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1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知道電流的產生原因和條件.
2、理解電流的概念和定義式,并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3、理解電阻的定義式,掌握并能熟練地用來解決有關的電路問題.知道導體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流與水流的類比,培養學生知識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學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方法,培養學生依據實驗,分析、歸納物理規律的能力.
。ㄈ┣楦心繕
通過電流產生的歷史材料的介紹,使學生了解知識規律的形成要經過漫長曲折的.過程,培養他們學習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質.
教學建議
1、關于電流的知識,與初中比較有所充實和提高:
從場的觀點說明電流形成的條件,即導體兩端與電源兩極接通時,導體中有了電場,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發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
知道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從電勢高處向電勢低處運動,所以電流的方向是從電勢高的一端流向電勢低的一端,即在電源外部的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2、處理實驗數據時可以讓學生分析變量,通過計算法和圖象法來出來處理數據,加強學生對圖象的認識,進一步學會如何運用圖象來解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采用“分組實驗—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思路以加強感性認識,有利于對本節重點——的理解
3、的講法與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義電阻的,這種講法更科學,適合高中學生的特點.電阻的定義式變形后有些學生會產生歧義,認為電阻是由電壓和電流決定的,要注意引導解釋.
4、要求學生知道公式,從而知道電流的大小是由什么微觀量決定的.在本節的“思考與討論”中,希望學生能夠按照其中的設問自己推導出公式,以加深對電流的理解.如果學生自己推導有困難,希望教師加以引導.
5、對于導體的伏安特性是本節的難點,應該結合數學知識進行,并盡可能的多舉實例以加強對知識的深化.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2
一 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基本定律,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本次課的邏輯性、理論性很強,重點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驗得出歐姆定律,最關鍵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實驗方法,另一個就是歐姆定律。歐姆定律的含義主要是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漸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簡單,所以是重點而不是難點。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由于實驗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協助,所以這次課采用啟發式綜合教學法。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谕ㄟ^實驗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蹠^察、收集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過程與方法
、俑鶕延械闹R猜測未知的知識。
②經歷歐姆定律的發現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
、勰軐ψ约旱膶嶒灲Y果進行評估,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僮寣W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谂囵B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實驗方法;理解歐姆定律。
難點:設計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的分析;實驗結果的評估。
四學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練習用電壓表測電壓,在知識方面是研究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關系。這是一節探索性實驗課,讓學生自主實驗、觀察記錄,自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對探索性實驗有濃厚的興趣,這種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有利于提高認知能力和實驗能力,但由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夠成熟,引導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是本節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啟發式綜合教學法。
六課前準備
教具:投影儀、投影片。
學具:電源、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10)、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傥覀儗W過的電學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谒麄冎g有聯系嗎?
、垡欢螌w兩端的電壓越高,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當導體的電阻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 學生以舉手的形式回答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寫在學案上。
這部分問題學生以前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大部分學生回答得很正確,即使有少數同學回答錯誤也沒有關系,學生之間會進行糾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標
提問:電壓增大,電流也隨著增大,但是你知道電流增大了多少嗎?
讓學生猜測電流I、電壓U、電阻R之間的關系式。 學生大膽猜想。
不論對錯,教師都應認真對待,但應該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亂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應該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根據,符合邏輯進行猜想。同時可將所有學生的猜想寫在黑板上,這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播
一、設計實驗
讓學生闡述自己進行實驗的初步構想。
、倨鞑摹
、陔娐。
③操作。
對學生的實驗方法提出異議,促使學生思索實驗的改進。
鎖定實驗方案,板書合理的器材選擇、電路圖、數據記錄方法、操作過程。 學生按照學案的過程,補充實驗器材,畫電路圖,并且簡單陳述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異議,討論實驗的改進方案,并修正器材、電路圖、操作方法。 設計實驗部分是一個難點,教師要進行引導,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
二、進行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困難學生。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實驗數據之間的關系非常明顯,要讓學生從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感受歐姆定律發現的邏輯過程,傳授學生控制變量法。
三、分析論證
傳授學生觀察數據的方法,投影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數據找到問題的答案,最終得到結論。 學生根據教師投影出的問題觀察數據,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規律。
四、評估交流
