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3-02-14 15:13:2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精】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精】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 × ×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教學目標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教學例3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墻,第一步先涂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墻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時粉刷這面墻的面積,即的,由此得出×這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4)提出問題: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3、小結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意義: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學例4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自主探究,嘗試遷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么樣?(先算二級運算,后算一級運算)

  2、哪些運算屬于二級運算,哪些運算屬于一級運算?(乘、除法屬于二級運算,加、減法屬于一級運算)遇到有括號的題目該怎么來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3、觀察下面各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36×2+15(2)5×6+7×3(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學生說明: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按照此規則,學生仔細確定運算順序后計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

  (1)+×(2)×-

  (3)-×(4)×+

  2、復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你能舉例說明嗎?

  (3)用簡便方法計算:25×7×40.36×101

  3、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并勇于發表自己的個人意見。

  (2)驗證: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

  (利用例5的三組算式,小組討論、計算,得出兩邊式子的關系)

  (3)各四人小組匯報討論和計算結果。

  4、教學例6

  (1)課件出示:××,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說一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應用乘法交換律)

  (2)課件出示:+×,學生先觀察題目,然后指名說說這道題適用哪個運算定律,為什么?(適用乘法分配率,因為×4和×4都能先約分,這樣能使數據變小,方便計算)

  (3)小結: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檢測

  練習三的第一題,第三題。

  (1)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數的特點,想想怎樣做簡便?應用

  了什么運算定律。再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回指點,發現存有問題。

  (2)小組內評比,解決疑難問題。

  (3)教師講解疑難。

  四、課堂自我評價

  每個學生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并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

  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堂課我設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再利用四人學習小組相互探討,利用實例進行驗證,最后在班級這個大氛圍內最后驗證。

  教學后記

  第五課時:練習課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2

  教學內容:教材P115、116頁練習二十四第8-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進一步加深對周長概念的理解,能正確地判斷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指出多邊形的周長。

  2、學生進一步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會解答比較復雜的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直尺、三角尺、長方形紙片2張、鐵絲1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練習本單元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更加明確什么是周長,會更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概念練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1)做練習二十四第8題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每個圖形都有幾條邊?(板書:4條邊、4個角)

  量一量各個圖形中每邊的長度。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每個角。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個角都是什么角?

  你能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點嗎?

  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判斷(出示圖形)

  哪幾個是正方形,哪幾個是長方形?

  2、周長的概念

  (1)什么是周長?(指名回答)

  (2)練習二十四第9題。

  你能看出第9題里三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嗎?

  學生口答,說出是怎么得到的'?

  三、周長計算練習

  1、練習二十四第10題。

  (1)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

  周長是怎么算的?

  (2)先讓學生量一量。

  正方形的周長應該怎么算?

  2、做練習二十四第13題。

  (1)做第1題。

  (讀題)邊長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2)做第2題。

  (讀題)長和寬各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3、練習二十四第14題

  (1)讀題

  (2)提問:20厘米其實是圍成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什么?

  (3)小組討論圍法。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3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站提供的這套小學數學《認識方向》公開課教案符合新課標的規范,思路清晰,結構合理,適合同學的年齡特征,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等優點。

  (同學分成四組,分布于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一、引入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南通市要建“奧林匹克廣場”啦!這個現代化的體育活動中心就建在我們學校的正南方向。你們知道哪個方向是南嗎?用手指一指。

  (同學紛紛用手指南)

  師:哦!大家都知道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還有北。

  生:還有東、西。

  二、展開

  師:人(和物體)總是位于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我們怎樣區分方向呢?你們有什么方法嗎?

  生:我看太陽認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面向東,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這個方法真好!我們一起學一下。

  (同學紛紛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對!早晨可用這個方法。下午,面向太陽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師:對!黃昏與早晨的情況正相反。要是陰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針,指南針的箭頭一端總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認方向,房屋的大門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們曬衣服,搭衣服的曬架總是裝在房屋南邊陽臺上的。

  生:冬天,積雪幾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評析:調度同學的生活經驗和“數學實際”,讓同學自身運用各種方法認識東、南、西、北的方向。通過交流和對話,使每個同學都個性化地學會識別方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識別方向的方法,現在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確定你們組在教室中處在什么方向。

  生:我們組在東邊,因為太陽從我們這邊升起。

  生:我們組在東的對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們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這邊。

  生:我們組在北邊,在南的對面。

  師:(把南通電視塔的模型放在教室中間)現在,南通電視塔就聳立在我們的中間。誰能說說電視塔與你們組的方向位置關系?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東邊,我們組在電視塔西邊。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西邊,我們組在電視塔東邊。

  評析:同學被置于生動、實際的生活空間,運用各自的方法識別四個方向之間的位置關系,真實而親切。

  師:南通電視塔一直在我們的中間,位置沒有變,怎么一會兒在東,一會兒在西,一會兒在南,一會兒又在北呢?

