸納藻類植物的特征。
二、學習重點:水綿、衣藻的形態結構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學習過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于藍。這些詩句描寫的是 植物。
(二)學習任務:
1.(自學課本p24)完成下列任務:
(1)生物圈中已經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 種。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也有差別,可以分為四大類群: , , , 。
(2)淡水藻類常見的有: , , , , , 等。(3)海洋藻類常見的有: , , , , , , 等
2.觀察衣藻和水綿(參照課本第5頁,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并對照課本中衣藻和水綿的示意圖,比較它們形態結構的異同點。
3、自學課本p5,完成下列任務:
a)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 ,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 。(2)藻類植物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 ,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進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專門的吸收養料、運輸或進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結構簡單,
沒有 , , 的分化。
b) 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釋放 ,(2)可做 。
與人類的關系:(1)可供 ,(2)可供 。
4、拓展反思:(小組討論并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1)為什么海帶是褐色的?
(2)將一塊新鮮海帶,(干的應提前浸泡1小時)放于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用酒精加熱,并把溫度計插在燒杯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觀察海帶顏色將發生什么變化?
(3)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這是什么原因?
(4)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境中?
(5)藻類植物的形態與你平時常見的陸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學習檢測: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說出大量根毛對植物吸水的意義。
2.說明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初步了解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
3.運用有關綠色植物吸收水和運輸水的器官特點的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相關現象。
教學過程:
一、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方案一:學生直接觀察老師發放的已長出根毛的幼根,結合已有的知識,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小組間進行表達和交流,共同確認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方案二:學生直接閱讀課本上的《觀察與思考》四人一組討論思考題,通過小組間的表達和交流,共同確認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2.從生物圈水循環的角度來理解根適于吸水的意義。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后,小組間進行表達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實際上等于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二、水分運輸的途徑1.莖的結構
學生四人小組通過觀察莖的橫切和縱切示意圖以及本節課最后一個自然段,經討論、歸納,小組間表達和交流后,歸納出莖的結構。
2.莖各部分的作用
學生通過看本節課的后三個自然段,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歸納,小組間合作交流,歸納出導管、篩管和形成層的.作用。
3.探究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的實驗,經同學間表達和交流,確認最佳方案。通過看課本上的P111的《觀察與思考》,確認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
三、檢測反饋:
1.水是通過什么途徑跑到葉片中的?
2.將莖橫向切斷,在橫切面上發現了什么?根據莖的結構知識,判斷是莖的哪部分變紅了?
3.將莖縱剖開,在縱剖面上發現了什么?根據莖的結構知識,判斷是莖的哪部分變紅了?
4.通過這個實驗,你可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學會自學獲得知識。把幼嫩的植物莖掐斷,從莖的斷面上會滲出汁液,這汁液是從那里來的?
5、移栽植物時,如果根損傷大多,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6、扦插后的枝條如何處理,成活率會提高?
7、你能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下樹怕去皮,不怕空心這句話嗎?
8.準備移栽的茄子秧、黃瓜秧,根部總是帶著一個土坨。這是為什么?
9.在熱帶雨林中,有些樹木莖干上往往長著許多毛茸茸的根。這些根暴露在空氣中,叫做氣生根。氣生根有什么作用?
10.分析:將兩株同樣大小健壯的幼苗,分別培養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中。過幾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長 ,在蒸餾水中的幼苗生長 ,這個實驗說明 。
11.導管存在于 ,能輸送 ,輸送方向是 。 篩管存在于 ,能輸送 ,輸送方向是 。
七年級生物教案8
學習目標
1、說出眼的基本結構。2、視覺形成的過程。
3、近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預防近視的對策
學習重點
1、說出眼的基本結構。2、視覺形成的過程。
3、近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預防近視的對策
學習難點視覺形成的過程及預防近視的對策。
學習過程
一、預習檢測
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圖片見書P79)
外層______:眼球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______: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中層:虹膜:中層前部,有色素,中央是____,通光
脈絡膜:有血管(營養眼球)、色素細胞(遮光并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睫狀體:連接_______和_______的'中間部分.
