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散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了解作家、作品的有關內容;掌握重點字詞。
2.技能目標
學習在平實的敘述中蘊涵豐富的哲理的寫法;欣賞冰心散文平易自然、簡潔含蓄的語言風格。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生命的認識以及對家鄉的眷戀的思想感情。
走向高考
通過品味語言,學習作者在平實敘事中蘊含豐富哲理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人生哲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我的家在哪里》
[課件展示:和我們一起走進情感世界]
一、新課導入
有位同學曾經問我:“老師,你的家在哪兒呀?”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居然把我問住了,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啊,人人都有家,而我的家呢,是曾經和父母一起居住了二十多年的那個家?還是有了工作現在一個人居住的地方?或是未來我所憧憬的那個家?同學們,“家”是什么?你心中的家又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探討。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94歲的老人筆下的那個“家”。翻開66頁,默讀冰心老人的另一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
[課件展示:我的家在哪里冰心]
(學生默讀)
二、課文分析
師:通過閱讀文章,誰能告訴我們冰心老人的那個家在哪里?
生1:只有住著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師:對了,就是這一點題之句。冰心94歲寫下了這篇文章,應該說是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徹悟,對家有著清醒的認識。然而——只有住著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師:她是怎么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么寫起?
(全體朗讀)
師:其實那個家不就一直藏在她心靈的最深處嗎?當白發老人與天真少女融成了一體,冰心老人的這些回家夢是否從根本上否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旅程呢?
全體:不是。
師:為什么?
師:當然不是。如果冰心老人始終沒離開過早年的那個家,那么今天的回家夢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在一般意義上,家是一種生活;在深刻意義上,家是一種思念。這就是冰心老人的這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她的那個家就在曾經和父母、弟弟一起居住過的地方。文字簡約,表達深切。對于散文創作,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些什么。
生1:用樸實的語言來寫。
生2:從生活出發,只有在生活中你認真地去觀察體會才會有真情實感。
師:說得很到位,二位是認真思考了的。從事散文創作,我們來看看冰心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是怎么說的:
(板書:“對于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著濃厚真摯的感情。”)
師:對于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著濃厚真摯的感情。寫“家”的人很多很多,同學們手頭上也有張抗抗、周國平、尤今寫的“家”,結合文章中你喜歡的句子,結合我們所學的這篇文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你們對家的認識,你們渴望的、理想的家是什么樣的。
[課件展示:擴展閱讀:張抗抗——《有家真好》周國平——《家》尤今——《家》](閱讀資料,思考)
三、課文分析
師:記得《讀者文摘》上曾轉述一位臺灣作家的話。作家說,年輕時看《羅密歐與朱麗葉》,為這對殉情的青年愛侶落淚,而人到中年再看這部莎翁經典,他同情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父母。正如100個讀者心中有100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家”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樣的,這本身就跟每個人的家庭分不開,與每個人的經歷、學識、性情是分不開的。同學們“悟”是悟出內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適于自己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義。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你們。
[課件展示:表達交流家]
(學生舉手主動上臺發言)
生1:我曾經問了一個朋友,家是什么。他是一個不喜歡說話、不喜歡別人吵他的人。他告訴我他希望他的家是可以沒有人吵、沒有人煩他,可以一個人獨處的家。但是我覺得我和他不一樣,我希望我的家是一個我回到家后有很多人關心我的地方,我在學校、外面遇到什么挫折,回到家可以使我感到有點溫暖,父母會關心我,我的親戚朋友都會照料我,因為我覺得我在學校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我希望自己在外面得不到的東西在家可以重新獲得。我希望我可以是有一個完整家的人,(落淚)……(掌聲)可是偏偏我的家是一個不完整的家。我的家是以我母親為核心的,因為我母親從八年前就開始養育我和我弟弟,從來小時侯我都不知道我母親的痛苦,每次我都惹她生氣,現在慢慢長大了,只要我母親一笑,我和弟弟會覺得很開心,因為可能,可能只是母親的一個笑容就會使我們感到更加高興。只是因為有了我母親,她給了我父愛和母愛才可以使我有了一個真正的家。謝謝!
