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案教案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峽教案教案推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峽教案教案推薦1
教材分析
《三峽》一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峽峰巒重疊的景觀,再用或濃烈或淡雅的筆調,凝煉生動地描繪了江水四季的變化以及與之相伴的萬千氣象。不過,無論寫什么季節的江水,又都與三峽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山的特點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至于三峽的其他景觀作者均未觸及。所以,《三峽》是一篇以“山”為首,以“水”為綱,描述流經三峽的長江之水四季變化及其所帶來的沿江壯麗景色的游記散文。
教學目標
1、利用書中注釋和工具書自主掌握生字,學會翻譯,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進而達到快樂背誦的目的。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詩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積累文言詞語,掌握讀音和意義,品味詩文中的優美意境。
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們學習選自《水經注疏》的《三峽》。
二、三峽簡介
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最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宜昌的南津關是其東端,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是其西端,其間全長193公里。三峽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西陵峽以“險”著稱,巫峽以“秀”見長,瞿塘峽以“雄”著稱。
三、作者簡介
酈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時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學家。著有《水經注》,不僅是地理學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散文名作。
四、初讀課文
1、對照注釋,小聲自由朗讀,初步理解文句。
闕(quē)疊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絕巘(yǎn)長嘯(xiào)屬(zhǔ)引哀轉(zhuǎn)
2、辨明詞義。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
夏水襄陵(襄:沖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沿//溯/阻絕。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理清課文的層次及主要意思
第一段: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峽: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凄婉美
小結:本文先寫山,再寫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節表現三峽的美景。
5、體會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連綿,高聳入云的三峽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峽蕭瑟凄涼的氛圍。
五、譯一譯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試譯課文,并在全班交流。
三峽教案教案推薦2
教學目標:
1.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意。
2.引導學生感悟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三峽雄奇險峻、清幽秀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的山河的感情。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同學們,大家認識這個字嗎?峽,何謂峽?兩山夾水的地方,說到峽,風光最為旖旎迷人的那當屬“三峽”,曾經有外國朋友問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中國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在哪?他脫口而出——三峽。為什么三峽在余秋雨的眼中會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跟著我們的導游——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一起去神游一番,去揭開三峽神秘的面紗,準備好了嗎?那去之前我們先熟悉一下環境,先看一段有關三峽風光的短片。
(屏顯:三峽風光[配樂])
老師解說: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余公里,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三峽全長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它奇景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江河,給了古今詩人無限的筆意和靈感,詩仙李白詩云: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二、走進三峽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過渡:說三峽的景美,其實酈道元的文字更美,理學大家朱熹說,讀書三到,謂眼到、口到、心到。須讀的字字響亮。
1.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看準字形,若有把握不準的字音,可以對照注釋上的讀音或是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請一個同學試讀,其他同學點評。
2.二讀課文,品味三峽的美
(1)過渡:文章不厭千回讀,但為什么三味書屋里的孩子,讀的人聲鼎沸,還是覺得索然無味、味同嚼蠟呢?因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看來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除了讀我們還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1.那既然這樣我們就請同學們參照注釋細讀課文,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疏通文義,小組討論時,采用每人輪流說一句的形式,如果小組討論中發現有爭議的地方用圈注出來,待會我們在全班交流。
(時間5分鐘)
(2)過渡:同學們討論的很激烈,我仿佛已經看見思想與思想碰撞的火花了,一起來看這幾句?有疑問嗎?(兩段文字)
1.那這幾句寫了三峽的什么呢?
山水
2.山的特點呢?
山的特點:長、多、高峻
水的特點:盛大、清澈、激蕩、迅疾
過渡:耳聽為虛、眼見實。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想不想親眼見見三峽的山、水呢?(一組山、水的圖片)
是的,三峽的山是美的,老師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三峽的美,美在……”這個句式造了一句描寫山的句子,看了以后,你能不能也仿照老師的樣子,用這個句式說一句有關水的句子呢?
例:三峽美,美在山。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過渡:山是高峻的,水是盛大、迅疾的,那讀山的時候如何讀呢?