  生:因為我們在不同位置看電視塔。

  生:從不同的角度看電視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師:對!方向總是以一個地方為規范相比較而確定的,與不同的規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評析:抓住課堂上出現的情況,故作曲解,使同學生發方向的相對性意識。

  師:(不經意地走到教室的西南方)現在,同學們在東、南、西、北各占了一個方向。可是朱老師呢?朱老師站在這里,是什么方向呀?

  生:朱老師站在西南方。

  師:為什么說這是西南方了

  生:因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叉的地方。

  生:因為你站的地方是西邊偏南、南邊又偏西。

  師:謝謝同學們給我也定了一個方向,叫西南。現在,請同學們往四周看看。猜猜,還能發現一些這樣的方向嗎?

  (同學環顧教室,討論交流)

  生:(指東南方)這又東又南的方向是東南。

  生:(指西北方)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東南與西北是相對看的。

  生:(指東北方)這又東又北的方向是東北。東北與朱老師站的西南也是相對看的。

  評析:從西南方向的確定開始,再讓同學通過“往四周看看”的空間觀察,憑借已有的主觀體驗,發現東南、西北、東北等復合方向和其相對關系,同學享受著自身發現的勝利喜悅,衍生出積極情感和自信心。

  師:同學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又自身體驗出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現在,誰能用上這些方位詞介紹我們這個教室的情況?

  (生居中介紹略)

  評析:用剛剛學習的八個方向介紹復雜、多元的教室空間并非易事。從靜態的大環境中分成相對集中的小組學習,可以使同學積極參與,相互合作、交流,形成“動態的.集體力量”。借助數學語言(方位詞)表達和交流教室內的空間方位,可以認識生活中的客觀事物,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

  師:現在,讓我們到“市民廣場”逛逛。(出示“市民廣場”平面圖)這是“市民廣場”一帶的平面圖。這圖上的方向怎樣認呢?

  生:平面圖上總有一個十字樣的標志,是表示方向的。

  師:對!這叫十字指向標,它指示著圖上的方向。誰知道指向標向上的箭頭指示什么方向?

  生:箭頭指向北,表示圖的上方是北。

  師:那么,下方就是——

  生:(齊)南!

  師:平面圖上的方向總是上北下南。哪面是西,哪面是東呢?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面向北站著,左邊是——

  生:西。

  師:右邊是——

  生:東。

  師:所以圖上也是——

  生:左西右東。

  生:所以,圖上的方向只要根據十字指向標,記住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行了。

  評析:在平面圖這一虛擬的空間中,引導同學觀察、定向、體驗,對比生活經驗進行想像、識別方向,培養了同學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練習

  師:現在,誰能說說圖上“少兒書店”、“南通電影院”、“南通中學”、“文峰大世界”各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向?

  生:“少兒書店”在“市民廣場”的西邊。

  生:“南通電影院”在“市民廣場”的東邊。

  生:“南通中學”在“市民廣場”的北邊。

  生:“文峰大世界”在“市民廣場”的南邊。

  師:我們學校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向?誰來指一下?

  生:我們學校在“市民廣場”的西北方。

  師:再請看,“南通師范二和小”、“人民公園”、“奧林匹克廣場”在“市民廣場”的什么方 向?

  生:“南通師范二和小”在“市民廣場”的東北方。

  生:“人民公園”在“市民廣場”的東南方。

  生:“奧林匹克廣場”在“市民廣場”的西南方。

  師:說起“奧林匹克廣場”,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我為廣場獻一計”的活動。現在,請大家做個小設計師,給“奧林匹克廣場”設計一張平面圖,在廣場上什么方向設計個什么館、場、所……

  (同學設計,畫成平面創意圖)

  師:同學們都給“奧林匹克廣場”設計了些什么呀?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介紹時要用上今天學過的方位詞,說明各場地、設施的方向位置。

  (生交流略)

  評析:練習突破了過去“技能操練”的陳規,而變為了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只掌握了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略)

  總評:教學目標的定位,走出了數學知識技能的單行道,指向同學的全面發展,并且貫串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之中。結合方向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示和反映,培養了同學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在觀察、操作、猜測、想像等學習活動中,培養了同學有序考慮的意識,發展了同學的空間觀念。注重同學的情感體驗,使同學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勝利的喜悅,鍛煉了克服困難的意志,樹立了學習自信心。同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整個方向的認識都表示為同學的自主探索習得。教師為同學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同學經歷從實際到虛擬的情境中進行觀察、操作、實踐、猜想、想像、討論、交流。從而認識了方向和物體的空間位置。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用數學

  教學目的: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熟練地進行計算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思維訓練:

  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早上的太陽出來了,瞧,郊外的鮮花景色可真美啊,看遠處還有幾只可愛的猴子呢。

  課件出示猴子圖

  左圖有5只猴,右 有2只猴,分步出示。

  請你看圖說出圖意,你是怎樣算出圖上的猴子的?