讓學生討論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解決辦法,教師引領回答幾個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 學生小組內討論。
使學生意識到共同討論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別人的經驗。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擴展記錄表格,讓學生補充。
投影一道與生活有關的題目。 學生補充表格。
學生在作業本上完成。 這個練習很簡單,但能使學生沿著前面的思維慣性走下去,強化學生對歐姆定律的認識。
這一道練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歐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小結
讓學生歸納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回顧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既強化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學生歸納。
讓學生意識到課堂回顧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板書設計
已學的電學物理量:電流I、電壓U、電阻R。
猜測三者之間的關系:I=UR、I=U/R、I=U-R、
實驗所需器材:電源、開關、導線、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
實驗電路圖:見圖-10
記錄表格:
結論: (歐姆定律)
十教學反思
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由于實驗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協助,所以這次課采用啟發式綜合的教學方法。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3
教材分析
磁現象和磁場是新教材中磁場章節的第一節課,從整個章節的知識安排來看,本節是此章的知識預備階段,是本章后期學習的基礎,是讓學生建立學習磁知識興趣的第一課,也是讓學生建立電磁相互聯系這一觀點很重要的一節課,為以后學習電磁感應等知識提供鋪墊。整節課主要側重要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磁現象的了解如我國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場和其他天體的磁場(太陽、月亮等),故本節課首先應通過學生自己總結生活中與磁有關的現象。電流磁效應現象和磁場對通電導線作用的教育是學生樹立起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觀點的重要教學點,是學生在以后學習物理、研究物理問題中應有的一種思想和觀點。
學生分析
磁場的基本知識在初中學習中已經有所接觸,學生在生活中對磁現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礎。但磁之間的相互作用畢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學生可能知道電與磁的聯系,但沒有用一種普遍聯系的觀點去看電與磁的關系,也沒有一種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實驗現象和理論的聯系。學生對磁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比較感興趣的,故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能了解地磁場、太陽的磁場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的聯系(如黑子、極光等),滿足學生渴望獲取新知識的需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自己總結生活中與磁有關的現象,了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磁現象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2、通過實驗了解磁與磁、磁與電的相互作用,掌握電流磁效應現象。使學生具有普遍聯系事物的能力,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3、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熟悉了解地磁場和其他天體的磁場及與之有關的自然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參與課前的準備工作,收集課外的各種磁有關的現象和應用。
2、在電流磁效應現象的教育中,本節課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還原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強調學生自主參與。
3、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比較、歸納,采用老師與學生雙向交流感知現象下的物理規律的普遍聯系。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現象的教育中,要讓學生知道奧斯特的偉大在于揭示電和磁的聯系,打開了科學中一個黑暗領域的大門。也讓學生懂得看似簡單的物理現象在它發現的最初過程中是如何的艱難。
2、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樹立起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觀點。通過學習中國古代對磁的應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產生積極情感。
重點難點
電流磁效應的研究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設計思想
1、這是磁場章節的第一節課,教學過程應重在顯示學生對磁這一知識的了解和對磁知識的生活的體驗。為此,本節課采用以問題為主線、實驗為基礎的教學策略。問題情景的創設,是思維的啟動點和切入口,而實驗是物理研究的理論支持。
2、電流磁效應的研究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設計中可讓學生自己討論研究的思想,在這基礎上再提出奧斯特的實驗及其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然后自然得過渡到磁場對電流的作用上來。
3、在天體磁場的教學中,本設計注意用多媒體手段,將大量的圖片、影象資料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對地磁的應用及其它天體磁場的認識,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調查、準備
教師提出問題:
1、你對生活中有關磁的現象和應用了解多少,能否舉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現象和應用呢?
任務:在課前請同學通過網絡去獲知磁有關的知識
二、實驗演示,引入新課
1、利用磁鋼堆硬幣積木。
實施過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塊磁鋼,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鋼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層高的硬幣積木。
2、演示“磁懸浮”小實驗
師:以上兩實驗的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具體的奧妙在那里呢?
學生非常新奇,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猜測各種原因,激起學生學習磁知識的興趣
三、實驗探索、新課教學
師:在初中我們已接觸了一些磁有關的知識,生活中有哪些與磁有關的現象和應用?同學之間可互相討論。
(因課前有準備,學生相對比較活躍,要充分把學生所知道的知識表述出來)
師:對磁的認識和應用,早在我國古代就開始了
多媒體投影補充說明磁有關的現象和應用:
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寫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3、磁懸浮列車
上海磁懸浮列車專線西起上海地鐵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列車加速到平穩運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超過了F1賽事的時速,車廂里上下顛簸很小,左右搖擺得相對還大一些。
4、飛鴿依靠地磁場識路等
從學生最熟悉的磁知識著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
磁鐵吸引鐵質物質
5、實物投影指南針的指向
磁性:磁體能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
磁極:磁體中磁性的區域。從中引出N、S極的定義。
讓學生從磁鐵使鐵質物體磁化聯系到電能使鐵質物體磁化,從而來說明電與磁的關系,引出奧斯特電流磁效應現象。
師:磁鐵能吸引鐵釘,鐵釘是磁鐵嗎?為什么磁鐵可以吸引鐵釘?