師:說得非常好。我手中有五彩的粉筆,你挑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為你心中的那個家找一個合適的形容詞或名詞,把它寫在黑板上與我們分享,好嗎?
(生板書:熱情)
師:她找了紅色。好,希望你有一個熱情的家。謝謝!
生2:我認為家并不只是一所房子,或者是有梁柱的支撐和堅實的墻壁。
師:這是張抗抗《有家真好》的第一句話是嗎?
《散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提高欣賞舞蹈藝術和音樂藝術的興趣和素養。
2、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舞蹈內容和音樂內容的方法。
3、熟讀課文,感受并學習文章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運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藝術的方法。
2、學會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去描寫。
教具:
電教器材
學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觀舞記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印度舞蹈嗎?如果看過,能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發言)如果沒有,今天我們就隨冰心一起去觀看卡拉瑪姐妹的同臺演出,順便聽聽冰心觀看后的感受。(如有條件,此環節可利用多媒體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麗、華貴的印度服飾;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綺麗的印度風情,使學生產生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在第一遍閱讀時,可采用默讀的方法來通讀全文,注意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請你試著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本文主要內容。(本文主要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描繪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現了印度舞蹈的美。)
2、本文是怎樣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再次閱讀文章。在這次閱讀時,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筆來,邊讀邊動筆做些圈點勾畫:
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優美,也有一些生字詞,請同學們參考注釋自讀全文,讀的時候用直線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可以查找字典、詞典;用波浪線勾畫出你認為用的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
3、指名讀、齊讀下列詞語:
清揚咿啞靜穆端凝顰蹙粲然嗔視變幻多姿本色當行離合悲歡低回婉轉叱咤風云渾身解數高視闊步盡態極妍息息相通
三、研讀課文:
1、本文描寫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語句或語段表現了舞蹈的美?——第2—6小節
——第13—18小節。
——體會這些語段從服飾、姿態、神情、動作等多方面來表現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
2、能否引用文中語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舞蹈?或說說印度舞蹈主要表現些什么內容?
——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可以表現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現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樂伴奏。
——印度舞蹈主要表現神和人的故事,模擬自然界生物的姿態。(在第17、18節)
四、閱讀探析:
1、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都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找出精彩語句或語段,認真思考)試從文中找出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大聲朗讀,并從詞語、修辭、句式或表現方法等方面思考,簡單地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
——生動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態,以作者的贊嘆之情。
——正面描寫結合側面描寫,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發讀者的想象和聯想。
2、閱讀過程中,有沒有感到不理解的語句?
備案:
①為什么第17小節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卡拉瑪的舞蹈非常優美,好像“飛動”起來。但是僅有“飛動”是不夠的,還要心靈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②第19小節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為什么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點?
(朗讀第19小節)
首先,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其次,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美動人。
插入介紹印度宗教及文化概況。
——雖然現在印度屬于資本主義國家,但宗教勢力極大,所以也有人說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內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宗教為主題。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也同樣如此,例如第18小節中提到的蓮花、鹿、孔雀、蛇等動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義。
再次朗讀,深入感受
五、知識遷移
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聲響的話,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
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
為什么說他們的舞蹈是心靈之舞呢?
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美,而且還讓人能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六、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
2、摘抄本文中優美語段,做一點語言積累。
第二課時《聽泉》
一、導入新課:
大家愛聽音樂嗎?聽過民樂嗎?有一首中國民樂使著名的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說這首樂曲應當跪下來聽,大家到底想不想聽啊?