  你能獨立列出算式嗎?評價,你們認為誰說的.好?

  走過猴林又來到小河邊,看,河里有幾只鴨子呢?

  課件出示鴨子圖

  生說圖意

  全班交流

  獨立列式計算

  評價: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三、課中操

  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說出圖意后獨立列式

  編題

  小組內試著互相編題讓其他同學們來解答。

  P62 13 14

  口算比賽或撲克牌游戲

  五、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練習與應用”第8~10題,“探索與實踐”第11~14題,“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圓的獨特性。

  3、通過“與反思”,引導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師:今天我們繼續對本單元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進行與復習。

  板書課題:與練習。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8題。師問: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的周長與面積呢?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師問:誰來指一指這個運動場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哪個部分?求它的周長可以怎樣想呢?求它的面積可以怎樣想呢?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0題。師問:要求半圓形的面積,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圓的面積,必須求出什么?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探索與實踐第11題。教師問:是什么標志,知道標志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自己以圓為基本圖形的標志。

  2、完成第11題。

  師:在操場上畫的圓一般都比較大,用圓規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說己的想法。

  到操場上試著畫一畫。

  師追問:這個繩子的長就是圓的什么?

  3、完成第13題。

  在操場上進行測量并記錄,回去后進行計算。

  4、完成第14題。

  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用一根繩子圍一圍、量一量。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師追問:你有什么發現?

  三、與反思

  1、指導學生理解每項指標的含義。

  2、自我、打☆。

  3、說說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四、課堂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結合律,初步學會應用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結合律。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后出現。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現什么?(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②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二、練習練習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適當的數。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練習五

  三、小結

  1.今天我們發現了哪些數學規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現、歸納的?

  板書設計加法結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六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教材安排了復習積變化的規律。通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所以,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律是復習,在教學中卻將它當新知,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以(除以)多少,積就會乘以(除以)相同的數這樣一個變化規律,引導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計算出1、5×5,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進行驗證,感受規律的正確性。

  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面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0.72×5時,學生不會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說出為什么,一些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抓住小數點為什么不對齊來引導學生思考,推導出應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最后還有將積縮小相應的倍數。

  3、突出小數位數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因此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另一個是判斷小數的位數,通過用兩道練習來讓學生認識到并不是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課的結尾還安排了頭腦風暴,填寫()×()=3、6,讓學生體會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擴散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主動思考,激勵探究。

  4、突出口算

  教材中并沒有安排小數乘整數的口算,而在實際學習中,口算由于數目比較小,計算結果可以比較快速地反饋,易于檢驗學生計算的正確與否,同時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計算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思路,所以在計算中增加了口算練習,讓學生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檢驗方法的正確性。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還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

  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積極地思考,運用發現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困惑的是,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都很流暢,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學生掌握情況也良好,但并沒有化的去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并沒有意識去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沒有讓學生在質疑,討論,交流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再去解決問題,真正去經歷探究的過程,所以到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略顯疲態,所以這節課讓我意識到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是學生學,師生合作探究,發現的過程。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質疑的過程,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7

  教學目標:

  1、從生活經驗出發,層層深入地逐步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

  2、培養孩子遷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總結規律的能力。

  3、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教學難點:

  建立“數一數”的數學模型,并運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義和必要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一數嗎?

  二、問題探究

  師: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一數?

  1.你打算怎樣數,才能又對又快呢?

  2.五個五個的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提問:指著第一堆松果提問,這堆松果有五個,是1個5,一共是5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4.提問:指著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問,這兩堆松果有兩個五個松果,是2個5,一共是10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5.談話: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第1題:對口令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

  五、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7頁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8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20xx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2 +20xx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2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____ 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 〉6,但是-8〈 -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五、布置作業

  《家庭作業》第2頁的練習。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9

  教學目標:

  1.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能表達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過程和結果,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獲取、提煉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教學重點:

  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總結并熟練掌握和運用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名山大川更是讓世人心馳神往。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邊領略美麗風光,一邊學數學知識,好嗎?(出示情景圖)。

  〖資料:黃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香山紅葉最為著名。

  恒山,人稱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xx米,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揚名國內外。

  華山,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正因為如此,華山多少年以來吸引了無數勇敢者。〗

  師:哪座山比較高?這樣可以比嗎?必須知道什么?(每座山的高度),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

  黃山1873米,香山575米,恒山20xx米,華山2160米。

  華山最高,香山最低

  ……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一開始,我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圖片——黃山、香山、恒山和華山,并給出了相應的海拔高度,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呈現出生活中的大數,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會、理解并掌握知識,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二、實踐活動,探索新知

  1.位數不同直接比。

  黃山和香山哪座山高?, 你是怎樣比較的?