山:靜,讀的舒緩
水:動,快、聲音大些、有氣勢
(一瀉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驚心動魄、又讓人感到豪氣萬丈)
我們說男孩子要象山一樣偉岸,女孩子要象水一樣靈動,我們請男孩子讀山的部分,請女孩子讀讀水的部分。
過渡:除了寫山、寫夏水之外,還寫了三峽的其他季節的景色,一起來看一下,請一個同學口頭翻譯一下,其他同學補充。
1.先看春冬之景,特點?
幽美給人一種色彩斑斕、歡快明朗的感受
2.如何讀?
輕松、平緩、稍稍明快點
3.在看寫了寒秋的景色,特點?
肅殺、悲涼、寒氣透骨
4.如何讀?
慢、低、哀傷
過渡:攝影家們對美感悟是敏感的,他們用照片及時的'記錄了這一切,春冬之時和秋景的照片老師也有,要看嗎?
3、三讀課文,領悟三峽的美
過渡:有位偉人說過,一起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是從模仿來的,盡管我們從理論上知道如何讀了,但我們還要謙虛一下,先取取經,聽聽人家是如何讀的?
(學生評價)想模仿嗎?
請學生準備一下,教師為其配上音樂,學生評議,教師總結。
三、感悟三峽
過渡:“知者樂山,仁者樂水”,酈道元在《三峽》中描寫水
現代作家劉白羽在《長江三峽》中描寫三峽的水“萬水奔騰,沖進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會撞得粉碎。現在,這巨礁早已炸掉。不過,瞿塘峽中依然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面形成無數旋渦。船從旋渦中沖過,只聽的一片嘩啦啦的水聲······”
我覺得:這里應該補充三峽中描寫水的句子:才有比較
兩組描寫水的句子,你喜歡那一組為什么?
四、總結本課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學習中我們還要善于總結,這樣我們才能提高。現在就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師做總結發言。)
三峽的山險峻壯麗,三峽的水清澈迅疾,三峽山美水美,然而在我們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峽僅僅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美麗的山有這么多美麗的水,我們愛三峽,更愛我們美麗富饒的祖國!
好,本節課就暫到這里,謝謝。
來看看我們的作業。
五、布置作業
你已學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并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
三峽教案教案推薦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領略三峽秋天的美景,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4、體會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祖國山河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師生共同交流課下搜集的關于三峽的資料,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談談自己游覽三峽的感受。教師酌情補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說說自己通過預習得到的收獲。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寫了一天當中三峽景物的下列特點:
早晨:清新而明凈明朗
中午:熱烈
下午:平靜、輕緩
夜:沉沉欲睡驚醒
3、朗讀課文
三、深入學習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思考并討論;課文是如何具體地寫三峽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歡的句段找出來,讀一讀,加以體會。
2、學生自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4、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觀看三峽風光片。
三峽教案教案推薦4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是怎樣抓住特征描寫自然景物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文章是怎樣抓住特征描寫自然景物的。
教學方法:
講讀法
教學過程:
初備統復備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三峽嗎?三峽的壯麗風光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歌詠它,古有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商隱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今有劉白羽的《長江三日》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詩文,更增添了三峽的美。今天,我們來看看,在地理學家酈道元的筆下,三峽又是何等的壯麗。早在1500年前,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在《水經注·江水》中對三峽的風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短文《三峽》。
二、解題
⒈引導學生看“閱讀提示”和注釋①。
⒉簡介作者及作品。
酈道元(466—527),字善長,范陽涿鹿(今河北省涿鹿)人,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將軍、御史中尉等職,執法嚴格,后為關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有《水經注》傳世。
?水經》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記載全國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記敘簡略,酈道元在“訪瀆搜渠”,親自考察后為其補訂作注,寫成《水經注》40卷。語言簡潔精練,文字秀麗優美,對后代游記文學有很大影響。《水經注》不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寶貴的文學珍品。它與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孝標的《世說新語注》、李善的《文選注》齊名,史稱“四大名注”。
《三峽》是《水經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寫長江三峽壯麗景色的游記散文。
三、簡介三峽的情況
四、學習課文
⒈整體感知
⑴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書上勾畫生字。
⑵播放字詞教學幻燈片。
2利用工具書,給下字注音。
闕疊嶂曦襄溯湍漱澗嘯
⑶學生完成正音,全班共同訂正。
⑷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放聲讀書。
3、師生共同疏通課文第一、二層大意,解釋加點的字并翻譯。
五、自學提高
1、根據第一課時所學的內容及方法兩人一組,參考注釋討論自學以下內容,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2、集體解決疑難問題。
學生提出疏通文意時遇到的問題,同學幫助解答。學生解答不了時,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
六、對照圖片賞讀課文
七、課文總結:
先寫山兩岸連山,群峰對峙
(夏)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再寫水(春冬)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高猿長嘯
八、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思考題一:文章描寫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
學生思考、討論
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騰的江流,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或山、水、樹、猿鳴)文章先寫三峽地貌,重點寫山,然后又分別描繪了四季的景象,先寫夏季三峽的江水;再寫春冬三峽的景色,最后寫三峽秋天的景色。
思考題二:三峽地貌總體特點是什么?四季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
地貌總特點:山勢連綿,遮天蔽日。
夏季:水勢迅疾兇猛。
春冬:景色秀麗奇絕。
秋:幽靜、凄涼。
思考題三:《三峽》最后一句,對文章的表達有什么作用?