二、介紹阿炳,放送音樂《二泉映月》,聽后學生自由談自己的感受。
1、阿炳,本名華彥均,江蘇無錫人。父親是一位道士,,擅長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樂器。從小時候起,阿炳就跟父親學習樂器,由于天資聰穎和練習刻苦,他13歲時就已熟練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他的命運曲折坎坷,兒時喪母,二十歲喪父,三十多歲時雙目失明。生活無著落,,只好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五十多歲時,吐血病故。正是這位飽嘗了人間辛酸的苦難的'藝人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傳世之作。阿炳賣藝幾十年,根據生活體驗,創作改編、演奏了許多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作品。
現存的傳世樂曲,有《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六首。而最具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2、播放《二泉映月》。
3、引入——今天我們來拜讀韓靜霆的《聽泉》,看他對盲人阿丙的《二泉映月》有怎樣的理解?
三、師范讀課文后,生再自由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細心品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賞析第三段“泉水一沖出深山,跑向山外的世界”這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從什么角度寫出了曲子的美妙動聽?
齊讀相關文句,問:哪位同學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嗎?
四、探究問題:
1、文題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2、本文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那作者圍繞《二泉映月》寫了些什么內容?
(板書)
明確:
(1)產生
(2)流傳
(3)內容(曲子的意境)
(4)評價(崇高的藝術地位)
五、我們學習了《聽泉》,你有什么感受?你贊成小澤征爾的評價嗎?那你對他的話是如何理解的?
六、課外拓展: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談談你對這首鋼琴曲的感受。
貝多芬簡介:出身于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里,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
《散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學習《永久的生命》中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3、用心領悟字里行間傳達的真誠與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懷和境界。
教學重點
1、學習《永久的生命》中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2、用心領悟字里行間傳達的真誠與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懷和境界。
教學難點
用心領悟字里行間傳達的真誠與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懷和境界。
一、新課導入
“我為什么而活著?”古往今來,人們何止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么而活著,這個問題太簡單又太復雜。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成為人間的匆匆過客;有人搜古尋今,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然而生命又是何等的精彩,人生沒有唯一的答案,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傾聽兩位大師關于生命意義的思考,看看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二、背景知識
1、了解作者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著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散文集《山寺暮》,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還有《嚴文井童話寓言集》《小溪流的歌》《“下次開船”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風雨回眸》等。《嚴文井散文選》曾獲全國首屆散文、雜文(集)榮譽獎,童話《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獲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獎。
伯特蘭·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作家。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百科全書式思想家”。
2、創作背景
本文選自《嚴文井選集》下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動。《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帶有哲理意蘊的議論性散文,寫于1942年,當時作者“到了三十歲的邊頭”。
《我為什么而活著》選自《羅素自傳》第一卷(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胡作玄、趙慧琪譯,略有改動。本文是《羅素自傳》的序言,從中可看出羅素思想的全部內涵,也可以看作羅素生活的宣言書,這其實也是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共同的人生準則。
3、文體知識
我為什么而活著
1、本文的結構有何特點?
整體上總分總。
第一部分(第1段):總說。開篇點題,用凝練的語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第2~4段):分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三部分(第5段):總結這樣的人生,作者覺得活著值得,表達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2、作者渴望愛情的原因是什么?
①愛情可以帶來狂喜;②愛情可以擺脫孤獨;③愛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夢想的天堂的縮影。總之,愛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愛情,則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這里,作者把愛情描寫得極其美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3、“其次是因為愛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這句話你如何理解?
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形象而充滿詩意的語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體驗。“冰冷死寂”“深不可測”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襯出愛情的可貴美好,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熱切追求。
4、作者尋求知識體現在對哪些領域的追求?
①了解人類心靈;②了解星星為什么發光;③理解畢達哥拉斯的力量。這三方面實際上包含了人類知識的幾個重要方面:人、自然、社會。他追求知識,生命不息,寫作不輟,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無數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獻給了人類。
5、作者同情人類苦難的具體內涵有哪些?