  學生回答:黃山高。黃山1873米是四位數,香山575米是三位數,四位數比三位數大,所以1873>575(板書)。

  師:這個同學分析很有道理,四位數確實比三位數大。根據這個道理,從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山也一定比香山高?

  2160>575

  師:你還知道哪些位數不同的數可以直接比?

  [五位數一定大于(四位數、三位數、兩位數、一位數……)]

  師:從剛才的比較中,我們知道:(板書:位數不同直接比)。

  生提問:位數相同怎么辦?

  師:這個問題問得真好,這就是我們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2.位數相同,比首位。

  師:黃山和恒山比較,哪座山高呢?為什么?

  生:恒山和黃山都是四位數,先看千位,千位上1比2少,所以1873<201(板書)。

  師:真聰明。比較兩個數,位數相同的數,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個就大(板書:位數相同,比首位)。

  師:你能舉個例子來說一說嗎?

  3.位數相同,首位也相同,依次比

  恒山和華山比較,那座山比較高呢?你能說說理由嗎?

  生:華山。恒山和華山都是四位數。從最高位比起,它們的最高位千位相同,就比較百位,在百位上,0比1要少,所以20xx<2160。

  師:這個學生的思路很清晰,語言概括很具體。同學們,比較兩個數,如果位數相同的數,最高位也相同的數,就比下一位,這樣一位一位比下去。(板書:首位相同,依次比)

  師:出一個這類的題目,考考你的同桌。

  4.總結萬以內的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設計意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一種學生能夠探索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通過“比一比”的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利用討論等方法,在合作中,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四位數比三位數大;如果都是四位數,就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相等,就依次比較下一位……從而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 應用新知

  1.練一練。

  師:欣賞完了名山,下一站是參觀動物園,進動物園需要門票,只要你做36頁中的練一練,你就可以得到門票,順利進入動物園,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故意設置障礙,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自己想要的,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2.試一試。

  師:動物園到了,咦,這里怎么這么熱鬧呀?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原來呀,這六只小動物是非常好的朋友,它們決定以兄弟姐妹相稱,可比來比去,比了半天,也沒弄清楚誰大誰小?小朋友,你們愿意幫他們按年齡的大小排好順序嗎?

  (課件展示,學生在教材上自主完成)

  師:你為什么這么快就能把這么多數排列出來呢?

  生:先按位數多少分一分,分出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就很容易排列了。

  生:……(點擊課件檢驗并給予鼓勵)(設計意圖:小學生最喜歡樂于助人了,通過幫助小動物們確定身份這一載體,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同時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3.想一想:

  最小的三位數是多少(100)?最大的三位數是多少(999)?

  最小的四位數是多少(1000)?最大的四位數是多少(9999)?

  指名回答,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你還知道什么?

  (最小的一位數是1,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兩位數是10,最大的兩位數是99。)

  四、考驗能力,樹立自信

  1.考眼力: 估計杯子中的豆子多少粒。(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生說思路課件用紅色虛線演示比一比)

  2.考智力: 確定數的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考眼力和考智力,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發展學生的數感,感受大數的意義。)

  3.數學游戲:

  兩人一組,一人想數,一人猜。想數的人只能說“是”或“不是”,猜數的人按照題中提示的方法提問,直到把數猜中,猜的次數盡可能少。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游戲,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三位數和四位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并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五、課堂評價,總結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

  2.課件出示比較方法:

  位數不同,直接比;位數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

  六、板書設計

  比一比

  1873 >575 位數不同,直接比

  四位數 三位數

  1873 < 20xx 位數相同,比首位

  四位數 四位數

  20xx <2160 首位相同,依次比

  四位數 四位數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是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本節課旨在讓學生對萬以內的大數有進一步的認識,掌握萬以內的數的比較方法,并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提倡所學數學內容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本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大數,因此,教材一開始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圖片——黃山、香山、恒山和華山,并給出了相應的海拔高度,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呈現出生活中的大數,讓學生比較大小,并概括總結出比較萬以內大數的方法。接著,教材又通過“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動進一步鞏固比較大數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開放性和挑戰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本節課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能緊扣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生活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了本節課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0