學生回答:鐵釘被磁化
師問:那么在自然界中還有沒有什么其他的東西能使鐵質物體磁化的呢?
(請同學互相幫助想一想,然后回答)
學生:電流可以使鐵質物體磁化
可以向學生說明:1731年,英國商人發現雷電后,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蘭克林發現萊頓瓶放電可以使縫衣針磁化。
另師:自然界中磁鐵的相互作用早已被人所知,同名磁極排斥,異名磁極吸引,這與我們學過的什么力的作用很相似?
學生:電荷之間的作用力相似。
師:那么會不會說明兩者存在聯系呢?如果讓你去研究電與磁的關系,你會如何去設計?
學生由于已受初中磁知識學習的影響,大部分都提出讓通電導線對小磁針作用。
投影介紹奧斯特的生平
實驗演示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
師說明:在奧斯特研究的最初,他受到力總是沿著物體連線方向這個觀念的影響,總是在沿電流的方向放置磁針,使磁針在導線的延長線上,均以失敗告終。1820年4月,在一次講課中,他偶然把導線沿南北放置在一個帶玻璃罩的指南針的上方,通電時磁針轉動了
老師在此說明奧斯特的生平和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歷程,讓學生知道每一次科學新發現是艱難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斷的努力和對科學的執著、自信。
實驗說明:通電導線會產生磁場,對磁針產生力的作用。
提問:既然電流對磁鐵有力的作用,那么磁鐵是否也應該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呢?
學生回答:應該有。但可能有部分學生因沒有普遍聯系的觀點而不知如何進行邏輯推理。
演示實驗:
安培在此三個月后發現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提問:綜上所述,磁鐵與磁鐵的力,磁鐵和電流的力,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呢?是通過什么去實現這力的作用呢?
學生:磁場
因磁場是一種抽象的物質,學生對其了解較少,故可能有一些疑問。
多媒體演示磁場是力發生的媒介,讓學生對磁場的作用有更形象的理解。
師問:司南、信鴿傳書等都是利用了地磁場對它們的受力作用,那么地磁場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同學們對此的了解有多少?
(先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此的認識,可分組討論,最后由代表發言)
師:總結學生的觀點,后通過視頻說明:
地磁場的分布及與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的方向關系
視頻介紹:
地磁場形成的一種原因。
投影介紹地磁場的衰減及其可能的原因
介紹磁偏角的概念及其發現的實際意義
指南針所指的南北(磁場的南北極)與地理上的南北極并不完全一致,兩者之間存在著偏角,即磁偏角。
師指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磁偏角的記載。
師問:除了地球有磁場外,其他天體是否也有磁場呢?
有些學生的課外知識較廣,可請個別學生把自己對其他天體的磁場的認識闡述一下。
師投影介紹:地球的磁場不是獨立的,太陽、月亮等天體都有磁場,并且太陽光、太陽黑子、極光形成都與太陽磁場有關。
視頻介紹:太陽黑子的形成
視頻介紹:太陽風、極光的形成原因
板書設計
磁現象和磁場
磁現象
磁性:磁體能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磁極:磁體中磁性的區域
電流的磁效應
奧斯特生平介紹電流磁效應實驗
磁場
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磁場的作用
地球和其他天體的磁場
教學后記
本教案設計保留了傳統教案的一些優點,采用了問題討論式探究的模式,通過精心創設情景,一路與學生一起摸索,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再引發新的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磁場這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這節課通過大量的圖片介紹古代和現代對磁的應用,了解我國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熟悉地磁場分布,使學生從中了解磁偏角的概念、讓學生能了解太陽的磁場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的聯系,如黑子、極光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整節課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現,讓他們自主尋找問題的根源,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滲透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4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社物理選修3-1第一章第4、5節的內容,本節處在電場強度之后,位于靜電現象前,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從電場對電荷做功的角度出發,推知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力做功與移動電荷的路徑無關。利用定義法給出電勢的定義,并通過電勢描述等勢面,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對知識的遷移、靈活運用給予了思維上的指導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電荷及庫侖定律、電場強度的知識,對本節的學習已具備基礎知識,但不夠深入,仍需要通過本節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三)、教學內容
本節課為第一課時,主要內容為概念的引入和對其物理含義的理解。
二、 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高中新課程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需求)的要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展性、和諧性)、本節教材的特點(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融會一體)和所教學生的學習基礎(知識結構、思維結構和認知結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電勢的概念,知道電勢是描述電場的能的性質的物理量,理解電勢差與零點電勢面位置的選取無關,熟練應用其概念及定義式UAB?WAB進行相關計q
算。明確電勢差、電勢、靜電力的功、電勢能的關系。
2、理解電勢是描述電場的物理量,知道電勢與電勢差的關系UAB??A??B,電勢與零勢面的選取有關,知道電場中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目標: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類比、概括,講述新知識,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自學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通過與前面知識的結合,理解電勢能與靜電力做的功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了解電勢差和電勢的概念。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增強科學探究的價值觀。