作者同情那些遭受苦難的人們:饑餓中的孩子、被壓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無依的老人。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但作者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對苦難的.拯救往往失敗,這就使人更加痛苦。
6、作者說:“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總把我帶回塵世。”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這句話點明了愛情、知識與同情的內在聯系。作者用含蓄而充滿理性的語言揭示了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愛情、知識的真正動力。這體現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
7、作者說:“這三種感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你如何理解?
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這三種感情”比作“颶風”,形象地說明了這三種感情對作者人生強有力的影響。而“苦海”“絕望”則表明這三種感情給他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不安和痛苦。面對追求過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為自己的渺小感到無奈和絕望。這句含蓄生動、充滿激情、富于理性色彩的話,表現出了作者對一生中的三大追求執著堅定的信念。
8、作者為什么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以上這三種感情?
作者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以上這三種感情,它們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9、最后一段,作者說:“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我活著值得。”你如何理解?
羅素覺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確而崇高的,回顧一生,問心無愧,并且不無欣慰。可以說,這篇文章,是羅素生活的宣言書,其實也是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生活的共同準則,它具有普遍意義,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10、雖然羅素一生的追求常給他在人生苦海上帶來絕望,但他仍認為值得活,這體現了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答:熱愛人類、熱愛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潔情懷的大思想家。
六、課堂總結
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用文學的筆法,對這個永恒的命題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動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表達了博大寬廣的胸懷和樂觀積極的態度,激勵我們有所追求,奮發向上。
《散文》教案 4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散文欣賞活動,感受散文的語言藝術美。
2、能發揮想象,積極創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相互關愛的情感。
3、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感知散文溫情的基調,并用語言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落葉》。
2、配樂散文磁帶、錄音機。
3、道具:大樹頭飾1個,樹葉手環若干。
4、經驗鋪墊:帶領幼兒在戶外看看樹葉落在哪些地方。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播放落葉的圖片帶領幼兒進行欣賞,并提問:這些落葉會飄落到什么地方呢?
(2)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并請幼兒模仿落葉是怎樣飄落的。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做出小結。
2、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初步感受散文優美。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內心感受,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言進行表述。
(3)借助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配樂散文。
3、大班游戲教案、引導幼兒加深對散文意境的理解。
(1)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教師:你們在散文里聽到了什么?這篇散文聽上去有什么感受?你們聽了這篇散文,想對大樹媽媽說什么?
(2)鼓勵幼兒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3)師幼再次欣賞配樂散文,教師用手指到相應的畫面。
4、師幼隨配樂散文共同表演,進一步理解散文。
(1)教師扮演大樹媽媽,幼兒扮演小樹葉,跟隨配樂散文,用動作表達出各自的理解,以及對大樹媽媽的關愛。
(2)請表演得好的幼兒交流他們的表演,豐富全體幼兒的經驗。
活動延伸:
課后教師收集一些落葉,帶領小朋友制作《落葉》的圖書。
《散文》教案 5
活動目標:
1、主動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秋天到來"的各種變化,描繪秋天的故事。
2、傾聽散文的配樂朗誦,跟隨音樂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活動重點:
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動難點:
為散文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不同季節的雨聲錄音。
2、秋天的葉子、果實等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1、聽雨辨不同(感受雨聲)聽放音樂,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聲,再不同季節的雨聲,引導小朋友去感受雨聲的變化與不同之處,使用xxx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點。
小結:教師要幫助小朋友豐富和補充語言以及糾正不正確用詞,啟發他們去感受音樂中雨聲的細微變化,為他們打開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2、說說我與秋天的故事說
2.1請小朋友舉手發言,說一說我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秋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用"xxx的"的表達方式敘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節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發現的?
天氣、穿的衣服厚薄、樹葉的顏色、開的花兒、成熟的果實、糧食等等,春夏秋冬各舉一到二個例子。
2.3秋天的樹木和花草有什么變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實和豐收的糧食都有哪些?舉例說明。
2.5秋天的小動物在干什么?