  班級基本情況:

  這四個班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蘇教版數學學習后,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大部分學生數學計算速度較快,正確率高,上課能集中注意力,積極舉手發言,作業書寫很工整,學習風氣濃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難度較深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們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到體驗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中去。但四個班都有小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課堂上管不住自己,幾個同學不愿動筆做題。如(2)班的何偉、徐微微、劉薛玉等,(4)班的周李賢、馬少南、李佳等,這期的教育重點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幾個學生:如(2)班的李琉揚、王喜龍、卞有龍(4)班的周國慶、張韻偉、唐帥帥等在學習上障礙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務,計算的速度與正確率都不高,課堂作業也難以完成,需要老師多對他們加以輔導與關心,鼓勵他們加強學習的`信心,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因材施教,讓這部分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在本期容入到班級的學習氛圍中。蘇教版教材的編排體系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樂學、好學的孩子通過兩年的學習更加優秀。進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楊一鳴、林偉龍、姜欣沂、張蕭燦、顧慧鵬等學生可嘗試進行奧數訓練,讓優者更優。由于存在著年齡的差異,存在學習環境的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展也就不一致,老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與進步。

  教材分析(含重、難點)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有余數的除法1000以內數的認識筆算加法、加法的估算與驗算,連加;筆算減法,減法的估算與驗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十數加整十數(和不超過100)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以及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解決問題方面:?與有余數除法有關的實際問題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

  (二)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認識,比較簡單的路線圖角的初步認識,直角、銳角與鈍角分米和毫米,簡單的度量,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簡單的長度測量。解決問題方面:?應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有關方位的描述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或設計簡單的路線圖根據需要選擇恰當的單位和適宜的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三)統計與概率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標準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根據統計結果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預測。解決問題方面:?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角度、采用適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合理地解決問題。實踐活動測定方向(用東、南、西、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詞語描敘現實生活中物體間的位置關系)你能跳多遠(通過實驗和簡單的數據整理、分析,感受數據所蘊含的信息,體會數據的價值)。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兩種含義:沒有的含義和起點的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整潔地書寫0。

  2.培養學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和生活系系相關。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9頁0的認識及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具學具準備

  1.3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直尺割裂圖。

  3.跳遠起點條及終點位置標志條,一把長米尺。

  4.數字卡片,磁性黑板(用來完成練習四第2題)。

  5.魚缸圖投影片(用來完成練習四第1題)。

  6.1~5的數字卡片和一張空白卡片(為寫0做準備)。

  教學設計

  談話: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誰?看它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猜為什么有這引進變化?(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利用學生喜愛的小猴子形象,創設懸念,引起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描述三個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行。

  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

  導語: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數數看。

  1.揭示第一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學生用2表示,舉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學生用1表示,舉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沒有表示沒有的卡片,學生產生疑問。

  教師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有的學生領悟到什么,舉起課前讓準備的空白卡片。

  揭示課題:什么也沒有用0表示。

  板書:0的認識。板書0并領讀。

  2.發散思維,充分想象。

  老師豎起2根手指,讓學生說是幾(學生讀1);再豎起1根手指,學生說是幾(學生讀2)。

  [教師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與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學生活動,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師:老師握起拳頭,我一根手指也沒有豎起來,這時我指頭的個數可以用0表示。那么,你能想辦法用桌上的文具、書包里的書或其他東西表示0嗎?

  學生充分聯想,利用藏起桌上的物品、書包里的書、口袋里東西等等方式來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讓學生進行觀察。

  教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0在1的前面。)

  師: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后數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學生從前往后讀

  0~5,體會數越大離0越遠)。

  師: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大。

  讓學生試比較三角板和黑板擦的長度,讓學生看到兩面三刀樣東西的一端都對齊0起點,三角板的另一端對齊5,黑板擦的另一端對齊2,說明三角板的長邊長,黑板擦的長邊短。

  教師強調:量東西長度時,0就是起點。然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起點0。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起點。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用長米尺示范性地量,說出大概遠近,注意強調:尺子的0起點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事先在教育前面地上貼上0起點紙條。)

  a。指名請學生到教室前面從老師設好的0起點起跳,比賽跳遠。

  b。說說怎么比才公平。

  c。說說課后比賽跳遠時,也要注意什么。

  (一聽說比賽跳遠,學生立即興趣大境,而且主動當起了小裁判,從0起點起跳的規則也深入人心。)