三、 重難點分析
為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本課教學重點為:理解和掌握電勢差、電勢、等勢面的概念及意義。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學習過其他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勢能發生變化,彈簧的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因此本節教學的難點為把電勢、電勢面與前后知識區別、聯系,并能用此解決相關問題。
四、 教學與學法分析
(一)、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
生學習。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對于簡諧運動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收集一些簡諧運動實例,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舉出生活中一些簡諧運動,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設計的指導思想是:現代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應把學習看成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生應與一定的知識背景即情景相聯系,在實際情況下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本節課采用“誘思引探教學法”。使用投影儀,形象、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發現簡諧運動的規律及描述方式,把分析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
五、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興趣,是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探索過程中,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被動答題走向主動探究。
1、 知識回顧。首先展示圖片,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此導體內部電荷同樣有
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電場也有能的性質。
電勢、電勢差的概念比較抽象,在講解時可以通過引入重力場的有關概念進行類比,以增強知識的可感知性,有助于學生理解。因此接下來,復習有關功的知識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功的量度:W?FScos?;重力做功只與位置有關,與經過的路徑無關;重力做功與勢能的關系:WG??Ep;重力勢能是相對的,有零勢能面。
進一步引導學生擴展思維,回顧所學知識,對新知識產生興趣。例如,我們還研究過其它力做功,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勢能發生變化,彈簧的彈力做功引起彈性勢能的變化,那么電場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2、 引入新課。
指出上圖:在某一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將同一電荷放入電場的不同位置A、B兩點,所受到的電場力是不同的,這是因為A、B兩點的電場強度不同,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以勻強電場為例,勻強電場中,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的大小F?
Eq為恒力,則電
場力做功大小為:W?EqScos?。在這里,W
類似如重力做功W
因此,將W?EScos?是一個與電荷本身無關的量,?hcos?,也是與物體本身無關的物理量,只與重力場本身性質有關。 這一比值叫A、B兩點間的電勢差,用UAB來表示。
繼續聯系重力勢能提出問題: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移動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勢能的變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電勢差也就是電勢的差值,那么如何定義電場中各點的電勢?給一分鐘同學思考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定義,UAB?WAB,若將B點的電勢定義為零電q
勢點,則A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零電勢點時所做的功。因此,老師強調,電勢通常用?表示,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參考點(零電勢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3、 強化和延伸知識點。
引導學生思考,指出電勢差與零點電勢的選取無關,但電勢是相對零點電勢而言的,與零點電勢的選取有關。然后課堂給出幾分鐘時間,由學生獨立完成一道例題:設電場中AB
2兩點的電勢差U?2.0?10V,帶電粒子的電量q?1.2?10?8C,把q從A點移動到B點,
電場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還是負功?設UA?UB。
4、 知識小結。(1)、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類似重力場中兩點的高度差,電勢差UAB?WAB,q
U與W、q無關。
(2)、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參考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并且注意電勢的大小與參考點的選取無關。
(3)、UB?B??,A?A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
5、 布置作業。布置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課后獨立完成。
6、 版書設計。
第四節 電勢差 電勢
1、電勢差:在勻強電場中,把電荷從A移動到B,電場力做功W?EqScos?,把W這一比值叫A、B兩點的電勢差,用UAB表示。
2、電勢?: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參考點(零電勢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3、UAB??A??B,沿電場線方向,電勢越來越低。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構想,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歐姆定律高二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歐姆定律物理教案范文11-27
高二物理教案范文04-08
高二物理教案設計06-11
高二物理歐姆定律教學計劃07-10
高二第一學期物理教案10-25
高二物理教案《磁生電探索》09-16
歐姆定律課件03-18
歐姆定律說課稿06-13
《歐姆定律》說課稿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