小結:本階段既是對已有經驗的再感知,又是為學習散文作鋪墊,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話將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觸散文的語言。
3、學我說話(走近散文)仿3。1放配樂散文,跟隨音樂一同走進秋天,感受來自散文的美。
師:散文聽完了,小朋友感覺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3.2結合畫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賞下雨前后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幼兒把雨比作一把鑰匙。可對幼兒進行反問,進而幫助他們理解雨的清涼和溫柔。
師:為什么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師:秋天的雨下過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畫面:在畫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重點指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花卉的色彩變化。
師:秋天到了,各種植物都有了變化。銀杏樹的葉子變黃了,水稻成熟變得金黃,各種顏色的菊花都開了,有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所以美麗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3)呈現果實畫面,引導幼兒從氣味上說出秋天的雨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
師:小朋友從圖上看到了什么?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準備好的水果籃拿到幼兒面前,讓他們聞一聞,并用"xxx的"說出自己聞到的味道。
師,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是從哪里來的?
師: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都發出很多好聞的香味。而且在秋天遠遠都能聞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動、植物的過冬方法。
師:畫面上的是什么?是誰的喇叭?怎么聽聽他要告訴小朋友什么?教師朗讀喇叭的.話。
師: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落葉樹的樹葉紛紛飄下來,工人叔叔也開始為小樹過冬作好準備,冬眠的小動物忙著造房子、儲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顯示小動物過冬的畫面。
5)水果和糧食成熟的畫面,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教師小結,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賞一遍,并學習運用散文詩中的句子來講述。
師:這次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把你最喜歡的、寫秋天最美的句子記在心里,等會兒告訴大家。
活動延伸:聯想詩歌的內容自由畫畫,設置展示欄,讓小朋友相互交流與學習。
教學反思:
1、優美生動的多媒體運用,突破了幼兒學習的難點。
《秋天的雨》篇幅偏長,容量偏大,特別是散文中一些優美的比喻,描寫的意境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秋天畫卷。其營造的生動形象、詩情畫意的動態畫面,把孩子們帶入了秋的美妙意境,不僅激發了幼兒興趣,而且在輕松愉快中突破了幼兒學習的難點。
2、形式多樣的感官欣賞,激發了幼兒美的情感體驗。
為了保持幼兒欣賞的積極性,始終能以積極的情感參與其中,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教師精心設計每一段的欣賞形式:色彩美的段落先感知、講述再欣賞作品,并開展送顏色的游戲;味道美的段落,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傾聽富有情感的配樂朗誦,孩子們閉著眼睛陶醉之中,而想象之舞、情感之舞卻慢慢隨之展開;活動美的段落教師則讓孩子們分角色表現。這些豐富而又富有變化的欣賞形式,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幼兒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提高了活動的有效性。
3、富有感染力的教師語態,演繹了活動過程的精彩。
優美的文章需要美的語言來傳達,教師的語態能不能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在教學基本功上備足了課。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組織語言富有感染力,朗誦聲情并茂,始終與作品的情感、意境相融合,注重感染幼兒,提升幼兒,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悟作品。
《散文》教案 6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逐漸增強,引導他們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是很有必要的。《花瓣兒“魚”》是一篇語言豐富而生動、意境優美而純真的散文,適合中班的幼兒欣賞。“花瓣兒一沾到水面,撲楞楞,就變成了一條桃花兒魚、杏花魚、梨花魚。”,“花瓣魚”有趣的變化過程充分吸引幼兒;花瓣魚的無限魅力及花瓣“不舍得”樹的散文情境設計,更是引發了幼兒奇妙的遐想,拓展了幼兒思維。
活動目標:
1、聆聽散文、引發遐想,感受散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境。
2、合理想象,以移情體驗的方式生動地描述。
活動準備:
1、觀察過桃花、杏花、梨花等開花的樹或圖片,玩過花瓣。
2、春天里各種花的課件、一段舒緩的音樂、小溪圖,玉蘭花、茶花、迎春花的圖片及相應的花瓣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略看春景,發現美
1、引題:春天來了,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幼兒欣賞春天里各種花的PPT。
3、提問:看了這些花,有什么感覺?