  [將知識教學融于有趣的跳遠比賽活動中,以動促思,為學生營造一種學習的情趣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現數學的工具性。]

  教學書寫0

  教師:學習了0的這么多作用,我們應該掌握好0,寫好0。

  a。說說要寫好0應注意什么。

  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怎樣寫0,注意什么。(注意0要封住口,要寫得長長圓圓、要圓滑,沒有棱角)

  b。教師邊總結邊示范寫0。

  學生跟教師書寫。然后全班同學在書上第29頁描寫0,請兩面三刀位同學上小黑板描寫,全班同學評價公有缺點。(學生提出的優缺點比老師想的要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學生實際,教師要充分肯定,鼓勵學生的'說法,但也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鞏固練習

  1.練習四的第1題。

  a。學生依次數出每信魚缸里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b。學生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整潔規范。

  2.練習四的第2題。

  a。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寫有0~5的數字卡片。

  b。排好順序的小組派代表上臺演示。

  c。有不同排列順序的組都可以上臺展示,鼓勵不同的排法。

  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專家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感受是課伊始,趣味鮮;課進行,趣味濃;課結束,趣未盡。

  本節教學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以動促思。教師向學生多方面創設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2.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2

  【教學內容】

  比和比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義及性質,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經歷比和比例的復習,體驗對比、歸納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歸納整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簡比等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識?

  學生逐一說出一些知識后,教師揭示課題。

  【歸納整理】

  1.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出示表格,通過提問進行填空。

  引導提問:

  什么叫做比?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什么叫做比例?舉例說明。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舉例說明。

  (1)組織學生議一議,并相互交流。

  (2)指名學生匯報,匯報時注意舉例說明,并進行集體評議。

  (3)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用處?

  指名學生回答。

  練習:解比例:

  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復習比、分數、除法的關系。

  提問: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

  比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出示表格:

  比、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組織學生認真填寫表格,并議一議,相互交流。

  用投影儀匯報學生的完成情況,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教師舉例:5∶6==()÷()

  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3.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

  出示習題:化簡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請四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做完后集體訂正,請同學們說一說求比值與化簡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之處

  (1)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填寫表格。

  (2)學生互相議一議,互相交流。

  (3)指名說一說,并進行集體評議。

  教師板書:

  4.復習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指名回答后,教師板書:=比例尺

  (2)說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體意義。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

  ②比例尺20:1表示

  ③比例尺表示

  組織學生先想一想,同桌相互交流。

  教師指名說。(多點一些基礎較差的'人說)

  (3)鞏固練習。

  ①求比例尺。

  一條綠化帶長350m,在平面圖上用7cm的線段表示。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求實際距離。

  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離是5cm。求AB兩地的實際距離。

  學生獨立作業后再集體訂正。

  答案:①1∶5000②400km。

  【課堂作業】

  教材85頁練習十七第1題。

  學生獨立作業,然后再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吧。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3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第一課時公開課

  教學設計

  時間:20xx.5.5 執教人:方萬勝 軸對稱圖形(第一課)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56~61頁的內容,內容分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數學課程標準》關于“空間與圖形”部分特別強調了內容的現實背景,強調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軸對稱圖形,這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對稱,使學生體驗“對稱美”。通過學生動手創作軸對稱圖形,在創作中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情分析】

  本節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中年級學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他們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具體、直觀的的內容有較大的依賴性。所以,本課盡量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觀察、操作中探索研究,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學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

  步體會到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正確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刀、彩色筆兩支、彩色紙。

  學生預習:

  1.預習書本56-61頁,在看書的過程中,把你認為主要的畫出來,并反復讀一讀,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在看書的過程中,如有不認識的圖形,請上網查一查或向他人詢問,知道它的名稱,并寫在圖下

  3.生活中哪些物體也具有對稱的性質,請你寫在橫線上。

  4.剪下書本第115頁的天安門城樓圖、飛機圖和獎杯圖,并對折,把你的發現寫下來。

  5.搜集一些軸對稱的圖形,打印出來,并能作簡單的說明。

  6.搜集一些著名建筑的圖片,打印出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物體,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

  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物體的外形都有什么特點? (對折后兩邊相同、對稱、都是軸對稱圖形)

  預設1:左右兩邊相同。像這樣兩邊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物體,我們可以說是對稱的。那怎么來驗證呢?(對折)

  這些物體都是立體圖形,我們不方便直接對折。不過我們可以把它們畫下來,得到一些平面圖形。現在可以對折了嗎?

  預設2:軸對稱圖形(對稱)。那你說說你對軸對稱圖形(對稱)的了解?