內層:_________:上有大量感光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內容物晶狀體:像凸透鏡,曲度可以調節,使眼睛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
玻璃體:透明膠狀物質
2.視覺的形成:
(1)成像: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在視膜上形成_____
(2)形成視覺:外界光線在視膜上成像,感光細胞產生興奮,產生神經沖動傳輸給大腦皮層的神經,形成視覺
二、自主學習、合作展示交流:
探究1近視眼的原因
由于眼球__________過長,或晶狀體______過大,使物像落在視膜的前方.
物像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而視覺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___
探究2近視眼的矯正方法
1、近視眼由于物像落在視膜前方,故應配戴________.糾正。
2、看P82圖4—51,了解預防近視應做到哪“三要”和哪“四不要”?
三、盤點收獲
師生共同本節課的收獲;師強調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四、課堂達標
1、眼球的瞳孔、晶狀體和視膜分別相當于照相機的什么結構()
A.鏡頭光圈和膠卷B.膠卷鏡頭和光圈C.光圈鏡頭和膠卷D.鏡頭膠卷和光圈
2、為了預防近視眼,應該是( )
A.走路看書B.在強光下看書C.不躺臥看書D.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
3、依據“眼球的基本結構圖”回答以下問題:
(1)有的同學沉迷于上,不但影響了學業的發展,而且因長時間近距離注視電腦顯示屏,容易導致[E] 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復原狀而形成 。
(2)眼球的[J] 相當于照相機內的膠卷。
(3)某人的眼球結構完好無損,但他也是盲人,這很可能是他的[M] 受損,導致 上產生的圖象信息無法傳導到 所致。
五、作業布置
1、P85--------1、42、預習《耳朵與聽覺》
七年級生物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認識顯微鏡的結構,了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了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玻片標本的種類。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正確使用顯微鏡,訓練學生規范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標:
1、通過顯微鏡的使用訓練,對學生進行遵守實驗室紀律的教育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2、在實驗中,體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敢于探索、質疑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知識體系圖解
本節教學內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觀察細胞的用具》這部分內容,通過對顯微鏡的介紹,使學生了解顯微鏡在生物實驗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為今后實驗教學打下基。'
“練習使用顯微鏡”是學生步入中學后的第一節實驗課,課本從取鏡、安放、對光、觀察到收鏡,每一個步驟都詳細敘述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認真組織并上好起始實驗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紀律,對于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本節的重點是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在學習過程中,不必對顯微鏡的原理進行深入的了解,而應讓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熟練使用顯微鏡的目的。為下一節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法建議
這節實驗課是學生進入中學學習生物學的第一節實驗課,因此,開始實驗操作前,應進行實驗室規則、愛護實驗設施的教育,注意將實驗過程組織好。
這一節課的重點要放在學習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上。這一節課不要求觀察載有實驗材料的玻片標本(只要求觀察諸如貼有“上”字薄紙的代用玻片標本)。目的也在于讓學生弄清楚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關于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的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達到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參看課本上的插圖,對照顯微鏡實物,自己來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并進行顯微鏡的使用操作訓練,然后經過學生的歸納、概括,課后通過填寫《實驗報告冊》及時進行反饋,來檢查教學效果。這樣可以留出較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師應強調的是在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有關的注意事項,最后總結操作步驟的順序、重點內容,并及時表揚在操作和紀律上表現好的學生。通過這種“綱要化”處理,提高學生記憶的選擇性,有利于記住最關鍵的東西;
(2)盡量的讓學生利用課上時間反復多次練習,以提高學生記憶的牢固性;并把學與用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記憶的形象性。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觀察細胞的用具
重點: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難點:第一次實驗課的組織
教學手段:以學生個人及小組活動為主
教學設計思路: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圖表示得很清楚,教師不需要講的過多或過細,完全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的學習方法,利用教材進行學習,教師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顯微鏡的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
教學過程:本節內容為1課時。
導入:顯微鏡是一種可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體放大的儀器。
活動一:學習顯微鏡的各部分的結構及用途
要求:1、學生對照課本P8—9的圖片和相關文字,利用實物觀察并記憶顯微鏡的結構名稱及用途。
(觀察前,教師需先講解顯微鏡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靠在胸前,平穩的置于桌面。)
2、同組同學相互考查記憶結果。
3、請幾位同學上講臺利用掛圖或實物講解。
教師總結(重點介紹反光鏡、物鏡、目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活動二: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要求:1、學生對照課本P8—10的圖片和相關文字,按要求用顯微鏡觀察“上”字裝片。
2、由于對顯微鏡使用還不夠熟練,要求學生練習時動作要輕,以免損壞顯微鏡。
教師對學生活動進行巡視,并急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教師總結:顯微鏡的操作過程提問: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有什么不同?2、放大倍數的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得出結論:1、物像與實像相反。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活動3:學習玻片標本的類型
組織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一片樹葉,感受在顯微鏡中的視野狀況。
提問:為什么視野中看不到圖像?如何才能在顯微鏡下到樹葉的微觀結構?