二、細品散文,理解美
1、有趣的花瓣魚
①講述故事:“春天來了,香噴噴的小溪了。”
②提問:是誰把花瓣送進小溪的?花瓣兒是怎么變成花瓣兒魚的?花瓣兒魚漂亮嗎?
自從小溪里有了花瓣魚,小溪就變成了一條怎樣的小溪了?
假如你家旁邊也有一條香噴噴的.、彩色的小溪,你會怎么做呢?
2、“舍不得”捕的花瓣魚
①講述故事:“好多人都知道,誰也舍不得捕捉它們了。”
②提問:捕魚人有沒有捕走花瓣?為什么捕魚人不把花瓣魚捕走呢?
3、想回家的花瓣“魚”
①講述故事:“經過了夏天、秋天、冬天,今年的花兒開得真早啊。”
②提問:花瓣魚又重新回到了哪里?
為什么花瓣魚要重新回到樹上?
花瓣魚回到樹上又變成了什么?
三、聆聽散文,感受美
1、幼兒完整欣賞散文。
2、提問:欣賞這首散文時,你有什么感覺?
四、仿編散文,拓展美
1、教師出示迎春花、玉蘭花等圖片。
2、提問:春天里還有哪些花開了?你能幫它們也變成花瓣魚嗎?
3、幼兒嘗試用散文里的“瓣兒沾到水面,撲楞楞,就變成了一條魚。”句式進行仿編。
五、延伸散文,創造美
1、給幼兒一張藍色紙作為“小溪”,放于幼兒身后。
2、幼兒選擇喜歡的花瓣貼在“小溪”中,然后進行添畫,變出各種各樣的花瓣兒“魚”。
《散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①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③聯系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教學方法]
說春——賞春——評《春》——寫春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布置
學生去搜集關于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與學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歌聲中自然地進入對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巒雄偉的高山,那波瀾壯闊的大海,那噴薄而出的紅日,那姿態萬千的彩云……真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而綠滿天下,花開遍地,生機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
說春:
設題: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
學生回答可能有:
①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興的時候就風和日暖,生氣的時候就雨打雷轟。
②春天是最富詩意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③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妝師,把花草樹木、峰巒田野,都裝點得生機盎然,蓬蓬勃勃等。
小結:感受真夠深刻。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請速讀課文后說說。(板書題目及作者)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賞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現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
明確:春天是新生的娃娃。春天是美麗的小姑娘。春天是健壯的小伙子。
2、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最喜歡的是什么?請說出理由。(讓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明確:
(1)喜歡娃娃。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哪個同學能具體說說“新”在哪里?
①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②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里的花兒是新的。
③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
③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④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喜歡春姑娘。喜歡春姑娘的美:
春姑娘確實很美,花枝招展的(美),能否通過閱讀,發揮想象,在敘述她的美中滲透進自己的感受?即美在哪里
①園子里、田野里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悅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引導:同學們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強,真佩服你們。讀書啊,寫作啊,都要這樣,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發別人之未發。春姑娘這么美,能不引發你們去——(生:去追逐)能否說得更準確些?(生:去追求)對!人生,就是要大膽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屬于你們的。
師: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娃娃,比喻成小姑娘,還比喻成——健壯的青年
(3)喜歡健壯的青年。
請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①一個“張”字,不僅僅指蘇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②一個“鉆”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鉆”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一個“撫摸”,便產生了盡情的“醞釀”“賣弄”和“應和”,便使人生發了萬般感覺,萬般想象,萬般喜說。
引導:說得太好了。這感覺、這想象、這喜悅,全出自于“撫摸”,“撫摸”傳遞著柔和、芳香和喜悅,這是多么的愜意和舒暢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美好、強烈的暢想。
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在春天是最尋常的,雨在作者的眼中不但是美的,而且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
3、請細讀六、七段,再深刻體味、聯想和想象。即魅力體現在哪里?