  1.你是怎么理解對稱的?怎么驗證?(對折)這些對稱的物體都是立體圖形,我們可以把它畫下來,得到一些平面圖形。看,現在這些圖形還對稱嗎?(對稱)板書:圖形

  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它們又是怎么對稱的?我們又怎么來證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2.你怎么理解軸對稱圖形?(學生的回答可能很零碎)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

  二、教學例題

  1.課前讓大家剪下了這三個圖形并對折了,現在能把你的發現和大

  家說一說嗎?

  生交流。(兩邊是一樣的、左右兩邊大小一樣、對稱、有一條線、折橫、對稱線等)

  (1)兩邊的大小一樣、對稱、完全重合。

  問:你是怎么折的.?比如說這個天安門圖(左右對折)飛機圖?(上下對折)

  有沒有不同的折法?那我可不可以這么折?為什么?(不能完全重合、兩邊不一樣大小)也就是說,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要——完全重合。

  (2)對折后是以前的一半。問:為什么只能看到一半?(兩邊都重合了)

  (3)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那你是怎么判斷的?都是這么折的嗎?有沒有不同的折

  法?我這樣折可以嗎?為什么?

  (4)折橫、有一條線。若學生說不到,師可這樣引導:我們再來看這幾個圖形,對折后都留下了什么?(一條線——這條線我們叫折痕)那這條折痕所在的直線我們叫——對稱軸。對稱軸用點劃線來表示。畫時,先畫線,再畫點,點和線間隔畫。我們可以豎著畫,也可以橫著畫。(黑板上演示)

  那你能嘗試找出其中一個圖形的對稱軸并用彩色水筆畫一畫嗎?開始。

  生在對折的紙上找一找并畫一畫。

  反饋。畫得正確嗎?下面畫對的同學請舉手!真棒!

  下面,老師要看看我們同學有沒有掌握了。出示圖——汽車圖形、鑰匙圖形、桃子圖形、蝴蝶圖形、青蛙圖形、豎琴圖形、香港區徽章圖。(想2)

  你能判斷出下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

  交流反饋:這個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

  這個呢?

  重點講解:香港區徽章圖。外面完全重合了,里面的圖案沒有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軸對稱圖形。

  2.教學試一試

  軸對稱圖形其實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中也有一些。

  出示:你能判斷哪幾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

  交流反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怎么對折的?(上下、左右)有幾種折法?(2種)

  正方形、長方形:怎么對折的?還有別的折法嗎?(還能怎么折?) 師:不管怎么折,只要對折一次后圖形能完全重合的,都是軸對稱圖形。

  正五邊形是嗎?為什么?

  著重提出:平行四邊形為什么不是?

  生拿出平行四邊形折一折,小組討論后,指名說理由。

  問:你的想法是怎樣的?誰愿意來折一折?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4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看圖體溫并解答

  圖1:顯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平均每盒有多少個?

  圖2:顯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標注6個裝,旁邊出示一共600個。

  學生可以提問:一共有多少袋?

  2、根據問題選擇條件解答。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圖意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問: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數學信息?

  問:要求什么問題?怎么樣列式?

  2、自主探索。

  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組商量,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⑵4*2=8(層) 224/8=28(本)

  問:第一步是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

  4、討論比較。

  問:這兩種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應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了解圖中呈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再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饋時,教師分別提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據哪兩個已知條件來求的?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兩種解法進行比較。

  2、想想做做2

  聯系生活實際,出示一個藥瓶,通過投影放大顯示藥瓶上的相關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問題:這瓶藥可以吃多少天?

  讓學生先討論這些信息的含義,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交流匯報。

  3、想想做做3

  出示學生購買乒乓球拍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思考,獨立解答。

  注意提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找到圖中隱藏的已知條件有兩個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學生交流比較。

  四、課堂作業

  商店運來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條。每包有多少條毛巾?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5

  整理和復習是本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復習課。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20以內的不進位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這部分學習的好壞,將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速度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它的主要內容有兩個,

  一是兩個一位數相加得數超過10的加法,簡述為“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二是“用數學”即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在本單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系統的整理和復習。上好這節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20以內的進位加法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的能力。

  本節課教材首先列出了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下面以問題形式引導學生觀察20以內進位加法的排列規律,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下面安排有“數學游戲”,要求學生根據得數找算式卡片,使學生進一步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同時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然后是練習二十二中各種形式不同的練習。

  教材的設計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系統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滲透對知識整理和復習的方法。

  第二,在觀察分析表格,發現規律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20以內進位加法表進行練習。

  根據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在游戲中,對所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進行復習。

  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小組合作,學會對所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復習,并體驗對知識的整理過程。

  培養合作意識和方法。

  培養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能力。

  對函數思想的滲透,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一題多解的能力。

  二、教學情境精品片段與分析:

  情境一:

  抽禮物游戲:

  師:小朋友們,昨天是什么節日?(圣誕節)昨天老師沒來,其實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數學禮物,誰來摸一摸,你會抽到什么呢?