組織學生討論、設計方案、匯報
教師總結:顯然,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的種類
(1)永久性玻片標本:可長期保存。
(2)臨時性玻片標本:不用長期保存。
組織學生閱讀P10玻片標本的類型,并在給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對應的切片、涂片、裝片。
三、作業:完成實驗報告冊
板書設計:
第一節觀察細胞的用具
一、 顯微鏡的使用
使用方法: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整理
二、玻片標本:
切片
涂片
裝片
探究活動
自制簡易顯微鏡
目的:通過自制顯微鏡,了解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材料:圓形花鏡片兩個;馬糞紙(鞋盒也可)一張;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塊;小鏡片一個;鐵絲和圓釘若干;乳膠;小木條。
制作方法:
1、取長15~20厘米馬糞紙,寬以花鏡片周長為準,寬出1厘米即可,卷成筒狀。
2、用透明膠條將花鏡片分別固定在紙筒兩端。
3、取10厘米X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塊,中央開直徑為1厘米孔一個。
4、在三合板一邊的中點和相對的兩角處各粘一個高5~8厘米的木條腿。
5、在三合板(相當于載物臺)的上面兩后腿的中間位置豎直粘一個高20厘米的小木條。
6、用鐵絲(10號鉛絲)彎成一鏡筒支架。一端套住鏡筒,另一端固定豎直木條上(手動其一端可使鏡筒上下移動)。
7、在三合板下面,用鐵絲彎一個反光鏡支架,將小鏡片裝片上,固定在通光孔下。
8、使用時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動鏡筒時要輕慢和穩(放大倍數依花鏡的度數而定)。
七年級生物教案10
教學目標
①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
②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③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
難點和重點
①生態系統的組成。②食物鏈和食物網。
③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解法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生態系統的概念
①通過觀察家庭水族箱,分析問題,尋找答案。②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思考: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什么關系。
①教師列舉生活中常見實例,如家庭水族箱。②教師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朗讀一段充滿詩情畫意的文章,創造一個愉悅的氛圍。
生態系統的組成
①學生進行資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資料),找出生態系統的組成,并且討論它們之間的關系。②分組扮演動物、植物、細菌和非生物,并尋找四者之間的關系。
①教師引導:下面大家分析一下書中的資料,看看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②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扮演角色,并且幫助他們尋找其中的關系。
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把最近一段時間所吃的食物,通過一系列箭頭連接成食物網,觀察自己在食物網中的'位置。②學生觀看錄像,討論分析動物、植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
①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探究。②教師播放一段錄像,其中有動物和植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學生進行資料分析,通過分析了解食物鏈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同時了解營養物質在食物鏈中的流動。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分析淡水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并且討論:a、如果這些積累了很多有毒物質的魚被人吃了,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b、為什么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越多?