思考題四: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寓情于景的?
⑼學生思考并展開討論。
⑽明確思考題:
①明確思考題三:
《三峽》最后一句可謂錦上添花之筆,將三峽的凄清、空曠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渲染山間空曠,境界清幽寂寥。以漁者歌謠作結,凄涼哀婉,使讀者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②明確思考題四:
描寫山水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純客觀地寫景,作者總是在景物的描寫中,融注個人的主觀感受,因而寫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寫舂冬之時的山光水色的秀麗奇絕、后特別點出“良多趣味”,流露出作者掩飾不住內心的愛悅之情,使讀者受到感染。
九、品讀課文:
四人小組反復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朗讀出來,體會文章的.語言。
1、語言的精煉;
2、音韻的和諧;
3、傳神地描寫景物特征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學生齊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結
這堂課,我們朗讀翻譯,并欣賞了這篇描繪三峽優美風光的精彩散文,感受了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當代散文家學者余秋雨曾贊揚道:此文用了最儉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峽春冬之時的“清榮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澗肅”,使后人再難調動描繪的詞章。的確,酈道元的這篇散文對后代山水游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同學們課下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本文語言運用的妙處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業
⒈翻譯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⑵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⑶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⑷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⒉背誦課文,摘抄精彩詞句。
⒊水是三峽的靈魂,請仿照文章寫景方法描寫你見到過的最美麗的水。
三峽教案教案推薦5
教學目的:
1、認識祖國河山的壯麗,激發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感情。
2、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3、朗讀并背誦本文。
4、通過對比認識多角度描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比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順序的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與討論分析相結合。
教學時數:
一課時
電教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導入:
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曾說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的確,我們祖國的江山秀美壯麗,使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心動不已。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位于十大風景之首的三峽的優美風光吧。引出課題。
一、范讀課文,整體感知。(注意字音、斷句)
二、分析課文。
1、根據課文提示讀全文。思考:每段所寫內容及景物特點。
討論明確:
1)內容:三峽形勢,(總寫)四季景色(分寫)
2)景物特點:三峽形勢——連綿陡峭夏——水大流急春冬——清榮峻茂秋——凄清悲涼(見屏幕)
2、根據圖象介紹三峽景物,深入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見屏幕)
3、討論:作者安排文章順序的思路。明確:作者是根據三峽景物的`特點來安排順序的。三峽形勢是兩岸山嶺綿延高峻,山高谷窄則流急,因此,第二段緊接著山高之后寫水勢——寫夏季江大流急。與迅猛的夏天水勢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勢狀況接近,故一并寫。此時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綠潭”、“清榮峻茂”的美景。與冬春“清榮峻茂”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林寒澗肅”“凄清悲涼”的秋天。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頗見作者結構布局嚴謹有序的匠心。
4、討論:對比分析《三峽》與《霧中三峽》的異同。(見屏幕)
5、看今日三峽工程建設錄象,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小結:
1、內容;
2、景物特點;
3、對比體會,多角度描寫的好處。
四、作業:
寫短文:《美麗的懷柔》要求:
1、抓住景物特點。
2、可從不同角度進行描寫。
【三峽教案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教案04-11
《三峽》教案07-29
《三峽》教案06-22
精選三峽教案08-25
三峽的教案08-26
三峽教案07-30
三峽的教案08-02
《三峽》教案07-21
《三峽》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有關《三峽》的教案06-23