  活動:學生從禮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選取其中較難的兩三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算一道就讓學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實物投影上。

  [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特別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因此創設了從派送圣誕節禮物這個情境導入,這樣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孩子們都想從盒子里抽一張卡片禮物來算一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變得有趣,好玩,樂于去接受。在孩子們主動的學習中,對20以內的加法口算方法進行了練習和鞏固,也讓他們感受到口算練習也是很有意思的。]

  情境二:

  師:剛剛小朋友們算的這些算式都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實20以內的進位加法還有?

  生:很多

  {師抓一把放在實物投影上}

  師:這么多的算式擺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

  生:很亂

  師:那怎么辦?

  生:把它們理一理

  師:真是個好辦法!那如果讓你來整理,你打算怎么整理?

  [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任務,不單純是讓學生記住某種方法,而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去面對某種問題,體驗某種事實。所以在上一環節后自然地引導創設出一個很多算式擺在一起的亂糟糟的情境,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問題,體驗到對知識整理的必要性,孩子們的興趣也在體驗事實的過程當中萌發。]

  三、教學重難點精品片段與分析

  活動設計一

  討論擺法。

  生1:按得數整理。

  生2:按9加幾,8加幾,7加幾這樣分類整理。……

  2、師:聽了這么多的想法,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整理一下?

  生:想。

  師:娜娜老師已經給小朋友準備好了算式卡片,小朋友輕輕地把它拿出來,擺一擺,貼一貼。記住,只有8分鐘的時間哦,最快完成的小組可得一顆星星。開始!

  3、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不是簡單地拿出書上的表格讓學生觀察,而是充分讓學生在交流研討中,在合作互動中,自己整理出20以內的加法表。學生經歷了一次系統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也初步感知了復習整理的方法。]

  活動設計二:

  展示學生作品,評價交流:

  (1)師:哪一組的小朋友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這組的作品。

  活動:學生介紹自己這組的作品,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加以引導深入。如:為什么和相等?滲透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一個比一個大,和也一個比一個大;一個加數一個比一個加數小一,另一個加數一個比一個加數大一,和不變。

  (2)師:現在我們不介紹自己的了,我們講一講其他組的,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讓學生發現和自己擺的不一樣的組的規律)

  (3)師:老師發現有幾個組沒完成,你們組為什么沒完成?(滲透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他們組擺的是有規律的,就問:你們猜猜看他們接下去會怎么擺?你為什么這么猜?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始終處于引導者的位置,引導學生通過生生評價,既交流了整理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觀察的能力,并適時的滲透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分析表格中,通過教師適當的提問引導,初步滲透了函數的思想。在評價交流的過程當中使學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思。]

  三、練習設計精品片斷與分析

  練習設計一:

  搶答游戲:

  1、師生搶答

  師指算式,生搶答。

  2、生生搶答

  以小組為單位,有一人指,其余三人搶答,然后輪換。

  [這個搶答游戲把這節課整理的表格的規律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融匯其中,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能使孩子們更好地鞏固知識,學會應用。而且這個游戲能反饋出學生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對這張表格的規律的掌握情況,以便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環節。]

  練習設計二:

  教材112頁“數學游戲”:

  教師報一個得數,學生根據得數找算式卡片,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這個練習較上個練習而言,思維上的挑戰性更強一些,通過這個練習,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熟練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而且又一次地應用了表格的規律,同時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

  練習設計三:

  走迷宮: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剛剛對這么多的算式進行了整理和復習(板書:整理和復習),擺出了一張像樓梯一樣的圖,其實這幅圖還蠻好玩的哦,小朋友們想不想玩?

  我們來玩一個走迷宮的游戲,迷宮的入口在這里,要求是我們走過的算式的得數一道比一道多1,你能走出迷宮嗎?小組商量一下,你打算怎么走,再在自己編的表格上畫一畫。

  2、小組合作

  3、匯報

  [特別對于低段孩子來說,興趣是他們進行創造的直接動力,也是進行創造思維的先決條件。在練習中,教師努力挖掘教材潛力,精心設計了富有童趣的走迷宮的練習,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獲取知識。這樣一個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不在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發現者和研究者,學生不再是學數學,而是“做”數學,促使學生發散思維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2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16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9-15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1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16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模板09-15

人教版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9-28

【推薦】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31

【熱門】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1-31

【薦】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