環保教育
學生觀看課件,討論分析環保意義。
七年級生物教案11
教學目標:
(一)、知識:
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
(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實驗,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協作意識
教學重點:
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
教學難點:
1、描述心臟的結構
2、說出血液在循環過程中成分的變化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環流動的,它為什么不會停息呢?
生:由于心臟的作用。
師:對,心臟就像水泵一樣,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推動著血液不停地流動,它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心臟。
(二)、進行新課
【展示模型】揭開人體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臟,留給學生觀察的時間。教師在展示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觀察心臟的位置、形狀、大小等(學生認真觀察后,會輕松地回答出來)。
【學生總結】人的心臟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大小與本人拳頭差不多。
【結構展示】把心臟模型解剖開,讓學生觀看。
師:心臟的內部結構到底怎樣呢?引入正文。
【觀察討論】看看心臟有幾個腔,各腔之間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別,連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點,是動脈,還是靜脈……學生們積極地討論,預習過的能積極帶動其他學生參與。
【學生體驗】取一個新鮮的豬心臟,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與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這與心臟的功能有何關系。觀察連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聯系所學動脈、靜脈的知識,了解其特點。有的女生膽子小,不敢用手摸,應鼓勵。對學生的疑問注意引導分析,不要盲目地進行解釋。有異議的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觀察血管時,可對學生適當提示,以鞏固動脈、靜脈概念。
【交流總結】心臟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側的心房與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發達,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發達,壁較薄。心室與心房比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釋:左、右是以人體的生理結構為依據的)。
心臟四腔分別連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
【學生體驗】:學生4人一組探究運動對心率的影響。設計實驗,列表或繪制曲線圖表示運動與心率的關系
【討論】:為什么人的心率在運動狀態下比在平靜狀態下高?
【活動】: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
教師提示:血液實際流動方向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一致嗎?
學生開始活動,按課本提示進行,5分鐘后大屏幕展示:動畫“三種血管的血液流動情況”。
問題:你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哪種血管,是怎樣區分的?
學生小組討論:血流速度快,逐漸分支的血管是動脈;血流速度慢,逐漸匯合的血管是動脈;血流速度最慢,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
教師質疑:血液流動方向呢?
學生小組討論: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由尾部流向頭部,實際是由頭部流向尾部的血管是動脈;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由頭部流向尾部,實際是由尾部流向頭部的血管是靜脈。
提醒學生:將魚放回水中,不要損傷魚。
教師質疑:剛才我們看到了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情況,那么所有血管內的血液顏色是否都是鮮紅的呢?
【演示實驗】:觀察動脈血和靜脈血的顏色變化。
1.實驗材料
制氧氣裝置一套,制二氧化碳的裝置一套,量筒兩個,杯子一個,竹筷一根。
2.實驗方法
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若干毫升,再制取不凝固的血液。方法是,取少量雞血,把血液裝入杯子內,立即用竹筷攪拌杯內血液,攪拌6~10分鐘后,竹筷上便纏有一團團的絲狀物,把竹筷上這些絲狀物質去掉,繼續攪拌,直到再沒有絲狀物在血液中出現為止,這樣制得的'血液就不會凝固了,可以供做實驗用。再將血液分成兩份,分別倒入兩只量筒內。
(1)把制得的氧氣通入血液中,可觀察到量筒中的血液有氣泡生成,緊接著血液呈現出鮮紅色。(因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通進去的少量氧氣結合生成為氧合血紅蛋白。含氧合血紅蛋白的血液是鮮紅的。)
(2)向另外一只盛有血液的量筒里通入制好的二氧化碳氣體,結果我們發現當二氧化碳氣體進入量筒中的血液里后,血液瞬間變成了暗紅色了。(因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通入的二氧化碳結合生成了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含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的血液呈暗紅色。)
通過上面兩個演示實驗,同學們可以加深對動脈血、靜脈血的理解。
教師質疑:為什么會有如此變化?