學生朗讀討論后明確:
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涌出戶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們簇擁著春天,挽著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斗、去追求、去創造。
[結束語]:奮斗、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獲,希望才更美好,未來才更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斗。
『布置作業』
這篇散文寫得很美。請欣賞地讀,讀出韻昧、讀出情感、讀出思考,然后,抓住一個角度,如選材、語言、修辭、立意等等,寫出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散文》教案 8
活動目標:
1、根據生活經驗想象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
2、欣賞散文詩,初步運用優美的語言進行表述,體會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重點:根據生活經驗想象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
難點:學習散文詩所表現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學學念念散文詩
材料準備:
1、配有朗誦的PPT制作的一本大書
2、樹木好處的文字:生態平衡、擋住風沙、凈化空氣、休閑、遮陰、躲避、提供玩耍、唱歌自然現象、小朋友玩耍
3、幼兒有樹木的好處的相關經驗
設計思路:
在幼兒園的語言領域教學中,大部分都是兒歌和故事,很少部分會有兒童散文詩的教學,《樹真好》是一篇關于樹和人類動物之間的和諧關系,從詩歌中透露出淡淡的愜意生活,通過人類和動物,深深的贊美了樹對我們的作用。最近,十二月份我們開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題活動,幼兒在了解、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樹木。《樹真好》是教材中的一首語言優美的散文詩,我把它納入這次主題活動中,希望通過這次散文詩欣賞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散文詩優美的語境,并嘗試用詩歌里的話來說“樹真好”
活動流程:
理解散文詩-欣賞散文詩-念念散文詩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理解詩歌內容(放PPT一遍)
1、師:最近我們小朋友了解了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好處,今天謝老師帶來了一本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書,看看書名叫什么?《樹真好》;表揚:字都認識了。我們那里也看見過這本書(語言區的三味書屋和請你編一編都有這本書)謝老師把他們做成了一本大書放在了電腦里,現在我們一起到電腦里看看,樹到底帶來了什么好處呢?
2、幼兒觀看用PPT制作一本大書,引發幼兒與生活的聯系
@這頁誰喜歡樹?樹給小鳥帶來了什么好處呢?(樹是小鳥的家,有了樹小鳥才能在樹上做窩。(保持生態平衡)、
@樹有什么好處?(擋住風沙)、
@這頁樹又有什么好處?(凈化空氣)
@他們在樹下干什么呢?為什么在樹下野餐(休閑娛樂)、
@為什么他們睡在樹下呢?(遮陰)
@小貓為什么要到樹上去?(躲避、保護)
@他們又是在玩什么?(玩耍娛樂)、
@這是白天還是晚上,夜晚靜悄悄你們都聽見過樹唱歌嗎?是怎么樣的?(自然界的一種現象)風吹來,還唱起了好聽的歌
@這是什么季節?哪里看出是秋季?鋪滿落葉的地面是怎么樣的像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娛樂,做游戲)
(小朋友在鋪滿落葉的樹下打滾)
二、欣賞散文詩《樹真好》
1、師:剛剛我們從這本大書里看到了樹給我們人和動物帶來的好處,人們寫了一首散文詩來贊美樹木,把樹木的每個好處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我們一起聽聽是怎么贊美的?