生:血紅蛋白在氧氣濃度高時與氧氣結合,而使血液變得鮮紅,這樣的血叫做動脈血;在氧氣濃度低時與氧氣分離,而使血液變得暗紅,這樣的血叫做靜脈血。
【質疑】:
1、什么叫血壓?什么叫舒張壓?什么叫收縮壓?
正常血壓范圍是多少?
2、什么叫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應注意些什么?
【交流討論】:學生閱讀課本后對以上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知識應用和自我評價:課本51頁
板書設計:
七年級生物教案12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切片、動畫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提高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對比觀察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圖片、動畫等,提高對比觀察、分析思維、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觀察探究的過程。
【教學重點】
1、細胞分裂的過程。
2、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教學難點】
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教學方法】
講授與討論相結合
【教學媒體】
自制多媒體PPT課件等
【內容要點】
第3節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一、細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個細胞形成兩個相似的新細胞的過程。
二、細胞分裂的特點
遺傳物質平均分配
三、細胞分裂的過程
1、植物細胞
2、動物細胞
四、細胞分裂的意義
單細胞生物繁殖
多細胞生物生長發育,細胞更新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課題
回憶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從一個受精卵到成人的圖片及數據資料
提問:人從一個受精卵到一個成人,細胞數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細胞通過怎樣的生理活動實現數目的增加? 回憶并回答問題
思考,回答
回憶已有知識,為本節課學習奠定基礎。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細胞分裂的概念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完善、總結細胞分裂的概念。 觀察,概括 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概括概念的'能力。
細胞分裂的特點 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提問:從細胞結構的角度分析細胞分裂時有哪些結構需要進行分裂?
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是否也隨細胞分裂而一分為二?
遺傳物質會越分越少嗎?
分裂前已經復制的遺傳物質在分裂時是怎樣分配的呢?
【提出探究問題】
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如何分配?
實驗探究:觀察植物有絲分裂切片。
指導觀察植物有絲分裂切片,反饋觀察結果。
動畫資料分析:展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動畫。
提問: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平均分配的意義。 思考,回答
思考大膽做出猜想。
觀察植物有絲分裂切片。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動畫,
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引發學生的思考。
進一步思索有關遺傳物質的分裂問題。
通過觀察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提高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細胞分裂的過程 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及植物細胞分裂動畫,描述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展示動物細胞分裂過程的圖片、動畫,要求學生描述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引導學生比較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異同,歸納細胞分裂的過程。 觀察圖片,結合動畫描述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觀察圖片、動畫描述動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對比,描述 培養學生在觀察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學生進行對比觀察、分析思維能力。
細胞分裂的意義 提問:對于單細胞生物細胞分裂的意義。
對于多細胞生物細胞分裂的意義。 思考,回答 通過講授,理解細胞分裂的意義。
七年級生物教案13
空氣質量與健康
教學目標
1.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嘗試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教學重點
1.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了解空氣
2.質量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3.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教學準備
1.教師:指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關系的資料;指導學生調查家庭成員的吸煙情況;準備有關吸煙危害性的資料。
2.學生:調查家庭成員吸煙情況;收集相關資料。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回答問題。
復習提問:呼吸運動是如何進行的?
導言: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的.健康。
2.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2.1資料發布
2.1.1幾位學生上講臺發布所收集的有關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的資料,其余學生聆聽并對資料內容表示驚訝,產生觸動。
課前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信息,上課時指導學生發布這些信息。
2.1.2閱讀課本P52~53的資料分析,并分組討論問題。學生代表本組同學的意見,組內其他學生補充。
指導閱讀,組織并參與學生討論,分析、評價,給予鼓勵。
資料分析
2.1.4說出調查結果。通過交流分析,了解吸煙的危害。
課前組織學生調查各自家庭成員的吸煙情況,為家長算筆吸煙帳。
引導學生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
分析資料,并質疑:吸煙危害健康,為什么有人還要吸煙呢?
小組成員闡明對吸煙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2.1.5展示從報紙上剪貼的吸煙危害健康的資料,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2.2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說出治理沙塵暴的對策。
出示沙塵暴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沙塵暴對人體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2.1結合肺內氣體交換的原理,理解煤氣中毒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識。
講述煤氣中毒的原理,加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3.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閱讀并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疑惑。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探宄方案,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采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及探究方法
強化認識,進一步了解探究的方法和步驟。
展示探究步驟,提出在探究中應注意的事項。
小結和練習
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通過本節課所學習到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提高。討論如何完成課后練習。
課后探究
課后分組,小組成員分工采集和測算當地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并將結果進行公布和交流。
組織分工,強調活動的注意事項,參與交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
課后活動
到有關部門獲取有關當地空氣質量的資料,了解當地存在的空氣質量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進建議。
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
七年級生物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根據有關示意圖準確描述花粉粒萌發和受精過程,說明在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中子房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
2、通過分析植物體的結構,以及維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學生了解植物體在結構上的整體性。通過分析植物體內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學生從功能上了解植物體是一個整體。
能力目標
1、結合花粉粒萌發和受精,以及果實和種子形成等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學習受精和雙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使學生繼續樹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觀點。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果實與種子形成的過程的學習,進一步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結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向學生介紹我國農業科學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種方面的貢獻,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3、通過學習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基礎知識,樹立整體性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關系,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雙受精”是果實和種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徹底弄清楚“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不論是雙受精過程,還是子房發育的過程,都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且內容又都較為抽象,學生不能觀察到。學生接受起來確有難度,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要盡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動畫片,或自制移動教具、自畫板書等)輔助講解,使學生把這部分知識理解透徹。
2、學生對“受精”“極核”“胚囊”“胚孔”等這些名詞很陌生,要馬上記住,而且還要知道它們的發育變化情況,對初一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注意反復鞏固才能達到掌握的要求。
3、通過前面七章的教學,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六種器官的基礎知識,但是,這六種器官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它們是如何組成一個植物整體的?這就是本節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章教材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分析和歸納出植物體是一個整體。以細胞、組織、器官和植物體為線索,用胞間連絲和維管束來說明植物體結構上的整體性;以植物體六種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聯系,以及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相互依存關系來說明植物體功能上的整體性。
教法建議
花粉粒萌發和雙受精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且內容抽象,不能直接進行觀察,因此,教學時應盡量選用有關活動模型或現代教學手段。花粉發育的標志是伸出花粉管和產生精子,其發育結果是花粉管將精子送入胚囊。受精過程是細胞融合,
在講述果實的形成時,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可以展示給學生幼小的頂花帶刺的黃瓜,從而形象地說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這里要說明的是,黃瓜的果實屬于瓠果,它不是單純由子房發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與花托共同發育而成的。
在講述種子形成的時候,應該注意呼應前面講過的關于種子結構的知識,前面曾經講過的種皮、胚、胚乳都要在這節課里找到來源。到這里為止,關于綠色開花植物由種子萌發到種子形成這一整個生活周期的知識就完備了,植物體各個器官的來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后,可讓學生嘗試用連接線將子房與果實、胚珠與種子的結構聯系表示出來。然后,通過思考和討論胚珠與種子的數量關系,回答出果實里種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關于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知識,可以參照課本中的圖,繪制一張幻燈片,將根尖、葉片、木本莖的結構圖分別繪在圖中根尖、葉片和莖的附近。利用幻燈片進行講解,使學生認清植物體中的各個器官確實是由維管束聯系到一起的(根尖中開始出現導管,尚未形成維管束,成熟區以上的部分才逐漸出現維管束,這一點應該向學生講清楚)。通過復習維管束的運輸功能,還能夠把植物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聯系起來。
有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相互關系及其在實踐上的意義,最好結合學生熟悉的生產或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討論或講解。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雙受精的概念及過程;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難點:雙受精的過程;受精后子房的發育。
手段:以學生觀察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
設計思想:
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
復習提問:1、什么是傳粉?