2、幼兒完整的欣賞一遍(有錄音的PPT),第二遍。
贊美樹木的散文詩聽下來有什么感覺?聽出來是怎么贊美的?贊美了什么呢?引導用詩歌里的話來說
3、分句欣賞并學習,(PPT第三遍)(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a樹給我們的生態帶來了平衡,散文詩里是怎么說的?我們聽聽:(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唧唧喳喳的叫),你聽到了什么?筑巢是什么意思?小鳥在樹上是怎么唱歌的?b樹能擋住風沙。如果沒有風沙那將會是怎么樣?樹擋風沙的會怎么說(樹真好來——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那些詞用得很好的?吵吵鬧鬧是什么意思呢?吵吵鬧鬧用的.真好,c樹能凈化空氣。樹對屋子有什么好?我們聽聽,用了什么好聽的詞語d樹能遮陰,人們在樹蔭下野餐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我們來聽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用了什么好聽的詞?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嗎?(把快樂和熱鬧的景象表達出來了)(樹真好,我們全家在樹蔭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e,樹能遮陰,天氣很熱選擇在大樹下睡午覺是件很舒服的事情,聽聽是怎么說的?哪個字用得非常好,鋪是怎么樣的?
f小貓為什么要躲到樹上?聽聽是怎么說的?(樹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
g樹可以玩蕩秋千的游戲,讓布娃娃玩蕩秋千怎么說的?
h樹還會唱好聽的歌,我們去聽聽
i小朋友和樹葉在一起做游戲,他們是怎么做游戲的?他們是怎么玩的?用了什么好聽的詞?
3、引導發現并提升總結
師:用了這么好聽的詞語來贊美樹,所以《樹真好》的散文詩是很優美的,除了詞語用得好,還發現了什么優美的地方?哪句話是相同的呢?怎么說的?
師小結:這首散文詩我們小朋友都發現了第一句贊美的話相同的“樹真好”,后面把樹的好處用優美的語句表達出來,那我們再完整的聽一遍。
幼兒再次完整的欣賞
師“想不想也來念一念呢”
三、念念散文詩
跟著PPT念
個別念
集體念
亮點:幼兒的前期經驗很豐富,所以第一部分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理解詩歌內容目標的達成度是非常好的,同時教師每個問題后的小結也及時到位,問題的提出也給孩子考慮的空間。
《散文》教案 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感受彩虹的氣勢美。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彩虹圖片一張、錄像機及錄像帶
2、字卡若干
3、錄音機及音樂帶
4、實物投影一臺
5、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彩虹
活動方法
1、直觀表達法
2、視像法
活動過程
1、錄像欣賞:彩虹,引起幼兒的注意。
2、錄像中有什么?它們都有哪些顏色?
3、彩虹姐姐有幾種顏色?她是什么時候才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勵幼兒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4、老師配樂朗誦詩歌,請小朋友結合圖片欣賞。
5、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幼兒結合圖片說出不同的感受)
6、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然后請幼兒跟著念2至3遍。
7、聽音樂做動作退場。
各領域中的.滲透
1、科學領域:科學小實驗《彩虹的形成》
2、藝術領域:蠟筆畫--彩虹
3、生活中的滲透:留意生活中哪些東西像彩虹,引導幼兒觀察。
4、環境中中的滲透:制作彩虹布置環境。
5、家庭教育:家長帶領幼兒在雨后觀看彩虹,豐富彩虹的相關知識。
《散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珍惜春光,奮發向上。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致,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選用鮮明、準確的語言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感情地描繪景物。
三、朗讀、背誦。
課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萬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二、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寫什么。
注意正音:
巢 應和 迷藏 醞釀 暈
第一節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 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 歌頌春天。(第三段)
四、講讀體會:
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2)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第二段:繪春。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分別作細致的描繪。
(1)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么?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樣子的意思。
(2)朗讀第2節。總寫春回大地后,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是怎樣一幅情景呢?出示月歷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這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
水漲
“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
(3)第3節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鉆,寫生命力。 嫩,寫質地。
綠,寫顏色。滿是的,寫范圍。
軟綿綿,寫姿態。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草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4)第4節寫什么呢?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散文》教案】相關文章:
《外國散文》教案02-22
散文《落葉》教案12-05
散文《落葉》教案12-05
有關散文的教案12-15
散文春雨教案11-03
《散文籬笆》教案10-11
散文家談散文教案08-28
散文家談散文教學教案08-28
《散文詩》的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