2、傳粉的方式有幾種?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不論是什么樣的傳粉方式,最終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傳粉完成后,花粉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二、講授新課:
(一)受精的過程:
出示多媒體動畫或活動投影(示雙受精過程)
邊講解,邊指導學生觀察。
1、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受柱頭上粘液的刺激而萌發;
2、萌發出的花粉管不斷伸長,把花粉中的兩個精子沿著花柱,通過珠孔送到胚囊中;
3、進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頂端破裂,兩個精子移動出來:一個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
(二)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體動畫或活動投影(示雙受精后花各部分的變化)
指導學生觀察,講解:完成雙受精后,花的其他結構逐漸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由子房發育成了果實。
提問:1、子房的結構是怎樣的?
2、種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組織學生回答、總結種子的結構。
播放錄像:介紹果實的結構。
提問:請對比子房的結構和果實的結構,二者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請推測果實的各部分結構是由子房的哪些結構發育來的?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
講解:
三、反饋、鞏固:
請舉些日常食用的農產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體的哪個部分?
組織學生回答,并糾正其中的錯誤。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過程:
雙受精:精子+卵細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極核形成受精極核
雙受精是綠色開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探究活動
果實的發育
1、選擇不同成熟程度的幾朵花,從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經凋謝的花朵,分別切開每一個子房并注意觀察子房發育過程中生長變化的情況。為獲得好的觀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蘋果花或番茄花。
2、觀察新摘下來的一些豌豆、蠶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莢,并挑出不十分飽滿的豆莢。然后,打開這些豆莢并與飽滿豆莢進行比較。發育不完全的種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珠。
七年級生物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章的最后一節,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以,對本單元作宏觀性的總括,描述了各種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特點,從多個角度分析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家園。情感態度價值的內容多于知識性的內容。
教學目標:
①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②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③“生物圈ⅱ號”這個典型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地球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增強愛護環境的意識。
重難點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認識,培養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cai法相結合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導入提問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和食物網。
過渡: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教學內容起承上啟下作用。
二、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提問學生:根椐自己的了解你們知道有多少種生態系統嗎?
根據自己的了解列舉種種生態系統。在課堂的開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和作用
1、cai展示各種生態系統的圖片和特點。
2、播放視頻“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1、分析老師展示的幻燈片猜出該圖片和特點是屬于那一種生態系統。
2、觀看視頻加深對各種生態系統的認識。
1、讓學生猜猜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積極性。
2、視頻可以加深和補充一些知識。
四、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1、展示一幅企鵝哭訴自己被ddt害慘的漫畫,讓學生當一回偵探找出兇手。
2、創設問題情境:我國的母親河黃河,起源于那里?最后又到達那里?來講述河流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
3、cai展示各生態各種生態系統的關系圖。
4、播放視頻“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提出問題:人類可以摸擬另外一個生物圈嗎?
1、學生看書本的材料找出害慘企鵝的是人類。從企鵝故事中悟出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個整體。
2、學生小組討論分析書本30頁資料分析,說出各個生態系統之間的聯系。
3、系統的認識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
4、學生從視頻認識到人類不可以摸擬另外一個生物圈。地球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
1、做一回偵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客觀認識人類破壞生物圈的'行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要從我們身邊的事情做起。
2、由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層層引導學生理解各種生態系統的聯系。
3、進一步理解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
4、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小結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七、鞏固練習
1、把與對應生態系統相關的內容用線連接起來。
①草原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
②森林生態系統人的作用突出,且以農作物為主
③農田生態系統年降雨量少,以草木植物為主
④濕地生態系統以浮游植物為主,主要受光照、溫度影響
⑤海洋生態系統消費者主要是人類,植物種類、數量少
⑥城市生態系統沼澤植物占優勢,動物種類多,蓄洪抗旱能力強
【七年級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5
七年級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4-08
七年級生物上冊《生物的特征》教案03-30
七年級上冊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4-02
七年級生物教案:探索生物的奧秘04-08
七年級生物《生物圈》教案04-08
七年級生物教案:探索生物的奧秘08-25
七年級上冊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4
七年級生物教案03-16
七年級生物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